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天水市人民政府 年鉴 《天水年鉴(2018)》市情概览

句子大全 2011-03-05 23:22:18
相关推荐

市情概览

GENERAL SITUATION TIANSHUI CITY

基本情况

◆建置沿革天水夏、商时期属雍州。公元前891~前886年,秦先祖嬴非子为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秦亭),号嬴秦。秦亭是今天水市辖区见于史籍的最早地名。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灭邽戎、冀戎,置邽、冀二县,这是中国历史上见于史载最早的两个县级行政设置。邽县城就在今天水市城区。秦始皇时,在今陕西渭南设下邽县,原邽县改称上邽,以示区别。西汉承接秦制,实行郡县二级制。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从陇西、北地二郡析置天水郡,辖16县,于是有“天水”之名。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改称汉阳郡,辖13县,郡治冀县。三国魏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 析雍州置凉州、秦州两大行政区,从此有“秦州”的称谓,因境内设过“秦邑”且是秦人的发祥地而得名。汉阳郡属秦州,州、郡治所均在冀县。不久,秦州并入雍州,魏明帝时汉阳郡改称天水郡。西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合雍州陇西、天水、略阳、南安、武都及凉州金城、梁州阴平七郡重设秦州。今天水市辖区大部分属天水郡,小部分属略阳郡、南安郡。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撤秦州并入雍州。晋武帝太康七年(286年),再立秦州,秦州州治、天水郡郡治均由冀县迁移至上邽,从此,今天水市城区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匈奴刘曜攻灭西晋,中原动荡,天水大乱。秦州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前凉、后秦、西秦、夏等割据政权占据。隋唐时,撤销郡级建置,实行州、县两级制,秦州地域缩小,辖上邽、成纪、伏羌、陇城、清水等县 ,所辖和今天水市辖区大致相当。五代十国时期,秦州先后为后梁、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蜀、后周轮流占有。北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秦州归宋。而吐蕃各部散落陇右山谷,势力正炽,宋实际控制的西部疆域只达秦州夕阳镇(今秦州区藉口镇),秦州成为北宋最重要的边防城市。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占据秦州。元代,州城得以恢复,秦州辖成纪、秦安、清水3县,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明代,秦州辖秦安、清水、礼县3县。明太祖洪武年间,修筑秦州卫城;明世宗嘉靖年间又筑西关城。后经多次重修增修,至明末,秦州城形成东西五城的形制,分别为大城、中城、东关城、西关城、小西关城(伏羲城)。清圣祖康熙八年(1669年),陕甘分省,秦州属甘肃巩昌府。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辖秦安、清水、两当、徽县、礼县5县。民国元年(1912年),骁锐军统领黄钺发动秦州起义,成立甘肃临时军政府,颁布约法,宣告独立,响应共和,清王朝在甘肃的统治宣告结束。民国2年(1913年),北洋政府推行省、县二级制,暂存道制,撤秦州设天水县。民国9年至民国15年(1920~1926),军阀孔繁锦坐镇天水,开通天水通往各县的大车道,拓宽县城街道。抗日战争爆发后,天水成为后方重要城市。1949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成立。同年12月,天水分区改称天水专区,辖8县。1950年2月,析天水县置天水市,以城区作为天水市的行政区域。城区以外为天水县(今秦州区天水郡)行政区域。1969年10月1日,天水专区改称天水地区,辖天水市、天水县、甘谷县、武山县、清水县、张家川县、秦安县、徽县、两当县、西和县、礼县1市10县。次年,漳县划归天水地区。1985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天水市升为地级市,撤销天水县,设立秦城、北道两区,市人民政府驻秦城区。将原天水地区的徽县、两当、西和、礼县划归陇南地区;漳县划归定西地区。天水市辖秦城、北道两区和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2004年9月30日,秦城区更名为秦州区,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截至2017年底天水市辖秦州区、麦积区和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位置和面积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东以陇山为界与陕西省毗邻,南跨西秦岭与陇南市相接,西到桦林山、天爷梁与定西市相连,北越葫芦河中游与平凉市接壤。介于北纬34°5′~35°10′ 和东经104°35′~106°44′之间。东西长197公里,南北宽122公里,面积14359平方公里。市区东西长57公里,南北宽1~2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

◆地质天水市以西秦岭为分水岭,横跨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黄河流域的渭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长江流域的西汉水自北向南纵贯南部。著名的陇山山脉绵延西北部,西秦岭山脉蜿蜒东南部。地势呈西高东低走势,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最高为武山县滩歌镇境内的天爷梁,海拔3120米;最低为麦积区东岔镇的牛背村渭河谷地,海拔748米。东北部的陇山、南部的小陇山和西秦岭等地,为土石山区,气候湿润,森林草坡广布,植被覆盖度较好。其他地区为黄土峁梁沟壑,植被稀疏,气候较为干燥。

◆地貌 天水地貌格局承袭地质历史长期发展的古地貌,同时受到流水的侵蚀和风蚀等。在渭河以北,其地质构造属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北与鄂尔多斯台地相连,在中、新生代陷落,与陇中盆地连成一片,沉积了深厚的第三系红色泥岩和沙砾岩层。在第三纪末的喜马拉雅运动中,盆地东部褶皱隆起,形成陇山,中部形成天水—西礼断陷。第四纪以来,又堆积了几十米厚的黄土层,形成黄土丘陵的雏形,后经长期外力侵蚀作用,发育成黄土山梁沟壑景观。渭河以南的秦岭山地,属西秦岭海西构造褶皱带,是古生代后,经过多次地质构造回旋,使不同岩性的地层出露地表,加上长期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现在的山高谷深、陡峭起伏的地形外貌。天水市南部和东部因古老地层褶皱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广大地区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造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发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自然资源

河流、水资源 天水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水系的渭河流域,面积11936.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3.3%;南部地区(秦州区和麦积区的14个乡)为长江水系的嘉陵江流域,面积2388.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6.7%。渭河是全市主干流,境内全长332公里,占渭河总长度818公里的38.2%。境内支流较为发育,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有6条,南北岸有散渡河、葫芦河、牛头河、榜沙河、大南河和藉河。嘉陵江流域上游有西汉水、白家河、红崖河等主要支流,除葫芦河外,均发源于天水市境内。天水各河径流主要依靠降水补给。渭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600毫米以下,蒸发量大,植被覆盖率极低,降水后滞留调节能力很差,各河流径流量普遍较小。嘉陵江上游各河流地处秦岭南坡,年降水量大都在700毫米以上,植被覆盖率高,蓄水能力强,径流量多且稳定。天水市境内降雨和径流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分为三个径流区:(一)由关山南—元龙—甘泉—娘娘坝—苏城一线以东及东南部,年径流深大于150毫米,径流模数为1~3升/秒·平方公里。关山以东地区为3~6升/秒·平方公里。(二)葫芦河及散渡河流域,渭河谷地南河川至鸳鸯镇区段,年径流深小于75毫米,径流模数小于1升/秒·平方公里。(三)牛头河、藉河及西汉水流域,甘谷、武山南部山区,年径流深大于75毫米,小于150毫米,径流模数大部分小于1升/秒·平方公里。少部分地区为1~3升/秒·平方公里。全市平均年径流深95.2毫米,径流总量约为24.0亿立方米。

