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郑渊洁母亲教子背后的教育智慧之思(下)

句子大全 2011-06-17 02:12:21
相关推荐

(图片 来源于 网络)

(图片 来源于 网络)

(郑渊洁 写的家庭教育书)

所以父母应该用良好的环境和榜样去影响孩子、熏陶孩子。

要知道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下面,我们看郑渊洁天天给母亲洗脚,是什么教育让他这个功成名就的大作家,如此热爱自己的母亲?乐此不疲给母亲洗脚?

第二节 郑渊洁:为何天天给母亲洗脚?

一般的来说,孩子给母亲洗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可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给自己的母亲洗脚?

回答,是寥寥无几?

如果让一孩子,天天给母亲洗脚,他会愿意吗?

回答,是不愿意,不可能,除非是他自觉自愿的,可是,就是有这么一个人,他还是一个名人,他天天给母亲洗脚。

他是谁?

回答,他是大名鼎鼎童话大王郑渊洁,他天天给母亲洗脚。

这是真的吗?

据2012年7月17日《快乐老人报》报道,“57岁的儿子给80岁的娘洗脚。是幸福。”6月21日起,“童话大王”郑渊洁每天在微博上发给妈妈洗脚的照片。7月12日起,他又开始在325万粉丝中发布给父母做饭、陪父母散步的话题,引来大量网友评论和转发。

57岁的儿子给80岁的娘洗脚。

有网友跟评:“做子当做郑渊洁!向您学习。”

郑渊洁天天分享给妈妈洗脚的照片已近一月,还未曾间断。7月6日他说:“今天给娘洗脚时接到一个邀请我某晚参加应酬的电话,我说晚上要给娘洗脚,遗憾不能参加了。我之所以给娘洗脚为娘服务有幸福感,是由于她养过我。(57岁郑渊洁天天给妈妈洗脚 2012年7月17日《快乐老人报》)

郑渊洁,给母亲洗脚,是对于母亲“生育、养育与教育”的一种感恩,其实,感恩是一种习惯,它与早睡早起,礼仪貌端是一样重要。

郑渊洁的感恩父母的习惯,来源于父母的与众不同的教育。

与众不同的教育表现在哪里?

老爷子还透露:“郑渊洁和他弟弟郑毅洁从小就给我洗脚,那时一角钱可买三根冰棍,我宣布谁给我洗一次脚奖励一角,洗干净后闻一闻另加五分。他俩抢着干,挣了我不少钱。”网友纷纷感慨:“怪不得老郑家儿孙都那么有出息,归根于郑老爷子教子有方啊!”(57岁郑渊洁天天给妈妈洗脚 2012年7月17日《快乐老人报》)

我们看,同样是奖励孩子,效果天差地别,奖励是为了给孩子对于父母的亲切感。

想要有效的奖励孩子,取得好的效果,父母不妨先做到这些事。

跟孩子讲清道理,共同协商,为什么这样奖励你?否则起不到奖励的效果,有时候孩子还会变本加厉。

奖励,只是一种教育孩子的辅助方法,父母们并不能靠简单的金钱奖惩措施,就培养出一个你想要的感恩的好孩子。

不过,今天,如果你采取郑渊洁父亲的做法,就不一定能够起到郑渊洁父亲的效果,因为,时代不同,同样的奖励,教育的效果就不一样。

教育孩子,其实,最忌讳的就是父母“图省事儿”,跟孩子说做了这个就奖励什么,不做那个就奖励什么,看着孩子乖乖的去做,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其实这么做,忽视了跟孩子讲道理、教会孩子应懂得的规矩这件事,这样的奖励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

如果要制定奖惩措施,一定要给孩子把道理说透,得到孩子的充分认同,并且跟孩子协商好,让孩子有真正的内在动力去坚持,只有这样做才是好的。

不过,对于金钱的奖励,我是不赞成、不支持,为什么?

因为,金钱奖励让孩子变得贪得无厌,起初也许是1块钱、下一次就要5块,再下一次就是10块,有时候还会变本加厉的要更多金钱,再下一次就是一部手机或电脑什么的,到最后,他可能会向父母要求一些根本无力承担的东西,来满足自己膨胀的虚荣心,这时候,父母就会感觉到欲哭无泪、苦不堪言!

孩子对于金钱的感受,是在使用金钱的基础上时建立起来的,而当孩子意识到父母的不同要求能带来不同金钱回报时,就会学会不断地提高自己对于金钱的要求。

因为物质奖励会让孩子觉得做什么事都是为了某种目的,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没有了物质奖励,他可能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

那么,最后的奖励是什么?

是精神奖励!!

精神奖励孩子,不仅是一种荣耀,而且对于孩子来说还起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会使孩子在精神上得到永久的激励,让孩子终生受益。

因为,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鼓励仅仅是表面上的,但精神奖励本质上是对孩子的一种无形的鼓励。

事实上,精神奖励代替物质奖励,是非常好的奖励。精神奖励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它可以培养孩子内心的荣誉感,孩子有了这种荣誉感,会促使孩子发自内心的积极向上,这是物质奖励无法企及的。

看起来,奖励孩子也是门艺术,是门大学问,父母做或者不做,做的方法是否得当,都对孩子的行为养成和每一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郑渊洁的微博上看到,父亲郑洪升是他的铁杆粉丝。

在“郑在给娘洗脚”的微博上,郑渊洁从2011年6月开始,几乎每天晒每晚给母亲洗脚的照片,“57岁的儿子给80岁的娘洗脚,是幸福”。此外,郑渊洁每天早上陪父母散步,安排好老人的一日三餐,变着法儿带他们出去玩。

郑洪升会留言评论,有时干脆做起业余摄影师给儿子拍一张,一家人其乐融融。两位老人1954年结婚,育有二子一女。他们的家庭教育观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打骂孩子”,现在孩子都很孝顺。

郑渊洁“几乎每天晒每晚给母亲洗脚的照片”,恰恰是父母精神奖励与替物质奖励的教育结果。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至真至纯的情感。

郑渊洁是一个“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有良心的中国人。

郑渊洁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感恩教育课,人人都要增强的感恩意识,让我们时时刻刻“常怀感恩之心、常修感恩之德、常立感恩之志、常做感恩之事”,时时刻刻“不忘祖国之恩、不忘社会之恩、不忘养育之恩、不忘知遇之恩、不忘帮助之恩。”

感恩养育我们的人,是他们让我们体验生命;感恩教育我们的人,是他们给我们精神的洗礼;感恩帮助我们的人,是他们让我们跃渡难关;感恩关爱我们的人,是他们呵护我们健康成长!

