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他们的名字响彻华夏 在各自答卷上丹心写忠诚

句子大全 2011-12-27 21:30:41
相关推荐

“这是党和国家对全体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充分肯定”“只要我们在努力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国家和人民一定会记得的”……赴京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广东抗疫功臣代表谈获奖感言

新华社发

钟南山院士:“共和国勋章”

敢医敢言 国士无双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云

感言:

荣誉加身,更应牢记重托

“由衷地感谢党和国家将这份荣誉颁给我们四位医务工作者(指“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实际上,这是党和国家对全体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充分肯定!”9月8日上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当他说出这句感言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有幸亲历了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从弱到强、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有幸目睹了共和国从贫穷落后不断走向繁荣富强,钟南山说:“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由衷地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倍加珍惜难得的人生际遇和干事创业的舞台。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面对荣誉,我们将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始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以敬畏生命、护佑生命、捍卫生命为己任,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不止!”

事迹:

屡屡临危受命勇担大局

“其实我不过是个大夫”

“共和国勋章”颁授词里这样说:在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暴发之际,钟南山都勇担大局,毫无畏惧,化解卫生危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从百姓的角度解决民生难题,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一份力量。

以一次次临危逆行、一次次敢医敢言彰显了何为“国士无双”。

夙兴夜寐 无私无畏

今年1月18日,当中国农历新年马上就要到来之际,钟南山院士接到紧急任务,其后匆匆赶到广州南站,购买了无座的车票即赶赴武汉。时值春运,他和助理只能在餐车中找到两个位置。一整天高强度的工作,使这位八旬院士疲惫地靠在座位上仰头闭目。

19日一早,钟南山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随即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行程。在武汉19个小时又35分钟的时间里,钟南山到华南海鲜市场实地调研,赴金银潭医院考察,与ICU医生视频交流,至当地疾控中心进一步了解情况,与武汉市卫健委核实发病实际人数,组织专家组开会,随后奔赴北京。

这19个小时又35分钟,为中国制定抗击新冠疫情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20日,钟南山和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集体赴京到国务院汇报情况,只睡了四个小时的他,上午,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武汉疫情调研情况,列席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下午,参加全国电视电话疫情防控会议,出席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新闻发布会;晚上与“新闻1+1”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现场连线介绍疫情,面对镜头,他坦诚告诉公众:“新冠肺炎已经有了人传人现象”“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在钟南山办公桌正对面的墙上,有一幅“非典”之后挂上去的字:敢医敢言。作为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钟南山始终是“敢讲真话,实事求是”的医者代表。院士、改革先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无论获得多少国家级的头衔和荣誉,他总是说:“其实,我不过是个大夫。”

援助海外 赢得尊重

抗疫历程中,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只争朝夕,一边进行临床救治任务,一边进行科研攻关。由他主持的《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实现了第二版至第八版的撰写与修订。利用远程网络会议系统,他还牵头了对湖北武汉、荆州等各省市的危重症、重症病例进行远程会诊24场超过55例次,有效提高危重病救治的成功率。

“One world,one fight!”随着国外疫情的蔓延,钟南山先后进行24场国际远程连线,与十余个国家的专家进行经验探讨,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此外,钟南山还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相关基础研究,包括开展病毒溯源研究,从临床样本、粪便及尿液中分离出活毒株;开展首个全国范围的新冠临床特征研究;开展新冠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肺炎研究;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研究等。如今,钟南山团队已在快速检测、老药新用、疫苗研发、院感防控、动物模型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钟南山又有了一个新身份:世卫组织专家组成员。9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相信钟南山院士的专业精神和经验将为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的工作提供帮助并作出积极贡献。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

张忠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中西医战疫 “1+1 2”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宋莉萍

感言:

总书记讲话鼓舞中医发展

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后,张忠德表示,总书记讲话中有几点特别令他感动:“首先,总书记高屋建瓴又详细全面地总结了整个中国抗疫过程的成果,大到方针政策、小到一些具体案例,他都非常清楚,可见他对整个抗疫过程的全局指挥和精准把握。”“总书记特别谈到,‘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治疗方法,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这对我们的未来工作和中医发展,都有所鼓舞和启发。”

