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23年前 写了29年“黄色小说”的王小波撞墙病亡 葬礼上无一同行相送

句子大全 2011-03-25 05:52:25
相关推荐

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 ——王小波《黄金时代》

王小波的愿望是大多数人的愿望,王小波的人生是被误解的人生。

处于20岁的王小波想爱,想吃,想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在人们没有读懂之前,一直以为《黄金时代》是一本“黄色小说”,因为书中对xing的描写太过于详细,它一度被误解为是风月小说。

没想到, 王小波“骗”了我们整整20年。

1952年,王小波出生在北京,家中是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王方名先生,是中国人大逻辑学方面的教授。

王小波在全家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四,在男孩中排行老二。

他的很多小说中,很多主人公取名叫“王二”,或许有这一层意思在。

生于五十年代的王小波,前半生动荡不安,经历了太多事情。

12岁那一年,·王小波还在读小学五年级,写了一篇作文之后,被老师选在学校广播站诵读。

王小波的语文老师对他的写作能力印象颇深,王小波因此与文学结下缘分。

16岁那一年,王小波与千千万万的知青一样,去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参加劳动,这一年,他开始写作,这一段经历成为了他写下《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也是处女作《地久天长》的灵感来源。

1978年,还在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干活的王小波,人生第一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在此之前,他只上过一年中学。

家里人劝导他说,你毫无基础,还是选文科吧,但王小波却选了理科。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王小波考上了。

他被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入取,选了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这是全校唯一的两个理科专业之一。

当时全国高考一共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王小波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可见他的天赋。

“你好哇,李银河!”

在《爱你就像爱生命》中可见,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几乎每一封都是以这一句话开头。

197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银河已经是光明日报社的一名编辑。

而王小波却还是一位小小的街道工人。

两人的相遇颇具戏剧性,也颇为浪漫。

他们因为一本《绿毛水怪 》认识。

有一天,李银河在朋友处看到了王小波的手抄本小说《绿毛水怪》,被其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所感动。

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看到作者的真容。

现实中的王小波其貌不扬,李银河见到之后第一反应是:

“世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人?”

王小波毫不留情,回击道:

“你长得也不怎么样啊!”

但王小波在见到李银河的第一眼,就深深爱上了她。

两人的画风简直都不是一个样的,但还是挡不住爱情的力量。

在热恋期,两人总有说不完的情话,接不完的吻。

由于工作太忙,两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相处,于是王小波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

从此,文字好像有了声乐,思念好像有了声音。

一开始对王小波印象并不好的李银河, 慢慢的被他这种孩童般诚挚的爱和独特的浪漫所打动。

1980年,两个“世俗”的人,踏入了“世俗”的婚姻。

王小波并不帅,李银河并不美,但他们在彼此的心里,就是美和神。

王小波为什么会喜欢李银河,因为他们根本是同一类人,他们的世界观如此契合,他们有着一样的纯真,一样的勇敢,一样的孩子气,一样的特立独行,一样的具有大多数人所没有的勇气。

结婚之后,王小波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唐人秘传故事》,小说集包括五篇小说:《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红线盗盒》、《红拂夜奔》、《夜行记》、《舅舅情人》。

那个时候他和妻子出国了,还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到计算机的人。

王小波会编程,但他主业还是写作。

也就是在美国的日子里,王小波整日写作,《黄金时代》初稿问世。

这是一部巨作,花费了他无数的心血。

从起稿、初稿、终稿到定稿,花了整整20年。

王小波说:

“写得很精致,倾注了我对小说的许多想法……它是我的‘宠儿!”

呕心沥血想说出口的话,都变成了一个个俏皮露骨的文字。

可是这些文字也被一次次打入冷宫。

人们认为这一部是“黄色小说”,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虽然很精彩,但是无人敢碰。

在中国,他一次又一次被出版社拒之门外,退稿,对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王小波淡淡一笑说:

“也就是大家流传着看看,也许还有看看的价值。”

那一段时间,他经常捆着两卷书,在各种小书棚、旧书馆到处推销,这一卖旧书3年。

直到王小波去世之后,着定价12.8的《黄金时代》依旧落灰,6000本依然没有卖完。

令人讽刺的是,在王小波去世之后,这些书立马被一抢而光,王小波死后被封“神”。

1997年4月11日的一个凌晨,45岁的王小波被发现在北京郊区的一座家徒四壁的房子中,因为心脏病抢救无效而去世。

在李银河的讲述中可以得知:他当时头抵着墙壁,额头鲜血直流,伤痕累累。

在墙上还发现了被牙齿刮过的痕迹,地上落了一大片墙灰。

王小波的姐姐脑海中潜意识的还原了弟弟死前的场景, 简直不敢细想——他生前遭受了多大的痛苦与折磨。

正如他姐姐所说,这一幕太惨。“只有上帝知道他遭受了多少苦难!”

邻居回忆起来表示:当时在楼下有听到两声惨绝人寰的叫声,但是已经是深夜,邻居们已经被昏昏沉沉的睡意被冲走了,并没有太在意。

直到第二天下午3点,王小波还没出门,他们才发现有可能出了意外。

在王小波的追悼会上,去了大概300多人,大多数都是自发的吊唁者。

钟洁玲在纪念文章中表示:在吊唁的人群中,没有一个小说家,没有一个作家协会的人员。

在王小波去世的第二个月,他用尽无数心血塑造的《黄金时代》,集成《时代三部曲》正式公开发行。

李银河曾宣称:“如果小波不死,或者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就是他了”。

刘心武赞叹:“小波伟大,是当代的鲁迅,是中国文化的经典。”

冯唐说他的文字,仿佛钻石着光,春花带露,灿烂无比,蛊惑人心。

高晓松说:“以我有限的阅读量,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2010年左右的北大图书馆年度记录上,“读者借阅次数排行榜”的结果上,身处与榜眼的作品就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

他被封了“神”。

这一部《黄金时代》争议很大,许多人认为其中描写风月的片段过多。

但其实是我们误解了,这本书中,无一不阐述着普通人的琐碎故事,这些故事中,无一不包含他对生命和生活的最独特的见解。

所谓写了29年“黄色小说”的背后,其实王小波在传递他所认为的人生哲理,扎心又真实,真实而不做作。

与其说他“骗”了我们,不如说我们误解了他。

时隔23年,王小波的名字时不时会被提起。

当我们走过山川,趟过河流,走过青春的年少,还是会想起他,那个浪漫的骑士,吟游的诗人,自由而澎湃的思想家王小波。

与其说我们怀念他的文字,不如说我们认同王小波的精神世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