这不,郑渊洁不但给自己的父母洗脚,而且还微博寻找57年前保姆,欲为其洗脚报恩。

第三节 郑渊洁微博寻找57年前保姆 欲为其洗脚报恩

郑渊洁微博寻找57年前保姆,欲为其洗脚报恩,这正是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

正如,郑渊洁说的那样“如果找到,我要为她洗一次脚,想给保姆洗脚回报抚养恩情。”

"童话大王"寻河南籍保姆:如果找到 我要为她洗一次脚。

1955年,这位河南籍保姆在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照看几个月大的郑渊洁,她是一位军嫂,现在应该70多岁。

6月28日深夜,“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微博上,在发出他给母亲洗脚的照片同时,还将57年前和河南籍保姆的一张合影发了出来。

“刚才给娘洗脚前,娘给俺看了一张照片。照片拍摄于1955年冬季,我和照看我的保姆。我出生后由于父母都上班,请了一位保姆照料我。娘回忆说,这位保姆今年70多岁。我决定通过微博寻找她。如果找到,我要为她洗一次脚。”

郑渊洁的微博引来网友广泛关注,遗憾的是,因为这张合影拍摄于57年前,他的家人已经无法回忆起更多和这位河南籍保姆有关的情况。(郑渊洁微博寻找57年前保姆 欲为其洗脚报恩请 2012年7月4日 郑州晚报)

网上有的人问,既然要感恩,为什么要等到57年之后呢?为什么不早点去寻找这位保姆呢?

有人称这是一次炒作,怀疑此事与郑渊洁推出新书有关,郑渊洁在微博中表示,他已经写了一套“皮皮鲁和鲁西西百分之百快乐组合”图书,要告诉孩子孝敬父母。

网友“红楼道人”在评论中说:郑老师,我认为你没有诚意!如果是你家曾经的保姆,父母该记得她姓啥。你得把老人姓什么、啥时间到你家工作、啥时间离开这些写上。我看你又是在炒作自己。

这些,这是网友对于郑渊洁的误解、曲解与歪解,只是无病呻吟罢了。

实际上,一个人的感恩心理,既非与生俱来,也非永远不变,它还和这个社会的环境,个人的条件,认识等等有着紧密地联系。比如以前没有资讯不发达,在缺乏基本线索,连姓名都没有的情况下,想找一个57年前的人,不好找,可是。在互联网创造无数奇迹的今天,过去的不可能,也变得可能起来。

今天的中央电视台,《等着我》就是一个最好说明。

事实上,孩子的感恩,一方面来源于母亲与父亲的教育,另一方面来源于自己恩人的念念不忘,现在,有的人对于自己的恩人,不但忘记,有的忘恩负义,有的还恩将仇报。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曾令无数的中国人无比自豪和骄傲。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中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甚至以怨报德的现象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感恩,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做人的哲理。

如果孩子,“知恩”,就会“感恩”、“报恩”,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要学会感恩,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态。

其实,一个人感恩之心和感恩之举,不怕来得晚,就怕永远都没有,这是非常遗憾的。

郑渊洁,正是这样一个“知恩、感恩、报恩”的人,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媒体的报道中看出:

郑渊洁,每逢教师节、春节,不管多么忙,郑渊洁都会抽出时间去看望自己的小学班主任——教语文的赵老师。当年青春靓丽的美女赵老师,而今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

第四节 郑渊洁:感恩北京马甸小学老师的教育

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人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懂得并不是报大恩大德的举动才称得上报恩。要学会真诚地感谢,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老师的细小关心、对他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帮助,正是报恩的表现。

2015年年教师节,郑渊洁仍以惯例,装一车礼品,怀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到赵老师家探望。交谈间,再次聊当年赵老师对自己的成长影响,没想到,赵老师竟然流下了热泪。此时,郑渊洁有点不知所措,他忐忑地询问:“赵老师,是我,哪句话没有说对吗?”

赵老师擦了一把眼泪,摇了摇头,深含悔意地说:“每当看到你,我就特别后悔!后悔自己,当年为什么没有把全班52名学生,往死里夸!”(郑渊洁给我讲的小故事 遂平一中 肖醒悟 博客 2015年12月30日)

郑渊洁深情地对赵老师说:我一辈子都感谢您!因为您巧妙地隐藏了这个真相,并一直给我赏识,让我一直在自信中成长,在快乐中追求,才使我保持着巨大的创作激情至今不减。你是我永远的老师!赵老师这才欣慰地笑了。(郑渊洁给我讲的小故事 遂平一中 肖醒悟 博客 2015年12月30日)

原因是郑渊洁的“我长大了想去掏大粪”的作文写得很,被当做范文发表在了校报上。赵老师告诉郑渊洁,你的作文写得好,我推荐到校报发表了,以后你当班里的作文课代表。以后作文都会被赵老师作为范文在班里与同学分享。从此之后,郑渊洁特别爱作文课,即使是上体育课,他也暗暗在心里渴望着:要是体育老师也能布置一道写作文的作业多好啊!写作文,成了郑渊洁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原来,赵老师难过的真正原因,是觉得自己对郑渊洁的赏识只是误打误撞。如果不是这次偶然的巧合,自己可能就扼杀了一个影响三代孩子的童话大王。

下面,我们再看郑渊洁是如何感谢自己曾经就读于遂平一中老师。

“1970年,郑渊洁随父母生活在河南省遂平县的国防科委五七干校。那时他15岁。当年12月,校方表示15岁左右的子女都可以当兵,于是,郑渊洁就和同龄人一起当兵了。”(“童话大王”郑渊洁:南昌是我开启童话写作的福地 2014年01月01大江网)

郑渊洁,由于家庭原因,1968年郑渊洁曾经就读于遂平一中。虽然只在遂平接受了短短一年的教育,随后就参军入伍,但郑渊洁对在遂平生活学习的这段经历却一直不忘。为了感恩母校,2015年12月2日,郑渊洁专程从北京来到遂平为母校全体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40多年前,曾在遂平县度过了一段不寻常的岁月,对于郑渊洁在遂平一中那段短暂的“求学经历”,他也多次在文章中说到“难以忘怀”。

既然如此,那么,当时的郑渊洁在遂平县一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学生呢?