“总书记强调了在抗疫斗争中,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是个医生、也是个老党员。武汉有困难,国家有困难,我就应该站出来。这次表彰,我认为不是给我个人的,而是给我们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和医务人员的,我只是其中一个代表,替大家领回来。”张忠德说。

在他看来,“这次全国表彰的意义,不仅是对所有奋斗在一线工作人员的表彰,而是在弘扬抗疫精神的同时,上升到对中国精神的弘扬。让我们思考,面对当前世界百年不遇的大变局,如何战胜未来的困难”。

事迹:

坚守武汉73天连轴转“德叔”暴瘦10多斤

“中医人,就当传承中国使命、中国担当。”8日中午,在北京参加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后,临上飞机前,“德叔”张忠德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道。

17年前,他冲锋在抗击“非典”一线,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不幸感染,在生死关前走了一遭。

17年后,56岁的他又一次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除夕之夜,临危受命,孤身逆行。在广州前往武汉的高铁上,整个车厢只有他一个人。到武汉站,与接站人员见面的第一句话,德叔就问“患者在哪里?”

“这里危险,让我来!”在隔离病房,这句话常挂在德叔嘴边。在武汉,他每天的日程安排是:清晨6时半起床,之后赶赴各个医院查房;下午和晚上参加专家会诊;深夜在酒店修改治疗方案。作为在武汉坚守时间最长的国家级专家之一,德叔奋战73天,暴瘦了10多斤。

“德叔”这个充满广东味的称呼,也被武汉患者亲切地喊着。张忠德说,“德叔”这个称呼,或许更多的是医务工作者的一个代号。“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我是一名医生,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凭责任心做事,凭良心做事!”

凭着防治“非典”、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丰富经验,张忠德凝聚国家中医力量,率先探索中西医协同治疗方案,提出了重症和危重症的中西医预警指标,并且全程参与制定国家有关新冠肺炎防治诊疗方案,规范临床救治。

“我们打出了一套精准的中西医组合拳,重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让中西医协同起效发挥‘1+1 2’的效果。”张忠德带领第二支国家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共136人,先后接管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5个病区187个床位,共收治患者348例。达到出院标准307例,中医参与率达100%;纯中医治疗90例,全部达到出院标准。

武汉抗疫归来,他仍不断摸索总结新冠肺炎的治疗经验,主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医案精选》,为国际同行提供了鲜活的病例参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桑岭: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76个日夜与武汉共进退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韩文青

感言:

始终不忘生命至上的初心

“我只是一个普通医生而已,这一次可以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授奖,我深切感受到,只要我们把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干好,只要我们在努力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国家和人民一定会记得你的!”8日上午,走出人民大会堂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桑岭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他表示:“此次获得表彰,对我个人也是一种鞭策。国家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我们更要努力将它变成一种动力,不断扎扎实实干好每一件事,不辜负国家、人民对我们年青一代的期望!”桑岭认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是一场人民战争,全国上下亿万人民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团结抗疫,真正值得称赞的是我们伟大的国家和英雄的人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初心,未来工作中,我将继续传承南山风格,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人民健康事业不断贡献力量、奋斗终身!”

事迹:

率先奔赴“风暴眼”挽救病人于危难时刻

此次战疫中,桑岭作为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救援队成员,是广东驰援湖北的第一名医生。

大年廿九,武汉“封城”当天,桑岭就接到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的紧急电话,要求他当晚务必到达武汉,作为国家队专家到国内疫情最初的“风暴眼”——金银潭医院参与一线救治。对于“逆行者”这个称呼,桑岭并不完全认同。在他看来,自己并没有“逆行”,作为医生,病人在哪里,他就该去哪里。

身为一名“80后”,桑岭已有17年呼吸领域急危重症救治经验,是钟南山院士团队的核心成员,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了。然而,星夜兼程赶到武汉,眼前的困难还是超出他的想象——“缺兵少将”、士气不振、医疗物资不足……没有选择,只能迎难而上。

1月26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桑岭完成了金银潭医院第一例拔除气管插管的操作,并成功为一个垂危的患者上了ECMO。他带领团队闯过了“至暗时刻”,士气大振,一路向好。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湖北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桑岭和金银潭医院的医护团队一同参加了视频连线。他备受鼓舞,说“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打赢这场战役”!

