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春秋笔法”与选择性报道

句子大全 2011-09-16 06:04:30
相关推荐

“春秋笔法”与选择性报道 史臣曰 史臣曰05-02 12:00

最近,BBC推出了一部纪录片,题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详细介绍了“诗圣”杜甫和他的诗作。

4月1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化时评丨BBC推介杜甫:他的伟大与悲悯正引起西方共鸣》一文,称它的播出让居家隔离抗疫、饱受疫情焦虑的民众产生了共鸣,杜甫诗词的美充满了慰藉人心的力量。

但也有一部分中国民众认为,BBC在此时播出关于杜甫的纪录片,就是借着杜甫悲天悯人的作品风格,来暗示中国人民在新冠肺炎中遭受的苦难,同时以这种方式诱导人去联想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汉日记》,是一种抹黑中国的不怀好意行为。

本文并不是为了探讨这个纪录片有没有在暗示方方以及《武汉日记》。我们在这里不下结论。但我们注意到,很多批评方方的人,都用到了一个词,叫“春秋笔法”,说方方和西方的一些媒体一样,都用这种写作方法来进行选择性报道,从而达到煽动某些读者情绪的目的。

那么,“春秋笔法”到底是什么意思?

《春秋》:不仅是史书,也是孔子的态度体现

首先,“春秋”是孔子的一部著作,作为编年体史书,记录了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也因为这部著作,书中记载的大致这一段历史时期被称作是“春秋时代”。

现在,“春秋笔法”在网络上是用于批评选择性报道的贬义词。但在古代,这是一个更偏褒义的词语。古人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孔子写这部书,不是为了单纯的记录历史,更重要的是,他要通过这部书传递自己的思想和立场。

孔子

孔子写《春秋》的时候,用词极其简略,甚至有的时候一个历史事件仅用10个以内的字写完。所以后世出现了许多对《春秋》的注解,比如左丘明的《左传》,就是对《春秋》的扩展和补充。

孔子写史简略,是有自己的用意的。他没有直接表达观点,而是通过一些用词,隐晦的表达出自己的立场。《左传》所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这些立场解释清楚。

《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开始记载的。鲁隐公元年的历史,孔子一共就用了62个字:

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归惠公仲子之賵。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公子益师卒。

乍一看,这都是具体的事,就像报新闻一样,看不出立场来。但根据《左传》的解读,其实大部分语句,孔子都在表达立场。

“元年,春,王正月”,是说这一年是鲁隐公元年。但他没有说“即位”,是因为那一年鲁惠公死了,但由于嫡长子年幼,所以国人立了年长的庶子息姑暂时摄政,代行君主之事。息姑就是鲁隐公,但由于那一年他只是个代理国君,所以孔子只说“元年”,不说“即位”。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是说鲁隐公和邾国的国君邾安公(名曹克,字仪父)在“蔑”这个地方会盟。邾国是一个子爵国,但孔子没有称呼邾国国君的爵位(称呼爵位的话,应该叫他邾子),是因为现任邾国国君的爵位还尚未得到周天子的确认。之所以没有叫他的名字“曹克”,而称呼他的表字“仪父”,是对他的尊重。

曲阜孔庙入口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大家在语文课本里都学过。共叔段是郑庄公的弟弟,但他和兄长争斗,没有弟弟的样子,所以不称其为弟,而是直呼其名“段”。虽然这是兄弟相争,但实际上就像两国国君在交战,所以用了“克”这个词。称呼郑庄公为“郑伯”,没有突出他兄长的身份,是讥讽他没有教导好弟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xuǎn)来归惠公仲子之賵(fèng)”。这个事情比较复杂,需要解释清楚缘由:

七月份的时候,周天子派一个叫咺的宰(宰是官名,咺是人名),来鲁国赠送丧葬物品。这个物品是用于已经逝世的鲁惠公的。也有一部分是赠送给惠公夫人仲子,让她用来给惠公办丧事用的。

按照周朝的礼节:

天子死了以后七个月才能下葬,诸侯参加葬礼;

诸侯死了以后五个月才能下葬,盟国参加葬礼;

大夫死了之后三个月才能下葬,地位相似的同事参加葬礼;

士死了之后一个月才能下葬,亲戚参加葬礼。

因为地位越高的人死了,来悼念的人就越多,涉及各地的人就越广,所以要给他们留足赶来参加葬礼的时间。鲁惠公是诸侯,按照礼法,死后五个月下葬。

但周天子派人来给他送丧葬物品,时间远远超过了五个月。周天子在悼念死人(鲁惠公)的时候,没赶上葬礼的时间;慰问活人(鲁惠公的夫人仲子)时,也没赶上举哀的时间,等于两头都不搭,完全违背礼法。