第五节 郑渊洁:感恩遂平一中的老师教育

2015年12月2日上午8时许,在遂平县文化艺术中心,上千名学生早早地聚集在这里,聆听“童话大王”的演讲。

时隔数十年,谁也不会想到声名赫赫的郑渊洁和遂平有过一段美好的渊源——1968年,郑渊洁在遂平县一中学习。当天在遂平县文化艺术中心大礼堂内坐满了老师和学生,郑渊洁没有演讲稿,满腹的学问化成了妙语连珠,博得了母校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演讲中,郑渊洁讲述了当年他在遂平学习、成长的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并从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如何更好地学习、生活,如何感恩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拼搏。郑渊洁诙谐幽默的演讲不时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对同学们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启迪和鼓舞。

郑渊洁12至1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郑洪升在解放军某高级步兵学校任哲学教员。当年,郑渊洁随父母来到遂平县五七干校,在遂平县生活和学习3年。15岁时,他从遂平县当兵入伍。

“郑渊洁当时在遂平一中上学,但班主任具体是谁,现在还没有弄清楚。”肖醒悟说,这是郑渊洁离开遂平县45年后,第一次返回故地。(“童话大王”郑渊洁的遂平情结 天中晚报 2015年12月03日)

这个故事是在去“159医院”的途中和到达“锦都国际酒店”休息时,听郑渊洁片片断断回忆的。

十二岁的郑渊洁,小学四年级没有上完,就随着父母,被“文革”的风吹到遂平县的“五七干校”来,生活安顿下来之后,开始在部队临时办起的学校里上课,教师是从部队临时抽来的军人。

一次作文课,老师命题——《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同学们都按照题意开始作文。这时,郑渊洁活动起了他的逆向思维。他想:“首先要弄清自己是鸟还是虫子。如果你是鸟,因为早起,可能丰衣足食。但是如果你是虫子,一旦早起,必将引来杀身之祸。作为虫子,还是睡懒觉比较安全。要么干嘛有‘懒虫’之说?”于是,他把文题改作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也就是这篇作文,使得老师们哗然,认为郑渊洁小朋友太离经叛道,太不可救药。于是罚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郑渊洁是班里最没出息的人”这句话,重复100遍。这事很伤害郑渊洁幼小的心灵,认为有必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当时有一种孩子们玩的一拉就可以燃放的爆竹——“拉炮”,郑渊洁便从口袋里拿出十个,并联起来,在课桌底下拉响了。这次“爆炸”事件,彻底震怒了老师们,最后经过民主表决,郑渊洁被勒令“滚”出了学校。郑渊洁风趣地强调说:我是昂首挺胸“滚”出学校的。

为了孩子的学习,妈妈让郑渊洁写了一份深刻的检讨书,带着他去给老师道歉。郑渊洁当众宣读了自己的检查,并向老师们三鞠躬。但是,军人老师们吃了秤砣铁了心,对这个“不可教”子女,决不再心慈手软,也决不再给郑渊洁“捣乱”学校革命秩序的机会。

我相信,谁也没想到,当然,也不会去想,正是这次“开除”,让他们用自己简单粗暴的感情和双手,把一个看似愚顽的孩子,推向了大作家的成长道路。这无意间,也印证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的伟大论断。毛主席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郑渊洁的成长当属前者。

后来的日子,郑渊洁便在家里,接受从事哲学研究的父亲的学习指导。第一堂课就是背诵《共产党宣言》,不认识的字,自己翻字典去查。背会以后,在糊墙的旧报纸上默写出来,直到一字不差。接着,是背诵《反杜林论》……

终于有一天,部队的那个临时学校被撤销了。学生都以“借读”的名义,到遂平县第一初级中学(当时叫“红旗中学”)学习。也就是这时,郑渊洁有机会走进了“红旗中学”初二1班,成了于庆堂老师的学生。

需要解释的是,当北京的学校都停课闹革命的时候,遂平的学校似乎政治意识迟钝一些,还在按部就班的运行着教学。郑渊洁这个四年级上了一半的孩子,一下子成了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想,任是换作哪一个高人,课堂上也会摸门不着吧?郑渊洁除了语文,其他学科对于他,无疑都是天书。

班主任于老师,生前写过这段回忆,题目是《晚来的学生郑渊洁》。他在文章中说:“段考前,学校校长赵俨然,突然给我班领来一个学生,直言不讳地讲:‘庆堂,给你班添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叫郑渊洁,纪律性差,分不下去,学校研究,还是交给你为好。’”,“一听说郑渊洁要来我们班,同学们炸开了锅,特别是‘国防科委’的学生……”“我知道,对待郑渊洁这样的特殊学生,必须得有特殊措施,破常规的举措。”作为遂平县教育界精英的于老师,不但悦纳了郑渊洁,而且给了他应有的关爱,虽然师生相处时间不是太长,但是给郑渊洁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说到于老师,郑渊洁笑着回忆说:当时,于老师给我宣布了六条纪律,内容是:“可迟到,可早退,可旷课,可不办作业,可课堂打瞌睡;只有一条不可以,课堂上不可以调皮捣蛋”。说到这里,在座的人都笑了。我知道,于老师的这些“特殊措施”,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也是够胆大包天,够超乎常规的了。

于老师在文章中写道:“他(郑渊洁)果真时不时的迟到、早退、旷课。说不上捣乱,大家都集中精力学习,空气很浓,他不想学了,就睡觉,谁也没有批评过他。但我发现,我上语文课,他从不缺席,而且作业也交送……他的作文写得很有板眼……”

郑渊洁还记得,于老师总是拉上他去打篮球、打乒乓球,有意给他的生活增添一点欢乐的滋味。从那以后,于老师和班里同学再没有把他看做一个怪人。正如他给母校的题字所写的,“我曾在遂平一中(红旗中学)学习,对我的成长有影响”。

回到阔别45年的母校,再也找不到学校旧时的模样,但是,郑渊洁还指点得出当年自己的教室位置,还回忆得起往昔的校园印象。郑渊洁有着浓浓的遂平情节,他特意拿起手机,美少年似地在校园里来了几张自拍。(郑渊洁给我讲的小故事 遂平一中 肖醒悟 博客 2015年12月30日 )

上面这些写郑渊洁在遂平县一中的生活与学习情况,是真实的,这是遂平一中的肖醒悟老师写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咨询肖醒悟老师,肖老师在微信中说:“郑渊洁来遂平,提前两个月与我联系的,我全程陪伴,直到把他一行四人送上高铁。他回北京之后,托他的助理给我寄来新出版的这次南下的童话书。”

同时,我在微信上让肖老师看别人写的关于郑渊洁在遂平县一中的生活与学习情况。

肖老师微信说“这篇文章是驴头马嘴了,与郑渊洁亲述不符。”

在这里非常感谢遂平一中肖醒悟老师,是他给我们提供了郑渊洁在遂平县真实情况,同时,肖醒悟老师也解决了困扰我10多年关于郑渊洁在遂平县真实情况的“心结”。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今天郑渊洁的成功,不仅与父母的教育有关,而且还与两位老师的夸奖教育有关,于是,郑渊洁提出“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往死里夸”的理念。

第六节 郑渊洁:为何说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往死里夸?

