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北京医院名誉院长吴蔚然遗体告别仪式今晨举行 曾一句话使毛主席欣然接受手术

句子大全 2011-03-09 15:35:25
相关推荐

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党委书记王建业在该院专门赶制的纪念特刊上,写下了《精神永驻 风范长存 向保健工作者楷模吴蔚然同志学习》的文章。特刊还刊登了长篇通讯《无悔人生》,以及他的同事、学生的纪念文章。

吴蔚然的3个女儿及晚辈在特刊《送别爸爸》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您把一生中最多的时光和精力奉献给了众多的病人,从不求回报。这些无以计数的生命和他们亲人们的人生,都因为遇到了您而增添了几许阳光。您常说,对于一个医生,病人二字代表的不仅仅是病,更重要的是人。他们或者身居高位,或者是平民百姓,或者富有,或者贫困,或者强大,或者弱小。但是在您心里,这种区别无关紧要。您不仅为病人医好身体的病痛,更给了他们以同等至高的尊重,使每一位病人感受到人生的尊严"。

著名外科学家曾宪九教授称吴蔚然的手术"可谓炉火纯青,是科学与艺术的和谐";与吴蔚然相处20年的同事韦军民回忆老师"他已85岁高龄,我陪他到广州开会,办会方要给他买头等舱,他坚决不肯,说他坐经济舱完全可以。住酒店给他安排了较好的房间,他说太浪费,住一晚有张床、能洗澡就行了。而现在有些所谓的大专家,讲条件,耍大牌,出去讲学、开会,没有头等舱不去,非高级酒店不住,相比之下不汗颜吗!"

告别仪式现场,白发苍苍者有之(其中还有一位98岁的老人、吴蔚然的大学同学),青年学子有之。悲痛的人们排着长队含泪送别德艺双馨、淡泊名利的吴院长,唏嘘吴氏四兄弟成为"绝唱"。

遗体告别仪式现场

据悉,1920年11月24日出生在江苏常州的吴蔚然,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北平协和医学院、华西协和大学等高等学府,获得理学学士、医学博士学位。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京中和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73年调入北京医院,任副院长,开始了他为之奉献了大半生的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在周总理病重期间,他曾守护到最后一刻。1984年10月1日,他与邓小平同志同乘一辆检阅车出席国庆阅兵式。上世纪60年代末,他曾为毛主席做过手术……

他是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第一、二、三届专家组副组长。他是全国劳动模范、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十一届常委。

吴蔚然同志永垂不朽!

意气风发的吴蔚然和夫人黄伍琼

吴蔚然和邓小平夫妇

1972年10月,吴蔚然团长率领中国医学代表团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医学代表团访美的破冰之旅。图为代表团成员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基辛格。代表团随后还访问了加拿大和法国。

一句话使毛主席欣然接受手术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一天,正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吴蔚然接到一项任务,去中南海为毛泽东主席会诊。事实上,这次会诊的真正目的是让吴蔚然劝说主席做一个小手术。吴蔚然介绍,

“我很少给毛主席看病,因为他得的主要是内科病,他没有外科病。那是哪年我忘了,反正‘文化大革命’当中。有一天,卫生部黄树则副部长带我去给毛主席看病。那是个夏天,毛主席身上长了个大疮,肿得好大,化脓了,疼得要命。”

实际上毛主席对医生不是特别的信任,他特别有自信。但是在如何劝说毛主席动手术这个问题上,吴蔚然并没有考虑太多。他回忆说“当时毛主席看着我,也不说话,后来我看了,我就说:主席呀,你这问题‘表面化’了,该解决了。我没说它脓不脓,我也不说挑不挑,割不割,我说这个问题很‘表面化’了,应该解决了,他说吴蔚然,你这大夫会说话,那就办吧。那就打麻药把脓放出来,脓放出来他就不疼了,就好了。”就这样手术由吴蔚然操作。

在此事前,吴蔚然并没有跟毛主席面对面说过话。只是在天安门城楼,或者某些时候见过。那时候是文化大革命,见到毛主席谁都哆嗦。但他倒没觉得,他认为“病人就是病人,医生就是看病的。相信我,我就治,你说不相信我,那就换个人吧,反正我也不能要求非让我治。”

