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聚焦乡村振兴发展 共话美丽乡村建设

句子大全 2011-06-05 05:58:48
相关推荐

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论坛暨第五届村政论坛现场。(王军摄) 人民网成都11月19日电(王军 王波)11月17日—19日,由成都村政学院(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四川省委农工委、《农民日报》社、中国美丽乡村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论坛暨第五届村政论坛在位于都江堰市的成都村政学院举行。论坛邀请到国内政商学等业界精英共约300人,聚焦乡村振兴,共话走向“一带一路”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作为第五届四川农业博览会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聚焦川西林盘生态保护、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社区治理与基层党建等改革发展实践,组织现场参观考察;进行了“一带一路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发展——城乡社区治理”等学术交流活动;并为“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2017年度农村基层治理十大创新案例”、“最美乡村摄影大赛”、四川农村手工艺大师获奖者颁奖,同时启动2018年国际创新农业案例征集大赛。

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探讨乡村振兴发展

“未来的乡村,一定是农民的幸福美好新家园,市民创业休闲养老的理想桃花源,人们将在那里诗意栖居!”论坛上,来自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和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部门机构专家学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干部,围绕旅游发展、农村治理、多产融合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索与经验交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乡村振兴发展——城乡社区治理”学术交流会上,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裴泽庆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展望”为题,阐述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及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在他看来,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好主心骨作用、思想引领作用、组织领导作用,“进入新时代,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有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一定会齐心协力,把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浙江省的经验有广泛的借鉴意义。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顾益康教授与大家分享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的八个“互促共进”做法。“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促共进、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建设互促共进、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美丽经济互促共进、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社会建设互促共进、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改革互促共进、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美丽党建互促共进,坚持美丽乡村建设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互促共进机制。”

会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郭虹作了题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成都实践”的演讲,为大家带来了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成都经验。中国美丽乡村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导程励就“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旅游发展”话题,分享了农村自主的自治等多种发展模式案例,并谈到了自己对于案例的理解和看法。

基层干部分享乡村发展经验

本次论坛,基层案例分享是一大亮点,三位来自基层的干部现场分享交流了所在村镇的经验。都江堰市柳街镇党委书记唐彬带来了“微治理撬动产业富民”的经验;辽宁省凌源市范杖子村村主任彭宏学分享了该村基层治理的主要举措及成效;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小南河村第一书记冷菊贞以“让好风景变成大产业”为题,就该村的实际情况与嘉宾们进行了交流。

柳街镇位于都江堰市南端,幅员面积47.2平方公里,辖15个社区,218个村(居)民小组,人口4.1万人,基层党组织25个,党小组118个,党员1425名,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同时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一镇、四川省城乡综合整治第一镇、成都市农村散居院落综合整治第一镇。

“我们从2015年开始就探索以院落小单元治理,推动社区发展,撬动产业富民的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分享会上,唐彬建议,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自来水和排污设施的投入,解决好进口和出口的问题,能够彻底改变农村的生态形态和业态。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党组织凝聚群众力量、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关乎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2004年以前,辽宁省凌源市范杖子村的村集体经济十分困难,为了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这一难题,改村围绕“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村和谐”的工作思路,村“两委”班子立足本村实际抓好甜椒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和合作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好班子是基础,没有一个好班子,一切都是空谈。”村主任彭宏学如实说。

2015年11月,双鸭山市委向全市415个村、28个街道、123个社区派驻了第一书记,冷菊贞成了饶河县小南河村第一书记。“刚到小南河的时候,真是吓了我一跳,这个全县有名的贫困村,贫瘠的岗子地,满村的土坯房,更要命的是村穷人心散。但是那里有好的风景。”据冷菊贞介绍,村上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出了集观光、摄影、“农家乐”为一体的民俗摄影旅游基地。如今小南河村已经发展成为全市乡村民俗旅游新兴景点,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6万余人,营业收入80余万元,参与农户年均增收3万余元。

幸福美丽新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再出发

此次论坛,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白马村、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阴平村、宜宾市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青杠村、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阿坝州汶川县三江镇河坝村、甘孜州乡城县青德镇仲德村接过了“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授牌。

入选村覆盖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成都平原等板块,这也是四川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区域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的缩影。记者注意到,这些幸福美丽新村虽然已经成为乡村发展的样板,但是他们还是希望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进一步发展。

“把杂柑卖到欧洲去。”这是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党支部书记姚庆英会后的想法。

两河村曾经是出了名的“弱村”“穷村”。如今,该村人均纯收入达33150元,几乎家家住小别墅、户户有小轿车,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但,该村的发展目标不止于此,“争取3年后人均纯收入再增加几万元。”

在论坛上,这次幸福美丽新村的发展模式让姚庆英眼前一亮,政商学等业界精英围绕“一带一路”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话题让她很受启发。“我们还要积极‘走出去’,搭上蓉欧快铁。”姚庆英告诉记者。

而有着“中国西部第一村”之称的彭州宝山村,其发展目标是:2020年率先实现山区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破解‘三农’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对农村农业发展的再提升。”代表宝山村接受“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荣誉的村党委书记贾卿告诉记者,宝山村也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再出发。

据悉,该村正着手打造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千亩梯田,构建山美、水美、大地美的综合立体景观也在计划打造中。“通过农村公共管理提升、公共设施提升,村域环境提升,把宝山建设成为美丽之村、幸福之村” 贾卿表示,宝山将结合十九大精神,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强乡村治理,提高乡村发展水平,使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