郑渊洁,为何说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往死里夸?

原因,郑渊洁是一个“差生”,那么,对于“差生”,郑渊洁“差”在哪里?郑渊洁是如何看学校出现“差生”现象?

1.郑渊洁:“差”在哪里?

郑渊洁,是名副其实的“差生”,郑渊洁到底“差”在哪里?

郑渊洁,尤其是在数学方面,更是“差”的可怜,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

“但我其他功课都不行。算术尤其不行。到现在也不是特别好。比如说,买6毛钱的东西,我给他一块钱,我知道应该找我4毛,可是6毛7的东西,我就不知道该找多少。”(郑渊洁教子 2003年02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见我一个劲儿地笑,他很认真地补充:“真的,你别不信,我真是算不太明白,所以我一直离不开计算器。但是,你看,数学好的人发明制造了计算器帮助了我,而我靠自己擅长的能力生活,也过得不错。”(郑渊洁教子 2003年02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能熟练使用500个汉字,在计算器的支持下会四则运算。真实学历是小学四年级,虚假学历为小学毕业,拿过的唯一文凭是本驾照。”(郑渊洁教子 2003年02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这是郑渊洁对自我“水平”的描述,他说这话时还带着几分自豪感。毕竟,以一人之力营造了一个影响中国两代人的童话世界,在中国找不出第二人了。

对于26英文字母,郑渊洁连一个不认识,这些我们可以从“郑渊洁坐客湖南卫视与汪涵聊天”中看出。

听郑渊洁讲自己的经历,本身就有点象童话:这个童话大王,只读了4年书,小学还没毕业,郑渊洁说,曾经有人测他的智商,说只有6个月的狗那么大。他连一个英文字母都不认得,有一次开车被警察拦住了,他说前边的车京蛋(京O)怎么让过了,警察说那是警车。还有一次他递了光头,以前开车总有人找他差,这次等他把车开到前头了,那个人老老实实停在路边了,他问为什么不走了,那个人看见他的光头,说怕他是刚从局子里出来的。从此他就留下光头了。(郑渊洁坐客湖南卫视与汪涵聊天 根据录音整理)

看到没有,被誉为中国童话大王的郑渊洁,小时候数学老是不及格。数学学不好,他就在写作方面发展自己,最终走上了童话创作之路。他的作品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

郑渊洁的成功之路给我们的启示是是什么?

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天赋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那么,郑渊洁是如何看学校出现“差生”现象?

2.郑渊洁:“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

可是,郑渊洁却说“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差生,只有差老师与差父母”,“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

郑渊洁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差生”的概念,他觉得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每个孩子都有潜能成为天才,之所以结果不同是因为后天的发现和培养不同。

对于“差生”来说,在“1981年,郑渊洁写出了为‘差生’代言的《皮皮鲁外传》,接着是为老鼠“平反”的《舒克与贝塔》,并且成为一个人写一本月刊《童话大王》杂志29年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同时获得无数荣誉,成为名副其实的“童话大王”。”(“童话大王”郑渊洁:南昌是我开启童话写作的福地 2014年01月01大江网)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我们生活世界上,没有什么“差生”学生,只有“差异”的学生。

何谓差异?

常言道:“一样稻谷养百人,百人百样百性情。”这是指人与物的多样性。

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性。”则说明人是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个性。

古人云:“花好看色不一,人好看性不同,”指的是差异的重要、差异给人类的美。上帝赠送给我们的宝贵资源。

对于差异,毛泽东在他的《矛盾论》中说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

“差”是指一个人的弱项,是一个人的“劣势”,是“短”,这个“短”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尺有所‘短’”的“短”。“差”的是“不比他人,只看自身,以习补差”;对于自身的与众不同的“差”,成功者需要有避“差”之“短”的气魄。

“异”是指一个人的强项,是一个人的“优势”,是“长”,这个“长”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寸有所‘长’”的“长”。异的是“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对于自身的与众不同的“异”;成功者需要有扬“异”之“长”的胆识。

“异”,就是优秀!就是优异!就是特别好!非常的好!

我们常说的要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指的就是这个“异”。

实际上,在我们人类生活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差生”,只有“差”、有“异”,“异”中有“差”;“差”离不开“异”,“异”也离不开“差”。

“差异”、“差异”,“差”中有“异”,“异”中有“差”,没有全“差”,没有全“异’,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是如此,只有脑瘫除外。

人有“差异”,物有“长短”,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现实,承认“差生”的存在,容忍“差生”的缺点,给予“差生”一片教育的蓝天。

如今我们人为的制造岀的不是5000多万“差生”,而是一支有着“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差异”行军队伍,他们不是国家的“包袱”,而是我们国家未开发的“富矿”——人类的财富。

我们人类是万物之灵,世界上的万世万物倘有各有所长,况人乎?岂不要更加独一无二,不需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相比。所以,我们岂能用简单的“分数”这把“尺子”量无限丰富的万物之灵的人,量人的“尺寸”不够长,太单一〈分数〉,就认为一切皆差,造成的结果是:把好的量差,差的量死。

只有这个“差异”才是上帝赐于人类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面对此宝贝我们却视而不见,把她当作废物,当作垃圾,当作负担,当作包裹,当作……

只有人类“差异”的存在,这个世界才有活力、才有动力、才更有生机!才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滚滚向前!

面对伟大差异,我们对所谓的“差生”再套用伟人的一句话:世上本无“差生”,说的人多了才有了“差生”。

下无“差生”——庸人自“造之”!!

“差生”,就是“差异”之生。

面对伟大的差异,我们再套用伟人的一句名话:唯有“差异”多开发,敢叫“教育”换新颜。

面对伟大差异,让我们高呼差异万岁!

