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清镇市卫城镇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句子大全 2012-03-28 19:09:15
相关推荐

——清镇市卫城镇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铺开清镇市的地图,在图纸的中上部赫然看到两个字——卫城。

卫城虽不大,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小小的卫城,曾汇聚了大江南北的文人墨客和商人掮客,聚居着苗、仡佬、布依等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造就了诸如辣子鸡、清明粑、八大碗等纷繁多样的卫城美食,也创造了异彩纷呈的卫城文化。

说卫城不大,卫城却又挺大。卫城辖区总面积204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超6.2万。卫城镇有国家级贫困村两个,贫困户281户635人。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卫城镇紧紧围绕“枫蔬果畜”四大基础产业,把脉经济,埋头实干,调优结构,精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高质量发展有效衔接,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致富路,带动了农民增收创收,产业扶贫成效硕果累累。

猕猴桃花香满园 产业项目抱成团

行车开进卫城镇金旗村这个国家级贫困村的山间小路,静谧的村庄掩映在绿色的山林间,冷库基地和蔬菜大棚沿路映入眼帘,村口新建的鱼塘波光潋滟,行到之处可见猕猴桃尽情地在水泥支架上舒展着枝条,一个个挂上枝头的“小可爱”灰头土脸、毛绒绒地环抱着、依偎着,煞是惹人怜爱。

金旗村毗邻修文猕猴桃产业带,受地缘影响当地农户普遍选择种植猕猴桃发展产业。金旗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成立了垚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通过“村级党组织+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猕猴桃规模化种植,农户和贫困户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增加了收入。为了避免猕猴桃滞销,2019年9月垚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贵州三和源商贸有限公司签订了农产品收购协议,建立了以猕猴桃为主的“产+销”对接机制,彻底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据了解,协议签订未满半年,三和源公司已经在金旗村订养订购猪肉720吨、鸡肉1.9万斤、鸡蛋57.6万枚、订植订购蔬菜720吨。

曾经的贫困户陈永贵说:“自从种了猕猴桃,种植不愁,销售也不愁,家庭收入比原来翻了五六倍还不止。今年,我家的田全部种了猕猴桃,等到九、十月份成熟时,收入至少有6万元。”

截至2019年底,垚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金旗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共带动326户农户(含8户贫困户)参与,猕猴桃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几十亩发展到2020年的四千多亩,平均亩产高达1200公斤,按照2019年每公斤9.6元的收购价,每亩收益可达上万元,每户平均年收入可达8万元。

金旗村党支部书记周尚会说,目前,全村仍处于脱贫攻坚的重要阶段,我们必须再加把劲,帮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村里除了重点发展猕猴桃种植,还有“蔬菜基地+冷库+鱼塘”的生态食材基地、蜂糖李种植、山地立体种植农业和禽畜养殖等,同时,新种了100亩元宝枫,有规划地调整产业结构。这些产业发展地生机勃勃,老百姓的日子也蒸蒸日上,众多的产业抱成团给金旗村带来的不仅仅是大发展,还有大为可观的收入和大好的未来前景。

小花兔带动“小产业” 大调整稳住“大饭碗”

“王书记,你快来看看吧。”

“怎么了?你慢慢说。”

“几只花兔子有点儿不对头,怕不是生病了吧?”

事情发生在2020年1月一个周日的清晨,公告村的村集体合作社负责人李平急匆匆地给村支书王莉打电话求助。

和金旗村一样,公告村也是国家级贫困村。2018年3月,公告村成立了村集体合作社,吸收和带动了一批村民和贫困户的加入。2020年初,公告村充分发挥村社合一的作用,利用驻村帮扶单位贵阳市公安局协调支持的17万元资金购买了300余只种兔,风风火火地发展起了肉兔养殖产业。

走进兔舍,你会看到一只只毛绒绒的小生灵,有的白净如雪,有的黑如乌金,有的黑白花相间,有的趴卧着,有的嘴巴一动一动地在啮食,有的黑耳朵像夜里摇曳着的树叶。看着一屋子的“毛孩子”,干净、活泼、可爱,村集体合作社负责人李平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欢喜。

但是,肉兔娇贵,刚买来时,可不是这样的。最初,由于村里养殖经验浅,肉兔的繁殖率普遍不高,病死率大,甚至有20多只种兔因难产而死,这可急坏了王莉。她积极向上级农业部门协调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经过多番打听与专业种兔养殖公司对接,利用“线下现场入舍+线上视频指导”等多种方式指导肉兔养殖。

王莉透露,通过技术帮扶及指导,肉兔养殖水平大大提高,病死率大幅降低,繁殖率明显增加。对于一些常见病,饲养员完全能自行解决。现在,村集体的肉兔养殖数量已经由最初的300多只发展到如今的1100多只,数量几乎翻了两番,而且村集体还同专业养殖公司建立统一收购合作关系,同步解决了“养”和“卖”两大难题。

目前,公告村已修建圈舍300平方米,喂养肉兔种兔300余只、幼兔800余只,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万元,还以试点养殖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养殖。