根据2013年公布的《天水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为2011年度。河流天水市共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124条,天水市内总长度为5240.5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71条,天水市内总长度为2167.2公里;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10条,天水市内总长度为754公里;流域面积100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3条,天水市内总长度为379公里。湖泊天水市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0个。

土壤 天水市土壤类型和种类主要有温带草原黑垆土区、黄绵土区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灰褐色土区。温带草原黑垆土区、黄绵土区主要分布于渭河南北的黄土高原地区,海拔2000米以下。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灰褐色土区主要分布于陇山、秦岭林区及林间草地,海拔2000米以上。据1980年、1987年土壤普查资料,市境内土壤有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初育土、人为土、半水成土、水成土、均腐殖土等8个土纲,棕壤、褐土、黑垆土、黄绵土、红黏土、新积土、淀淤土、水稻土、潮土、灰色草甸土、暗色草甸土、沼泽土等12个土类,26个亚类、67个土属,104个土种。

矿产 天水市金属矿产有铁、铬、铜、铅、锌、锑、金等矿种。有17个铁矿,矿床成因有变质热液、沉积变质、热液、矽卡岩型。张家川陈家庙铁矿床为中型矿床,其他均为铁矿点。铬矿有武山鸳鸯镇费家山铬矿和麦积区利桥乡吴家河西沟铬矿,规模小。铜矿矿床成因有变质热液再造型、岩浆型、热液型、石英脉型,分布在武山三水沟、张家川陈家庙、清水上王家庄、后沟和秦州区红铜沟。钼矿有武山阳坡山、麦积区磨扇沟矿点。武山三水沟多金属矿床,主要矿物有菱铁、次为铅、铜、锌。铅矿见于清水县李家沟。金矿有清水杨坪、麦积区花石山、秦州区柴家庄3处,矿床属含矿石英脉型。非金属矿产有硫铁矿、滑石、钾长石、硅石、石灰岩、白云岩、透辉石、大理石等矿种。

◆动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 天水市植物种类丰富,共有高等植物2000余种,其中蕨类21科41属90种2变种1变型,裸子植物8科20属45种4变种,被子植物142科786属2369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乔木312种。

动物资源 天水市境内动物区划分属古北界季风区北部华北区的黄土高原亚区,东洋界季风区南部华中区的西部山地高原亚区。

黄土高原亚区:包括渭河以北部分地区及渭河谷地,多为农田和草原,最普遍动物是田野生活的小型啮齿类及食虫类小兽。常见的食肉类有狐、黄鼬、獾、猪獾、貉等。鸟类的优势种和常见种有大山雀、喜鹊、灰喜鹊、麻雀等。候鸟有家燕、楼燕、金翅、黄鹂、柳莺等。旅鸟有鸿雁、绿头鸭等。爬行类和两栖类有草游蛇、黄脊游蛇、壁虎、北方草蜥、蟾蜍、青蛙等。

南部山地高原亚区:包括渭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和西秦岭一带,为古北界和东洋界分界的一部分。海拔高,地形崎岖,气候较四川盆地干寒,森林灌丛与农田交错,两界动物相互渗透。偶尔见的有猕猴、金丝猴。常见蹄类有麂、牙獐、毛冠鹿、野猪和林麝、秦岭羚羊等。鸟类有麻雀、大嘴乌鸦、白鹡鸰、喜鹊、雉鸡(野鸡)、大山雀、画眉、山斑鸠、金翅、暗绿绣眼、家燕。冬季有多种雁鸭、潜鸭、麻鸭、金鸡等。爬行类和两栖类有草游蛇、鸟游蛇、北方草蜥、鳖、青蛙、金线蛙、大蟾蜍、斑腿树蛙、秦巴北鲵等。

(选自《天水市志》《天水史话》)

◆气候天水市地处副热带北缘和青藏高原东部边坡地带,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天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陇上江南”、“陇上明珠”之称。

天水市气温空间分布差异大。年平均气温分布由中东部河谷地带向北、东及西部山地呈递减趋势,分布范围在8℃~12℃之间。气温年较差23.9℃~26.1℃,极端最低气温-17.5℃~-24.9℃,极端最高气温34.4℃~38.3℃,无霜期在130~230天左右。

天水市年降水量在425.0~553.2毫米之间,受地理地形影响,年降水量地域分布极为不均,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南部山区及关山山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武山、甘谷及秦安大部不及500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860.1毫米,最小年降水242.7毫米。

近地层风速一般不大,年平均风速约0.9~3.0米/秒。四季分布以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年最大风速14~22米/秒,关山区张家川县最大22米/秒,渭北秦安县最小14米/秒。

太阳辐射量5394.12~5583.66兆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在2000~2300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46~49%。地域分布以渭北三县较多,均在2100小时以上,其中武山县最多为2280.8小时;其他各县区差异不大,在1900~2100小时之间。月变化以春末5月最多,仲秋10月最少。由于天水市处于中国地形和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干旱、冰雹、霜冻、暴雨、低温阴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

◆2017年气候特点2017年天水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正常。各地气温均高于历年同期;降水量时间分布差异较大,2月、5月、8月、10月大部分地方降水偏多,其余各月均偏少;日照时数2月、5月、6月、11月、12月偏多,其余各月均偏少。2017年气候条件对国民经济影响利弊兼有,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有初夏旱、伏旱及冰雹。上半年属正常偏好年景,下半年属偏差气候年景,总体气候条件比较有利于工农业生产。

气温2017年1~12月各地平均气温为9.1~12.5℃,比历年同期偏高0.6~1.4℃。

图1 天水市2017年平均气温距平分布(℃)

降水2017年各地降水量为419.3~660.5毫米,秦安、武山、清水与历年同期持平,其余各地比历年偏多1~3成。

图2 天水市2017年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

日照2017年日照时数为1906~2106小时,属正常,隆冬(1月)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比历年偏多;后冬(2月)偏多1~5成。春季日照为514~604小时,与历年同期基本持平。夏季日照为611.3~702.2小时,除甘谷、武山与历年持平外,其余各地偏多1~2成。秋季日照为281~363小时,偏少2~3成。

图3天水市2017年日照距平百分率分布(%)