好了,既然差异这么伟大,面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我们应如何教?

对于“差异”的开发!别人不用,自己用!

走爱迪生之路!

走郑渊洁之路!!

假如,我们学校教育,如果量人的“尺子”多一点,不要用“分数”这个单一的尺子去量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会发现:人人有特长,人人有优点——这样-来我们岂不是发现孩子的“特长和优点”吗?

3.郑渊洁:父母是如何看“差生”儿子的学习成绩?

郑渊洁说:“我上小学的时候,上课特别爱走神儿。比如老师说这个字念‘天’,我就能一下子想到地,然后想到地上长了什么,然后又想到地底下是什么,然后可能又想到宇宙飞船……然后―――可能就被老师发现了!”(郑渊洁教子 2003年02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然后呢?”

“然后老师就把我叫起来,问我他刚才讲了什么,或者让我回答一个问题。我当然回答不出来了。”

“然后呢?”

“然后老师就让我罚站,站在前面对全班同学说‘郑渊洁没有出息’,说一百遍。”

“你那时候那么听话吗?在你的童话里,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定会有人反抗的。”

“那时候小哇,不愿意说也得说哇。”郑渊洁伸出右手的食指说,“我记得特别清楚,我自己就边说边抠着这个手指头,抠出个血泡,还是得忍着疼一遍遍地说,真的就说了一百遍。当时心里特别恨。”(郑渊洁教子 2003年02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2017年2月25日,郑渊洁和父亲郑洪升一同上了央视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两人合作朗读了他自己的作品《父与子》。

《朗读者》节目里的郑渊洁与父亲郑洪升:

接受董卿采访时,他说:“我爸爸妈妈从来没打过我,连重话都没说过。”如果犯错了就会让他写检查,而且要求每次都要写得不一样。郑洪升也坦言:“我和他妈妈从来没打骂过她,都以夸奖为主。”

“父亲从来没跟我发过脾气,更别说打骂我了。”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深深地影响郑渊洁,“所以我也从来不对子女发脾气,甚至我儿子小学毕业后在家接受教育,这些都是受我父亲的影响。”([朗读者]郑渊洁、郑洪升朗读《父与子》央视网2017年02月25日)

对于,家里的“差生”郑渊洁,郑洪升说得好“我和他妈妈从来没打骂过她,都以夸奖为主。”

事实上,对于学生来说用“差”这个字,来说明孩子的考试成绩,是不准确的。

“差”本身就是“错误、不好、不标准”的意思。

如果一个人与“差”有关系,那他说明他就是一个有问题的人。

想一想,作为学生,一旦跟“差”字交上朋友,那是什么概念?

这不,谁知何年月,“差生”这个名字好像专门为“差”字交朋友的学生所起。

你看,“差”本身就是一个不太好听的字。

一个学生最怕的是什么?

最怕学习“差”——分数低,最怕别人叫你是“差生”。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在“求同伐异”状况下,强调的是“标准答案”下的结果,这是教育下失败的苦果。

倘若我们的教育能够用多把尺子来量学生的分数,我国的“差生”就没有5000多万。多把量人的尺子,就多-批优秀的学生,少一些“差生”;量人的尺子越多,优秀生越多,“差生”就越少;如果量人的尺子一人一把,那么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生,所谓的“差生”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

所谓的“差生”是我们的作茧自缚——在温情的面纱掩盖下,追求不可告人的赤裸裸的私利而已,有一种脚疼叫什么?是自已搬石头砸的,愿谁?自作自受。

美国教育家本尼斯说:只要老师对学生抱有很大的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25分。

看到了吧,人家教育家就说了,难道你还不相信?反正我是信了,不是吗?是我们人为把孩子的智商给降低25分,孩子怎么能不愚笨?是我们用另眼——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给看“扁”了;是我们用另眼——戴着墨镜看人,将人看“黑”了。

基于此!家有“差生”不用怕!

我们应该向郑渊洁的父母学习。

董卿问郑洪升:他小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他长大后会成为这样的一个作家?郑老爷子回答说:“想让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现在86岁了,每天四点起床写微博,我现在36万粉丝,他四点半起床,我们家没有睡懒觉的。”郑洪升的微博里,全部都是自己的文章,他经常和儿子就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长文章,然后将文章放到一起,让网友评判谁写的好,要和儿子一较高下。([朗读者]郑渊洁、郑洪升朗读《父与子》央视网2017年02月25日)

看到没有,“我现在86岁了,每天四点起床写微博,我现在36万粉丝,他四点半起床,我们家没有睡懒觉的。”

想要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几个能够做到?

每天四点起床写微博,这是什么力量?

这是身教的力量!

这还是榜样的力量!!

或许他们家的教育方法并不具有普遍性,但父母作为孩子榜样的道理是共通的,每个父母只有自己做好每一件事,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示范。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有美好的品质都要在身体力行中一代一代传下去。

今天,对于郑渊洁在童话世界的成就来说,除了他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家庭教育对他的影响极其重要。没有父亲的包容、母亲的善良,又怎么会有这样一位给我们至高文学享受的作家呢?

可以说,郑渊洁在作品里所传播的正能量源于父母,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深深感染着亿万读者。

下面,我们看接着家有“差生”——为何“要恭喜、要夸奖”?对于“差生”教育的重要性在哪里?

4.家有“差生”——为何“要恭喜、要夸奖”?

家有“差生”,为什么还要恭喜、要夸奖?

是否写了标题?

没有错,且往下看:

为什么金榜题名的状元、榜元、解元写不出《四大名著》?

为什么“四大名著”的作者没有享受金榜题名的待遇?衣锦还乡的荣耀?其中《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还是一个操童子之业不凭的“差生”?

古今中外,所谓的“差生”成就伟业的枚不胜举:“差生”当伟人、“差生”当总统、“差生”当首相、“差生”总理、“差生”当总裁、“差生”当将军、“差生”科学家、当作家、发明家比比皆是。这是真的吗?!真的!一点都不假!!

作父母的,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改变对孩子的错误偏见,孩子能否成为有用之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父母;而评判父母是不是合格,也在于他们对孩子的教育。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功就得益于称职母亲的良好教育。得益于他母亲的耐心、细心、恒心让别人眼中的“白痴”儿子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就是家中有一个所谓的“差生”也不要怕,说不定就是您这个“差生”孩子,一不留神,却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您这个“差生”孩子,一不留意,而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所以说,家有“差生”怎么办?要恭喜!为何不恭喜?