“以前我享受了许多扶贫优惠政策,我很感谢党和政府,但是我晓得光是等靠要是要不得的,只有自家动手才能脱贫致富。”正在兔棚喂养兔子的贫困户李国财乐呵呵地说道。

“肉兔繁殖快、投资少、见效快,它不仅壮大和盘活了村集体经济,还辐射带动贫困户养殖肉兔。此外,我们村因地制宜,种植了涵盖刺梨和冬梨等多品种水果在内的1000余亩的果树,还通过调整原有低效农作物,引进种植元宝枫536.742亩, 村民可以在元宝枫林地里从事栽种、施肥和除草等劳动,每天能拿到100元的工钱,解决就业问题不说,还解决了每日的中餐,此外,流转土地的农户还能获得700元/亩/年的补贴,这些都是公告村脱贫路上一个个的‘小产业’,我们利用‘小产业’做好大调整,稳住全村老百姓的‘大饭碗’,实现家家户户的创收。”公告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旭东说,“现在老百姓常说:‘先种元宝枫,实现脱贫梦;再养几只兔,走上致富路。’这话是顺口溜,是他们的选择,也是他们新生活的写照,更是他们最淳朴的‘中国梦’。”

人在花中繁忙 花在心中绽放

星光村位于卫城镇南部,全村有12个村民组,总人口达2510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星光村从一个往日依赖种植经济效益低下的玉米和水稻等传统作物为主的落后村落,发展成为一个年产辣椒200万公斤,人均收入上万元的产业村。

六月的天气,骄阳送走了月初的偶阵雨,几场雨过后,植物长势更向好,辣椒种植基地又出现了勤劳农户的身影。在星光村辣椒种植基地里,起垄、打沟、铺膜……辣椒移栽工作有序进行,田间地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几场及时雨后,土壤湿润,水分充足,这几天,天气转晴,起垄打沟更容易,施肥更有劲,有利于辣椒的移栽。”正在田里忙碌着的农民说。

星光村辣椒种植基地以种植灯笼椒、泡椒和线椒等品种的辣椒为主。为了确保辣椒品种优、长势好,星光村村支书胡萍全程关注辣椒的播种、育苗、移栽、开花、坐果和成熟,闲暇之余她也会到田间和农民们共同劳作。胡萍介绍说:“‘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接模式促进了农户的增收,今年村里种的1000余亩辣椒将在8月底9月初以至少2元/公斤的价钱由贵州一代食品有限公司统一收购,到时候,一代食品会引进加工设备入村加工剁椒,这种种植经营模式让我们村的农民不出村、有班上,让我们村的辣椒卖得出、有销路。”

在辣椒种植上,星光村突出模式建设,除了胡萍提到的模式,还有“大户带动+抱团连片”模式。村里利用本村农业种植大户在辣椒种植上的经验、技术和规模优势,带动了本村5户贫困户通过产业稳定脱贫,并不断地扩大种植规模,增强农户风险抵御能力、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和辣椒栽培技术。此外,星光村还采用了“党支部抓引领+合作社抓生产+经纪人抓销售”的模式,发挥党组织的指导引领优势、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优势和经纪人的销售经验优势,发动组织群众自愿将闲置土地流转种植辣椒,同时协调规划种植精品水果,农民既可以通过种植水果增收,还可以在林下套下套种辣椒、黄豆等作物,发展立体农业,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年,七月以后,全省的脱贫攻坚工作将迎来国检,也正是我们村辣椒大面积开花时。我想,那时候,我们村的辣椒花一定开得更美、更艳。再到了九月份,辣椒变红,水果成熟,老百姓的日子也会红火起来。”听着胡支书的描述,一幅画面仿佛出现现眼前:辣椒花开时节,一群笑靥如花的农民在开放的辣椒花田里忙着除草、追肥……而幸福之花、致富之花也在每个农民的心中悄无声息地绽放着。

确保2020年卫城百姓和全国人民一起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这一代卫城人坚决扛起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产业扶贫路上,卫城镇紧紧围绕“枫蔬果畜”产业布局,立足实际,有序规划,重点谋划“三片三点”布局元宝枫种植,开展集中式聚集式的规模化种植,营造元宝枫种植连片成区的大好形势,目前,卫城镇元宝枫种植项目已遍布8个村,总种植面积4188.837亩;精心谋划“3+1”精品果蔬种植示范区,集中精力抓花舞卫城、蔡水村和犀牛村三大蔬菜保供基地以及星光村辣椒基地建设;协作谋划“1+N”果树基地产业布局,紧抓江田水果基地建设不放松,紧跟黎明李园、麦巷桃园、金旗猕猴桃园和莲花寺梨园不脱节;推动谋划“1+1+N”畜牧业产业布局优化升级,支持和引导温氏集团发展集中式基地养殖,鼓励和培优以永乐村五彩山鸡、公告村肉兔为代表的聚集式精细养殖,提升和关注农户个体式分散养殖……

2020年,卫城镇全镇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持续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昂首阔步走在产业扶贫的康庄大道上,全力以赴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胖利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