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话剧《起飞在即》首演:有关国产大飞机的笑与泪

句子大全 2012-01-01 07:55:11
相关推荐

走出大型原创话剧《起飞在即》首演现场,观众王爱思第一反应,“回家要看看有没有讲航空发展史的书。” 自然结冰、强结冰、强气流、山地背风波、失速……当一系列航空专业术语首次出现在话剧舞台,像王爱思一样想了解更多的观众,数不胜数。

 

这些术语让编剧赵潋迷茫过。两年前,她接到任务,“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要创作一部反应国产大飞机研制题材的话剧。”挂上电话,赵潋一头雾水,“我对国产大飞机的一切,一无所知。”2014年,赵潋“卧底”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长达两年的采风。很长一段时间,赵潋每天都在怀疑能不能写得出剧本,“仅是那些专业术语和航空史料就令我望而生畏。”那年4月,她第一次来到西安郊外的阎良,这里是航空城,中国几大航空企业和院所的所在地,也是中国商飞研制的国产民用支线客机ARJ21试飞基地,被称作“中国西雅图”。ARJ21有个外号“阿娇”,技术人员把这架飞机当作女儿,还编了句口头禅:阿娇虐我千百遍,我待阿娇如初恋。

 

干这一行,要忘记自己是个女人

 

3月31日至4月8日,《起飞在即》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将视角对准一群为国产大飞机冲上云霄默默奉献的飞机设计师、试飞员、试飞工程师。田水饰演外表冷峻、内心柔软的女工程师“冷依晗”、贺坪饰演看似玩世不恭、实则不甘服输的年轻试飞员“丁剑飞”。舞台上“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16个大字,让赵潋又回到中国民用飞机制造的机库现场,一次次险象环生的模拟飞行实验室。

 

“航空科研人员,绝不是一般人想象的在试验室里对着电脑画画图纸那样简单。飞机试验的要求,是要在普通民航飞行几乎不可能遇上的各种极端的气候条件下,测试飞机能正常飞行的能力,比如零下40度。为了取得第一手的数据,作为工程师,不论男女,必须冒一定的风险亲身上机参与试飞。”在阎良,赵潋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干了造飞机这一行,就要忘记自己是个女人。”

 

赵潋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很多航空人的故事:有为继续牺牲的爱人未完成的事业而投入航空科研的;有外表娇弱专业能力却令人刮目相看的85后试飞工程师;还有被点燃飞行的梦想,由试飞工程师转行学习学试飞的80后,也许她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试飞员。由于航空科研工作特殊的保密性,大多数时候他们不可能成为大众焦点。在阎良中国试飞院,赵潋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了三个字“报国苑”,那是一块无名英雄纪念碑,纪念16位在试飞中牺牲的无名英雄。

田水饰演外表冷峻内心柔软的女工程师冷依晗、贺坪饰演看似玩世不恭实则不甘服输的年轻试飞员丁剑飞。

 

没想到我们的故事会搬上舞台

 

80后女孩乐娅菲,出现在《起飞在即》首演现场。听说她是真正的试飞工程师,在阎良待了好几年,观众们沸腾了——这不就是现实中的“冷依晗”吗?而且更年轻,更娇小。赵潋习惯叫乐娅菲“小乐”,2014年秋天她们一起在小饭馆吃饭,乐娅菲告诉赵潋,“我的工作特别普通。”同事们戏称她为“商飞女神”,她是试飞工程师中唯一的上海女孩,要与试飞员一起坐上试验中的飞机,在万米高空实时检测各项设备指标。

 

“真没想到我们的故事会变成舞台剧。”乐娅菲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有40名像她一样的试飞工程师,大部分来自设计制造工程人员。国内选拔后,再到国外接受52周职业培训,才能上岗。

 

为什么从事这个危险而刺激的行业?乐娅菲笑了,“从小耳濡目染,隔壁伯伯是部队飞行员,我爸想考飞行员,没想到体检时太激动,心跳过快,被刷下来了。” 乐娅菲大学学的是力学专业。2008年中国商飞成立,2009年乐娅菲进入商飞,“一开始我做设计,报名试飞工程师岗位时,对要做什么并不清楚,只是觉得可以离飞行近一点。”为了测试飞行,乐娅菲在阎良待了三年,“之前闷头苦干,不知道前面有什么,投入市场是什么反响?直到飞机下线,才有了实感——大飞机真的是我手中出去的。去年C919干线客机下线,下一个型号又越来越近了,要做的工作好多。“

 

好奇的观众围住了乐娅菲,“父母不会担心你的安全吗?” 乐娅菲想了想,“有个认识过程。起初他们不知道我做什么,非常尊重我的决定,不觉得危险。每次视频连线,我说‘我要飞行了’,他们都给我加油。马航307失联后,父母开始担心。我安慰他们,试飞是非常严谨的事。只有准备万无一失,才会放飞。而且工程师的存在,就是为了降低飞行风险。”又有人问,“结婚生孩子了,你还飞吗?”乐娅菲点点头,“国外有不少兼顾家庭的女性试飞工程师,她们一直在飞行,一直保持最佳状态。”

编剧赵潋(左)与乐娅菲。

乐娅菲(前)与田水在首演现场。

 

只要飞起来,梦想就有可能实现

 

两年了,自从接受《起飞在即》创作任务,赵潋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中国人自己造的飞机,你敢坐吗?”如果不是写这个戏,这也许同样是赵潋的疑问,“两年里,我看到了一群人,他们每一天踏踏实实工作,都是为了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中国的民机业离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只要飞起来,梦想就有可能实现,只要有起飞的瞬间,就有可能冲上最高的云端。因此,我决定把剧本取名《起飞在即》。”

 

2014年11月2日,赵潋作为第一批乘客登上ARJ21参与了交付前的模拟航线试飞。那天天还未亮,赵潋随试飞团队进了机场,远远看见“阿娇”姿态优美地站在一群波音空客中,“我听到有人说‘“看,我们的飞机。’眼眶突然不知缘由地就热了。对祖国的爱和热血根植在每个人的骨髓里。”

 

2015年11月2日,中国商飞研制的另一个型号C919干线客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真正的大飞机举行下线仪式。赵潋和《起飞在即》导演蒋维国受邀参加盛典。在5000人的现场,大飞机被徐徐推出,“我第一次看到了沸腾的欢呼场面,那种沸腾远远胜过我在剧场里听到过的最疯狂的尖叫。两年来,我跟他们朝夕相处过,我能理解也更能体会欢呼背后,眼泪和汗水的分量。”

 

(《起飞在即》剧照摄影:尹雪峰。编辑邮箱:scljf@163.co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