在武汉最艰难的时刻,桑岭一直坚守在最前线,连续奋战76天、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中间没有一天休息。他带领的团队共诊治最危重病例近70例,开展ECMO工作4例,其余生命支持手段已成为常规。

在武汉期间,桑岭白天在病房抢救病人、查看患者情况,晚上回到房间及时总结临床救治经验,与钟南山院士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当时,国家卫健委陆续出了多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南。但对于具体的治疗操作,尤其是重症救治,不少医生仍有疑惑。形成规范统一的流程,可有效提高临床救治率。为此,桑岭参与编写相关专家共识三部,让全国一线医务人员有了详细的操作流程指引。

钟南山院士这样评价桑岭:“他的工作非常出色,特别是对垂危患者的肺部保护性通气、俯卧位通气等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使得很多病人能够在极危重的情况下都挽救回来了。”

1月23日,武汉“封城”,他逆行抵达;4月8日,武汉“重启”,他抗疫归来——此役,桑岭与这座英雄的城市共进退。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宁习源

感言:

对科学防疫的最高奖赏

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代表医院领取荣誉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激动地说:“这个奖属于南方医院的每一个人,这是对南医人日夜坚守、科学防疫的最高奖赏。”

李文源表示,作为一家有着优秀军旅文化传统的医院,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0多名员工积极响应号召,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在战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用心血和汗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体现了南医人的责任与担当。

事迹:

洪湖抗疫模式获国内外高度关注

疫情发生以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向全院发起号召,动员人员,筹集物资,成立防控指挥部和九个专项工作组,全力迎战疫情。原南方医院赴小汤山医疗队24名队员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许下“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

敢于担当,勇赴湖北前线抗击疫情。医院选派首批24名医务人员于除夕夜急赴武汉支援,是广东第一批医疗队派出人员最多的单位。医疗队还为汉口医院的抗疫工作提出多项建议,引入3项临床研究、2项技术。

2月10日,医院选派86名医务人员参加广东首批援助荆州医疗队,并星夜驰援荆州地区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洪湖市;2月20日,再派出一支16人的医疗队驰援洪湖。医疗队在洪湖累计收治新冠相关患者1162例,3月中旬即实现全市在院患者“清零”并降为低风险区。“政府统筹、专家指导、大数据支撑、全民参与”的洪湖抗疫模式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多措并举,筑牢后方疫情防控安全线。医院作为广东省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及时成立防治指挥部,建立新冠肺炎应急处置机制,完善院内防控、筛查、救治各项流程。截至6月27日24时,医院累计收治疑似及确诊病例472例,在院确诊患者全部康复出院,院内医务人员零感染。

为国出征,抗疫足迹遍布海外。医院自元宵节起派医护组前往巴厘岛、伊朗、纽约等地,先后接回604名留学生、侨民和滞留的湖北籍同胞,未发生一例交叉感染事件。

5月22日,由医院4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远赴秘鲁,在17天内密集走访了12家医疗机构、秘鲁国家卫生部等6家官方机构,召开专题会议22次,举办培训19次,与30多家机构代表进行座谈,分享了丰富的防疫和诊疗经验。在专家组建议下,秘鲁建立了10座方舱医院。这是广东省目前派出的援外抗疫医疗专家组中行程最远、任务最密集的一支团队,为国际提供了疫情防控的广东范本、中国方案,荣获秘鲁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章。

编辑: 宝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