“差生”不差,“差生”是非常聪明的,照样成伟大的科学家、世界大师、科学巨匠,同还能获诺贝尔奖。象爱因斯坦这样的既愚蠢又笨蛋、并被老师断言:“你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的“差生”,倘能有机会获两次诺贝尔奖。

我们家的“差生”为什么不能获诺贝尔奖,只要作父母的有这样的自信,只要有“人生自信三百年”信心,我们家的“差生”?一定能成功!

这正如——

正如人们常说的“地不长无名之草,天不生无用之才!”。

正如李白所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天生我才必生才!

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讲“上帝绝不会造就无用之人!”

如此,即使我们的学生是倒数第一名,我们也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如此,天下无“差”,父母无“忧”!

如此,我们家的“差生”则可以挺起胸、抬起头,大声吟唱“我辈岂是蓬蒿人!”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奋发吧!向上吧!!撬动地球一个支点在哪里?我们正在寻找!

如此!家有“差生”为何不恭喜?

所以说,家有“差生”,要恭喜。

同时,家有“差生”,一定记住。

童话大王郑渊洁谈教育:记住要把孩子往死里夸!!

他对子女最著名的论调,就是“孩子永远是对的”,“鼓励可以把白痴变成天才”,“要把孩子往死里夸”。

看到这里,我们也许已经明白了,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去教。

哪就是夸,有目的夸,往死里夸,夸得他想学坏都难!夸得他死了学坏这条心!!

多湖辉,上学调皮捣蛋,他的母亲宽容、包容、原谅、夸奖,让“差生”的儿子多湖辉,成为日本的教育家心理学家。

周弘,上学调皮捣蛋,他的老师董老师,用“谎言”,让“调皮”学生周弘,成为了一个好读书、爱学习的教育家,并且成为赏识教育的创始人。

郑渊洁的父母、多湖辉的母亲、周弘的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楷模,作出了榜样。

所以,假如,一小心,你的家中真的有所谓的“差生”的话,我们千万不要怕,或许您的孩子是未来爱迪生、毕加索、俞敏洪、马云、郑渊洁。

一方面,你可以向“郑渊洁的父母、多湖辉的母亲、周弘的老师”学习,另一方面,教育孩子应该知道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真正的教育是胜岀!

而真正的胜岀就是扬长避短,用自身的“长”处弥补别人的“短”处,而不是、绝对不是弥补自己的“短”处;人人都有长处,所以人人都能大成。

为什么?

因为,教育就是为360行培养“各种各样”人才!!

第七节 郑渊洁的成功之思:教育就是为360行培养“各种各样”人才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就是服务,为谁服务?

教育就是为360行服务,所以教育就要为360行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实际上,中国的“人怕入错行”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理,你能游泳,非要教育你学习跑步,你能行吗?

2017年9月12日,教育就是为360行服务,教育就要为360行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已经被马云在无锡演讲视频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接着看田园泥土香教育理念,为何让学生减负不难?

田园泥土香教育理念,就是“教育就是为360行培养‘各种各样’人才理念教育理念”。

田园泥土香教育理念,为何让学生减负不难?

马云在无锡演讲视频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有的人弹钢琴,3个小时就学会,我学3个月都没搞清楚音谱在那儿,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

马云接着说“那么未来我最担心的一个行业变革,那就是教育,我们很幸运,我们这些人二十年内混混也能混过去,但是我们的孩子们是混不过去的,如果我们今天依旧有今天这样的教学方法,方式和课程,去教育这些孩子,那么这些孩子三十年以后将会找不到工作。

每次的变革,都必须是教育的变革,要走在前面,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高度注重三十年以后可能什么样的产业,由此来调整大学的课程,小学的课程和中小学的课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是平稳的,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有了机会,我们才不会人类之间发生很多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孩子们的教育,也不应该按照原来的死记硬背,去记很多东西,因为这些活可能绝大部分,不是所有,很多将会被计算机所取代。我们要做的工作,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只有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有些人天生会读书,活活气死你,我是不太会读书,但是我也没有那么傻,但是有些人真会读书,好像上辈子会读过书来,有的人弹钢琴,三个小时就学会,我学三个月都没搞清楚音谱在那儿,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

你发现自己最好,了解自己,并且在这儿发展起来,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未来的机会。”(马云无锡演讲视频:谈完物联网后他画风突转,未来我最担心的是孩子的教育 2017-09-12 互联网思想)

马云的意思很明白,我弹钢琴不行,让我弹钢琴死路一条。

我们再看马云,小时候学习成绩极差,小学留级了2次,中考考了2次,高考考了3次,第一次高考是1982年,满分120分的数学只考了1分,以至于姓余的数学老师当面断言:“如果你数学考过60分,我余字倒着写!”且高考考了3次,候补才考上杭州师院的学生。

安徒生是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最初写诗歌,没有成功,改写戏剧,也没有成功,再写小说,也没有成功,他尝试写游记,仍然没有什么成就,直到后来改写童话,才一炮打响,大受欢迎。

被誉为中国童话大王的郑渊洁曾经说过:我写小说不行,我写诗歌不行,可是我写童话就行,同时小时侯数学老不及格,数学学不好,他就在写作方面发展自己,走上了童话创作的道路。

为什么?

郑渊洁号称“童话大王”,可童年的时候却是个“差生”,老师因他调皮捣蛋,训斥说:“郑渊洁呀郑渊洁,咱们这个班里,将来最没出息的就是你!”郑渊洁心里不服气:我作文好,我有想象力,怎么会没出息呢?果然,郑渊洁由于想象力丰富,又酷爱文学,从未上过大学的郑渊洁,成为当代极具影响力的童话作家之一。郑渊洁毫无隐瞒地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诀。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才能区”。

人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那就是找到自己最佳智能区,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

郑渊洁的人生格言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除非他是白痴,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竞争,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郑渊洁的今日的成就与安徒生当成情况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说,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寻觅自己的“聪明点”,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加以经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聪明点”,这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特殊能力,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当年,毛泽东、钱钟书、吴晗、罗家伦均有数学只考了十几分的短处,但独具慧眼的湖南第一师范、清华园偏偏看中了他们国学功底深厚的长处,破格录取了他们!后来,他们也不负厚望,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成为一代领袖和学术大师。

“扬长”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才可以造就出新一代的毛泽东、钱钟书、吴晗、罗家伦。

所以,田园泥土香教育理念,学习是为360行培养“各种各样”人才理念教育理念。

教育就要为360行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古老的中国还有一句教子谚语“360行,行行出状元”,说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了,而是说衡量人的“长”和“短”的尺子很多条,有多少条?