本来周天子给死去的诸侯送丧葬物品,是常规操作,并不值得写进史书。但由于此次天子行动迟缓,所以孔子把这件事注明月份、写进了《春秋》,是对周天子隐晦的批评。但他又不能直接批评天子,所以就把“宰咺”的名字写出来,让他代替天子背锅,暗示是由于咺的失误,才导致了迟缓。

春秋时代诸侯国

同一种行为,不同的用词

另外,《春秋》中也有另外一种很鲜明的特点:同一种行为,视不同的性质,孔子会使用不同的字眼。

比如杀人,孔子大概会用三个字表示:杀、弑、诛。

除了常见的“杀”之外,“弑”指的是以下犯上的杀人,比如晚辈杀长辈、臣子杀国君。“诛”指的是死者有罪而被杀。

比如,卫国的公子州吁,是杀死自己的兄长夺得卫国国君之位的,所以《春秋》记载为“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用了“弑”字;后来,卫国大夫石碏把州吁哄骗到陈国,和陈国国君一起设计杀死了州吁。州吁虽为国君,被大夫设计杀死,但州吁的国君地位得来的不正当,杀他不能叫“弑”。所以《春秋》的记载是“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

当然,孔子在州吁之死的问题上还没有用“诛”这个字眼,可能是考虑到上下有别的问题,觉得州吁虽然该死,毕竟也是国君。不过后世的孟子可不这么看,他在类似问题上更激进一些。

孟子和魏惠王见面的时候,讨论过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故事。商纣王是天子,周武王是诸侯。魏惠王认为,诸侯讨伐天子,是以下犯上,以臣弑君。孟子当时回答了一句话: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意思就是,纣王是个独夫民贼,诛杀他就是诛杀独夫民贼,不是弑君。在这里,他明确的用到了“诛”这个字。

孟子

春秋笔法的首要目的是宣扬立场,而非记录事实

在孔子的概念里,存在着“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原则。《春秋》其实是孔子删订前人资料而编撰的,他选择资料的时候,就会为“尊者、亲者、贤者”有意避讳一些礼崩乐坏、不忍提起的事情。当然,大多数情况下,他也会通过“春秋笔法”的形式,对某件事情进行委婉的记录和批评。

比如,孔子会略过某些大事不写。比如鲁隐公元年十月,先君鲁惠公改葬,他居然不记载。根据《左传》的解释,鲁惠公死的时候,鲁国和宋国在打仗,而且惠公的儿子还小,所以葬礼办得很潦草。现在仗打完了,就得重新下葬。但鲁隐公暂时代理国君之位,所以没有资格主持先君的葬礼;惠公的儿子还小,也主持不了葬礼。所以孔子直接就没有记载改葬的事情,因为这件事名不正言不顺,不合乎礼节,他就直接略过了。这和现在的“选择性报道”异曲同工。

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西周传统的礼法已经不具备约束力,臣弑君、子弑父、天子权威不受尊重的事情比比皆是。因此孔子在写作的时候采用春秋笔法,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周礼,维护周天子的权威,维护他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

可以看出,孔子是在逆时代潮流而动,也注定他的这些主张在当时不会被接受。虽然汉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的倡议下实施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汉武帝却忘记了一件事:他的祖先刘邦是秦朝的臣子,最终却推翻了秦朝,这本就不符合孔子的思想(当然,他也可以引用孟子的话: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只不过自己坐稳位置后,需要利用孔子的思想来维护统治罢了。

董仲舒

同样,现在大家为何不喜欢选择性报道?选择性报道所说的或许有一部分事实,但不是全面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它和“春秋笔法”一样,其目的不是为了报道和记录,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且去影响更多人的立场。

因此,这又引发了一个问题:纪实类的文章,到底是要把纪实摆在首要位置,还是把观点和立场摆在首要位置?或者说,一篇不全面、不完整的纪实类文章,是否有资格作为观点和立场的载体?而什么样的纪实类文章,才能算得上是全面和完整的?

例如,孔子用极其简略的文字来描述事件,我们基本可以说《春秋》作为史书,是极不完整、极不全面的。它的字里行间,充斥着的是立场,而不是具体的史实。直到《左传》的出现,才把具体事件的部分补齐。在《左传》全面地描述了相关历史事件后,再加上孔子的立场,我们才会理解孔子的所思所想和道德标准。

展开更多打开懂球帝,阅读全文 精彩评论热门推荐热门视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