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对话研究生导师马来平:用心关爱学生

句子大全 2011-04-09 08:55:50
相关推荐

导师简介

马来平,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软科学研究会专家库首批专家等。重点研究领域:科学社会学、科技与社会及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史。

因为兴趣,从工科转向科技哲学

大学时,马来平学的是半导体器件专业,但自中学时代起就痴迷哲学,这种爱好一直有增无减,历久弥笃。在全国上下向科学进军的“激动人心的年代”里,他毅然离开了喜爱的共青团工作,选择了具备自然科学和哲学相结合特点的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的前身)作为专业,跨进了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的大门。

由于跨学科,马来平对哲学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于是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搜集资料专门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内容体系,以及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旨在认清方向、明确目标。1980年上半年,他又赴华南师院参加了教育部委托主办的全国自然辩证法师资培训班,接着又脱产在哲学系跟班听了几门哲学类的主干课程。渐渐地,马来平对自然辨证法的理论和研究方向有了系统初步的认识,对其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1983年初,马来平到吉林大学哲学系进修自然辩证法硕士课程,指导老师是舒炜光。在吉大求学的一年间,马来平听了舒老师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专题”等课程,并根据录音补习了“哲学原理专题研究”、“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课程,还听了高清海、邹化政和车文博登等老师讲授的几门哲学基础课,对自然辨证法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暑期,舒老师推荐马来平加入他所领导的全国十几所综合大学自然辩证法专业科学共同体,参与《科学认识论》五卷本的撰稿工作,开启了马来平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历程。“舒炜光老师是全国第一位自然辩证法专业博士生导师,跟随舒老师这样的大师学习,我得到了很多学业上的有益指点,培养了敏锐的问题意识,为我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社会学已引进中国多年,但在我国曾一度包容于自然辩证法的大口袋里,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却仍然若明若暗。而基于对科学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共同关心,科技哲学一向注重从科学社会学中汲取有用的养分。于是90年代后,马来平开始涉足科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转向主攻科学社会学,先后发表了《与SSK对话:中国科技哲学的前沿课题》、《另眼看默顿科学社会学》、《贝尔纳科学社会学思想再认识》、《关于默顿科学规范的几个理论问题》等有影响力的论文。“其实就本质而言,科学社会学也是对科学的一种理解,而且很有特点,是一种力求接近科学实际、具有扎实经验基础的理解。投身于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为我在科技哲学这个大舞台上的探索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也提供了更丰富的研究素材,同时以独特的视角深化了我的许多理论观点,使我获益匪浅。”

做学问最怕“认真”

马来平在山大素以治学严谨而闻名。他常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做学问尤其如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关键性的概念,马来平都要求学生不但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而且要对概念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如果读经典译著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应该找到原版文献对照阅读,以解决疑问。在论文写作中,对于每一篇课程论文,他都要求学生以毕业论文的态度去对待,力求做到“写一篇成一篇,绝不出次品和废品”。他不仅仅是提出要求,而且还认真指导学生做到这一点。

身兼数职的马来平每天都有大量的重要事务要处理,但只要稍有闲暇,他就会找到学生谈学习、谈论文,学生的一篇论文往往会在师生之间来回往返数次。有的学生开始不理解,认为老师太较真,但当平时的课程论文最后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时,大家都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现在任教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的常春兰老师,当年也是马来平的研究生。她上研究生写的第一篇课程论文,最开始没有抓住重点和主题,主要靠材料堆积而成。在马来平的耐心指导下,她六易其稿,文章终于发表。后来常春兰的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都是以这篇课程论文为基础写的,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优秀博士论文。

马来平不但对学生严格要求,对自己学术论文的要求也近乎苛刻。五六年前,莱芜驻军与山东大学校长办公室联系,希望邀请一位教授到部队从科学角度讲授中国近现代史,校办找到了马来平。由于任务突然、时间紧,马来平连续几天都为准备演讲稿熬到深夜,最后写成《近代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回顾与鸟瞰》,演讲反应热烈。演讲后,马来平回家仔细研读论文,发现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于是翻阅大量资料进行修改,以致一改就是三四年。2007年年初《济南大学学报》约到了马来平这篇文章,在文章已经排版行将付印时,他又因感觉仍有不完善之处而将稿子主动索回。马来平说:“学术论文,自己不满意的绝不能发表。”言出必行,治学态度之严谨可见一斑。

“研究生身份复杂,要因材施教”

每年加入到研究生队伍的学生的身份是比较复杂的,有些是应届毕业生,有些已经在社会上工作多年。对于读书,有些同学喜欢广泛涉猎,却泛而不精;有些同学专注本专业,但眼界狭窄。马来平将学生的不同情况都牢记心中,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一一对待。

对于应届毕业的学生,马来平要求他们多看书,特别是本专业的经典著作,以打牢基础;对于工作过的学生,他则会结合其不同的工作经历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研究课题让他们去做,让他们在做课题过程中学习,这样既容易掌握知识,也比较容易出成果。科技哲学是文理交融的学科,没有广泛的知识基础不行,但涉猎太宽泛而没有重点也不行。因此在专业阅读方面,马来平提倡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马来平指导学生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不但明确指出每个学生在读书方面的优缺点,而且还为他们量身定做读书书目。2001年,山东轻工业学院皮革专业毕业的刘晓同学考上了马来平的研究生,入校前,曾把满满一辆三轮车的课外书寄存到马来平家的地下储藏室里。起初,马来平赞赏其读书之广,但通过接触,发现他的思维不够缜密、系统,入校后,马来平特别为刘晓单列了主要研读的专业书目。在跟随马来平3年以后,刘晓应届考博,同时获得了清华大学科哲专业第一名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科哲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最终他选择了中科院科学史所。如今,博士毕业的刘晓留在了中科院科学史所,今年6月将赴法国留学。每当回忆起自己的研究生涯,刘晓总是感慨地对师弟师妹们说:“多亏马老师当年的因材施教,没有他对我的严格思维训练,我不可能有如今的专业成就。”

春风化雨般的教导

在学生眼中,马来平既是严师,又是慈父。马来平虽然工作很忙,但是花在学生身上的精力却异常惊人。他经常于百忙之中抽空打电话和学生“闲谈”,学生的读书、身体、感情状况无一能逃得过他关注的眼光。在宿舍里,每当有导师的电话打来,其他专业的同学都会说“肯定是你们和蔼可亲的马老师打来的”。身为马来平的学生,心里真是既自豪又温暖。

对每一位新招的学生,马来平从他们还没正式入学就开始了细致入微的辅导,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也从中深受教益。2007年笔者刚考上研究生,马来平老师就找我谈话3次,并根据我以前所学专业和自身情况为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读书书目。在正式开学之前,他每天都发短信询问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让我以短信的形式每天汇报学习进展。这样短信往复一直持续了3个月。在这三个月里,我在马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研读了8本专业书,并作了详细的读书笔记,慢慢打开了通向专业研究的大门。就在做采访的当天,马老师还拿出手机,把一年前我发的关于学习汇报的短信给我看,我顿时哽噎,这就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无限关爱。

马来平对待学生,就像化雨的春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很多读书与做人的真谛。

备战2019年考研 你需要做这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