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心理学家:性格软弱 骨子里自卑的人 总喜欢说这3种话

句子大全 2011-07-10 16:01:49
相关推荐

性习论是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即性格(自然本性或先天因素)与习性(即社会本性或后天因素)关系的理论。

性习论最早源于商代,当时的政治家伊尹告诫初即位的太甲说:“兹乃不义,习与性成”;后来,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著名论断;儒学家荀子认为,“人格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混合而成的”。

可以看到,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性格和行为习惯之间联系的讨论从未停止。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他本人的心理状态,特别是言论,一个人常常说的话往往具有特殊的心理意义。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性格软弱,骨子里自卑的人,总喜欢说这3种话。

1. XXX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这类话语透露出一种执着的态度。这种态度影响着其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每一个层面,会形成一种无形的趋力使个人的需求不断扩大。

在他们的生命当中,总是存在着超前的思维,迫使他们无法活在当下。因此,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就只有这一刻的觉醒,过去和未来全都消失了,有的只是这一刻。

他们处于一种浅显的临在,并且无法体会到当下的时刻才是生命的实相。如果始终处于临在中,他们就会活在没有批判、恐惧和欲求的生活里。

他们会不断回到个人的永恒空间,即便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这也可以延伸到动物界和大自然界中,无意识伤害着其它生命,选择了幻象的世界,继而被困住,几乎所有人类的苦难皆源自于这个简单的事实。

2. 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在众多心理案例中,有一个议题曾不断出现——自卑,下面的个案被认为最具代表性。

案例

黛安娜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参加过几次研讨会,曾分享了一些自己所面临的困难经历,经过了一系列痛苦的情绪后她表明,“我就是不要在这里,这里太苦了,我感到困难重重,十分痛苦。”

心理咨询师认为,黛安娜的悲惨童年经历导致其产生了自卑情结,自卑是其自我迷失的关键,因此她经常把这类话挂在嘴边。

她进入到自我头脑思维创造出来的过去和未来的世界,并在那里迷失,那个头脑所创造的世界包含了她过去所有的苦痛。她为此受苦,并不断受苦,是因为她一直迷失在头脑中,迷失在过去。

当我们思考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带着自身情绪进入到那个世界,我们越是相信自己的念头,越是在强化它们,所有的想法都带着负面的信息,最终我们会深陷在头脑世界的牢笼中。

3. 我如何才能活在当下?

在一堂咨询课上,一位六十多岁的男子问道,“当我从车库走到这里,我该如何活在当下呢?面对棘手的事情,我应该怎么办呢?”

从车库走到某处,当下的情绪会有意识地随着身体移动,并且与自身所能看到的眼前事物同处于当下,他们的感知或听到的声音一样处于当下。

在孩童时,我们被动地进入到一个没有任何人能真正处于当下的情况,若得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被告知不能够做自己,不能完全进行表达,甚至还会受到来自于那些本该好好照顾我们的人凌辱,那么便会诱发自卑。

这些没能够被满足的需求和感情上的创伤,就是我们在不断失去的感受,直到我们寻找到被需要的感受,否则难以从梦中醒来,仍然在持续性地追求爱、接受、认同,我们尝试着不断去逃避痛苦,找到一个与自己一样处在这个世界的人。

那些性格软弱、骨子里自卑的人,或许要花上一生的时间去解决问题、超越自我局限和疗愈过去的创伤,最简单的救赎方法是,直接接受意识进入到当前的状态,自我局限被打开,并请允许你自己痛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