◆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春季透雨受高原槽和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2017年3月9-12日,天水市出现春季第一场透雨。此次连续性雨雪天气具有范围广、强度强、影响大的特点,各地最大日降水量基本均出现在12日,其中麦积、武山及甘谷日降水量分别为28.0毫米、22.6毫米及29.1毫米,均突破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值,达到近46年以来3月日降水量的最大值。秦安县部分乡镇雪深达30厘米,武山县最深降雪厚度达到54厘米。

干旱、高温2017年4月中旬至下旬、6月中旬至下旬,全市降水量比历年偏少60%以上,达到干旱指标。7~9月,全市各地气温偏高、降水持续偏少。自7月9日起,全市各地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8月3日,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气温创2017年之最,其中麦积区日最高气温达到38.5℃,突破历史极值。

冰雹2017年全市共出现局地冰雹11次,冰雹灾害致使部分乡镇果园及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

洪涝2017年8月6日上午,全市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甘谷县大部分乡镇出现大到暴雨,其中六峰镇降水量达到66.1毫米。8月6至7日,秦安县出现大到暴雨,城区降水量为39.3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中山乡香山村,为118.4毫米。

◆行政区划1949年8月,天水分区辖天水、甘谷、武山、徽、两当、通渭、秦安、清水8县。1950年2月,增设天水市,以天水县城区为天水市行政区域。同年5月25日,将平凉分区的庄浪县,岷县分区的陇西、漳县划归天水分区。天水分区辖天水市及天水、秦安、徽、两当、武山、漳、甘谷、清水、庄浪、陇西、通渭11县,81区公所,614乡。1953年底,天水区辖天水市、天水、徽、两当、武山、漳、甘谷、秦安、清水、庄浪、陇西、通渭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区共1市11县1区,112区公所,887乡。1954年天水专区辖1市11县1自治区、113区公所、962乡、4区、13街公所。1956年1月,天水专区的陇西县、通渭县划归定西专区,武都专区的礼县、西和、成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的庄浪县划归平凉专区。1956年,天水专区辖1市12县、43区、396乡、14镇、7街道办事处;1957年11月18日,天水专区辖1市12县、38区、390乡、14镇、7街道办事处。1958年3月8日,徽县大门、汪川两个乡划归天水县;4月4日,撤销两当县并入徽县;4月8日,撤销武都专区,所辖宕昌、文县、武都、康县、岷县5个县划归天水专区;9月5日,西和、礼县合并设立西礼县,徽县、成县合并成立徽成县;12月16日,天水专区的岷县划归定西专区;12月20日,天水县划归天水市,撤销甘谷县,漳县、甘谷、武山合并设立武山县,张家川县和清水县合并设立清水回族自治县。同年,农村撤销区乡设置,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城市设立街道办事处。1958年,天水专区辖1市6县1自治县,129人民公社,4街道办事处。至1961年11月15日,恢复武都专区,武都、宕昌、康县、成县、文县仍划归武都专区;12月15日,恢复天水、甘谷、漳、两当、西和、礼、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撤销徽成县、西礼县和清水回族自治县,漳县划归临洮专区。至1961年底,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天水县、西和、礼县、徽县、两当、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市10县,60个区,440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1962年天水专区辖1市10县、444个人民公社、4街道办事处。1963年10月23日,撤销临洮专区,将临洮专区所属漳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辖1市11县、482个人民公社,3镇、4街道办事处。1964年5月31日,缩小天水市郊区;7月5日,天水市所属的二十里铺、花牛和吕二沟公社的部分地域划归天水县。1964年,天水专区辖1市11县、478个人民公社、7镇、7街道办事处。1969年10月1日,天水专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天水地区革命委员会,辖1市11县、223个人民公社、5镇、4街道办事处。1980年,天水地区辖1市11县、232公社、5镇、8街道办事处。1985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天水市升为地级市。原属天水地区的西和、礼县、徽县、两当4县划归陇南地区,漳县划归定西地区。新设秦城区、北道区。新设立的天水市辖秦城、北道2区,甘谷、武山、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138乡,11镇,11街道办事处。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秦城区更名为秦州区,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更名后两区行政区划不变。至2017年,天水市辖秦州、麦积2区及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个县、12个乡、101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2491个村委会、116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郡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04人,为陇西诸郡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汉阳郡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5人。隋大业五年(609年),天水郡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14人。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秦州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6人。宋崇宁元年(1102年),秦州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43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秦州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9.79人。宣统元年(1909年),秦州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人。民国24年(1935年),天水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人。民国25年,天水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人。

1953年,今辖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3.9人。1964年,每平方公里111.9人。1982年,每平方公里187.6人。1990年,每平方公里203人。全市人口密度最高的甘谷、秦安每平方公里310人,是甘肃省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最低的清水县每平方公里130人。天水市人口在地理分布上总的特点是:渭河沿岸及支流河谷地带人口稠密,山区林地人口稀少。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全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3262548人。

2017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3.98万人,自然增长率5.69‰。

◆民族天水市境内民族最先有戎、羌、氐。魏晋南北朝时,周边少数民族内迁,今辖区先后被匈奴建立的前赵、羯族建立的后赵、氐族建立的前秦、羌族建立的后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控制。同时还受到氐族建立的仇池、鲜卑建立的西秦、匈奴建立的大夏侵扰。而土族的清水氐、略阳氐、临渭氐或在本地或迁徙他方,建立前秦、仇池、前凉、成汉4个政权。时匈奴、鲜卑、羯、氐、羌在本区都有分布,与汉族相杂而居。至隋,秦州的各少数民族一概汉化,成为汉族。唐前期,国力强盛,周边的少数民族无法自流进入秦州,所谓“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但依旧有战败的少数民族被迁徙到本区,形成杂处局面。杜甫《秦州杂诗》言“降奴兼千帐,居人有万家”。唐中后期,吐蕃势力侵入,统治近百年。唐大中三年(849年)之后,恢复失地,部分吐蕃族仍未退出,直至宋后期逐渐融合于汉族。而秦州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控制,西北受到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侵扰。宋以后回族形成,经明代发展,构成回汉杂居局面。清同治元年至十年(1862~1871年),西北回族反清大起义,秦州回族全部波及。起义失败后,清廷将张家川指定为回族迁徙重点区域,张家川回族聚居区形成。1949年后,随着陇海铁路修建及中央部、省属企业的陆续迁建,外籍人口大量迁入,由此,民族成分发生变化。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在全市常住人口中,有34个可识别民族,其中汉族3046746人,回族214084人,其他少数民族1711人,未识别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7人。人口超过10人的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东乡族、壮族、苗族、土家族、锡伯族、土族、维吾尔族、黎族、彝族、朝鲜族、布依族、瑶族。人口在10人以下的有怒族、水族、裕固族、畲族、达斡尔族、羌族、高山族、撒拉族、京族、俄罗斯族、白族、傣族、傈僳族、佤族、塔吉克族、门巴族。

