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雪堂书评:永是叹息 永是寻找家园

句子大全 2012-02-11 03:43:37
相关推荐

(本文为凤凰网读书频道独家书评,如无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高尔泰说,有一段时期常常出去散步,那恰恰是《论美》公开发表后引来批判的时候。那时学校后门不远有一处广场,常有许多兵士在那里训练生马。他们给那些桀骛不驯的烈马,套上七八根长长的缰绳,人手一根,从四面八方把它紧紧拉住,如果它不让人骑,七八根缰绳同时一挣,它就被抛起来重重地摔到地上。然后再骑,不行再摔,直到它驯服。预感人生的风暴即将来袭的高尔泰,看着那些翻腾跳跃着不肯就范阵阵哀叫的马匹,曾经自问:假如我是它,我怎么办?敏感的哲学家在内心深处似乎找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哲学意义的造型。事实证明,他的性格和人生正如这野性勃勃的生马,同各式的缰绳搏斗经年,鬃毛上血痕斑斑,渐渐衰老,命运来的是如此酷烈。北岛曾经叹曰:高尔泰这样一个从小被视为玩劣儿童的人,要想把他纳入同一个模式,把他 格式化 ,多么地难哪。只有读过《寻找家园》以及知晓高尔泰其人其行的人,才能理解北岛这叹息。

寻找家园 曾经是散文家笔下稍显滥俗的抒情题目和感情宣泄的对象,当2004年一本叫做《寻找家园》的散文集显身书市,不知道会有多少读者会特别注意到它。不仅因为题目寻常,当时有多少人还记得、知道 高尔泰 这个名字是个问题。高先生曾经的学生胡继华先生曾经回忆说:

当我在课堂上向学生说起高尔泰、李泽厚,说起他们的时代及其所思所言,我尴尬地面对着要么漠然、要么困惑的眼光 这些专名符号于他们是那么遥远和陌生。一个时代,就这样在一代人的迷惘中成为渐渐远去的背影。

这是遗忘败给漠然的年代,然而人们对苦难有本能的注意与心理上的换位体验,我想这是《寻找家园》的读者越来越多的原因。

《寻找家园》的全文,或者说其中收录文章的版本问题,是一个谜。因为曾经参与校勘它们的读者太多,而且《今天》杂志还在陆续出版 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后来增补的文章存在差别。我们不能忽略当年的 花城版 的意义,但是如此多的 普通读者 参与增补和校勘(甚至有时修改了某些篇目的题目),并且在自己的版本中进行了文章的取舍,这件事对于一本纪实散文并不寻常,我想也多半要从上述原因中寻找答案。

苦难本身并不意味着荣誉,只有寻求意义这个行为本身才配享荣誉,苦难只会使这殊荣烁烁发光。

十四岁那年,高先生要到美专上学,第一次远离家, 在码头上,汽笛响了,跳板撤了,母亲隔着水喊:多写点信来,一到那边就写个信来。 (《跨越地平线》)当父亲和母亲码头上向着远离河岸的渡船不停挥手送这个儿子离家求学之时,可曾想到这是送自己的儿子从此走向无边无际的苦难?他们又可曾想过正是他们当年一直不愿儿子习学的 画画 ,又在冥冥之中把高尔泰从遥远的酒泉夹边沟农场带回生天?高先生经历中,又有多少恍若隔世的生死转场?正因为此,我把《寻扎家园》的第一部,即那些梦回 吴头楚尾 的高淳县淳溪镇的文字,看作高先生真正的诠释给大众的美学文本。那些山水、人物、日子好比 沈从文的湘西 ,有一个人最初最难以磨灭的记忆,那是属于个体的微观世界,只有这些才有可能促成一个人记忆的完满。这种关于家的记忆后来随着高先生远赴北美。

当一个人开始书写故乡,表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游子的身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如果将 苦难 作为高先生人生前半程命运的主题,那么今天他面对的题目可能是 怀乡 。游子情结之外,早年乡村的静泊也成为嗣后苦难囹圄的惊惧的反差,终究使人感慨系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