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肖申克的救赎》瑞德:世间可以有无数个我 安迪却只有一个

句子大全 2011-10-01 00:25:29
相关推荐

作为全书中唯一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而逃出监狱、获得自由、完成自我救赎的人,主人公安迪的经历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和振奋人心的。同样处于暗无天日的监牢镣铐之下,别人被一步步束缚并同化,适应这样的环境无法离开,他却能时刻保持清醒和坚持,最终完成对自我的救赎。他的坚强和毅力值得每个身处困境的人学习。

然而,能成为安迪的人毕竟是少数,他的成功也许并不能代表什么,或许是运气?但是,如果从反面教材来看,那些囚犯,比如作为第二男主的瑞德——“我”,为什么面对朋友的自我救赎只能暗自羡慕,却无法让自己成为救赎中的那个主角?如果时光倒流重新来过,“我”是否能成为又一个安迪,成功将自己救赎出去?

自我救赎

这里不妨将安迪和瑞德做个对比,看看他们前后所处环境的条件变化。

入狱前的年龄身世经历,决定了两人“先天”上性格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差异

杜弗兰·安迪,入狱的时候是三十岁,入狱前是波兰特一家大银行的的信托部副总裁,可谓年轻有为。而在“我”的眼中,刚入狱时的安迪的外表是这个样子的:

长得白白净净、一头棕发,双手小而灵巧。他戴了一副金边眼镜,指甲永远剪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我最记得的也是那双手,一个男人给人这种印象还是蛮滑稽的,但这似乎正好总结了安迪这个人的特色,他的样子老让你觉得他似乎应该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

长得白白净净、一头棕发,双手小而灵巧。他戴了一副金边眼镜,指甲永远剪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我最记得的也是那双手,一个男人给人这种印象还是蛮滑稽的,但这似乎正好总结了安迪这个人的特色,他的样子老让你觉得他似乎应该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

安迪

从以上对安迪的介绍描述中,我们能获取很多有用信息。

其一,安迪的年龄和生活环境决定了他性格中的坚韧和成熟,不会轻易屈服于监狱的压迫,也不会冲动自寻死路。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不仅是成家立业,更是代表一个男人在三十岁的时候,性格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安迪也是如此。从他的职业和外表打扮来看,他入狱前,应该生长在自由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并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锻炼,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行事作风和思维方式,不再容易被轻易改变。因此,即使他被抓进监狱,遭受非人的折磨和精神压迫,也不会那么轻易被监狱的环境“洗脑”,同时,作为一个成熟的中年人,明白世事的他已经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所以也不会像不成熟的青年那样冲动莽撞。

而“我”进监狱的时间比安迪早了十年,正是二十岁这个青春而懵懂的年华,而且“我”进监狱前是个穷小子,并不会有多少接受教育的机会,后来靠着让富家女怀孕步入豪门,却因为对岳父的不满积累起怨恨,一时冲动出手造成了太太的死亡,被捕入狱。在二十岁这个不成熟又不懂得多少是非的年龄进入监狱,在压迫和剥削之下很容易屈服于统治势力,不敢违逆和反抗。

肖申克监狱

年龄和生活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了两人的差距和今后的发展。

其二,安迪的职业身份为他在监狱中被“器重”,从而找到翻身的机会提供了关键性的基础条件。

安迪进入监狱前是家大银行的副总裁,对于金融知识和银行的业务流程了如指掌,这为他后面抓住机会给狱警拜伦·哈力以及典狱长诺顿办理逃税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基础。对于那些统治者来说,每逃掉一笔税款,都能捞下不少油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谁不爱财呢?所以,懂得税务知识的安迪成了他们的“香饽饽”,安迪有了跟他们讨价还价的筹码,统治者们不得不妥协,这为他后期在监狱中生活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而“我”则不行,作为监狱中八面玲珑的“万金油”,“我”虽然有办法能给任何人弄来想要的东西,比如烟酒或是其他玩意,与狱警、其他囚犯都有一定的关系,像是监狱中“上下通吃”的核心人物,偶尔他们可能会卖给“我”一些面子。但实际上一切的关系都是建立在相互需求之上,而“我”能提供的这些需求并不是特别重要,至少相对于万能的金钱来说,显得相形见绌。