◆宗教相传,秦地人尹喜善观天象,道行高超。任函谷关令时,老子西行过关,尹喜相迎,老子为其著《道德经》。后尹喜回陇西传习道术,著《关尹子》九篇,后人尊称《文始真经》。虽系传说,但说明道教在天水的传播是相当早的。汉代以后,道教正式形成,今辖区有道士活动。晋惠帝时,高僧帛元从长安西行陇右传播佛法,佛教始兴。南北朝,佛教盛行一时,开窟造像蔚然成风,著名的麦积山石窟、拉梢寺石窟,即凿于此时。隋代佛教持续兴盛,南郭寺佛塔即隋代所建(民国时毁)。唐之后,或崇道抑佛,或佛道并兴,佛道的兴衰多由政治左右。宋元之际,秦州逗留或居住的穆斯林商人或贡使增多,伊斯兰教传入。元代,回回人在秦州等地形成聚居,在秦州北关建成规模宏大的清真大寺。同期,龙门派丘处机弟子梁志通栖迹秦州玉泉观,弘扬道法,道教得以发展。明清,佛道并行,时有宗师。清光绪初年,天主教、基督教传入天水,发展较快。民国时期,佛道转衰。1949年8月,天水解放后,宗教信仰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保护。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开展民主改革,实行民主管理。1958年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政策遭到破坏,宗教活动被迫停止。1978年后逐渐恢复。至2017年,天水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民俗天水民俗内容丰富,随着时代发展,生产生活、仪礼、岁时节日、信仰、禁忌等民俗不断演变,反映着天水社会的发展变化。天水的岁时节庆民俗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等。

春节 俗称年节、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日,统称过年,以初一、初二、初三、十五日最为隆重。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扫屋舍,开始除旧布新。除夕,全家团圆,出外者要及时赶回家。下午家家户户贴春联、挂年画、贴门神、贴窗花,装饰庭堂。要开神主堂,接先人回家“过三天年”,在供桌上“坐纸”、献茶饭,祭祀祖宗。天水除夕晚上的年饭一般是臊子长面,有加吃扁食、饺子的。且一定要有剩余,取意“岁交子时,常年有余”。但在秦城区北部,大年三十晚上也有吃搅团的习俗,有“三十日吃搅团,来年有搅然”,(即有钱用)之说。年饭毕,长辈给儿孙散盘缠(即压岁钱)。然后合家围住火盆(农村旧俗有“有吃没喝,三十晚夕一盆大火”的说法),续香守岁,俗称“守先人”,讲古论今,说笑话,玩纸牌(俗叫掀硬纸)。交子时,鸣鞭炮,开大门,迎喜神。正月初三晚饭后“送纸”(俗称送先人)。此后人们便可携带礼品,走亲访友,谓之拜年。武山与陇西毗邻的一些地方,在初四晚上送纸,留先人在家多享受一日。正月初九俗称上九,据传是玉皇大帝的生辰,天水人称为天爷诞辰。初八日晚上即为天爷暖寿,鸣放纸炮,上香祭祀,顶礼膜拜。交初九子时,富裕之家在庭院中以煮熟之猪头祭天。各地社火也于初八、初九后开演。一些地方还要在初九日组织戏班唱戏。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俗称灯节,又叫上元节。是日,家家团聚煮元宵(汤圆)吃。城乡都要张灯结彩,入夜,花灯齐放,人们云集街头,观灯展、看焰火,尽欢达旦。正月十六日相传为伏羲诞辰日。是日官民祭祀伏羲,规模盛大。春节期间,无论城乡,龙灯、狮子、高抬、腰鼓、跑驴、竹马灯、旱船、夹板、高跷、马秧歌、蜡花、打虎等各式各样的秧歌倾巢而出。

二月二 古称中和节,也叫春龙节。此日“龙抬头”,蛰虫复苏。家家户户炒蚕豆、豌豆、大豆、爆米花,杀虫爆蛐,祈祷年内不降冰雹。农村还有打“灰簸箕”的习惯。是日早晨,家庭主妇以簸箕盛草木灰沿院落四周,一边用擀面杖敲打簸箕,使其草木灰撒在墙根,一边口中念着“二月二,龙抬头,蛇蚤壁虱别抬头,要抬头,一簸箕打在灰里头”。意即消灭害虫,祈求五谷丰登。旧时农村中多以红布缝制春牛缀于小儿左袖以祛疾疫。又将炒熟的蚕豆、豌豆等串成串,让小孩子佩戴于脖颈,据说可以减轻麻疹、天花等病。

