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学术会议】“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 学术研讨会预告(三

句子大全 2011-08-07 06:22:55
相关推荐

民歌的地方音色与文化认同——以重庆綦江汉族民歌为例

摘要:音色是音乐作品诸要素中与直观听感关系最密切者,也是构建音乐作品整体艺术风格之要件。对区域音乐品种而言,音色是识别其个性气质的重要标志。更是千百年来该区域文化持有者们在长期的文化濡化与涵化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如地下之暗河,悄然无声却力量巨大。它对于形成民族文化共同审美标准,同构文化心理起到重要调控作用,并最终着力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民歌的地方音色更是彰显其区域音乐特质并行使社会文化功能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区域文化认同进程中,同一个民歌品种内部必然会形成符合某种共同体的认标准和原则的审美品格。这一共同的体认标准和原则又集中体现在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化传承人身上,在民歌演唱的传习过程中,歌手们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标准和原则,以修饰转变自己的嗓音音色,使之适合该文化语境审美标准和原则的嗓音音色。由于音色语义的模糊性及其难以被定性和定量的特征,导致在现有的记谱方式中无法被记录和描述,因此音色研究又成困扰学界多年的棘手问题。我国的传统音乐资源极为丰富,地域音色绚丽多彩、纷繁复杂,因此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中国民族音乐地域音色库,使民族音乐的地方音色及其文化心理认同问题成为具体可控的指标与系统,是推进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学建设乃至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与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以重庆綦江汉族民歌为例,分别从物理音色与结构音色两方面探究其地方音色,其中物理音色包括方言语音与歌者嗓音音色等,结构音色则有衬词组合、核心音调、音程结构、调式结构、声部织体结构音色等,并借助“通用音乐分析系统GMAS(2.0B)”软件对物理音色进行鉴定分析,进而探究其地域文化内涵与民族心理特质。

贺宇 ,在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研究领域:音乐人类学、蒙古族传统音乐。主要参与的社会活动有: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文化部北方音乐文化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主持内蒙古哲社规划办课题《内蒙古西部藏传佛教音乐文化研究》、内蒙古社科联课题《内蒙古黄河流域蒙古族村落及其音乐生活的考察与研究》、内蒙古教育厅课题《族群认同视野下的蒙古族村落音乐生活研究》以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课题数项。自参加工作以来,在人民音乐、音乐创作、艺术教育、内蒙古艺术、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阴山学刊等核心、非核心刊物发表了二十余篇论文,近10万字。

发言信息

部落传统与行政区划双重认同下的地方民歌与民歌手——以杭哈民歌、民歌手为例

摘要:“认同”是认为一致或相同的赞成意愿,在这个意义上,它与很多名词构成完整的意义。在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领域里,该词多与以下几个名词组成词组,如: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等,这些概念强调某种一致性或同一性。“民族认同”是以“自我认同”为基础的与“历史记忆”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的概念,它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历史归属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归属意识,如有人说,我是鄂尔多斯蒙古人,这句话包含了历史的、文化的、甚至血缘的“自我认同”因素。费孝通把“民族认同”的发生看作是一种“人己之别”形成的过程。许多民族的起源“历史记忆”强调“血缘”因素,这种“血缘认同”感是一类文化现象区别与另一文化现象而独立存在的主位原因,是历经漫长的历史整合之后,依然潜藏在人们的意识里面的历史归属意识。本文所谈到的双重认同下的地方民歌与民歌手是指部落传统与行政区划两个不同概念下的同一研究对象——杭哈民歌与民歌手。这里的双重认同是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把研究对象放在历史背景与现代语境两个层面中去剖析这一社会事象。

杭哈区域,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南部的黄河北岸,阴山南麓下,东起乌拉山镇,西至阿贵庙的河套平原。从历史上看,杭哈地区属于伊克召盟达拉特、杭锦两个旗的一个部分,解放之后,由于黄河改道,政府通过行政区划把它归为巴彦淖尔盟。从源头上看,杭哈文化属于鄂尔多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自清代以来杭哈地区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文化变迁,一方面这里涌入大量汉族,形成了多民族混居的社会格局,另一方面这里的蒙古族改变了传统纯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他们集聚为村,筑室而居,逐渐变成半农半牧生产生活方式。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杭哈蒙古人一方面完好地保持着古老的音乐文化传统,同时也加入了许多新的成分,从而使杭哈蒙古族音乐文化呈现出融鄂尔多斯、乌拉特两大部落文化为一体,集古老与新元素为一身的,具有鲜明部落和地区特色的音乐文化传统。杭哈地区流传着百余首具有传统部落和地区特色的蒙古族民歌。杭哈人将自己的民歌分为古日道、岗纲道两个部分。本文通过对这一区域的民歌手的采访与调查,参与当地杭哈民歌大赛,记录杭哈民歌以及分析,真正去了解具有“双重身份”的这一族群的音乐生活。

