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我们 因医者风范而感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广东

句子大全 2011-09-18 10:29:42
相关推荐

图为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现场。中国文明网记者 路弘摄

羊城三月,春意盎然。由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广东)现场交流活动”3月29日在广州举行。此次共有31名优秀个人和2支优秀团队被网友推举为2018年1月、2月、3月的月度人物。在交流活动现场,他们与大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共同分享医护工作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与感动。

图为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代表走入活动会场。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饶明俐:当大夫是这辈子最快乐的事情

图为主持人现场采访“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18年3月月度人物饶明俐(右)。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图为主持人现场采访“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18年3月月度人物饶明俐(右)。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饶明俐教授曾任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可谓“桃李满天下”。她一直从事神经内科医、教、研工作,工作认真负责,本着少花钱治好病的原则,几十年如一日关心体贴病人。

她从医63载,始终秉持“有一线希望就要争取”的信念,坚守在神经内科临床一线,诊治患者近30万人。她在神经内科领域早已享誉海内外,其事迹被英国剑桥、美国IBM及国内20多部名人辞典、传记收录。

耄耋之年的饶明俐本可以颐养天年,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但她仍坚持每天上班,关心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门诊、会诊、查房、写书、编审学术期刊文章……为医学事业做奉献,她乐此不疲。她说:“工作和学习就是我充满活力的原因。”

一次次诊治患者的经历使她更加热爱医疗工作,她常说:“我就喜欢当医生,这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事,如果有来生,我还当医生!”

周福德:做医生是一种信仰

图为主持人现场采访“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18年3月月度人物周福德(右)。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周福德以一颗“仁心”、一身“仁术”来种德,收获的则是患者们对他深深的感激与爱戴之情。

周福德在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走过了27个春秋。他是一位“多产”的医生,一年的门诊量有7000人次。在他注册了8年的个人网站上,还帮助1万多名患者解答疑难。他把医生的手机比作士兵的枪,保持每天24小时开机,从不离身。他提倡“三声”服务: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工作之余,他用一篇篇或长或短的文字展现医务人员真实的工作状态,报道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这一切,都源自周福德内心的坚持:做医生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感染着他身边每一位同事,也惠及了他身边每一位患者。

图为现场观众认真倾听好人故事。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林丽珠: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

图为主持人现场采访“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 2018年2月月度人物林丽珠(右)。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在我绝望的时候,林主任让我看到了希望。是林主任从死亡线上把我拉回来,救了我一条命,我们一家人都感谢这个救命恩人。”

讲述者口中的“林医生”,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林丽珠。工作30多年来,她总是以心比心、以心换心,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她带领团队开通了“林丽珠教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向老百姓传播防癌抗癌、食疗养生、康复护理等科普知识。她建立了医患互动的“林丽珠教授微诊室”病友微信群,及时为诊室外患者及家属答疑,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我完全可以把命交给她!”这就是患者对林丽珠的评价。她用爱心与真诚换来了患者的好口碑。

宋静:把自己的爱融入护理工作

图为主持人现场采访“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 2018年1月月度人物宋静。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宋静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她扎根基层,坚守临床一线,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宋静十分热心公益事业,长期致力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为艾滋病患者送温暖活动。在她的带领下,成立了河南省医疗机构中第一支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分队。她带领志愿者们走进村庄、学校、贫困家庭、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开展志愿服务,受惠群众达3万人次。

从全面护理绩效管理到护士长竞聘上岗,从构建护理人才库到护士分层级规范化,宋静一次次地尝试管理创新,多次创造性地解决了护理工作中的复杂疑难问题。

护士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宋静用专业与爱心完美诠释了这个定义。她常说:“只有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做好表率,才能无愧于医院这个‘大家’,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幸福的‘小家’!”

图为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广东)交流活动现场。 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周南:通过奋斗展现幸福光彩

图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18年3月月度人物周南。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她,喜欢旅游。但实习期间的一次西藏旅行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本该在北京“三甲”医院工作的她,放弃了这样的机会,2009年自愿申请进藏从事医疗工作至今。

她,就是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周南。

从医8年来,她坚持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视患者为亲人,以良好的医风医德为每一位患者服务,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她参与建立了西藏首个风湿免疫血液专科,率先在西藏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她热心基层卫生事业,曾自愿要求到中尼边境的樟木居委会驻村。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她还抽出时间帮扶樟木口岸医院,得到当地干部群众高度评价。

图为交流活动现场。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蔡卫平:希望社会能对艾滋病人更加友好

图为主持人现场采访“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 2018年3月月度人物蔡卫平(中)。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蔡卫平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也是我国最早从事艾滋病治疗的临床医生之一。30多年来,他一直奋战在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第一线。

在与艾滋病打交道的几十年里,蔡卫平一门心思扑在传染病临床和科研工作上。他摸索出“以点带面”的免费治疗模式,使很多贫困的艾滋病人获得了及时救治和关怀。

他与艾滋病患者交朋友,不但为他们治疗身体疾患,还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引导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他参加过非典、禽流感、登革热等广州市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收治工作。在历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中,他都冲锋在最前线。

中国志愿医生团队:志愿医生有爱心更用心

图为主持人现场采访中国志愿医生团队代表凌峰(左二)、曹洪欣(右二)、陈志(右一)三位医生。 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2017年3月,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凌锋教授牵头,发起成立了由相关医疗专家组成的中国志愿医生团队,通过“义诊、扶贫、救灾、援外”等方式,精准支援贫困地区医疗机构建设、救助弱势病患群体、积极推动医疗援外工作。团队成立以来,先后在云南、海南、河北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中国志愿医生们利用自己的假期时间奔赴在志愿服务的路上。他们免费义诊、手术,调研贫困地区健康需求,与当地医生建立联系、提供培训。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推进医疗扶贫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给地方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图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18年1月、2月、3月的月度人物现场合影。 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现场交流活动在《我把健康托付你》的歌声中结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了这庄严的誓词,新时代的医护工作者们努力奋斗,任重道远。(中国文明网记者 路弘)

我们 因医者风范而感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广东)现场交流活动侧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