清明节 农历三月的第一个节气,为传统的扫墓节。清明扫墓,俗称上坟。三年后的旧坟才可以培土整修。春分过后,即可先祭扫新坟,清明前几天祭扫旧坟。在坟头插纸幡、挂纸条、化纸钱,并且在墓地植树种草。旧时大姓人家有清明会,族人轮流主持,合族上坟,举行隆重祭扫礼仪,今已变为一家一户祭奠祖先。在祭扫祖墓的同时,还伴有踏青、春游、放风筝等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城镇的机关、学校则在清明节组织职工、学生为革命先烈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已渐成俗。天水一些地方,在清明用大红布缝制约寸许宽的长方形小袋,内装红花籽,缀于小儿衣服左肩,寓意可以增寿禄、添力气。俗语云:“身背红花籽,镢头匏子(打土块的木榔头)打不死。”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城乡民众早起,偕老携幼,登山郊游,折柳采艾,摆露除病,境内人称此活动为“摆露水”。家家门庭插柳枝、艾蒿以避邪气。有的人甚至采集许多艾蒿存起来晒干作药用。少年儿童佩戴香草荷包,手腕、脚腕处缠五彩丝线(线镯子,俗称花花手),腰系绣有“五毒”图案的红裹肚,肩缀做成动物形状的香包,耳门、鼻孔、囟门、发际等处涂抹雄黄酒,以避虫疫,人们吃粽子、甜醅、油糕、凉粉、绿豆糕、熟鸡蛋等食品,是古代寒食节的传承。端午节,人们还有互赠食品的习俗,学生、徒弟、新女婿要分别给老师、师傅、岳父母送礼品(俗称追节)。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古称天贶节,是纪念先祖的节日。民间传说这一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天,称“晒龙衣”。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晒衣服、被褥、字画、书籍,防潮防蛀。清晨子女要为去世未满三年的亲人泼绿豆汤,意在于和亡人一起换季消暑。孩童在端午节所戴之“花花手”在此日解除,家长要为孩子烙制蝉状薄饼吃,称烙“麦蝉”。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日为七夕,称乞巧节,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而设。是日,姑娘少妇陈瓜果于庭中,穿七孔针,向织女乞巧求艺。午间把一盆清水放于院中生膜,投针则浮,看水中针影若呈花草状,便以为得巧。此俗今已不传。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叫团圆节。节前各家各户准备月饼、瓜果、糖酒,晚上明月东升之时,在庭院摆设香案,献供瓜果,祭月拜月(俗称“献月亮”),然后分食月饼瓜果,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节前亲友之间讲究互相馈赠月饼、瓜果,学生、徒弟、女婿均要向老师、师傅、岳父母“追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又叫重九。旧时文人雅士往往于此日饮酒登高,择地而坐,饮酒赏菊,赋诗抒情,称为重阳会。民间亦有登高之宴,以避祸消灾,健身长寿。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将重九定为老人节。有关部门组织老龄人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召开座谈会,以启敬老之社会新风。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日为寒衣节,传统上专为亡人送寒衣的日子。民间历来重视。是日,人们用纸和棉花剪贴成棉衣、鞋、帽等物,到祖先坟墓或郊外去祭奠焚烧,俗称“送寒衣”。对凡去世未满三年的亡人,尤重视“送寒衣”,认为送寒衣最能表达对亲人的追思之情。在外地工作的人,或先人作古于外地者,家人把“寒衣”封包,写明寄往地址,送城隍庙转交,叫“焚包”,现在家人多在故墓地、路口或僻静处祭祀后烧掉。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为腊八节,传说为释迦牟尼成佛日。人们熬五谷粟米成粥以供佛,余下的分送人家,称“送腊八”。早晨,人们先到河边、泉边,或池塘处敲冰块背回家中,分别搁置于庭院中央(祭天之处)、土地堂、麦垛、粪堆、牲畜圈等处,察看冰块中气泡形状与麦粒、豆粒、荞麦、糜、谷等的形状相似与否,来预测来年何种庄稼收成好。如无处打冰,则在腊八前夕,用盆盛满水,置院中,使之结成冰,俗谓“冰鉴”,次日凌晨察看测断来年的收成。秦州区北部一些地方把冰块立于门侧,名曰“拉马守门”。腊八以吃粥为通俗,粥以小米、黄米为主,掺以扁豆、黄豆、白菜、萝卜、豆腐、肉类等副食同煮,煮熟后加进调料,谓之腊八粥,也叫“糊涂饭”。熬好后的粥给土地堂、灶爷堂、麦垛、门窗扇、牲畜圈、磨子、果树和大农具上抹一点,以示糊住家里的财气不外流,或有犒劳之意,然后全家共食,且要有剩余,象征来年吉庆有余。

祭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民间有祭灶之俗。腊月二十三日,各家各户剪一纸马。备少许饲草,草上洒几滴水,由家庭主妇主祀祭灶,俗称“送灶爷”。祭祀时焚香点烛,敬献灶糖(麦芽糖有黏性)、灶饼。祭后烧掉灶君画像及纸、饲草,表示送灶爷上天了。祭灶后,便扫屋清舍,谓之“扫掉穷土”,置办年货,准备过年。除夕晚上再将灶神接回供奉(也有一些地方腊月二十三日送旧灶,二十四日迎新灶)。此日,家家吃搅团供奉灶君,其意与供灶糖相同,都是为了粘住灶君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此俗至今依然如故。

◆方言天水方言属北方方言区西北方言中甘肃方言的一种。天水方言根据其内部差异,可以从地域分布上分为四大块:冀县(包括今甘谷、武山两县)话、秦州(包括秦州区、麦积区、礼县一部分、徽县一部分)话、成纪(包括秦安县、静宁县部分地区、庄浪县部分地区)话和清水(包括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话。