宁颖,(1983- ),女,蒙古族,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悉尼音乐学院访问学者。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黄钟》、《艺术百家》等刊物发表论章二十余篇。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国际交流项目、校级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目前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学科史研究、中国朝鲜族与韩国传统音乐比较研究、东北亚地区萨满音乐比较研究、仪式音乐研究等五个方面。其对于中、韩朝鲜族传统音乐的比较研究曾引起国际韩国学领域的关注,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与评论受到国际东亚研究领域学者的好评。

发言信息

族群·疆界·认同:中韩跨界语境下延边朝鲜族“盘索里”传承支脉溯源

摘要:“盘索里”是一种17世纪产生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长篇说唱表演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移民艺人传入中国的东北地区,主要传承于韩国和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目前“盘索里”在延边已经历了三代传承。本文通过中韩跨界田野考察发现:首先,延边“盘索里”的音乐内容来源于朝鲜半岛三种不同的音乐品种——传统“盘索里”、伽倻琴倂唱和唱剧(后二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来自东便制、西便制和中高制等三个流派的不同支脉。其次,这些音乐并非同时传入,而是在不同时期、由三代传承人通过三种方式传入中国——移民至中国、复制到中国和留学回中国。再者,自2010年后,延边“盘索里”的表演风格逐渐呈现出了分流状态——延边风格和韩国风格。由此呈现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延边朝鲜族歌手在传承传统音乐过程中的选择与认同、妥协与坚守。鉴于此,本文将描述并阐释延边歌手如何通过“盘索里”表演实践着自身的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

董宸(1989.05-),女,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级教育厅课题一项。在国内核心及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10余篇。曾获中国人类学博士论文田野奖学金、中央音乐学院王森基金论文评比二等奖等。

发言信息

音乐文化认同的“多元一体”构成——以南传佛教诵经音声分类体系为例

摘要:本文尝试以没有谱例规约的南传佛教诵经音声为例,以田野调查过程中通过听感发现的仪式中不同类型诵经表达的显著差异性作为问题切入点,进而通过观察仪式行为中诵经音声的综合构成确认其分层构成的差异,引发对差异性成因的探讨。与此思路相应,对调查材料进行收拢整理,将音声本文转记为谱面文本,结合研究目的,制定音乐形态分析策略。首先,对不同类型诵经音声产品表征的差异性,使用常规音乐分析方法,得出各类诵经音声的不同表达特征。其表达特征的差异性与南传佛教经书分类体系、仪式行为的综合组织构成方式等相适应。其次,对不同类型诵经音声进行简化还原分析,得出各类音声形态组织构成的模式规律。诵经音声的模式规律实际上是信仰社会中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认同观念的表现。继而将音乐形态分析结果与相应的具体仪式行为和信仰社会语境结合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得出南传佛教诵经音声分类体系“多元一体”的构成方式。这一分析思路和解读方式,以研究对象(诵经音声产品)为中心,认同作为研究观念的指导作用大大拓展了研究思路。同时希望通过“我”与“研究对象”在本文中的分析互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检视、回馈认同的理论方法范式。

顾雨晴,上海音乐学院2014级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刘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音乐生态学成员。2015年参与CIM(Conference on Interdisciplinary Musicology)大会并发表论题《中国传统乐器筝中的即兴演奏文化现象思考》2016 年 7 月参与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会议发言“字解曹谱的仙与俗”2016年参与武汉音乐学院长江音乐研究中心湖北恩施哭嫁歌再研究课题并在当年 10 月参与武汉音乐学院长江音乐研究中心课题汇报,会议发言“哭嫁印象”。

发言信息

仙亦或俗?——“曹谱”的身份认同

摘要:“曹谱”是一部流传于苏南地区道家音乐中的笛曲曲牌谱集,因重订者曹希圣而得此习称。它记录有96首工尺曲牌,可分为《钧天妙乐》、《古韵成规》、《霓裳雅韵》三卷。经过对96首曲牌的逐首考证,从牌名来看,它们无异于一般的俗曲南北曲,从乐谱本身来看,与昆剧吹打同根同源几乎别无二致,那么这份俗家出生却为道家所用的乐谱,其神圣性何在?如何区别于一般的俗曲?又与嫡出道教的经韵音乐有怎样地区分?为道人所演奏就能成为道教音乐吗?乐谱本身的身份已难定,奏乐之人的身份也很复杂,虽为道家曲牌谱集,但在苏南一带的实际使用中却是道、神、僧诸家通用,而一个自然人又可以身兼数个身份,即一个人做几家的事,如此无论是乐谱还是乐人都在道与俗的双重身份中转换着。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环境?不同的时空对人、谱有有什么影响?这些复杂的因素又会不会造成不同身份的人对谱和人的道内外身份转换产生不同层面的认同呢?

