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患新冠的武汉护士:从确诊 进ICU到出院 她直面生死

句子大全 2011-05-15 23:53:29
相关推荐

原创 纪光伟 武汉安宁疗护

3月4日,我对我的同事雅澜(化名)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采访。1月下旬,她不幸感染上了重症新冠肺炎,在医院隔离病房、在ICU与新冠进行了一个月的斗争,2月28日,她终于出院了,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经历了生死考验的的雅澜和护士的合影。

听说她住院了,我们很担心,又不能去探望,只能通过微信了解她的情况。由于她的身份特殊,我一直想采访她:

一 引子

为什么说她的身份特殊呢?她是一个普通的新冠病人,又是一名专业护士,有过传染科、内科、外科的工作经验,有过ICU的业务负责人和安宁疗护的护士长的经历,还是一位心理学爱好者。

可以说,在工作中,她见过许多死亡的病例。当她面对疾病,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她的感受如何?经过了生死的洗礼,她有什么感悟?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里吧。

二 生病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雅澜在做管理工作的同时,一直在输液室顶班,繁忙的工作让她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今年大年初一(1月25日)的凌晨4点,雅澜感到自己有点不适,给自己测量了一个体温,37.4℃,职业的敏感让她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出问题了,但侥幸的心理又让她想等待一下。

天亮了,她来到了医院的发热门诊,她跟医生介绍了她的情况,医生建议她做一个胸部CT,CT结果为正常。

她回到家中休息,这一天,体温都是正常的。初二,她感到浑身无力,躺在床上难以起床,这时体温是38.7 ℃,她看到一篇关于医生在家自我隔离治愈的网文后,她决定在家中实行自我隔离。

正月初五,体温又到了38 ℃,她到医院准备做CT检查,但设备出现了故障,自己又在家吃了两天左氧氟沙星,体温不烧了。初七(31日)到医院做CT,考虑为新冠肺炎,当天住院治疗。

三 住院的经历

由于当天收了10几个病人,医生忙不过来,就没有办理住院手续,2月1日,办理了住院后,血氧只有88%,赶紧给她输氧,上了治疗,并注射了丙球。2月2日,出现了胸闷、呼吸困难,她通过放松和冥想来放松自己,但无法缓解症状,她只有给孙惠文主任发微信求助,要求上呼吸机,但因为ICU没有床位,血氧一度降低到70%,情况非常危急,但一直到2月3日下午3点,才转到了ICU,这时,手指的血氧只有80%……

上呼吸机是比较痛苦的,尤其是清醒的人,与人无法正常交流,但她与工作人员都很熟,可以通过微信进行交流,通过微信让他们调整呼吸机。然而,呼吸机并没有完全改善她的症状,她要求导尿,实行镇静治疗。在她的意念中,就是要休息,通过休息来恢复体力……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了三天,2月6日,她感觉到自己休息好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度过了难关,当她一觉醒来,这三天发生的事情,就连旁边病人的死亡,她都依稀记得。

由于一直带有氧气,她不能下床,大便也解不出来,她每天默默地给自己计算着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盼望着自己能够快点好起来。

一周后,尿管拔除了,她在床上做了充分的准备,穿衣服、活动肢体,防止下肢血栓和肺栓的发生。当她做好准备后,逐渐起身的时候,还是感到头晕不支,靠在了墙边,医务人员赶紧把她扶上了床,一测量血压为70/40mmHg,看来她的体力还是不足以支撑她起床。她不断地鼓励自己,要早点站起来……

那几天,她连吃饭的劲都没有,每天吃面条。两天后,她突然提出来要吃饭,她认为,吃饭才会有劲。尽管她知道睡眠的重要性,但她的睡眠一直不好,一天晚上能够睡上3、4个小时就很不错了,就这样,她用自己的信念促使自己逐渐站立起来了,可以自己上厕所了。

四 ICU的体验

她作为一名专业的护士,对自己的病情是了解的,当她转到ICU的时候,知道自己的病情很重,她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体验过死亡的感觉,但这次生病,尽管她知道危险,但她没有恐惧,更没有濒死感,在她的信念中,她坚信自己不会死,一定会活过来。

在ICU的一周多的时间里,她亲眼目睹了5、6名病人去世了,这些病人的去世与她工作中经历的死亡是不同的,以前她是工作,现在她是病人,当身边的病人去世了,对她的心理还是会产生一定影响的。

她告诉我,她躺在病床上。ICU发生的事情,她基本都知道。

8床的病人上胃管,上了两天都上不进去,最后“走”的时候,化验都是危急值;

6床的病人心率下来了,雅澜清楚地听到家属在门外的痛哭声,病人去世了,家属要求给死者换衣服,没有被允许,按照要求病人的衣物和床单都要一起包裹火化。

家属的要求没有同意,但最后医生还是破例让他进去见了父亲最后一面。雅澜看到这些场景,她深深感到:这种生死离别之苦,是灾难造成的人间悲剧。

2月17日7点27分,躺在病房的雅澜拍摄到的ICU,阳光穿过黑暗,映照在护士站上,像一只蜡烛,带给我们光明,带给我们新的希望。

还有本院一位年近60岁的主任,他父亲在ICU使用呼吸机,由于有6位病人需要同时使用呼吸机,氧压不够,不能满足父亲的需要,他自己亲自到氧气站搬运了10筒氧气,满足了父亲治疗的需要。

在ICU,在生死离别之际,这样的亲情故事还有很多。

五 面对新冠,每个人都会有恐惧

听完雅澜的故事,我问她:当您得病,当您躺在ICU的病床上,当您上着呼吸机,您是否会恐惧?