安迪与瑞德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十足的金融界“精英”,安迪的统筹算计能力自然不在话下,他能根据有利和不利条件合理安排自己的计划,扬长避短,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更是“我”不能比的。所以后面他能将狱警和典狱长耍得团团转并让他们无可奈何,这是作为常人的“我”所办不到的。

其三,价值观念的不同,安迪对于监狱的黑暗和“我”对于监狱里的黑暗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差异

可以说,在尊重生命和自由的社会环境生活了三十年的安迪,对于公平、正义、法制、自由是抱有强烈的期待和追求的,长久以来的生活环境让他和我们一样,骨子里形成了对光明和生命的高度尊重,强烈反对黑暗和不公。所以当他进入监狱后,无论是面对其他囚犯的挑衅,还是狱警、典狱长的欺侮,他都不由自主地升起反抗和惩罚这些恶人的念头,常常弄得自己鼻青脸肿。虽然后来看起来“学乖”了,但他并没有那么“听话”,而是私下偷偷地进行自己的反抗活动,甚至越狱的时候不忘带上典狱长诺顿的贪污记录,公之于众,让典狱长为自己的罪恶自食其果,也为监狱中其他犯人今后的生活带来一些光明和温暖。 他的价值观念,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地想要逃离这个罪恶环境并摧毁它的精神动力。

杜弗兰·安迪

“我”呢?从小混迹社会的经验和入狱后的教训让我明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耐和明哲保身才最重要,无法改变事实,就让自己的生活过得相对好一点吧。所以在见识到各种不公和残酷之后,“我”并没有总是想着那些人如何残暴、如何没有人性,而是置身事外,对那些遭受折磨的人报以宽慰和同情,然后自己依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得过且过吧。

入狱的因果不同,导致安迪和“我”反抗的强烈程度天差地别

对于“我”而言,犯罪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自己确实是怀着仇恨心理在妻子的车子手刹上动了手脚,导致她撞车身亡。从这一点上来讲,面对这个确确实实发生的事实,即使“我”再怎么不去想它,或是在别人面前辩解、伪造,都无法让我心底对这个罪过彻底心安理得地否认。甚至某些时候,心里还会对所犯的罪进行忏悔。因此,在面对拘留和剥削,某种程度上“我”是会认为自己罪有应得,不会太过反抗。而且原本自己也一无所有,入狱之后只不过是又回到了起点,并没有太大的损失,这让“我”的心里更容易接受这样的结果。

安迪呢?恰好相反,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并没有杀人,完全是被冤枉的,虽然这个事实并不为外人所知晓。所以从内心来说,他是绝不可能心甘情愿接受这样委屈的惩罚,就算是被强迫,身体上无法做出反叛之举,心里对于真相和自由的渴求之火也不会熄灭。更何况,原本作为一名业界的“精英”,过着光鲜的生活,名利双收,此刻却要被冤枉失去这一切,还要遭受非人的生活,换做谁也不会甘心。

犯罪的原因和引起的结果,是导致“我”能接受监狱生活而安迪生活了二十多年依旧坚持要逃出去的原因之一,“我”对自由的渴望远不如安迪那么强烈。

精明而有远见的人,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即使没有,也会为自己创造条件

安迪是个有远见且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从几件事情可以看出。

第一次是初进监狱不久,当安迪还是个特立独行、不与他人交往的“异类”的时候。只是他虽然喜欢洁身自好,却并非排斥监狱里的一切人和事,比如对他自己有利的——像万能的“我”。安迪主动过来找“我”,希望借我之手给他带进来一把锤子,以及后来的那张丽塔·海华丝的大海报,这让“我”很是惊讶,因为其他人要的多是烟酒、玩物杂志之类的东西。其实此刻“我”的心中隐隐有一种无端地猜想:他想靠着这把石锤挖出一个地道逃出去。但随即想到走出这一步所面对的困难有多大,又立刻抛弃了这种猜想。

《圣经》中的石锤

只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安迪真的踏出了这一步,而且还成功了。换作其他的人,此刻或许依旧埋头沉浸在初入监狱的不适应和悲伤之中,心态积极的人或许正在努力去适应这里的生活,可安迪的眼光却超越了所有的人——他已经想到要为自己的越狱计划开始铺垫。即使是“我”,哪怕猜到了这种可能性都不敢去想象,更别说去踏出第一步了。就是这一远见,让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人,落后了安迪至少一个世纪的距离。“我”想,当那些犯人看见掩藏在海报后面的通道时,内心的懊悔一定多过震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办法?

