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韩信遭吕后诛杀 临死前说出一句话 吓得刘邦后背发凉

句子大全 2012-02-28 09:14:40
相关推荐

公元前196年,兵仙韩信走向了他人生的末路。在萧何的诓骗下,韩信只身入宫,结果被吕后逮个正着。民间传说,韩信当时死得相当凄惨,因为刘邦曾与韩信约定:“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因此,吕后只能将韩信蒙在布袋子中,绑在房梁上,派宫女用竹签将他活活戳死。

刘邦出征回来后,发现韩信已经死了,心里又喜又悲。刘邦后来问吕后韩信死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吕后告诉刘邦,韩信说:“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刘邦听完吓出一身冷汗,刘邦下令捉拿蒯通,并要亲自煮了他。

蒯通是何许人也,为什么韩信死之前要特别的提到他?他又给韩信灌输了什么思想,让刘邦听到韩信遗言后如此恐惧?

这要从韩信刚来汉军说起,韩信刚投奔刘邦时也是郁郁不得志,没受到重用,后来萧何对韩信很赏识,就推荐给了刘邦,这刘邦才让韩信领军打仗,后来韩信就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刘邦灭楚的绝对主力。韩信这个人,有勇有谋是个将才,但是他也太过自傲。

影视剧中的韩信

蒯通的出现,一眼看穿韩信。蒯通是赵国籍,精通谋略,深谙阴阳之术。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战乱平息,导致蒯通难以兜售其所学,直到遇到韩信。

当时刘邦派说客郦食去劝降齐国,齐王田广已经投降了,这时韩信在齐国外准备撤军,但是蒯通却对韩信说:将军,不能撤兵,汉王让你攻打齐国,你打就是了,郦食是一个穷书生,你岂能让他夺了功劳!

韩信一听,是这个理儿,于是带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齐都临淄。齐王田广看韩信杀来了,这几个意思啊?我不是都投降了啊,还打。于是田广把刘邦的说客郦食给煮了。

蒯通以“将军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这种煽动性的语言,激发出韩信内心中的黑暗,最终制造出毒辣的“历下之谋”,亲手铸造了一起历史悲剧。

影视剧中的蒯通

要说三国时期的贾诩是毒士,那蒯通就是毒士的祖师爷。蒯通的计谋不顾全大局,只看自己的私利,他还成功的制造了刘邦与韩信之间的裂痕。蒯通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知道韩信也是那种不甘屈人之下的人,正是他的计谋让韩信黑暗的一面展现出来。

韩信听了蒯通的计谋,大举奇袭齐国,导致刘邦认为韩信在背叛大汉,刘邦和韩信也相互猜忌,但当时天下未定,刘邦还需要韩信这样的人助他,所以封韩信为齐王。

一天,蒯通来找韩信,要给韩信相面,他看了半天韩信于是说:以你的面相,刘邦最多给你封个侯爵,而且未来的命运很是凶险;但看你的背影呢,却是王者之范。韩信一听来了兴趣:先生怎讲?蒯通又开启毒士模式告诉韩信:现在你占据齐国,位于楚汉之间,以大王的才能,可以与汉楚三足鼎立,等楚汉厮杀过半,大王出兵定可成就霸业。

在蒯通来看,韩信是有实力和楚汉拼一拼的,即便不能灭楚汉,也能三分天下,他蒯通也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蒯通才说,韩信的背部贵不可言。所谓的“背”,就是背叛的意思!

韩信心动了,成就霸业谁不想呢。但是第二天韩信却没有叛汉,韩信说:我还是不忍心背叛汉王,汉王给我衣服,给我食物,让我当将军,如今当了王,我怎能背叛他呢?蒯通长叹一声,扬长而去,从此以后装疯卖傻永不见韩信。

就这样,韩信在垓下之战不驰援刘邦,刘邦听了张良的话,灭项羽之后与韩信共分天下,果然韩信率十万兵马以十面埋伏之计击败项羽。刘邦怎么可能与韩信共分天下,在刘邦看来,韩信这就是背叛,但刘邦还是不忍心杀韩信,降成淮阴侯,扣押在长安。

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竟在门前跪迎韩信: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对此,韩信凄然道:没想到我还有和樊哙同为侯爵的一天,荒唐可笑。这就是韩信。

其实刘邦把韩信扣押在长安,其实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毕竟已经夺了他的虎符,但是韩信暗命旧部阴养死士,准备劫杀吕后,最后计划败露,吕后也视韩信为眼中钉,只是没有好的理由,这次绝不会放过韩信。后来就有了开头时韩信的临死遗言。

刘邦长叹一声,这位昔日的战友,大汉的功臣,世称兵仙的韩信就这样悲凉的死了。其实刘邦早已默许了杀韩信,同样没有理由而已。

影视剧中的刘邦

蒯通猜对了结局,不是蒯通有通天的本领,而是他看透了刘邦,看透了韩信。在蒯通看来,刘邦是小人得志,而韩信是不甘屈人之下,这样一对看似有着相同追求的伙伴,最后还是会分崩离析,韩信毕竟不是汉王,也不会是汉王,所以死得那个肯定是他。

有人说刘邦猜忌心大,给予韩信的与韩信应得的不成正比,其实这不怪刘邦,刘邦文不及张良,武不及韩信,甚至连萧何和樊哙都比不了,但是刘邦懂得平衡。他用韩信张良是平衡沛县党,他杀樊哙韩信是要平衡吕后集团,总之他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像鸿门宴中他与项羽就是一个完美的平衡,韩信也算是个牺牲品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