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内蒙古:跨越式发展迎来文化产业的春天

句子大全 2012-01-17 04:22:32
相关推荐

——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内景。

伊金霍洛旗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崇天门。本报记者 王玉琢 摄

2013年,鄂尔多斯市被认定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我国西部地区地级市中仅此一家。

2014年,内蒙古东联影视动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我区首家挂牌上市的动漫公司。

2014年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8.5亿元,同比增长64%。

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432亿元,增速达到25%,这一年,是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一年。从总量上看,是2004年的13.4倍。

2004年以来,全区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6%,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同期年均增速3个百分点。

2013年,鄂尔多斯市被认定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我国西部地区地级市中仅此一家。

2014年,内蒙古东联影视动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我区首家挂牌上市的动漫公司。

2014年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8.5亿元,同比增长64%。

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432亿元,增速达到25%,这一年,是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一年。从总量上看,是2004年的13.4倍。

2004年以来,全区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6%,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同期年均增速3个百分点。

……

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串串给人惊喜的数据,折射出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源自传承、出自创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发展思路高屋建瓴:实施民族文化强区战略,壮大市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推动文化融合为着力点,通过挖掘和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拓展和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构建完善文化产业体系。

从“文化搭台”到“为文化搭台” 14个政策性文件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内蒙古文化产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自治区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有的放矢的政策导引为文化产业制定出路线图:

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战略,把文化产业开发作为我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2005年,全区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九个一批”文化建设工程,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集团被列为其中一项重要工程。

2009年,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着力抓好关键环节,自觉担负起领导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责任。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2011年,自治区本级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已累计投放12亿元,支持了175个文化企业加快发展。

2013年,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进一步提出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把文化旅游基地作为内蒙古发展的一个重要定位。

2015年,自治区首次召开全区文化产业分析会,提出要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政策,强力推进,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幅度和占GDP的比重实现“双提高”,推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

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14个政策性文件。每一次重要会议,每一项新的决策部署,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更高的要求,指明新的方向。

在广阔的内蒙古草原上,蒙元文化、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契丹文化等正在从资源向产业延伸。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文化旅游园区、动漫产业园区、影视制作基地、数字出版基地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遍及各个盟市。

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23.19万人,进入“文化圈”的从业人员高于金融业、房地产、交通运输以及仓储邮政等行业的就业人数,文化领域正在成为“双创”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从“+文化”到“文化+” 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既是大势所趋,更能补齐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短板。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自治区已经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之路。

文化与科技融合,让产业发展插上了“智慧”的翅膀。鄂尔多斯市获批全国34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已经建成基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并且重点孵化和培育了一批产业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建设了内蒙古民族雕塑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开展蒙古族雕塑、陶艺壁画等民族造型艺术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了民族造型艺术研发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13年至今,我区每年拿出约1000万元支持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成果显著。内蒙古天堂草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支持传统蒙古文的天堂草原音乐网手机客户端研发”项目已经投入运营。蒙古文的民族音乐移动客户端下载量达30多万人次,拯救濒危珍贵蒙古族音乐资源500首以上,为3000位以上草原音乐人提供了展示平台。

文化与旅游融合,让旅游市场见证了文化蕴含的巨大生产力。在我区首届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的第二天,主办方组织了二百余家文化企业和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内蒙古博物院、东联旅游集团、敕勒川哈素海旅游公司共4家文化单位进行“文化企业进景区”专场对接,给旅游景区注入文化内涵,引导单一旅游向文化旅游发展。旅游消费市场存在巨大消费空间,这也是我区文化和旅游又一次深度融合的尝试。自治区连续两年举办“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活动”。

《千古马颂》是中国首创大型马文化全景式演出,自从2014年在锡林浩特市推出以来,已经演出了90场,观众10余万人。专家和观众们评价该剧既具有舞台观赏性,又具有直指人心的文化内涵,是一项填补内蒙古马文化驻场演出空白的旅游产品,同时又是一部挖掘蒙古民族与马深厚感情的艺术史诗。相关部门正在与有关企业洽谈,争取让《千古马颂》可以到三亚、西安等城市驻场演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融合则提升了彼此的“气质”。

