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瘫痪在床35年受照顾 七旬婆婆写6页长信谢老伴 纸短情长 说不尽今生你的好

句子大全 2012-01-02 04:38:46
相关推荐

09-07 15:27

黄行洲抱张凤琴上车

张凤琴写信谢老伴

黄行洲张凤琴年轻时

这是妻子给丈夫写的6页长信。她用严重变形的手指,每天要写几个小时,持续一个星期才写好。

写信的人是汉口73岁的张凤琴婆婆。虽然瘫痪了35年,但在老公的精心照料下,她活得有滋有味有尊严。老公不离不弃,35年如一日地照顾付出,让她打心底里感动:“对丈夫的感激之情今生无法报答,唯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倾诉。”

照顾瘫妻35年

“睡觉、起床、解手、吃饭、出游,每天至少十多次的‘公主抱’”

张凤琴家住汉口二七花园。9月4日,记者按照张凤琴所说的门牌号找到她家,这个两室一厅的小家,虽然显得有些简陋,但却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张凤琴的老伴黄行洲,今年75岁。得知记者来访,感到有些意外。张凤琴说,她没有将写信的事告诉老伴,“表扬自家人,他有些难为情。”

42年前,张凤琴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今全身的关节变形,双侧股骨头坏死,瘫痪在床长达35年,生活无法自理,擦洗换衣,全靠老伴照顾。

因为正常的坐便器用不了,每天早上7点多钟起床,黄行洲都会将老伴抱上自制的坐便器:椅子上挖出了一个大洞,椅子下放着痰盂。

张凤琴解手,通常需要一个多小时。期间,黄行洲端来水盆为她洗漱。解完手后,黄行洲在床边垫上毛巾和卫生纸,再将张凤琴抱上床侧躺下,用卫生纸和湿毛巾为她擦洗干净。

睡觉、起床、解手、吃饭、出游……每天最少十多次“公主抱”,护士为张凤琴检查身体时感到惊讶,这么多年都没有患褥疮。而黄行洲却因为腹部长期用力过猛,得了小肠疝气,2012年做了手术。2016年,他又做了颈椎手术。

每天一日三餐,为了保证足够的营养,黄行洲总是变着花样调节饮食,家里牛奶、麦片、点心等从不缺少,只要是张凤琴喜欢吃的东西,黄行洲都会毫不吝啬地买回来。

张凤琴在信中说,每天饭菜端上桌后,都是等她先吃,他再吃。鱼头鱼尾都是他的,鱼身是她的,她不会吐刺,老伴就把刺挑出来再让她吃。她牙口不好,消化能力差,老伴就将肉剁成末和鸡蛋一起炒,新鲜蔬菜也是切碎做给她吃。

夜里,张凤琴一般都是要解手三四次。寒冷的冬天,不管睡得多香,黄行洲都要起来,将老伴抱上“椅子厕所”,每隔两个小时就要醒一次,基本上睡不了完整的觉。

为了妻子转业回到湖北

“出名以后有女士写信或打电话表达爱慕之意,他毫不动摇”

张凤琴是吉林通化市人,她的病从1977年就开始了,当年她在通化市教育局任团委书记,全身大小关节开始变形,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因为长期打针服用激素类药物,张凤琴的身体开始发胖,到1985年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体重180斤。“当时,躺在床上无法翻身,痛得生不如死。”张凤琴在信中回忆道,那时已瘫痪行动不便,她曾想过轻生,但儿子还小,丈夫经常开导她,“我有你在,儿子就有妈,这个家就在,你要坚强一点!”

