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年少成名的老生张学津:凭周总理一句话得“解放”

句子大全 2011-03-09 12:06:38
相关推荐

张学津(资料图)

张学津在被强迫劳动九个月后,总算凭周总理的一句话:“学津还年轻,可以再教育嘛”,而得到了解放

张学津(1941-2012)

京剧大师张君秋之子,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自幼受家庭熏陶,7岁开始学戏。先后拜陈喜光、王少楼、马连良为师。以京剧《箭杆河边》、《画龙点睛》闻名。

表演深得马派神韵,唱腔融“余”、“马”两派于一体。

2012年12月27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学津先生的送别仪式在八宝山公墓举行。张的大弟子朱强说:“先生去世后,老生就没了,到头了。”从流派创新的角度来看,张学津确实带走了太多的老生表演艺术绝技。梨园界早有说法:“文革后只出两个角儿,一个马派张学津,一个张派薛亚萍。”

张学津1941年出身梨园世家,是有“十旦九张”之称的京剧大师张君秋的长子,8岁时考入北京艺培学校(今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王少楼、陈少武学老生,宗余派,又于1962年拜马连良为师,因之身兼家学及各名家流派之长。早在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张学津便以《箭杆河边》一剧爆响全国。特别是他用“反二黄”创新了“劝二癞子”这一中心唱段,这支名曲好腔至今仍脍炙人口。1989年,张学津又排演了他的代表作《画龙点睛》,在唱、念、做、打几方面都有创新,他饰演的唐太宗睿智威严、飘逸潇洒、极具帝王气概,成为马派艺术在新时代所达到的最高成就。该剧于1991年荣获首届文华大奖 。2001年,他又在新编历史剧《大唐贵妃》中扮演唐明皇,此戏的“仙山重逢”一折成为了他创作的最后一个代表作,这一折也令他为当代老生艺术树立了标杆。

与马连良如影相随

张学津是张君秋先生12个孩子中的长子,也是学戏的诸昆仲里最著名的一位。他六七岁便首次登台与张君秋、马连良等京剧大师同台演出,他饰演《三娘教子》中的小东人薛倚,一出场便获得了台下观众一个碰头彩。首次登台便大获肯定,也促使父母下决心让年仅7岁的他报考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考试时张学津仅演唱了一段《捉放曹》中“听他言”的西皮慢板,便被顺利录取。用心、努力和极高的艺术悟性,张学津很快就成为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吃上了余派须生名伶王少楼的单独“小灶”,打下了扎实的余派功底。之后,他又先后师从多位名师学艺。1961年11月22日,张学津听从父亲张君秋的意见并征得王少楼老师的同意,在李少春、袁世海、老舍、田汉等人出席的集体拜师仪式上,正式拜在马连良先生门下,开始学习马派艺术,得马连良先生传授《清官册》、《淮河营》、《赵氏孤儿》、《借东风》等剧目。

拜师后,张学津依然管马连良叫马爷爷。这是因为当年张君秋刚成名的时候,有一天去朋友家拜客,突然房内站满警察,把所有人都带到宪兵队,到晚上也没有回家。张君秋的母亲急得一夜未眠,托人找马连良及其夫人出面找人,送了不少金条才把张君秋放出来。由于有这么一番救命之恩,所以张君秋便拜马连良夫妇为义父义母,并叮嘱张学津一定要管马连良叫马爷爷,不能忘记人家的恩德。

张学津经常跟马先生外出看戏、逛商店、遛公园、串门访友、泡澡堂子,他把马先生的生活习惯、嗜好乐趣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张学津像马连良一样,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以至演出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他的靴子底、水袖、护领不允许有一点脏,服装不允许有一点褶皱,他经常自己用白粉刷靴子,自己拆洗水袖护领,自己熨烫戏装;在后台,他的化装总是最讲究、最干净的。

张学津学习马派艺术,并不是刻意追求一个“像”,他演出马派戏时虽有马连良的影子,却没有模仿的痕迹;他是在谭、余派的基础上学习马派,非常巧妙地找到了余、马之间的契合点,使他从学余到学马的过程变成他艺术道路的延伸和发展,这都是他在不断的、长期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结果,所以才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原北京市戏曲学校副校长于世文先生就说,张学津的谭、余派基础都非常雄厚,是以余派的劲头唱马派的腔。这可能受到他父亲的影响,张君秋学四大名旦,唱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的戏,还偷荀慧生的腔,但是谁都不宗,结果四大名旦都有文章称赞张君秋。张学津唱的《箭杆河边》等戏,也显出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之象,马连良先生也非常赞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