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备战2022国考的同学看过来!考情分析兼备考指导来啦

句子大全 2011-12-06 10:35:01
相关推荐

1.言语概况

在国考(副省级)行测科目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的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篇章阅读四大类。2016—2020年国考(副省级)的言语总题量比较稳定,都考了40题,占行测科目总题量的30%左右,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题目难度

图1

图2

根据图1显示,近五年国考(副省级)的言语题整体难度适中,2016年到2020年的正确率分别为69%、68%、67%、63%、68%,2019年难度较大。其中,大于70%正确率的题目个数在17~20之间,可见接近一半的言语题并不难,大于50%小于70%的中等难度题目个数在11~18之间,大于40%小于50%的较难题目个数在1~6之间,小于40%的难题个数在0~6之间,按平均数计算,各难度题目所占比例大致如图2所示。

3.素材来源

近五年国考(副省级)言语理解与表达文段的文体以议论文和说明文为主,记叙文很少。文段话题涉及经济、文化、历史、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军事、国际关系等常见领域。文段出处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经济日报、科技日报、解放军报等官媒为主。

国考(副省级)的言语题正确选项的分布较为均衡,近五年A、B、C、D四个选项的个数分别在10~11、7~11、8~11、9~11。

二、重点题型分析及其备考建议

(一)逻辑填空

逻辑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能力,题型包括实词填空、成语填空、混搭填空以及虚词填空四大类。近五年国考(副省级)的逻辑填空题除了2016年是20题外,其余四年都是15道题,占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量的37.5%。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逻辑填空题的平均字数分别为103、109、140、135、140,可见,近三年逻辑填空题的平均字数有较大增加,但考生无须紧张,字数多不等于题目难,字数多往往意味着题目给的提示信息更丰富,更有助于考生从多个角度找到突破口。

由上图可以看出,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逻辑填空题更注重成语和实词混搭的考查,也就是说,国考(副省级)对于成语和实词都不偏心,一样重视,这也就提醒小伙伴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对于成语和实词的积累都要重视。另外,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逻辑填空题的平均正确率在59%~71%之间,呈波浪形,这也意味着如果某一年逻辑填空题较难,那么下一年难度很可能有所降低,反之亦然。

在知识点方面,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逻辑填空题的主要考点有搭配、并列、解释类对应、重点词句对应、感情色彩和程度轻重等。考生们在平时刷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使用平时听课过程中学到的解题技巧,只有熟练使用这些技巧才能在考场上快速解题。比如,对于解释类对应,要熟练掌握“:”、就是、无疑、无异于等标志词和标点,对于重点词句对应,要注意横线前后是否有主题词、指代词、形象化表达等重要提示信息。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其中包括中心理解题、细节判断题、标题填入题、词句理解题四大题型。在近五年国考(副省级)考试中,除了2018年没考标题填入题和词句理解题,其他4年四种题型均有涉及。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阅读理解题文段的平均字数为196、200、212、225、228,很明显,文段字数逐年加大,也就是说,对考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由上图可知,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阅读理解题目数量分别是14、11、11、11、9,可见,阅读理解的考查力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即便如此,2020年阅读理解题量也占了整个言语模块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阅读理解中的最重要题型——中心理解题,近五年题目数量分别是10、8、10、5、6,是整个言语模块的基础题型,因此掌握好中心理解题至关重要,考生切不可掉以轻心。

在中心理解题方面,近五年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8%、70%、72%、69%、71%,可以看出,除了2016年题目正确率较高外,最近四年平均正确率都在70%左右。近五年中心理解题涉及的考点主要有分总、总分、转折、因果、对策、主题词等,都是我们平时常见常考的考点。比如,2020年国考(副省级)第48题就考了一道“转折+对策”的文段。此外,考生还需注意文段的行文脉络,尤其是“分总”和“总分”这两种行文脉络,因为文段的中心句最常出现在首句或尾句,快速定位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很多做题时间。

除了中心理解题,细节判断题也是阅读理解的必考题型,最近五年每年会考1~3题,主要考查考生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的能力。比如,2019年国考(副省级)第45题就考了一道典型细节题,干扰项的主要错误类型是“无中生有”,这也是细节判断题最常见的错误类型,对此,考生一定要注意。此外,考生在做细节判断题的时候,第一步应在提问方式中圈画出是否为选非题,以免出现会做题目却选错答案的低级失误。

(三)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主要包括语句排序题、语句填空题、接语选择题三种题型。如下图所示,2016和2020年国考(副省级)语句表达均考了6题,其余三年均考了4题。最近四年语句表达的难度逐年降低,2017年题目难度最大,平均正确率只有55%,而2020年题目相对简单,平均正确率为78%。此外,在题型分布方面体现出的趋势是,由重点考查语句排序题转向三种题型均衡查考。

就具体题型而言,语句排序题可以说是语句表达的最重要题型。近五年,语句表达总共考了24题,而语句排序题就考了11道,可谓占了语句表达的“半壁江山”。在具体考点方面,语句排序题的常考考点有首句特征、非首句特征、确定捆绑、确定顺序、确定尾句等。比如,2019年国考(副省级)的第43题,正确率不高,只有42%,但是如果考生能从确定捆绑和确定顺序这两个角度破题,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语句填空题有横线在开头、中间、结尾三种情况,其中横线在结尾的情况最常出现。这种情况类似于阅读理解的“分总”结构,横线所在的尾句一般是对前文的概括总结。对于接语选择题,考生需要在把握整个文段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尾句,根据核心话题要保持一致与连贯的原则选择答案,在这类题型中命题人常常将前文已经论述过的内容设置成干扰选项。

(四)篇章阅读

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的能力,所考题型还是前文涉及的诸多题型。除了2016年没考篇章阅读外,最近四年国考(副省级)均考了2个篇章10道题。在篇章字数方面,2017年的两篇文章字数较少,分别是800和1000多字,而近三年篇章阅读的文章字数都在1300~1500之间,这无疑对考生快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正确率方面,最近四年篇章阅读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64%、69%、62%、61%。

因为篇章阅读的字数远大于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这三种题型,所以篇章阅读更注重考查考生快速阅读和查找信息的能力,因此考生更有必要掌握相关的做题技巧。

首先,考生需要了解篇章阅读的三个命题思维。一是阅读难度与题目难度呈现反比。常见的篇章阅读的材料有两大类,分别是科技说明类与人文社科类,单纯从阅读难度的角度来说,科技说明类的文章比较深奥,而人文社科类的文章相对易懂,但是命题人在出题时往往会把科技说明类文章的题目设置得相对简单,而把人文社科类文章的题目设置得较有难度。二是题目顺序与文段顺序大体一致。每个篇章阅读的5个小题,除了涉及全篇的中心理解题需要通篇把握外,其他题目的顺序大体上与文段的顺序一致。三是重视对原文内容的考查。篇章阅读重点考查原文内容的重现,因此考生无须过度引申理解,只需快速定位、查找题干的信息解题即可。

其次,考生做篇章阅读时,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做:第一步,对文章的段落标序号;第二步,根据题干判断题型,按照题型优先级做题;第三步,标注题干关键信息,定位原文;第四步,解题。

言语的学习是一个“慢热”的过程,参加国考(副省级)考试的小伙伴们可以根据相关考情合理安排复习计划,一方面要通过听课打牢基础,另一方面要勤刷题、勤总结,如此才能提高复习效率。最后,祝小伙伴们都能遇见不一样的自己,成功上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