她告诉我,对疾病的恐惧是肯定的,面对这么多人的死亡,要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我会用心理学的方法来缓解恐惧,也会寻求心理团队的支持,我坚信,我会挺过来的。

2月18日7点33分,雅澜躺在病床上,看到阳光穿透了ICU,她用带有留置针右手做出了OK的手势,展示了她的坚强,向人们传递着希望。

其实,恐惧的心理我现在一直有,我虽然出院了,目前还在恢复期,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喘气。前天一打喷嚏,我就怕自己感冒了,是否会导致病毒的复阳。

其实,我在电话采访她的时候,不时也可以听到她的咳嗽声,看来,新冠病人的恢复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的,而且对这些病人的心理关爱也非常重要,如何 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不被社会所歧视,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

六 如何面对死亡

雅澜说,虽然她经历过许多病人的离世,也专门学习了安宁疗护的知识,但当自己躺在ICU的时候,面对死亡的时候,自己却还是如此地害怕。

在呼吸机的叫嚣声中,某个老人去世了;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声中,又一位老人心率掉下来了;一个小时的抢救,换来的是家属的痛哭;我活下来了,我也在痛哭。这场生死的洗礼太隆重了。

2月16日凌晨3点03分,雅澜在喝药时,发现凌晨的弯月,这么美丽;夜,这么的宁静。她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定格了这个画面,但遗憾的是,手机无法记录弯月。

经历了这场灾难,雅澜说:以前我不怕死亡,现在我怕了,这是因为以前我们是工作,现在我是病人;以前,我们是8小时面对,现在,我在病床上是24小时面对,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没有做好死亡准备:道谢、道爱、道歉、道别。

她认为,死亡就像恐怖片里所展示的那样,死神摸了你一下,你就没有了。因此,我们现在,有爱就要说出来,要趁现在表达爱,免得到临终时没有机会说了。

雅澜想对亲人、老师、小伙伴们们说,谢谢你们,我爱你。

七 新冠后的人生感悟

雅澜告诉我,这次生病,经过了生与死的较量后,对她的人生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前,自己总是很“作”,做事很认真,很教条,我问她“作”是什么意思?她说“No zuo no die”,我明白她的意思了。今后要对自己好一点,好好爱惜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这次生病得到了很多人的关爱和帮助,孙惠文主任除了给制定治疗方案,还积极鼓励她战胜疾病,她的家人、同事和朋友从各个方面给与了大量的支持。

在ICU,她看到旁边一张床的同事,为了要喝水,而掀掉了呼吸机的面罩,导致了病情的急剧变化,引发了抢救……2月7日,雅澜去掉呼吸机后,就一直用微弱的声音关照这位同事,配合治疗。当她能够下床后,她就尝试着照顾那位同事,成为了一位志愿者。她说,我好了以后,要做志愿者,回馈那些帮助我的人,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这几天,她又开始听叶曼讲的《西藏生死书》,里面有句话说得很好:《论语》中说到,未知生,焉知死,而我们应该知道“不知死,焉知怎么活”。

是啊,雅澜可以说是经历过一次死亡,我想,她会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2月18日早上7点04分,雅澜在病床上拍下了当天的第一缕阳光,新的一天,给她带来了新的希望。

八 这场战役中,医务人员的付出太多了

据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专家组的资料,在这次疫情中(截止到2月24日),全国共有476家医疗机构3387例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其中90%以上(3,062例)来自湖北。

这场战役中,医务人员的付出太多了,雅澜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她战胜了疾病,获得了新生。经过这场生与死的洗礼,带给她,带给我们的思考太多了,对于我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和生命观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场洗礼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灾难和痛苦,还有感悟和思考。

九 结语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在继续。她获救了,是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潜心治疗的结果,其实,还得益于她的专业经历,她的重症医学知识,她的心理支撑,和安宁疗护的理念,或许她的这些经历是普通病人所不具备的,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疾病,她的经历对大家应该是有所启示的。

我知道,她现在还很虚弱,症状还没有完全缓解,疾病的恐慌还在延续,采访中,她不适的咳嗽和气促声,也让我还有一丝担心,她的完全康复之路还需要继续。我们祝她好运,祝她早日康复,回到我们当中来。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她要求我使用化名,其原因是不想让家人知道她的想法,目前她还瞒着妈妈,不想让她们担心,还有一个原因是怕被社会歧视。其实,前面一个理由我可以理解,后面的理由,我认为不应该存在,她们已经遭到了病毒是肆虐,不应该再受到我们的歧视。

我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让这些新冠病人回归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坚信,雅澜经过了生与死的洗礼,没有过不去的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