有360多条,如有的能跑、能跃、能跳、能写、能画、能唱、能说、能算、有的静、有的动、有的内敛、有的开朗等。

为什么?人,谁都知道,是拥有丰寓的内外坦世界的万物之灵,不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这些生物课本上讲的非常清楚。人是万物之灵,我们岂能用简单的“分数”这把“尺子”量无限丰富的万物之灵的人,量人的“尺寸”不够长,太单一〈分数〉,就认为一切皆差,造成的结果是:把好的量差,差的量死。我们学校教育,如果量人的“尺子”多一点,不要用“分数”这个单一的尺子去量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会发现:人人有特长,人人优点。

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发现孩子的特长和优点吗?只要对其特长去发现、保护、培植、完善,一不留意,这些有特长的孩子有可能是某方面的专家、天才或总统。

我们知道普京小时候学习很差,如今在俄罗斯是说一不二的人,这跟他的个性特点有关:学生时期的普京,他好斗的性格惹了不少麻烦;曾激怒体育教师,与物理老师的关系也很僵,因忘记穿校服被赶出课堂,考试时与同学交换字条被当场抓了个“现行”,因为打架被请家长,他是一个不喜欢上学的孩子,更不愿意遵守学校的各项校规。普京就是这样一个淘气、调皮、的孩子,这样以来,他的绘画不及格,数学、自然刚及格,不过他的历史、体育的成绩都是优异的。这是普京与众不同的差异。

第一个来中国做美国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他在学生期间是一个“差生”,他在西点军校,平均每年要犯70多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打败了品学兼优的尖子生——罗伯特.李。再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俄罗斯现总统梅杰不但是“差生”还是“问题孩子”,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不在一一列举。

事实证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并沒有明显的关联。个性是创造力的前提,一个人的创造力有早、有晚,也是有差异的,犹如花开花落,是有时间的。有的花春天开、有的花夏天开、有的花秋天开、有的花冬天开。

我们常说梅花最香,殊不知,她却是迟延的、为迎着冰雪而开的“大器晚开”之花,我花开来百花杀,怎能不香。

像4岁才说话的爱因斯坦;美国第28届总统威尔逊,9岁开始学会26个字母,且患有“学习障碍”症;中国的乾龙皇帝4岁才会讲话;明代的大才子解缙长到7岁不会说、不会走。这些都是迟开的腊梅花,我们要耐心地等他开岀香花来。我们常讲“贵人话语迟”,这就是差异,是宝藏、是财富,是上帝无代价赠给人类的“财神爷”,我们的学校难道对我们“财神爷”还分三六九吗?我们岂不要抱着金碗讨饭吃?

任何教育都不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天才,但是也不是要让每一个天才都变成庸才,而是要考虑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孩子天资和潜能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就是服务!

为谁服务?

真正教育就是为360行服务,所以教育就要为360行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大舞台,需要各种各样的的、不同类型人才,要不然,在我们中国为什么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呢?这就说明,三百六十行的社会,行行都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去建设、去发展。教育要回归其本来的要义,发挥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成长为他该成长的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不是一定要读本科,才能出人头地。即便选择了专科,也可以专升本,就算是读了技校,也可以掌握一门生存技术。

所以说,每个人只有在发现自己的长处、自己的优势之后,才能够走上成功之“道”,才能在社会上谋求适合于自己的“行”。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当他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时,他才能够在“360行”这个大舞台上,成为某个行业的佼佼者——行“状元”。

一句话,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是为360行培养“各种各样”人才理念教育理念!

郑渊洁,今天的成功恰恰是教育与学习,就是为360行培养“各种各样”人才理念教育理念!

郑渊洁母亲教子背后的教育智慧之思(下)

附录——1

《父与子》原文

1.《父篇》

我是一只羊。我活到了应该当父亲的年龄。

世界真奇妙,到了这个年龄,我的思维里就产生了一种激情,还伴随着身体里的一股原始冲动。这大概就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接力棒。

我渴望当父亲。渴望让生命中的一个单元通过我继续。

在我们这儿,不是你是什么就得生什么,而是逢什么年生什么。比如去年,不管你是羊还是兔还是马,生的孩子都是狗。狗的爸爸妈妈也不一定是狗,可能是兔子。

今年生的孩子都将是猪。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头小猪成为我的儿子。这是我们的缘份。不管他是什么,我都爱他,他的血管里流着我的血。尽管我是羊,他是猪。

我们这儿有的爸爸可不这样,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就拿我的邻居牛来说吧,他的儿子是一条蛇,他怎么看儿子怎么不顺眼,整天对儿子吹胡子瞪眼。

我问他为什么虐待亲生儿子,他说他的儿子应该是只虎,起码也得是头牛。他的儿子真不幸,摊上了这样的爸爸。

做父亲的对待孩子只能干一件事:爱。

我的儿子是一头小猪,这就足够了。

我不羡慕别人的猛虎儿子,也不嫉妒人家的千里马儿子,这个世界上绝了哪种生命形式都会导致地球毁灭。狮子和蚂蚁一样伟大。我斗胆说一句话,你看人类在地球上横不横?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小草和人类一样重要。

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是合格的爸爸。

我是羊,我生了一头小猪,我感到幸福和惬意。如果在这个世界上,羊只能生羊,马只能生马,那该成什么样子了?

我爱我的小猪儿子。如果他是鸡或是蛇或是兔或是老鼠,我一样爱他,一样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是他爸爸。

2.郑渊洁《子篇》

我是一头小猪,我爸爸是一只羊。

从我出生那天气,我就发现爸爸和我不一样。后来,我还发现别的孩子的爸爸和我爸爸也不一样。

就拿邻居那头小猪来说吧,她爸爸是一只猛虎。再说隔壁的小兔,他爸爸是一匹骏马。相比之下,我的爸爸显得弱小不起眼。可我最爱我爸爸。我觉得爸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有的爸爸虽然是老虎,但他不是男子汉。我见过一只老鼠爸爸,那可真算得上是一个地道的男子汉。

什么是男子汉?我觉得,他首先应该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

打骂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汉,是懦夫;他还不嫌弃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他都爱孩子。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么?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

我的爸爸虽然是一只羊,但他是一个男子汉,他知道怎么爱我。我要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

我有时偷偷想,假如我的爸爸是老鼠或是鸡或是蛇呢?我一准照样爱他照样自豪--因为我是他儿子。

3.郑渊洁《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郑渊洁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是很多孩子被长辈教诲的话。似乎只要勤奋,不管朝哪个方向发展,都会“有虫吃”。事实上,首先要弄清自己是鸟还是虫子。如果你是鸟,因为早起,可能丰衣足食。但是如果你是虫子,一旦早起,必将引来杀身之祸。作为虫子,还是睡懒觉觉比较安全。要么干嘛有“懒虫”之说?