包青青,蒙古族,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蒙古族音乐与内蒙古地方音乐研究方向,师从杨玉成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曾参编《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系列——歌唱家系列·太阳姑娘:鄂温克族使鹿部传统音乐传承人玛妮·尼格来·固德林专辑》、《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系列——大师系列·褐色的雄鹰:蒙古族长调大师宝音德力格尔演唱专辑》、《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系列——演奏家系列·陶克套呼:蒙古族马头琴艺术家陈巴雅尔演奏专辑》、《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系列——传承系列·剪耳黑青马: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阿拉善民歌传承班演唱专辑》等,并参与导师主持的“草原长调文化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等课题项目,参加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19届年会(2016年7月)、“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第七届“全国硕博田野论坛”(2017年5月)等学术研讨会并作会议发言。

发言信息

“三维表述”中的莫德格长调演唱

摘要:本文以蒙古族长调艺术大师、蒙古族长调乌珠穆沁流派的杰出代表莫德格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其“我唱的就是我们乌珠穆沁长调原貌”、“这就是我们乌珠穆沁的‘诺古拉’等带有某种认同理论色彩的表述作为问题缘起,围绕莫德格的长调演唱,通过“自”、“我”“他”“三维表述”的互证分析,探讨莫德格是如何运用长调音乐表演来建构并强化“自我和“他者”的认同,进而审视有着多元区域分布和多种演唱风格系统的长调音乐表演与认同的关系。

张林,男,汉族,中央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博士,浙江音乐学院教师,2016年中央音乐学院“王森出国交流基金”论文比赛第一名,至今在《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等国内顶级音乐期刊发表论文数篇,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蒙古族、满族音乐文化。

发言信息

音乐建构、文化认同、认同差序、历史心性——以新宾“满族传统仪式音乐”为例

摘要:新宾满族自治县成立于1985年,在成立之际,新宾境内曾发生了大范围的族称变更现象,一些人由汉族改为满族。综合看来,当今的满族并不是原生族群,而是被重新建构的民族。尽管作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但满族这一身份已经构成了社会边界,自身应该有一些标志,以此让群体的边界物化。在满族特色式微、原有文化不足以体现这种社会边界的情况下,重新进行文化体系建构必不可免。体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音乐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不仅把新宾地区原生层面的音乐文化“打包”放进满族的文化体系之内,必要的时候甚至把许多汉族的音乐也纳入进来,由此带来文化认同问题。

不同的音乐和不同的文化认同是相互关联的,根据杨民康的“文化衍生层次”理论,音乐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原生层、次生层和再生层。再从文化认同角度看,分别与族群认同、宗教认同和政治认同相关。原生层是族群认同的范畴,新宾地区原生音乐舞蹈文化均为满汉两族共享的文化,表现为一种明显的混融性,因此族群认同亦是模糊的。次生层是宗教认同,能够体现宗教认同的要素主要指人为宗教,佛教、道教消失的同时也带走了新宾满族宗教认同的基础,满族的宗教认同实际已经发生了断裂。再生层音乐文化的建构是新宾满族自治县成立之后,由于原生层音乐文化的混融以及次生层音乐文化的断层,所存文化无法适应满族自治县这一身份的需求下必须重构或建构的结果。

在政治力量的支持下,建构的满族传统仪式音乐中包含许多不同的要素,除了新宾地区原生层面的音乐,还有汉族音乐、宗教音乐、创作或改编的满族歌舞音乐等,这些音乐在不同层面上塑造着满族不同的文化认同,以此来弥补由于原生层、次生层音乐文化消失所带来的相应文化认同缺失的遗憾。反映满族世系的文化是认同建构的基础,但根据世系文化建构的族群认同并不能满足当今新宾满族自治县的需求,因此还需要建构其他的认同。所以,新宾地区从成立自治县之际就开始了满族音乐舞蹈文化的建构,直到现在也未停止,“一直在建构着”。

