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工信部重拳出击 骚扰电话的末日到了吗?

句子大全 2012-03-03 12:55:34
相关推荐

“您好,这里有一份价格优惠的手机套餐,您感兴趣吗?”

“请问,最近有装修需求吗?本公司最近推出......”

“恭喜你,获得了一笔二十万备用金,利率只要......”

以上场景,大家肯定不陌生,从功能机时代到智能机时代,骚扰电话始终伴随我们,无数用户深受其害。小黑自己就深有体会,认真码字时突然来了一个电话,思路灵感全没了;周末在家休息时,突然接到一个骚扰电话,耽误一两分钟不说,放松休憩的心情全没了。

▲ 骚扰电话惹人心烦

与小黑类似,频繁接到骚扰电话已经成为我们大部分人生活的常态。骚扰电话什么类型的都有,涉及贷款、理财、房产销售、保险,甚至还有不少诈骗电话。可以说,骚扰电话已经成为当今社会 一大公害。

过去,三大运营商曾经推出过不少骚扰电话屏蔽服务,各种手机管家 APP 也有不少骚扰电话屏蔽功能,然而这些方法都不能有限阻断骚扰电话,源源不断的骚扰电话还是不断袭来。直到最近,工信部出台了一份关于骚扰电话的文件,堪称对骚扰电话的一记重锤。

▲ 《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8 月 31 日,工信部就《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

屡禁不止的骚扰电话

或许有人不理解,骚扰电话危害社会这么多年,工信部为何等到今天才开始整治?其实,如果我们这样想,就冤枉工信部了。对于骚扰电话,工信部的态度一向是坚决打击。

2018年,工信部联合十三部委制定了《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对商业营销类、恶意骚扰类电话展开为期一年半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工信部严厉查处利用“95”号段开展网络犯罪行为,加强95呼叫中心业务接入号码监管,坚决打击码号违规使用行为。

▲ 工信部严厉整治骚扰电话

然而,工信部这些举措可以说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从源头掐断骚扰电话。从理论上说,工信部并没有权力去监控用户的通话内容,这就导致骚扰电话很难做到事先预防。此外,骚扰电话治理的难点还在于,如何界定骚扰电话,我国现行的法律并没有对骚扰电话有着具体的规范说明,工信部很难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罚。

监管难度大,法律规定模糊,一定程度上促使骚扰电话产业发展壮大。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电话或许属于骚扰电话,而对不少企业来说,这是行之有效的营销电话。某些房产中介公司、销售公司,新人入职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

小黑的朋友Z先生,刚毕业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电话销售。据他所说:“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那时候我们每天至少要呼出1000个电话,接通300个以上,完不成就不能下班。我们使用的电话跟普通家用电话也不一样,系统会自动帮我们拨打电话,挂断上一个会自动接通下一个,一整天就在不断重复同样的话。”

▲ 骚扰电话往往拥有自动拨号系统

正如Z先生所言,营销电话(骚扰电话)已经发展成一个成熟的产业。公开数据显示,被销售电话和骚扰电话支撑起来的中国呼叫中心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8年该市场规模已达到190.2亿元,2019年甚至达到216.6亿元。

在成熟的产业链下,少数营销人员拨出了海量电话。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骚扰电话市场状况与用户感知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量超过了500亿次,两成网民接到的电话中超过一半是骚扰电话,而2019年有37.2%的网民平均2到4天会接到1个骚扰电话,8.5%的网民甚至每天都会接到5个以上的骚扰电话。

最严新规的威力

从轻视用户隐私保护的互联网平台到出卖用户信息的贩子,从利益至上的营销平台到每一个拨打骚扰电话的从业者,骚扰电话背后已然形成一条隐形的利益链条。这些利益方,总会千方百计地绕开监管,不间断地向用户呼出电话。因而,虽然我们常常看到工信部打击骚扰电话的新闻,骚扰电话依然屡禁不绝,持续危害社会。

▲ 骚扰电话截图

针对这一现象,工信部特意出台《征求意见稿》,试图一劳永逸解决骚扰电话。小黑仔细查阅《征求意见稿》,发现不少亮点。其中有一条指出,工信部将组织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这意味着运营商需要向用户提供“谢绝来电”服务,用户有权拒绝商业性电话。

▲ 骚扰电话往往没有信息显示

其次,运营商还要建立预警监测、大数据研判等机制,通过合同约束等手段,防范企业用户大规模呼出商业营销电话。此外,还有最重要的惩戒举措,《征求意见稿》对明知故犯的企业采取行政罚款等惩戒举措,包括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换句话说,《征求意见稿》赋予工信部监管惩戒违规企业的权利,再也不用联合公安部等部门联合执行。

目前来看,《征求意见稿》有效的解决了骚扰电话监管难、难以界定等问题,堪称应付骚扰电话的大杀器。不过,《征求意见稿》毕竟没有法律效应,具体实施还要等正式服务管理规定推出。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征求意见阶段出谋划策,给工信部规定制定者更多参考,尽可能封死所有监管漏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