文化与创意融合,成为我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在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上,内蒙古23家企业圈粉无数。鄂温克族自治旗太阳姑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太阳花的故事融入到民族饰品里,在深圳文博会开幕3个小时就基本卖完了参展80%的货品。宁城御绣轩手工制品有限公司主打契丹御绣品,签了2000万的订单。一张羊皮做的画纸卖到800元钱……

“文化+”最关键的是加什么,怎么加的问题。

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张志华作为《内蒙古“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起草人之一,她对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内蒙古作为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发展文化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自治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也刺激了文化需求的提升。自治区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应该重点考虑在文化融合上做文章,让传统文化与创意、科技、金融、旅游、互联网融合,释放出更多活力。

业界普遍认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为破解这一难题,自治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内政发[2012]94号)文件提出了6条人才政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的意见》,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拓宽了融资渠道。

从“小而散”到“大而强” 多种所有制产业格局促进文化发展开启“加速度”

改革,让文化焕发出无限活力。

内蒙古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

2006年,我区94家新华书店全部完成转企改制成立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

2009年,我区整合7个出版社、1个画报社、1个报业中心组建了内蒙古出版集团。

2009年,我区整合电影制片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5家单位组建了内蒙古电影集团。

2011年,我区114家广电传输网络机构组建成内蒙古广电网络集团。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积极探索文化产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推动文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改制后的4家自治区直属国有文化企业“轻装”前行,成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比转制前经营收入提高近一倍。

截至2015年底,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实现经营收入16.06亿元,较转制前提高了近一倍。目前,该公司建设光缆干线达13200公里,并实现广电光缆区、盟、旗三级贯通,结束了自治区广电系统没有光缆传输网的历史,是目前全国最长的省级有线电视网络光缆干线。该公司在俄罗斯乌兰乌德投资成立的贝加尔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是当地最大的中俄合资企业。去年,集团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实施了无线数字电视建设项目,结束了当地没有车载移动电视的历史。

——新华发行集团,形成主业突出,多元经营的良好发展格局。该集团按照以书为媒,多元发展的思路,积极拓展文化相关领域,打造院线、教育培训、创意产品、咖啡饮品等多元业态,拓展开发教育设施等。两年来建设“草原书屋”7243家,与内蒙古图书馆联手实施的“彩云服务”,首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读者、书店、图书馆集“借、采、藏”为一体的服务管理平台,该平台搭建起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合作平台,创新的图书借阅模式在全国乃至世界尚属首例。

——内蒙古电影集团力挫坚冰,2015年首次实现扭亏增盈。该集团在做好影视剧、音像制品译制,电影院线发展,产业园区建设等主营业务的同时,逐步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成立了适应事业发展的凯诺股权、凯诺文投、西部国际及凯诺休斯4家公司。同时,该集团在发展中逐步摆脱国有独资形式发展的瓶颈,采取股份合作制等方式,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2015年,实现利润800万元,首次实现扭亏增盈。至此,4大直属国有文化企业总体实现了无亏损目标。

——内蒙古出版集团。有效整合经营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该集团通过对经营资源的有效整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和经营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十二五”期间,该集团出版发行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累计达到2万余种,精品率超过20%,发行码洋累计突破25亿元。

可喜的成绩,是改革释放出的活力。近年来,直属国有文化企业集团不断深化内部改革,部门负责人实行竞聘制,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收入分配实行绩效工资制,加大去行政化的步伐,大大提升了企业运行的效率和内部活力。此外,直属国有文化企业集团还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和多元化发展。目前,4大直属国有文化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市场空间等优势,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吸引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民间投资者,成立了12个股份公司。3个企业集团与保华集团合作,成立了新媒体集团。2015年共启动建设2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净资产总额53.6亿元,销售收入42.7亿元、利润总额达5.2亿元,同比增长了23.2%、13%、19.5%。

如今行走在内蒙古草原,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产业的脉动。资源充沛、政策利好,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期,以后发赶超的劲头成就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文化产业的发展绘就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画面,成为祖国北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