自然类

热头:日头,太阳。

星宿:星。

天河:银河

走星/臊星:流星。

云彩:云。

抢脸风:迎面来的劲风、顶风。

响雷:打雷。

毛毛雨:细雨。

调雨:中雨。

泡雨:淋雨。

冰凌/冬隆:冰。

冷子:雹子、冰雹。

露水:露。

绛:虹。

晴着哩:晴天。

阴着哩:阴天。

半山腰:山中间。

屲里:坡地、山坡。

山底哈:山底下、山根下。

曳水:汲水。

基子:土坯。

瓦渣:碎瓦片。

堂土:尘土。

恶水:泔水。

吸铁石:磁铁。

臭蛋:卫生球。

乡里:乡村。

巷套:巷道。

烧:霞。

大尽:大月。

天爷:天

涝坝:水塘。

地动:地震。

胡曲/胡基:田里的土块。

干水:开水。

窟圈:野外向下深洞。

年时:去年。

满年:往年。

三十晚上:除夕。

正月十五:元宵。

五月五:端午。

历头:历书。

今过:今天。

明早:明天。

后早:后天。

外后早:大后天。

夜过:昨天。

前过:前天。

早起:早晨。

一天:白天。

擦黑:黄昏。

年成:年景。

热月天:夏天。

多咋:什么时候。

兀早:以前。

满常:往常。

干粮时:吃早饭时。

晌午时:吃晚饭时。

二月二:农历节日。

腊月八:农历节日。

农业类

车彀轮:车轮。

竹箩:筛子。

麦摞子:麦垛。

担担子:挑担子。

笤帚:扫帚

匏子:一种打碎田里土块的农具。

磨:一种磨碎田里土块的农具。

背斗:一种竹编装东西背在背上的农具。

掩子:大竹筐。

推扒:烧土炕的一种用具。

叉:碾麦子挑草用的农具。

碌碡:碾麦子的石滚子。

础子:打土坯、墙的用具。

梿枷:打麦子豆子的农具。

耕子:耕地套牛的用具。

满满:小木碗。

擦地:用铁锹翻地。

塌场:碾麦子遇雨,使铺在场上的麦子泡在水里。

腰:用草、柴拧的捆柴火的东西。

田禾:庄稼。

先麦:玉米。

秫黍:高粱。

洋芋:马铃薯。

大豌豆:蚕豆。

洋柿子:西红柿。

洋洋芋:洋姜。

黄萝卜:胡萝卜。

菜籽:油菜。

毛栗子:栗子。

科桃:核桃。

苦苣:一种野菜。

灰条:一种野菜。

地软:地衣。

蕈儿:蘑菇。

乌龙头:一种山林里生长植物,苞芽可做野菜。

椒:花椒。

酸刺:沙棘。

地毪毪:苔藓。

荨麻:一种可蜇人皮肤的草本植物。

红丢丢:枸杞。

猫娃草:一种草。

虫鱼鸟兽类

儿马:公马。

骒马:雌马。

脬牛:母牛。

犍牛:公牛。

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

牙狗:公狗。

女猫:母猫。

牙猪:公猪。

猪娃:猪崽。

鸡公:公鸡。

鸡婆:母鸡。

猪婆:老母猪。

罩窝鸡:不下蛋孵小鸡的母鸡。

瞎熊:熊。

野狐子:狐狸。

水狼子:黄鼠狼。

长虫:蛇。

雀儿:鸟,麻雀。

老哇:乌鸦。

咕噜雁:大雁。

鹁鸪:鸽子。

钻木虫:啄木鸟。

夜歌子:猫头鹰。

老老抱:老鹰。

圆蝙蝠:蝙蝠。

邹邹:蜘蛛。

蚍蜉马:蚂蚁。

蛐鳝:蚯蚓。

壁虱:臭虫。

虼蚤:跳蚤。

麦蝉/秋蝉:蝉。

房屋、器具类

上房/厅房

偏房:厢房。

茅子/圈:厕所。

柱顶石:柱础。

仰承:顶棚。

椽:椽子。

窗子:窗户。

檩子:檩。

被窝:被子。

炕:睡觉的土炕。

席垫:炕席。

夜壶:便壶。

电壶:暖水瓶。

洋碱:肥皂。

手巾:毛巾。

抽匣:抽屉。

马杌子:凳子。

烟洞眼:烟囱。

铲儿:铲子。

马勺:水瓢。

调羹:汤匙。

箸篓罐:筷子笼。

下井:水桶。

棒槌:旧时一种洗衣服的工具。

物件:东西。

调车/调儿:一种拧绳用具。

甑巴:一种蒸食炊具。

罩儿:从锅里捞食炊具。

曲曲罐:煮茶熬茶的小罐。

砂调:烧煮食物的瓷炊具。

锅鲰马勺:做锅鲰的炊具。

箩儿:筛面粉的用具。

水查眼:向院外排水的洞眼。

苫子:草棚。

风匣:风箱。

锅子:火锅。

锅扣儿:麦草编的锅盖。

笼床:蒸笼。

房山花:房屋侧面墙。

面然:浆糊。

人物称谓

娃娃:小孩。

儿子娃:男孩。

女子娃:女孩。

老汉:男性老人。

老婆子:女性老人。

各家:自己。

旁人:外人。

庄农人:农民。

生意人:商人。

先生:医生。

棒客:土匪。

要馍的/要着吃的:乞丐。

贼娃子:小偷。

达/达达:爸爸。

爹爹/大达:对伯父的称呼。

爷/爷爷:对祖父的称呼。

婆:对祖母的称呼。

后人:儿子。

女子:女儿。

丈母达:岳父。

丈母娘:岳母。

妗子:舅母。

娅娅:姨姨。

男人①男子汉;②丈夫。

婆娘/女人:妻子。

亲近:亲戚。

挑担:连襟。

先后:妯娌。

弟妇子:弟弟的妻子。

阿伯子:丈夫的哥哥。

老孙胎:最小的儿女。

先家房:前任丈夫或妻子。

连手:伙伴。

诧人:陌生人。

二杆子:指没头脑而又鲁莽的人。

单膀子:家里只有一个主要劳力的。

捏楚笼:没本事的人。

身体、五官

多脑:脑袋。

白屑:头屑。

额颅:额头。

笑窝:酒窝儿。

眼仁①眼睛;②眼珠。

眼角屎:眼眵。

眼眉眉:眉毛。

眼眨毛:眉毛。

鼻:鼻涕。

嘴皮:嘴唇。

颔水:涎水。

牙花子:牙龈。

上科子:上腭。

咽咽:咽喉。

苦腮蛋:脸颊。

耳刮子:耳朵。

旋:头发旋儿。

胛骨:肩膀。

膈邹凹/膈家凹:膈肢窝。

膈利凹(动词):膈肢。

腔子:胸脯。

捏捏:乳房。

磕膝盖:膝盖。

脖脐眼:肚脐眼。

屁眼:屁股。

拐子骨:踝子骨。

帽根子:辫子。

纂纂:发髻。

捶:拳头。

矬子:矮子。

牙查骨:牙床。

背锅:驼背。

瘿瓜瓜:甲状腺肿。

胳肘子:肘子。

眼窝子:眼眶。

病痛、医疗

跑肚:拉肚子。

豁豁:兔唇。

瓜的①哑巴;②傻子。

请先生:请大夫。

松了:病轻了。

一服药:一剂药。

风湿:荨麻疹。

鸡暮眼:夜盲症。

瞎的:瞎子。

结子:结巴、口吃。

壳壳:疮疤。

挛了:瘫痪。

挖人:胃里不舒服的感觉。

晕人:头眩晕。

撑人:肚子胀。

魔了:疯了。

心口子疼:胃疼。

害眼:眼发炎。

迎风了:感冒了。

养娃:生孩子。

怀娃婆娘:孕妇。

月婆子:产妇。

服饰、穿戴

滚身/袄儿:棉上衣。

汗袒:单上衣。

裤衩:短裤。

纽子:扣子。

缠子:旧时指裹脚布。