(音乐)文化具有的认同力度不同,彼此之间就形成认同差异,如果把这些(音乐)文化按认同力度大小排成一个序列,各自所产生的认同差异也因此形成一个渐变的序列,即“认同差序”。“认同差序”的背后反映了音乐文化建构者的英雄祖先崇拜,反映了他们的“英雄圣祖历史心性”。

李佳音,蒙古族,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会员,内蒙古民间文艺学研究会会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现为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专业民族艺术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杨玉成(博特乐图)教授。曾发表《制度中的口头仪式——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呼格吉勒图嘎查祝寿乃日为例》等论文,主编《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系列——大师系列•褐色的雄鹰:蒙古族长调大师宝音德力格尔演唱专辑》、《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系列——演奏家系列•陶克套呼:蒙古族马头琴艺术家陈巴雅尔演奏专辑》等,参与导师主持的“社会转型与蒙古音乐生活的变迁”、内蒙古党委宣传部草原文化长廊建设工程项目“内蒙古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建设、香港“灿烂的中国文明”——长调等国家、自治区级课题;曾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学金;曾在内蒙古锡林郭勒乌珠穆沁、科左后旗、兴安盟科右中旗、扎鲁特旗、赤峰阿鲁科尔沁旗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发言,2016年于内蒙古大学举行《对接传统,存遗续绝》讲座。

发言信息

科尔沁英雄史诗的认同表达转变

摘要:在过去,科尔沁史诗的演述传统曾经作为科尔沁地区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活跃于民间,主要目的之一是为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远离瘟疫、疾病,同时民俗语境中的史诗说唱也被赋予了宗教象征的符号意义,并在传统社区或受众中成为认同表达的资源,呈现了科尔沁地区的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价值观念、民众的情感寄托等。如今,科尔沁史诗被重建,其认同表达系统也随之转变——它的社区认同功能减弱,被看做是一个特定群体、个人的象征与他们的代表性符号。对于特定群体,其现实意义大于它本身内容与形式传达的含义;对于个人,与遗留的信仰与传说有关,“神授”成为史诗艺人身份认同的标识,史诗说唱中“被简化的仪式”、以及在活佛的指引下供奉镇压“蟒古思”的神祇也是艺人获得个人认同的又一种途径。同时,个人对于“传统”的重新编创与雕琢,成为区域认同的一种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的符号。本文将科尔沁英雄史诗视为一种认同的介质,将史诗放置在特定时空中进行综合的、多向度审视。

李巴达拉胡,女,蒙古族,中国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2013年硕士论文被列入导师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亚洲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的跨境研究》。2014年参与导师课题 “北京市重点科研项目”。2014年蒙古国文化出版社的“布里亚特研究”上发表论文“呼伦贝尔蒙古族布里亚特传统婚礼的固守与变迁”。2014年 发表论文“蒙古族布里亚特族群与音乐认同”2012 —2014年 多次赴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与蒙古国进行跨界布里亚特音乐采风, 独立完成了硕士论文。参与“民族音乐学高端论坛”策划筹备及会议交流活动;2013-2014年负责导师课题“北京市人才强教‘中国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的考察与研究 ——东南亚、东北亚以及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的跨境之统合’”申报项目与课题结算。2014年中俄蒙联合举办的“布里亚特蒙古族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用蒙古语发言文章,得到中俄蒙布里亚特研究学界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2014年被选为“两岸三地民族音乐学研究生论坛”发言人,跟随导师赴台湾国立师范大学,进行论文发言。

发言信息

族群边界与认同——蒙古族布里亚特民歌为例

摘要:传统民歌曾经是中蒙俄布里亚特人音乐生活中的全部文化,而如今却成为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布里亚特人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的重要符号。传统民歌是布里亚特部音乐文化的稳定符号,是布里亚特人所认为的“古老声音”,更是当下布里亚特人进行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的精神资源。传统音乐作为中蒙俄布亚特人共享的“历史符号”,成为布里亚特人进行内部整合并与其他部落区别的重要的认同资源。一方面,是族群内部共同的符号、共享的资源,是布里亚特之所以谓“布里亚特人”的重要认同依据;另一方面,传统民歌又是布里亚特部区别于他者的标识符号,用传统音乐强化对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维护其部落音乐认同。布里亚特人的认同世界是由国家认同、地域认同、民族认同、族群认同等多重认同机制的交织所构成的。本文把眼光聚焦在中蒙俄布里亚特人当下的音乐生活这一领域,既看其当代的变迁,同时看到在20世纪以来的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语境下,布里亚特人如何通过传统民歌来重建族群历史进而身份认同,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民歌又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如何通过音乐来标识自己并进行族群内部的整合?如何通过音乐向外界宣明自己的独特性?等问题。

