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2018遴选公文写作:切忌!公文用语的十四种“常见病”

句子大全 2012-01-27 06:41:38
相关推荐

2018遴选公文写作:切忌!公文用语的十四种“常见病”由北京提供:更多关于公文写作,2018遴选公文写作,2018遴选考试的内容请关注/!或关注北京华图微信公众号(bjhuatu),公遴选培训咨询电话:400-010-1568。

公文语言有别于其它文体的语言,它具有自己的特点:语言精炼、文风质朴、讲究程式的规范等。由于公文语言运用有其特殊的风格和要求,因此在起草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运用。现就公文用语的 常见病 简析如下:

一、书写不规范

公文用语的一词一句、一个概念都必须准确无误,不容产生歧义。汉语中,形近字、同音字特别多,起草公文应特别注意字词的书写,消除错别字。由于疏忽大意或对其词语内涵不清楚.容易造成公文语言中错别字的产生。如 升国旗 写成 开国旗 苦干、实干、加巧干 写成 苦干、实干、加23干 启事 写成 启示 务必 写成 勿必 反映 写成 反应 消除 写成 消灭 等。

二、语义辨析不当

汉语言中,表达同一个意思,有时可有几个甚至几十个近百个意义相近的近义词语,在选择时要注意它们语义的细微差别,准确恰当地运用。如:关于 死 的词语就有 逝世 亡 英年早逝 寿终正寝 牺牲 殉职 老了 等,运用时要注意其细微的区别。

三、词语外延限定有误

公文中往往因一字一词之误导致种种歧义,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和损失。 公司决定,从一九九九年一月起,适当增加在岗职员的工资 。这里的 从 起 至关重要,起到了准确界定的作用。这里特别指出要避免语义过分地夸大或贬低,防止诸如 特大 、 最 、 最最 首创 第一 等 特大调 的误差。

四、简缩词语欠规范

人名、地名、年月日等不能滥用简称。年份写法应概用全数,不得省略。简称应规范化。如 全国人大 不能写成 全人大会 ,也不能用作 国大 。 两个文明 、 三个代表 、 四有新人 等都不能随意增删。并且要注意的是,公文中简称词语不能过多,多则滥,滥则有损文风。

五、词语搭配失当

公文写作中语言要互相搭配,以使语句通顺、表意清晰。否则,就会出现语病。如 我们要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 。动宾搭配失当:不能 继承 作风 。

六、句子成分残缺

句子缺少某些成分,也会使语句不畅,表意不清。如 在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们了解了社会 。这就缺少主语,应将 使 去掉。

七、指代不明

公文写作中使用代词,要使句子连续、结构紧凑,还要保持代词的前后一致。否则就会指代不明。如 我厂经过治理整顿,面貌一新,该厂领导班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对这个厂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 。这里 我厂 、 该厂 、 这个厂 前后不统一。

八、套话、空话连篇

公文旨在实用,切忌套话、空话。如 在 大好形势下 、 在 指引下 、 时间飞逝,日月如梭 等等。千篇一律,反将公文写得死板生硬,没了生气。

九、滥用文学语言

公文用语要精确、庄重、简洁。即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修饰、渲染。如 罪犯张某,在我公安人员的追捕下,抱头鼠窜 。其中 抱头鼠窜 就是文学语言,在此应用欠妥。

十、逻辑混乱

公文语言也要符合逻辑,符合逻辑就是符合思维规律,否则就会出现语病。如 不生产出东西来,拿什么去消费?所以必须多积累,少消费 。应该说 生产消费一起抓 全体党员都投人抗洪队伍中,只有少数党员还躲在家中 。 全部加人 就不应有 少数党员还躲在家中 。

十一、语句重复又叠用

公文以简明为佳,忌用语上的重复、叠用的余赘。如 全体师生们 、 反映了情况和问题 、 截止三月底为止 等,都是用语的重复、叠用。

十二、数字使用不规范

数字往往是最有说服力的论证材料,因此使用时要准确无误,并力争规范。如 80年代中期以前,多数新闻单位实行的是全额预算管理。 从八十年代初,北京首次举行了大规模读者调查后,受众调查逐渐被各级新闻单位所重视 。这里的 80 与 八十 应当统一起来。

十三、语序混乱

词语在句子里,句子在段落中的安排是有一定的次序的,这是汉语在长期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个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出现表意不清,甚至错误现象。如 艺术创作的题材,要反复仔细地到生活中去检验和推敲 。显然,状语 反复仔细地 是修饰 检验和推敲 的,应当与它*近; 紧密地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 。是两种说法混用在一起,造成了语序混乱,应改为 紧密地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 。

十四、标点符号误用

标点符号是 无声的语言 ,同样也具有表情达意、传播信息之功效。标点符号的误用,同样影响公文的写作质量。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这句话中,书名号常常误用做引号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