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周葆华:学海无涯 不断学习方能不断前进 “好老师”候选人育人事迹

句子大全 2011-03-22 19:56:19
相关推荐

VOL. 1135

编者按在复旦大学115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桃李之心,春风化雨——复旦大学2020届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展评活动4月起正式启动,带领全体毕业生们一同回首本科求学时光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关怀,感恩育己之德,学慕师表之范。

在接下来两周的时间里,我们将对各院系“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候选人的育人事迹进行展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候选人——学院周葆华老师的育人事迹。

全文5375字

阅读约需15分钟

周葆华

复旦大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舆论学、计算传播等。在SSCI、CSSCI等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多次上海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奖,传播学国家级学会“杰出青年奖”等教学科研奖励。入选教育部首批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

育人事迹

周葆华老师潜心教学科研,在教学上不断创新。他设计、教授的本科生新媒体前沿课程“受众分析”、“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等,广受毕业生好评,成为学院品牌课程。在“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教学中,在澎湃等媒体设立课程实训平台“复数实验室”,带领一届又一届本科生围绕重要社会议题挖掘数据,创作数据与可视化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数据大赛一、二等奖,中国可视化创作大赛“最佳数据奖”银奖、铜奖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利用寒假时间,和教学团队一起指导本科生同学完成多个数据作品。

周老师是人才工程(二期)第一批队员,担任辅导员期间,他精心设计一系列增强凝聚力、育人树人的集体活动,与学生亦师亦友,曾获评复旦大学十佳辅导员,所带班级获得“上海市优”称号。作为复旦最年轻的文科教授之一,十年来,他坚持组织读书会,为初学的同学提供多元的学术视角;在职业发展指导上,他鼓励毕业生遵循内心,主动牵线学生感兴趣领域的业界前辈;所指导的学生或已在美国任教,或活跃在新华社、解放日报、腾讯等国内重要的传媒集团和互联网公司。作为全国首个“新媒体专业硕士”项目负责人,他积极联合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管理学院跨学科授课,与新媒体企业合作打通产学研壁垒,培养出大量跨学科新媒体优秀人才。

经典语录

传播给了我们观察和理解世界的角度。作为研究者、学习者,我们必须要时刻关注热点,关注大家在讨论什么,但又不能被热点绑架,不做被热点抽打的陀螺,而是思考热点背后的社会逻辑,让热点不断增进我们的视野,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我没有刻意要‘废寝忘食’,但我会特别享受这个过程。如果给我一段时间沉浸在阅读里,我会很快乐。人的思维是激荡的,随着脑海里装的东西越来越多,你会有更多思考,也会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不过还是要安排好生活,劳逸结合,该玩的时候玩,但该学的时候学。世界很喧嚣、诱惑很多,返璞归真的学习和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幸福感的来源。

”“

被学院同学推荐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候选人我很珍视与感动,因为来自同学的肯定是最无价、最值得珍惜的。我真的觉得自己做得很有限,把课上好是第一位的,然后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学生。

1

传说中的“学长”

在学院,关于“葆华”老师的传说在本科生中几乎人尽皆知。在阅览室从清晨待到晚上导致学院的阿姨都“怕了他”;从本科到研究生专业课接近全A的好成绩;是首届青年长江学者……

“以前的成绩已经过去啦……”而面对这些传说,周老师极力将自己拉下“神坛”。在周老师看来,学海无涯,只有不断学习方能不断前进。他将纯粹的治学当作一种享受。最新期刊、学术著作,乃至社会热点,周老师走在传播的前沿;温故而知新,对待前人理论,他将其置于新媒体语境下重新思考和诠释。发表论文或书章50多篇,主持科研课题十多项,获得诸多奖励……周葆华老师年纪轻轻已成学术界的“斫轮老手”,累累硕果使他备受尊敬。

“我觉得自己还算努力。”唯有在刻苦上,他对自己肯定。周老师的学生常常在发出邮件的第二天凌晨便收到他及时的选题反馈、论文修改意见。学生们将他称作“夜灯”。“学到废寝忘食”被周老师视为一种享受:“人的思维是激荡的。随着脑海里装的东西越来越多,你会有更多思考,也会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

学无止境是周老师治学的态度,“课比天大”是他教学的准则。执教15年,面对三尺讲台,周老师依然有种紧张感——这促使他更用心地投入备课当中。在他看来,课件形式可以是旧的,但内容必须是新的,理论也必须要准确。周老师会起码提前两天,让自己沉浸在即将到来课程的学术思维中,不让自己“张嘴就开始跑起来”。就这样,周老师将自己牵头开设的“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受众分析”等本科生课程做成了学院的品牌,广受同学好评。

2

学生的心头“葆”

与学生们聊天时,“缘分”是周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词。多年来,周老师在学术和工作领域中硕果累累,但“优秀辅导员”这一荣誉在他心目中依然有着特殊的位置。2003年,周老师成为硕士生辅导员,身份由复旦学子开始过渡到教师。时至今日,他仍珍惜与同学的聚会,说起学生去了什么行业、“升级”当了爸爸妈妈,他如数家珍。