饮食、起居

饭:①泛指饭菜;②专指面条。

残饭/剩饭:剩饭。

丝气了:指馍变质长出丝有了气味。

瓜瓜:锅巴。

面:①面粉;②面条。

扁食:类似于馄饨的素馅饺子馄饨。

米汤:粥。

蒸馍:馒头。

卷子:花卷。

锅盔:大饼。

辫粉:粉条。

黑糖:红糖。

黄花:金针。

辣酒/烧酒:白酒。

泡茶:沏茶。

切饭:切面条。

擀饭:擀面条。

扯面:一种面食。

缓了:歇工。

耍子:玩儿。

浪/游:逛。

吃干粮:吃早饭。

吃晌午:吃晚饭。

吃嘴:吃零食。

舀饭:盛饭。

夹生:饭不熟。

咬不茹:嚼不动。

打饱嗝:打嗝。

吃烟:吸烟。

落枕了:脖子扭了。

梦睡梦:做梦。

惑睡:说梦话。

应承:应酬。

看:拜望。

送人情/行情:送礼。

纸烟:香烟。

坐席:入席。

拿大:罢架子。

尿尿:小便。

晒暖暖:晒太阳。

丢盹:打盹。

拉鼾睡:打呼噜。

仰膀子:躺睡、仰睡。

面皮:一种小吃。

锅鲰::一种用漏勺将散饭渗滴在凉水中,再经滤水后调制的饭食。

馓饭:一种饭食。

搅团:一种饭食。

酒醅:甜酒儿。

削筋:一种面食。

麻腐:一种油炸食品。

浆水面:一种面食。

围裙:围腰。

褯子:尿布。

围脖:围巾。

盖指:戒指。

耳坠儿:耳环。

怀针:别针。

缠腰子:一种背心。

生鞋:一种生牛皮裹脚的鞋。

麻鞋:麻或线做的一种凉鞋。

颔水夹:小孩衬颔水的护巾。

担夹儿/衬户:挑担时肩上的垫肩。

斗蓬:包小孩的大衣。

网子:妇女发髻上的线网。

褂子:细布做的上衣。

袍子:旧时长衣。

罐罐茶:用小罐熬煮的茶。

水烟:用水烟锅吸的烟。

拌汤:一种饭食。

婚丧嫁娶

当媒:做媒人。

过事情:结婚办酒席。

发落:指女子出嫁。

掐媳妇:指闹新房。

枋:棺材。

坐夜:人死了守夜。

填箱:女子出嫁亲戚所送的礼。

安房:入洞房。

扫床:入洞房的一种仪式。

开箱钱:结婚时男方给娘家人的钱。

倒头饭:人死后献的第一碗饭。

服三:人死出殡埋葬后第三晚烧纸。

敛棺:入敛。

落草:人刚死未入棺停尸地上。

老衣:寿衣。

办出月:婴儿满月置办酒席庆贺。

跟干事/跟事情:参加婚礼。

追节:未结婚前男方给女方在节日送礼。

回三:新娘结婚后第三天回门。

天爷:天。

灶爷:灶神。

香:线香。

摇签:求签。

道人:道士。

土天爷:土地神。

坐班房:坐监。

冲气:迷信中所说的一种丧气。

毛鬼神:迷信里的一种鬼神。

祭土神:祭祀土地神。

老爷:崇拜的神灵。

禳斩:迷信活动。

司公:跳绳祭祀的人。

送纸:人死吊表送人情。

烧寒衣:阴历十月一给死者烧纸。

坐纸:过年把给祖先烧的纸钱放在桌上。

商业手艺

做生意:经商。

掌柜的]:老板。

买主:顾客。

贱:便宜。

欠帐:赊帐。

跌了:①降价;②赊本。

秤砣:秤锤。

称秤:称东西重量。

开销/花销/搅然:各项费用。

该:欠。

店:客栈。

馆子:饭馆。

戴章:剃头的。

跑光阴:挣钱。

跟集:赶集。

骟匠:阉割小猪的人。

杀猪匠:屠夫。

开铺子:经营商店。

牙行:卖买牲口的中间人。

斗行:旧时粮行。

人手:商店顾员。

挂哈:总批发。

一个元:一元钱。

两毛:二角钱。

三块:三元钱。

背集:与逢集相对,集镇上不逢集的日子

文化娱乐

念书人:读书人。

学堂:学校。

粉钉:粉笔。

砚凹:砚台。

笔砚:毛笔。

笔砚帽:笔帽。

隐格:学写毛笔字衫纸下边的字。

题隐格:写隐格。

背榜:考试末名。

背书:背诵。

水笔:钢笔。

擦子:黑板擦。

研墨:磨墨。

长腿子:高跷。

开台了:开戏了。

打倒立子:翻跟斗。

抡抡:一种娱乐工具。

打早官:一种小孩游戏活动。

社火/烟歌:春节农村歌舞娱乐活动。

高抬:社火的一种形式。

马烟歌:社火的一种形式。

耍船:社火的一种。

打家司:唱戏、社火里的锣鼓。

吹响:唢呐。

胡胡子:板胡。

中堂:挂在上房中间,两边有对联的大幅字画。

动作心理

过嘴/给帮:亲嘴、接吻。

眯(眼):闭。

淌(眼泪):流泪。

展:伸。把手伸出来。

蹴:蹲。你蹲着外头去。

掩捂,掩着。把眼捂住。

跷:跨一步。

绊:摔跤。

谝传:聊天。

安顿:吩咐。

撵:追赶。

哄人:骗人。

打捶:打架。

游门子:串门。

拾掇:收拾。

辨:①懂得;②弄懂。

吓:恐吓。

上心:思考、想。

掮:用肩扛。

捍:拿。

相端:想办法。

卖派:说大话,夸耀。

编排:捏造事实。

装误:有意捉弄或让别人犯错误。

扰堂/扰沓:打扰别人。

打江水:游泳。

搔摊子:有意捣乱、搔扰。

撩成:准备。

言喘:说。

动弹:劳动。

央济:求人。

观点:①查看;②看病。

仴误:大材小用,委曲。

缭:缝。

弄:搞、做。

讹:威胁、吓唬。

叼:抢夺。

焯:煮菜。

刁空:抽时间。

打搅:打扰。

阴治:暗中害人。

日鬼:胡弄。

拈弄:修理。

反乱:①指小孩好动;②指人活动能力强。

打整/打折:收拾。

失茬了:做事出格,过份。

生瘟:无事生非。

尽命:拼命。

曳眼:事办不成。

隐心:疑心。

调打:调整、安排。

搭帮:帮助。

假敲:借别人蒙骗人。

贵气:对小孩疼爱。

把稳:稳当,有把握。

打捷路:走近路。

变言子:指说话不用方言。

寻病:故意找岔儿。

饶:增、添。~一点。

颠山:发生家务纠纷私自出走。

抿:刷,抹。把墙上的泥刷光。

调过:调换。

滗:把水滗干。

记:回忆,回想。

经由:抚养小孩。

谋:心里谋划盘算。

照:看。

让攒:讽刺挖苦人。

拥:给植物根培土。

仴:折断。

縻:把绳子断头接上。

下话:求情。

着气:生气。

献尖:献殷情。

谩答:巴结。

利故:故意。

眼喜:羡慕。

待承:招待。

支应:招待、服务。

浪门游世:串门子。

舔沟子溜沟子溜须拍马,巴结奉承。

上心:思虑、打算、谋划。

刹利:干脆利落、不拖沓。

攘踏:打扰、麻烦。

断:撵走、赶走。

离然:了断、结束。

翻版:变卦。

站店:住店。

杵:立着、栽下去、插进去。

踢踏:挥霍、败坏。

搞闲:聊天。

偧:举,翘。

相端:想办法。

啖:吃。

咥:吃。

搅骚:干扰。