吴思雨,上海音乐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方向,导师:刘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音乐生态学团队”成员,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湘鄂西土家族婚俗仪式及其音乐再研究》课题组成员。参加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参加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第七届全国硕博田野论坛。参与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数字化采集项目。

发言信息

朱勤甫及其鼓技研究

——对其身份转变与社会认同关系的思考

摘要:论文以“江南鼓王”朱勤甫为研究对象。朱勤甫是生长于无锡的正一派道士,解放后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乐队工作,后来又相继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从道士到乐团演奏员,再到音乐学院教师,如何观察和鉴别朱勤甫新、旧,道、俗之若干次的身份变化?这些变化是他自主、自由的选择?还是被动、被迫接受?尤其是不同的身份赋予其怎样的社会属性,并由此而带来了怎样的社会及自我认同?在其已经写就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怎样的一个朱勤甫来?这些问题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于其鼓技,文章立足于成就其鼓技的无锡正一派道教和道教音乐环境,通过对鼓和鼓师在道教仪式活动中的观察,深入分析朱勤甫的习艺经历、演奏特点和艺术发挥;于其本人,文章中将使用“个人研究”对朱勤甫进行观察,尝试在身份变化和社会认同的关系上对他进行探究。

张凡,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蒙古族音乐和地方音乐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作为教师、艺术指导和策划者参加过数以百计的各类音乐会、比赛和考试工作。参与教育部、自治区、学校多项科研课题和精品课程建设,编写十余部教材、曲集在高校教学实践与社会教师培训中使用,正式出版一部。作为钢琴伴奏参与录制《内蒙古长调民歌与马头琴》、“马头琴演奏家系列仟•白乙拉演奏专辑”《敖特尔青年》、“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演奏家系列”之《清凉的杭盖——蒙古族马头琴艺术家仟•白乙拉》、西部文化长廊工程四胡项目等唱片。2000年开始与马头琴合作,得到多位前辈指导,积累了丰富的曲目和经验,重要的经历有:在多个城市与高校中参与马头琴音乐会的演出,2009年随马头琴演奏家萨切荣贵参加CCTV中国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伴奏《心中的戈壁》获银奖,2014年随马头琴演奏家海日罕到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等地访问并巡演,2015年参加“马头琴魂”国际马头琴大师李波与内蒙古塔尔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会等。

发言信息

音乐·符号·认同——小议马头琴艺术是如何建构文化认同的

摘要:梅利亚姆把“音乐”描述为“观念、行为、音乐”的三角状——笔者把这种认识当成一个较为全面的音乐形态(不仅仅是音符)描述手段,借助这一视角,试图从客位的角度、从音乐形态层面解释马头琴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域音乐文化的代表,进而影响到观念层面的产生认同与被认同的现象。

宋雪微,女,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蒙古族音乐与内蒙古地方音乐研究方向,师从杨玉成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曾参与“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年会”策划筹备及会议交流活动,参与“中国音乐大典编撰工程”东北少数民族卷等课题项目。

发言信息

民间传承人的身份变迁与自我认同——以蒙古族四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伊丹扎布为例

摘要:孟·伊丹扎布作为蒙古族四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是传统四胡音乐文化从衰落走向复兴历程的见证者,更是时代、政治、文化对传统艺术发展导向作用的受益者。其不断在文化变迁沉浮中寻求自己的立足与发展,更在一次次身份转变与角色游离中彰显着时代属性与文化多元的碰撞。他的身份变迁伴随着文化空间的转变,从传统民间场域到异文化城市场域中进行文化传承与身份塑造,并不断在演出实践中对“自我”进行重新定位,即文化身份和思想观念的再建构。他的身份角色变迁实质上是社会语境与文化思潮发展的缩影,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他在他者的场域中,对于“自我”的身份定位与“他者”的塑造有着怎样的思考?作为“民间艺人进校园”高校教师的身份面对他者的建构有着怎样的态度?在不同语境下“自我”对“他者”存在着怎样的一个认同关系?同时,他的身份变迁历程更是他所承载的传统蒙古族四胡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本文主要从伊丹扎布的身份变迁中,在他构与自构的社会文化空间中,不断地进行主动与被动的思考从而对“自我”进行定位与认同等方面做出探讨。

【学术会议】“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 学术研讨会预告(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