桃李已遍天下,但周老师对学生的珍视一如既往。得知有同学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出国交流的机会,他向学院反映情况,帮忙申请补助;在媒体上看到学生的作品,他会第一时间分享到微信群以表祝贺;疫情打断了毕业生的计划,他便时常问候,为大家排忧解难。

生活中是善友,学术上亦是严师。“刻苦、认真”是周老师对学生们为数不多的要求。循循善诱是他启发学生的方式。上到理论框架、研究脉络,下到文笔句式、标点符号,满缀的批注是周老师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上的一堂课。立题、推进,乃至终审前他特地为学生们组织的模拟答辩,周老师通过提问促进同学们的思考:“这一概念从何而来?概念之间为什么是这样的关系?”对于由周老师指导过毕业论文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同学感慨:“认真跟周老师做了一次毕业论文,才敢说自己是真真正正进行了一次学术研究。”

课堂是周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园地,年轻人的启发也被他视作学术研究的“活水源头”。传播学科的课堂最怕空洞乏味,周老师将自己的巧思融合进了课堂设计中。在《媒介与社会》一课上,他创新地采用辩论赛的形式,“社交媒体是爱情的福音还是坟墓”、“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更近还是更远”……他意识到,寓教于热点是启发同学们的好方式。于是,他抽空了解学生口中的“超越妹妹”“美宣大旗”,将其变为讨论造星产业和粉丝结构的素材;在带领学生参观bilibili总部的过程中,他也如海绵吸水般学习时下流行的“梗”,以备课堂的不时之需。但他认为,了解热点最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热点绑架,不做被热点抽打的陀螺,让热点不断增进我们的视野,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与学生能“侃”,于学术可“潮”,周老师让学生意识到,学术和艺术一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他希望学生们成为具有社会视野的人,所行所思终能反哺脚下热土。通过媒介现象反思弱势群体的社会境遇,周老师认为学术可以有这样的温度:“学术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可以服务于社会。”在他看来,学术一边是关注现象,是对事件的敏锐心,而另一边则是研究者的思考、底蕴和定力。

3

教学创新“造梦者”

赴美学术交流刚返沪,周老师还没来得及倒时差,“头还晕乎乎的”就赶来学院参加“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课程的成果汇报。几个月来,虽身处大洋彼岸,他仍和国内保持联系,了解学生情况、完善课程设计。学生们看到他走进教室格外惊喜,他却觉得这是自己的“本分”。着眼于时代需求,他主持设计了这门鼓励学生创作数据、大数据传播研究作品的专业课——这也是全国首批引入数据分析、可视化设计的本科生课程。他既心疼学生们“肝”得辛苦,又鼓励学生不畏挑战、着眼社会。连续三届本科生完成多篇“有温度”、高质量的数据作品,在澎湃“复数实验室”平台发表;疫情期间他更和教学团队一起指导学生创作信息辨识、医护保护等关切时代的数据作品。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周老师来说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13年,作为国内首个“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负责人,他就秉承“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合培养”理念,联合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管理学院授课,与腾讯、网易、新浪、阿里等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及上海报业集团、SMG、财新传媒等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打造实现互联网和新媒体理想的“孵化器”。

作为新媒体班的“大家长”,周老师事无巨细。他考虑到大家的背景多元,与计算机、通信工程等学院老师反复开会推敲,并与同学们悉心交流,调整课程进度。他邀请各方嘉宾,为同学们奉上业界讲座“大餐”,并带同学赴阿里、腾讯等企业参访,同时与纽约城市大学联系,促成跨国访学。新媒体专硕的同学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在“全球华语互动大赛”中获两项金奖、多项银奖,毕业后进入IBM、腾讯、央视等名牌机构就业。复旦“新媒体专硕”也在全国创出了“品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多所知名院校的同学申请。

作为复旦学院副院长,周老师是学生眼中高山仰止的学术“大牛”、勇于创新的教育领航人。每次听到这样的话,他总是谦逊腼腆地笑着,说觉得自己“还没什么成就”——只有看到本科生同学在他倾注心血的课程中“收获满满”,看到新媒体专硕的毕业生在心爱的领域找到工作,他才会不由得感觉欣慰和骄傲,也更加坚信,作为传播教育者应不畏挑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秉承着复旦人的“好奇心”与洞察力,他挽起裤腿、摸着石头,为学生搭起时代激流上的一座座固桥。

对毕业生寄语

永远葆有对世界的良知、乐观与好奇心,以坚韧的意志,专业的精神,足够的努力,踏实的行动,温暖的善意,贡献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

学生荐语

1

张思琪

周老师既是一位教学能手,又是一位优秀的传播学研究者。周老师对学生高度负责,他的课堂内容翔实、脉络清晰、讲解到位,我们总是能学到很多;他给学生的反馈也是深入细致、切中要害,不论是对期末大作业的点评,还是对我毕业论文的指导,总能指出不足,给出新的思考,为我们打开一片新的天地。周老师对专业高度负责。他获得的荣誉、发表的研究足以证明他在专业上的优秀,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农民工新媒体使用的研究,极富社会关切。

