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国好网民拒绝网络暴力 微博“阳光讨论”倡网络文明——中国青年网 触屏版

句子大全 2011-10-28 09:54:26
相关推荐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 杨月 实习记者 王彦丽)“作为过去也许将来还会遭遇网络暴力的过来人,我不希望再有人因为网络暴力而受到伤害,请善用人言,让人言可敬。”近日,内地女演员袁姗姗登上全球最大演讲平台TED,分享自己对网络暴力的看法。与此同时,新浪微博发起了“阳光讨论”话题,呼吁网友停止发布“恶意回帖”,创造充满关怀的网络文化,相关微博已累计点赞数十万次。

如何善用语言,让“人言可敬”?专家表示,必须警惕网络时代“羞辱文化”背后的“集体无意识”,政府要创新社会治理思维,社会应提升自组织能力,网络媒体必须加强专业素养和技术防范。而作为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则要约束网上网下行为,做到自律、理性,并善于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需关注的是,要成为文明的大国公民,全民网络文明素养的培育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袁姗姗在TED演讲中。资料图

回放:从“黑姑娘”到“马甲线女神”的艰难蜕变

“开创中国演艺界网络暴力先河的‘滚出娱乐圈’,我是第一个被放在主语位置的人。”袁姗姗在演讲中回忆,自2013年起,名为“袁姗姗滚出娱乐圈”的微博热门话题出现,并蝉联娱乐新闻微博排行榜前几名。

从此,袁姗姗被“黑”成了微博吉祥物,有媒体总结说她是第一个被做成表情包的女艺人。袁姗姗回应这段不愉快的经历时说:“谁都可以说我不好,但自己必须接纳那个心安理得的自己。”

演讲中,袁姗姗回顾了自己的一系列努力。如2013年她发出了“爱的骂骂”微博,并称只要在这条微博下留言的,不管是骂她、鼓励她的,还是随便说说的,一条留言她认捐5毛钱。最终,她用核算的50693.5元作为北京一家残疾孤儿康复机构的手术费,把虚拟世界对自己的骂声,换算成现实世界里的慈善款项,救助了4个残疾孤儿。

“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当时真的不堪重负放弃了演员这个职业,是否网络暴力就会消失?答案是当然不会,既然还是要面对,就应该积极面对。”“马甲线女神”袁姗姗演讲中妙语连珠,整场演讲被7次掌声打断,被评价为“励志逆袭”、“完成被黑到被赞的华丽转身”。

探因:警惕网络时代“羞辱文化”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有媒体总结了袁珊珊“不被观众喜欢的五大理由”,分别是“长得丑”、“演技差”、“于正捧的”、“苦情玛丽苏”,最后一条居然是“没有理由”。此前有媒体报道,莱温斯基也曾呼吁抵制“羞辱文化”,她称冷酷、放纵的网络环境助长了网络煽动、侵犯个人隐私和网络欺凌,形成一种“羞辱文化”。靠点击赚钱,耻辱越多,点击越多。点击越多,广告收入就越多。

究其原因,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媒体角度来看,一方面,一些媒体将信息进行选择性排列,置顶、推送有盈利诉求的信息,使舆论朝非理性方向集聚。另一方面,信息把关者的责任意识、专业水平、媒介素养存在欠缺,一味爆冷门、拼隐私、晒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对事实真相的判断。

从社会角度来看,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巍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很多脑残粉并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是一些公关公司为达到某些目的进行的有组织行为。我国对网络公关、网络水军做过明确规定,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而从袁珊珊的个案延伸到网络治理,他认为在网络环境中,如果主流声音不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就会形成沉默的螺旋。因此主流媒体、大V应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从心理角度分析,网民“没有理由”地讨厌一个人,进而对其实施网络暴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楚新表示,这是网民心理特征决定的,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心理现象。当前网络暴力呈现出恶搞当事者和娱乐化倾向,公然放弃维护道德正义的外衣。由于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很多人认为网络暴力无需承担责任,可肆意发出信息。

另外,黄楚新认为,从互联网特性来看,借助虚拟技术构造而成的网络交互空间,为网络暴力的产生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舆论场域。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系统,繁杂难辨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度。同时,社会转型过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网民群体年轻化的结构特点和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也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