据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类语言中,最荒谬的一句大概要算得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千姿百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让所有人特别是未成年按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真理”去走人生的路,其结果必然是无数人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众生虫子由于按照鸟的规则去早起,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他人作嫁衣裳果腹。悲哉。

学校对一个学生施教十几年,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是分清该学生是鸟还是虫子,然后教给他早起或者睡懒觉。如今的学校,只怕是把所有学生不论是鸟还是虫子,都按鸟的待遇施教。

退一步,就算你是鸟,也应该避开就餐的高峰。所有鸟都早起去找虫子吃,虫子再多,摊到你嘴里能有一只就不错了。你晚起,就你自己吃,即使全世界只有五只虫子,也全归了你。你要是吃不了,还可以放在冰箱里防患于末然,万一暴雪来了,高枕无忧。

再退一步,即使你是鸟,为什么非要吃虫子?老子不和同类竞争,改吃苍蝇了。如果你作为鸟真的靠吃苍蝇维持生命,等待你的是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形容你“一夜成名,震惊世界,人类益友”属于词汇贫乏。

早起没用。关键是要根据自身条件起得恰到好处。

(注 文章 为 田园泥土香母亲教育学 中《《母亲:教育孩子成功之密码》中的部分 章节)

附录——1

“田园泥土香”之【母亲教育学】系列教育文集

上部《母亲教育学:母亲教育孩子的驾驶证与方向盘!》

中部《母亲:教育孩子成功之密码》

下部《母亲:教育孩子失败之借鉴》

1.“母亲,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启蒙师”——

母亲: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启蒙师,母亲肩负造福人类“最高的使命、伟大的使命”!

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是父亲望尘莫及的,所以在教育子女上,母亲肩负着他人无法替代的重任,母亲,只有优秀的思想品质,才能影响和促使子女的健康成长和一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今天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今天最需要补课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母亲教育学——应该是一门独立学科! 母亲教育学——就是“教育母亲自己的驾驶证! 母亲教育学——就是母亲教育孩子掌握的方向盘。 我们知道,人要想开汽车的话,只有拿到合格的驾驶证,才能掌握汽车的方向盘;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把教育比喻成“汽车”的话,那么,孩子就是教育的“汽车”,我们的伟大母亲就是掌握教育“汽车方向盘”的人。

2.母———亲————是

母亲:“是人类生命的第一个孕育者”!

母亲:“是人类生命的第一个见证者”!

母亲:“是人类成长的第一个哺乳者”!

母亲:“是人类智慧的第一个启蒙者”!

母亲:“是孩子化育的第一个开拓者”!

母亲:“是孩子习性的第一个熏陶者”!

母亲:“是孩子知识的第一个传授者”!

母亲:“是孩子实践的第一个指导者”!

母亲:“是孩子心灵的第一个陶冶者”!

母亲:“是孩子心田的第一个播种者”!

母亲:“是未来母亲的第一个教育者”!

母亲:“是未来父亲的第一个培养者”!

母亲:肩负造福人类“最高的使命、伟大的使命”!

3.母亲怎样让自己的孩子优秀?

母亲教育学,就是教育母亲如何让孩子优秀的学科,那么,母亲怎样让自己的孩子优秀?

1.母亲与孩子的道德教育

2.母亲与孩子的习惯教育

3.母亲与孩子的劳动教育

4.母亲与孩子的读书教育

5.母亲与孩子的金钱教育

6.母亲与孩子的生命教育

7.母亲与孩子的健康教育

8.母亲与孩子的饥饿教育

9.母亲与孩子的吃苦教育

10.母亲与孩子的补课教育

如果,我们的母亲能够知道、解决这10个方面的问题,那么,无论你是文盲还是教授,那么,你的孩子就会非常优秀!!!

“母亲教育学”,这门独立学科的研究,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附录——2

“田园泥土香”之【母亲教育学】系列教育文集

上部《母亲教育学:母亲教育孩子的驾驶证与方向盘!》

中部《母亲:教育孩子成功之密码》

下部《母亲:教育孩子失败之借鉴》

“母亲,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启蒙师”——

母亲: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启蒙师,母亲肩负造福人类“最高的使命、伟大的使命”!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就有过一段以母系社会为主导、为核心时代。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女人千万不能随便惹呀——

秦始皇惹了孟姜女,结果长城给哭倒了。

曹操惹了小乔,结果火烧赤壁曹营。

李世民惹了武媚娘,结果江山给夺了。

咸丰惹了慈禧,结果清朝灭亡。

虽然是段子,不过,也基本上算是事实。

曾几何时,顺治皇帝,不爱江山,爱美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其实,有时候,女人之于“男人、家庭、社稷”,往往有生杀予夺之权。

事实上,在人的一生中,女性的影响力普遍大于男性,尤其是,在中国几千年来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传统的影响下,女性对下一代的成长教育,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孔母对于儿子的游戏教育、孟母对于儿子的三迁教育,就是最好的诠释。

所以,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是父亲望尘莫及的,所以在教育子女上,母亲肩负着他人无法替代的重任,母亲,只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才能影响和促使子女的健康成长和一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今天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今天最需要补课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没有“教育母亲”自己,谈何“母亲教育”孩子?

母亲教育学——应该是一门独立学科!

母亲教育学——就是“教育母亲自己的驾驶证”!

母亲教育学——就是“母亲教育孩子掌握的方向盘”!

我们知道,人要想开汽车的话,只有拿到合格的驾驶证,才能掌握汽车的方向盘。

事实上,母亲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把教育比喻成“汽车”的话,那么,孩子就是教育的“汽车”,我们伟大的母亲,就是掌握教育“汽车方向盘”的那个第一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