2

郭子彧

认真负责,风趣幽默,作为受众研究领域的专家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可以和学生探讨最新的时代热点。

3

梁方圆

大一时出于机缘巧合,我曾帮助周葆华老师的研究生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尽管是一项小小的任务,周老师还是非常认真地准备了PPT向我们讲解问卷调查法,那是第一次感受到周老师的严谨和认真。大二时我修读了周老师开设的受众分析课程,周老师在课堂上幽默风趣的讲解使我发现严谨的背后还有随和,枯燥和复杂的理论变得清楚明了,那也使我最初对学术研究萌生了兴趣。大四的毕业论文有幸得到了周老师的指导,开题之初,周老师便对我粗糙的想法提出了诸多建议,鼓励我一步步明确研究问题,一步步落实,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反馈。我觉得能在本科阶段遇到这样一位老师是非常幸运的,治学如做人,对待学术如此,对待生活和他人亦是如此。

4

朴淑缨

对周葆华老师的初印象是长江学者,学术造诣高,所以选周老师的受众分析课时,还非常忐忑。不过发现老师和蔼可亲,尊重学生,就没啥顾虑了。觉得能力强,教的好,还不高冷的老师简直是一颗宝藏。另外,还记得周老师当时访美,没有办法教我们数据分析课程,但在我们做小组大作业展示课堂上现身,后来了解到老师从机场赶过来参加我们最后一堂课,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怎么能不pick呢?

5

张 晶

我本科上过葆华老师的两门课,同时葆华老师也是我毕业论文的导师。在和老师的日常接触中,第一个感觉是老师真的好忙啊,有一次半夜2点钟收到老师对我毕业论文的修改,觉得又感动又抱歉,葆华老师每次修改的时候都会用批注把每一点问题找出来,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葆华老师的课堂是最有趣的课堂,在课堂上谈选秀节目、日常生活现象,将略显古老的理论贯穿到日常的传播现象中。以前听过一个学术传说,说葆华老师是大陆实证研究青年学者的高水平,做葆华老师的学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种幸福不仅来自于知识的获取,更来自于春风化雨般的学术素养的熏陶。

6

张榕潇

周老师上课时总是非常专业,受众分析的第一节课就给我们露了一手,他让我们填写了一个有关疫情期间阅读的问卷,利用课间十分钟迅速在stata 上做出了分析结果,让我对老师的专业水准大为佩服。

在“他们,是我更爱复旦的原因”为主题的师恩故事院系征集活动中,我们也收到来自学院的同学们的踊跃投稿,下面让我们看看他们对周葆华老师有什么样的评价吧!

7

小 柯

大二时修读了周老师开设的受众分析课程,周老师在课堂上幽默风趣的讲解使我发现严谨的背后还有随和,枯燥和复杂的理论顿时变得清楚明了,那也使我最初对学术研究萌生了兴趣。大四的毕业论文有幸得到周老师的指导,开题之初,老师便对我粗糙的想法提出了诸多建议,鼓励我一步步明确研究问题,一步步落实,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反馈。我觉得能在本科阶段遇到这样一位老师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9

菜 菜

其实很遗憾,我上过葆华老师的课不是很多,但就算萍水相逢,他依然真诚用心对待学生的每一份请求。曾经我有一份材料请葆华老师签字,没想到他返还的文件中缀满了批注,上到用词下到标点,他都提出了意见或建议。这样严谨认真的态度让我很感动,在潜移默化中我也学到了一课!

10

czl

曾经上过周老师的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和受众分析,两门课虽然硬核,但是老师常常通过例子解释复杂的理论和概念。记得当时受众分析课上例子有鹿晗杨超越,上得很有趣,觉得那两门课是大学四年最有收获的课之一。去年准备申请国外研究生的时候,我还找了周老师帮忙写推荐信,老师当时忙着院庆还是答应帮忙,并且一直和我沟通,真的特别感谢老师!

11

Z

周老师的课总是幽默风趣又干货满满,总能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让我们理解学术概念,我记忆深刻的是上课的时候老师还举过创造101作为例子,惊喜的是当同学提到具体选手名字的时候周老师也都有所了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小组作业的时候我们总会提出一些现在看来非常稚嫩的问题,但是周老师总是没有架子地很耐心地回答我们;对我们的报告也总是在予以肯定和鼓励的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让人受益匪浅。也常听闻其他老师和同学提及周老师依然在不断主动学习新事物,所谓“润物细无声”,在周老师的课程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收获了坚持学习的态度。

“静水深流,好学力行”

是周老师心中的复旦气质

默默耕耘,严谨治学

循循善诱,亦师亦友

他既是知道学生口中追星八卦、网络潮语

能信手拈来的幽默“学长”

也是为培养跨学科人才

而四处奔走的教学创新先锋

供稿丨复旦大学学院

编辑丨数学科学学院 张嘉璇

责编 化学系 王晓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