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话剧《红旗渠》:乡土中国树立的精神丰碑

句子大全 2011-11-04 12:14:48
相关推荐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河南林县人民历时10年在太行山上修建的“人间天河——红旗渠”,一直是当代作家、剧作家创作的重大题材。在人们心中,红旗渠已进入到文化层面,成为民族胆识和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所以,写红旗渠就是写一种品格、一种文化。由杨林编剧、李利宏导演、河南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红旗渠》,正是抓住了红旗渠的魂灵,把它当作一个时代的精神谱系书写,把艺术视角投向了人的文化心理层次,让我们在欣赏这片乡土的素朴风貌和文化色彩的同时,也看到了编剧和导演对“红旗渠”这个老题材作出的新解读。

提起红旗渠,不能不提到县委书记杨贵和林县人,以及他们所立足的这片乡土。人们不会忘记,这片乡土的底色是缺少光泽的。虽然它延续着一代又一代生命,承载着一处又一处村庄,但在它的深处埋下了祖祖辈辈难以撼动的贫穷之根。该剧一开始,就让人们面对这块贫瘠之地。杨贵向林县县委一班人说道:“开会之前,我先请大家看三样东西。第一,请看看咱们脚下的这些庄稼地;第二,请看看这条近在咫尺的浊漳河;最后,请大家看看身后的这座山……”以杨贵为代表的林县县委,决意给这片乡土注入“强心剂”,注入共产党人的承诺。这种承诺,慢慢地、一寸寸地浸润着、激活着这片乡土,在村民们干涸的心田里萌生出与命运抗争的信念与意志。当然,村民们的转变过程十分艰难。剧作没有回避村民们在涉及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家族利益时暴露出的思想弱点,相反,着力表现了他们的犹豫、排斥、克服和坚定,表现了他们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情愿到情愿的转变过程,形象地刻画出精神的攀升。

表现红旗渠必然要表现修渠工程,但该剧避开修渠工地的大阵势、大场面,巧妙地把注意力放在修渠人的身上,编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引导观众去品味修渠人以苦为乐、苦中寻乐的生活诗意和“饭要吃饱、活要干好”的山里人的憨厚性格,以及一双布鞋、一个垫肩、一碗水、一段快板书所传达出来的山乡本色、人间真情。这些虽然不是劳动场面,但人们交谈的、传递的、唱出的都是发生在工地上的事情,不是直接胜似直接,起到了“移花接木”的效果。

艺术创作关注的是存在的独特性,杨贵无疑是红旗渠故事的独特核心。身为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一言一行关系着林县人的命运。剧中他出现在修渠大军被堵的山道上,面对眼前乱作一团的情景,从容应对,化险为夷;他出现在拆除祖宗祠堂的现场,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他当着众人的面,跪拜祖宗牌位,郑重承诺……可以说,《红旗渠》对杨贵形象的塑造既有敢想敢干的一面,又有平易近人的一面,既有大气、坚毅的一面,也有焦虑、痛苦的一面,丰富且鲜明,让人印象深刻。杨贵对修渠事业的决心和对群众的深情,换来了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干群关系。在一切都要“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要干成一件大事非常不容易。杨贵最了不起和最值得敬佩的地方就在于他能顶住压力、排除阻力,营造一个干事创业的内部环境。

一条红旗渠不仅牵动着林县人民的心,也牵动着社会各方面的目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声音都将矛头指向了杨贵,指向了林县县委。在剧作构架上,编导用对杨贵的调查来贯穿全剧,在每一个关节点上,几乎都有调查组的身影。调查组作为一条副线与修渠工程这条主线相互交织和映衬,加大了剧情推进的内在动力。

历时十年、跨越两省、绵延数百里的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在杨贵的带领下,用血肉之躯修筑起来的。在修渠的艰难过程中,林县人也实现了由小我走向大我、由单纯走向成熟的人生境界的提升。在每一个人身上,除了乡土本色、乡土性格外,又融入了红旗渠工程生长出来的大视野、大情怀和大志向。红旗渠精神的刚毅与韧性、自强与自信、真诚与坦荡,未尝不是我们民族的道德标尺和时代的价值基座。这是话剧《红旗渠》在文化层面上做出的有深度的表达,让我们记忆并回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