当年,老家在湖北仙桃的黄行洲,是驻通化市某炮兵部队的处级干部,他照顾瘫妻的感人事迹,被当地的广播电台报道后,曾有邮政局34岁的未婚女子,主动打电话表示愿意一起照顾张凤琴。还有一名新华书店的女子主动示好,黄行洲均婉言谢绝。

1990年,张凤琴和黄行洲16岁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安的一所军校。平时儿子还能帮衬着照顾母亲,这下失去帮手的黄行洲,每天既要坐一个小时的车到山沟里的队部上班,又要照顾瘫痪的妻子,十分不便,当时40多岁正值事业巅峰的他,只好放弃在部队继续晋升的机会,转业到了沙市财政会计学校,将妻子安顿在学校宿舍,以便贴身照料。2002年,两老随儿子来到了如今居住的汉口二七花园。

街坊邻居盛赞和谐家庭

“丈夫的高尚道德情操感染着周围的人,以前经常吵架的夫妻也变得和谐了许多”

在二七花园的老年人活动室,记者问起黄行洲,五六个爹爹婆婆异口同声地夸赞他为人正派,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为妻子煎药、理发,街坊邻里都看在眼里,十分敬佩。

该小区居民65岁的连腊娥说,黄行洲不仅对老伴好,对街坊邻居也都挺好。今年疫情期间,大家生活物资紧俏,黄行洲的儿子送来土豆、萝卜、青菜等,黄行洲好几次都拿出来接济邻居,她都吃过一次黄爹爹的辣椒。小区的婆婆们,都夸张凤琴找了个好老公,是个“最有福的婆婆。”有的家里老伴吵架了,都会说:“你看人家黄爹爹家多和谐。”

小区82岁的任婆婆说,黄行洲将老伴打扮得漂漂亮亮,经常带出去玩,不仅对老伴好,还经常操心小区的公共事务。

张凤琴说,邻居们的评价,也是她最真实的内心感受。为了让她精神愉悦,老伴带她户外活动是常态,他们经常坐地铁去武汉三镇看风景,还有阳逻、江夏等。家里有三种交通工具,一个是手推方便轮椅,可以在家里和乘坐地铁用;一个带便桶的轮椅,方便出游时使用;还有一个电动三轮车,方便骑行到汉口江滩等景点游玩。

“武汉基本上都玩遍了。”张凤琴记得,武汉杨泗港大桥通车后,老伴沿着几百米长的工字形陡坡匝道,硬是艰难地将她推上了桥面,从南到北走了一遍。如今,武汉几乎所有的名胜景点都有他们的身影,所有热闹的地方,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庆幸当年选对人

“我没看错人,只是觉得太亏欠老黄了”

“在部队是处长,到地方是领导干部,无论在哪里,我家老黄都能洁身自好!”张凤琴为了证明信中的内容,拿出黄行洲获得的沙市市劳动模范证书、党风建设先进个人证书和一张1993年的沙市日报,上面有黄行洲先进事迹的报道。

1990年,黄行洲转业当沙市市财政会计学校副校长,分管财务、招生和分配工作。分配上,他想方设法为困难学生落实好单位;管财务他要求少花钱多办事,自己到武汉出差办完事本该住上一晚,却连夜赶回;为避免招生中的说情送礼,他在自家门上贴上告示:凡因招生分配事宜来访者,请一律到办公室。

张凤琴说,从结婚到现在,黄行洲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去过歌舞厅和茶馆,下班后准时回家照顾她,退休后下午三四点就不再出门。

“会不会觉得烦和累呢?”面对这样的问题,黄行洲笑着回答,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张凤琴的父母去世得早,靠外公外婆抚养长大,十分孝顺老人,又很勤俭持家,对他充满了信任。这样的一个好老婆,这辈子跟了他,就得对她负责。

当年,28岁的仙桃小伙黄行洲,在吉林通化市的山区部队做宣传干事。时年26岁的张凤琴,是通化市教育局团委书记,经熟人介绍,两人处起了对象。有同事劝张凤琴说,东北这么多人高马大的帅小伙,你身高1.65米,干吗找个南方小伙?

那时,张凤琴看中的正是黄行洲在部队里的表现,政治上和人品都很可靠,值得托付终身。

“我没看错人,只是觉得太亏欠老黄了……”张凤琴说,像她这样的重度类风湿病人,好多没几年就走了,她能多活几十年,都是老公悉心照料的结果,“上帝为我关上了一扇门,又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只能下辈子报答丈夫的恩情。”

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 张皓

(责任编辑黄静蕾)

点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