是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眼光和头脑去计划未来的事情。

第二次是在屋顶粉刷油漆时抓住空隙向狱警哈力提出免税的建议,以及后来向典狱长展示自己过人的税务知识,为他在监狱中境况的改善带来了转机。

如果是“我”或者其他人,看见典狱长或者狱警都想绕道走,能离多远就离多远,以免惹祸上身。可是安迪不怕,他不仅不怕,还主动迎上去,冒着被殴打的风险向他们推销自己,因为他心里很明白,要想走出这个地狱,也只能依靠这些地狱中的刽子手才有生还的可能。于是他主动出击,通过旁敲侧击地偷听、了解,熟悉那些刽子手们的疑难和需求,再在适当的时候出现,戳中他们的痛点,让他们不得不信任并利用自己。而利用是相互的,他们利用自己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利用他们来获取一些条件和情报,为自己的解放增加一份筹码。

第三次是找寻机会去到图书馆工作,并在这里扎根,一步步将图书馆壮大起来。

有人说图书馆这一次并没有给安迪的自我救赎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其实不然。牢狱中的二十年,对于一个向往自由的人来说,是真正的长久的折磨,长久到足以让人麻木、失去生机。就像获得假释的老布鲁克,在监狱中活了几十年,走到外面的世界,却无法适应,以致于一路哭泣;还有另一名犯人波顿的鸟,被放出天空,盘旋之后又飞回来,死在监狱的角落里。在监狱中的时候,他们只是习惯去适应这里的生活,像所有其他人一样,每天除了按照监狱里的流程完成任务,其他空余的时间就散散步、发发呆,或者就是睡觉,日复一日,让他们的精神已经麻木,麻木到完全融入了这个世界中不能自拔。

所以,如何度过这段时光决定了安迪能不能坚持到最后。他选择了能保持自己生命活力和精神状态的图书馆,只有在与书相伴的日子中,只有保持自己每天考虑如何将图书馆打理好,才不致于让自己灵活的脑袋逐渐呆滞,让自己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丢失掉灵魂。

安迪和瑞德

当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只需等待东风来临,便能凭虚御风、乘风蹈海

如果说安迪前二十年的准备显得极度漫长而又枯燥,那他在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爬过长长的地洞,破开并钻进排污水管,九死一生逃到外面的过程,绝对堪称精彩绝伦。

苦心孤诣准备二十年或许不算什么,因为如果时机不成熟,很有可能一切努力付诸东流,所以他才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准备。在“我”看来,安迪的越狱有一定的偶然性,因为他挖好地洞逃走的时候正好一切天时地利人和,雷电帮他掩饰声音,风雨天气替他驱走了狱警的看守并消除了他一路逃亡的痕迹。

但是偶然之中存在着必然,只要安迪坚持,他总能找到机会,就算今天不具备条件,再过十年二十年,也总有一天这个万事俱备的时刻会不期而来。而只要他能发现并抓住机会,就一定能逃出这个人间地狱。

可在见识到安迪这一伟大的创举之前,再大的风雨雷电,对“我”来说也只不过是个扰人清梦的坏天气罢了,谁会认为它是个天然的助力呢?

上述种种对比,让“我”深刻意识到, 一个人的成功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往往需要综合种种因素在一起,才能获得一个美好的结局。安迪做到了,可也只有他能做到,因为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把握住各个细节,步步为营,换作其他人,或是“我”,都无法完成这一惊世创举。

瑞德重获自由

只是,希望还是要有的,也许一不小心就被实现了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