吴院长,我们怀念您

文/北京医院原副院长 栾文民

我第一次和他近距离接触是在七十年代初,有一天,医院保健办公室通知我到会诊室给外宾会诊,我提前就去了。看见吴院长正在会诊室坐着,见了我,给我介绍情况:栾大夫,今天会诊的外宾是巴基斯坦的外交部长,可能是口腔黏膜白斑,你熟悉吗?我回答:比较熟悉,是口腔科的常见病。他说:那好。今天还请了两位外院专家,一位是你的老师,北医口腔医院的郑麟蕃教授,另一位是协和医院的宋如耀教授。说着,两位外院专家就到了,我们一起到诊室对病人进行了检查。然后就回到会诊室讨论病情,由吴院长主持,诊断很明确,是口腔黏膜均质性白斑,过量吸烟引起的。吴院长很认真,问了病理的改变,癌变的可能性,及癌变的表征,这都是关键问题,郑教授都给了详细的回答。讨论后,吴院长建议由郑麟番教授向外宾谈会诊结果。郑教授是在日本留学的,英文不太熟悉,需要翻译。吴院长对宋如耀教授说:宋大夫,你来吧!宋教授连忙摆手,说:不行,不行。您英文好,又是主持,还是您来吧!吴院长也不再推脱,说;好吧!请来外宾后,由郑教授介绍会诊结果,吴院长翻译。这是我第一次听吴院长讲英文,吴院长发音纯正,不紧不慢,有节奏感。谈完后,吴院长又和外宾聊天,吴院长很有风度,和外宾谈笑风生,有时逗得外宾哈哈大笑。外宾对会诊的结果很满意,也看得出来,对吴院长非常敬佩。

我在1982年出国留学之前,一直做颌面外科的工作,在手术室经常和他见面。我在做完手术后,常到其它手术间看一看其它科室的手术,以便学习。特别是遇到吴院长做手术,我一定去看。

吴院长在手术台上,总是一改平时和蔼可亲的面孔,变得非常严肃。他对术中的解剖结构都用英文,伸手要器械也是用英文,有时器械护士几次递的器械不对,他会发脾气,把器械扔掉,使大家都很紧张。但是手术完成后,他又恢复了笑容可掬的面孔,和手术护士有说有笑,像没发生什么事一样。我听说有一次,一个年轻大夫给患者消毒、铺巾,违反了无菌原则,吴院长把治疗巾扔在地上,让年轻医生重来,非常尴尬。手术是关系到患者生死的大事,患者命悬一线,来不得一点马虎,严肃和严厉是必须的。现在个别医生在手术台上谈和手术无关的事,甚至谈笑风生,应该反思,好好学习吴院长对手术严格严肃的精神。

有一次,得知吴院长要做一例颈动脉瘤的手术,我很兴奋,因为我在北医进修时,见我的老师做过,手术风险很大,碰破血管会造成大出血,压迫颈动脉窦血压会突然下降,都有生命危险,非常险恶。我的老师手术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非常紧张,手术从上午做到下午。这次看吴院长做,大开眼界,他手很灵巧,解剖层次清晰,操作轻柔、准确、果断。两三个小时就完成了。使我非常敬佩!

八十年代,我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去手术室前,外科曹金铎主任给吴院长打了个电话,吴院长在电话中说;你们先进手术室准备,我随后就到,由我来做。我听了以后非常感动。后来吴院长从家里赶到医院,亲自为我手术,手术非常成功,现在连疤痕也很难找到了。

我担任副院长时,经常接见来访的外宾。介绍医院的情况。有一次,接见几个外宾,吴院长也来了,可能是他的朋友。我有点紧张,因为我知道吴院长的英文非常好,我的英文是半路起家不是科班出身,心中有些忐忑。介绍了医院的情况后,他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我都回答了,其中有个外宾问了几个关于中医和针灸的问题。这是过去接待外宾没有提过的。所幸我在丹麦进修时,曾给牙科学院讲过“中医和针灸在牙科的应用”对中医的理论和常识及英文名词比较熟悉。外宾对我的回答很满意。接见后,吴院长找到我说 :老栾,你回答得很好!从那次以后,凡有他认识的外宾或朋友来访,他都请我接待。每次有他的外宾来访,吴院长都找到我,介绍外宾的情况和要求,并约定好接待时间。实际上他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是吴院长的风格,总是非常谦逊,对他人包括同事、病人和晚辈都表示尊重。

我出国探亲前,到病房去看望他,去了三次他都在睡觉,不便打扰。第四次才见到他。他半卧在床上,消瘦了很多,话也不多,我临走时,他冲我微笑了一下,叫了一声我的名字:文民,并微微点了一下头。我连忙说,吴院长您多保重!多保重!我向他深鞠了一躬。出了病房后,感到非常难过,意识到这可能是见吴院长的最后一面了。在回来的路上,我在想,我年轻时,吴院长叫我栾大夫,后来叫我老栾,今天叫我文民……心中一阵酸楚。

吴院长您安息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