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湖南桂阳发现“姑婆”钟 字迹清晰可辨

句子大全 2012-03-18 16:00:50
相关推荐

近日,在湖南桂阳县四里镇白家村,发现一口民国时期古钟,古钟原存放于白家村一座古庙里,文革时庙宇被毁,被一位村民收藏家中保存至今。

古钟为生铁铸造,高40厘米,底部口径33厘米。铸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铭文,共计44字。落款铭文“广西省平乐府荔浦县居士(仕)后裔英荣敬送国泰民安钟壹口,裕景姑婆,民国十九年(1930)庚午孟秋月谷旦”。古钟虽锈迹斑斑,但保存相对完好,字迹清晰可辨。

桂阳历史上佛教盛行,县民素有建造寺庙、道观的传统。据史料记载,该县“名山皆有禅寺,多即山为名。如金仙寺、鹿峰庵、龙华庵……旧志载寺观七十七。”而散落在桂阳乡野的家庙、庵堂更是不计其数。

白家村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距今640多年,与永州市新田县大冲村相邻。通过实地采访,这口锈迹斑斑的古钟,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77岁的村民李光宗介绍,裕景姑婆是白家村的传奇人物,被村民尊称为大姑婆。她与哥哥相依为命,哥哥终身未娶,大姑婆终身未嫁。

大姑婆一生为白家人带小孩,有幼小孩子的妇女出工务农,都会把小孩放在大姑婆处照看。她心地善良,视别人的孩子为己出,经常带着一大溜孩子在村庄四处游玩,会走路的拉在手里,不会走路的用背带背在背上。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爱戴。

大姑婆死后,村民将她埋葬在村庄附近的一处风水宝地,并取名“大姑婆湾”。每年清明节,村民都要前去祭奠,这一习俗已延续了数百年,直到今天仍然盛行。

村民为了纪念大姑婆的大恩大德,筹款修建了一座只有五六个平方米大小的大姑婆庙,里面供奉着大姑婆和哥哥的神像。兄妹俩慈眉善目,菩萨心肠,成为白家人的精神图腾。这与闽南人信奉妈祖有异曲同工之处。每当婚丧嫁娶,村民们都要到庙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新华网 雷云 欧阳常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