踅摸:寻找;寻思。

喌喌:鸡;唤鸡的声音。

呕人:气人;嘲弄人。

抓大头:占别人便宜。

抖亏欠:摆功劳,讲冤枉。

点眼药:巴结奉承。

吃瞎障:吃闲饭;占便宜。

拍腔子:做保证与承诺。

守死狗:不离开、不改变,死守。

淹瞎眯:潜水。

睁眼仁:发怒。

对口声:当面对证。

捻弄:修理、整治。

大卸八件:肢解。

撕不展扯不展:放不开手脚、小气吝啬。

改绞绞:解除矛盾、隔阂。

打差错:错过。

抖亏欠:说冤枉,摆功劳。

舔尻子:巴结奉承人。

和稀泥:调和矛盾,平息是非,两面都讨好。

看脸势:看别人的脸色受气。

急挖人:心急、心慌的感觉。

嚼舌根:说假话、编造谎言。

说颇烦:说道谢的话。

惹麻搭:闯祸惹事。

各气色:试探人的态度或事情的发展情况。

胡吹冒撂:说大话、吹牛皮。

方向、位置

高里/顶里:上边。

头起:上边。

哈安/底哈:下边。

当中:中间。

伙里/伙头:里边。

外前/外头:外边。

头里/前头:前边。

后头:后边。

半该:旁边。

角子:一角儿。

东半该:东半边。

浮头儿: 最上表部分。

亭当中: 正中间。

仄楞子: 侧面。

拐拐子: 拐弯的地方。

性状、形容词

赖活:稍微。

害:坏。

乖:听话、懂事。

心疼:漂亮。

欢:热闹。

净:干净。

邋遢:肮脏。

甜:口味淡。

清:指饭汤多面少。

癯:指人瘦。

受活:舒服。

难打整:害羞。

勤骨:勤快。

撑眼:指小孩顽皮。

乏:疲劳。

鬼:精明、聪明。

啬皮:吝啬。

狼藉:不卫生、乱、脏。

暮囊:①脏、不卫生;②心里麻烦、乱。

颠顿:因年老而头脑不清醒、老糊涂。

各搅:指人关系,多指纠纷。

走手:行走的姿态、样子。

泼:干活卖力。

干散:办事、行动麻利灵敏。

攒劲:①力量大能干;②人长得漂亮。

跌绊:指挣扎、拼命。

恶卧:指睡觉姿态不好。

彻板/彻耶:①顺利;②合适。

细详:节约、俭朴。

碎:小。

劲大:指程度严重。

枵茬:不结实。

浑全:完整。

颇烦:心里麻烦。

干束:干净、整洁。

心曲:心胸狭窄。

日脸:为人好挑刺,与人过不去。

吃窍:合适。

吃劲:势力大、贵重。

松活:轻松;病情缓和。

净宣:干净。

争松:与人过不去。

枵:不结实。

磁实:结实。

展脱:大方、大样。

紧成:紧、不松散。

贱场:下贱。

宽扯:宽畅、宽松。

麻搭:麻烦、不顺当。

帮肩:差不多。

砝码:数量多;程度深。

背扇:背时。

张结:费事、困难。

磨耶:磨磨蹭蹭。

瓤干:不强壮、不结实;能力低。

蹿活:敏捷。

污酥:恶心、不干净。

裸怜:因无能而贫穷、可怜。

亮豁:亮堂、光线充足;出色。

路数稠:主意多,办法多。

占地方:指说话不注意分寸。

叶子麻:胆大无顾忌。

没眉眼:事情没转机;做人没眼色。

各不着:感觉不到(含贬义)。

不过紧:差不多。

趔古调:做事与众不同,特殊。

老八成:年轻人说话办事老成。

晓不得:不知道。

忘昏大:记性不好,容易忘事。

耍的大:做人没礼貌,傲慢。

囊脏食:形容吃饭的样子不文明、贪食。

转磨磨:形容想不出好办法解决问题,而在原地打转。

趁混儿:趁混乱行事。

两面光:比喻两边讨好,不得罪人。

老颠顿:老年人糊涂,脑子混乱。

缓伤痨:骂人懒,光休息不干活。

懒干手:懒汉。

刷擦人:借故批评指责别人。

撅尻子:比喻被人反过来批评、指责。

守死狗:比喻死守,不改变、不离开。

抬冷杠:好抬杠,爱钻牛角尖。

睁眼仁:对人发怒。

热剩饭:重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

窝里罩:比喻不敢走出家门的人。

原北刚:指没有变化,还是老样子、老办法。

叮冷蓬:抬杠、顶嘴。

吃冷亏:吃暗亏。

对口声:因为闲言碎语引起矛盾而相互对证。

磕净麻叉:迅速。

冰听瓦消:形容毫无动静。

挣死八活:拼命干。

胡撕麻搭:胡乱,不认真,敷衍。

缠三兀四:纠缠不休。

零八三五:稀稀拉拉、零散的样子。

豪颜莫势:形容人说话、走路动作的样子和语气。

乱七古董:散乱,狼藉。

黑麻乌搅:颜色黑暗,不鲜艳。

日毛窟楚:动作、行为不大方,鬼鬼祟祟的样子。

耍打溜势:做事不认真,很随便的样子。

阳里三昏: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

瓜不愣登:傻、愚昧、不懂事。

光巴连系:形容单调孤立。

失急慌忙:形容慌张忙乱的样子。

急里拾挖:急忙慌乱的样子。

生诧巴脑:对人不熟悉,生疏。

滴里突卢:形容眼珠在眼眶里转动的样子。

重沓四海:一遍又一遍重复。

滑骨居居:丰满、光滑的样子。

光眉化脸:形容样子和原先一样,没有一点变化。

撑偧巴脑:为人好生事、找岔。

疙瘩老楚:不平展光滑,疙疙瘩瘩。

平塌四海:平坐在地上,或身体放平睡觉的样子。

圆古楞登:样子圆滑。

敞巴连系:形容四边开放,不封闭的样子。

瞎老奉实:实实在在、老实做事的样子。

碎各糟糟:人小、个子小。

油不拉希:油污、不干净的样子。

滞各济济:神情呆板,不机灵。

怪吱啦曳:怪声怪气。

抓把挖先:好动。多指小儿多动症。

疯长莫势:形容办事时动作行为风风火火,不老练的样子。

争楞抱翘:原指样子不平整、不端正,后引申为人的行为及说话没规矩。

笨脚沓手:笨手笨脚,行为不灵活的样子。

贼眉实眼:说话做事鬼头鬼脑,像贼的样子。

弯眉钻眼:行为举止不正派,一心想干邪门歪道的事。

眦眉瞪眼:表示不满的样子。

瞎眯实眼:对视力不好的人的蔑称。

绕眉和眼:因强光刺眼而看东西吃力的样子。

晕三兀四:头昏、头晕的感觉。

豪声摆气:形容女人撒娇献媚,言行不端的样子。

猫盖热屎:比喻做事敷衍了事、不认真。

嘁里咔嚓:形容说话做事干脆、利索。

心口如一: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

上跳失架:指调皮过火。

浮皮潦草: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红不棱登:红(含厌恶之意)。

花不棱登:指颜色杂乱(含厌恶之意)。

死腰趔胯:泛指做事敷衍或能力不够的行为。

毛雨各丝:形容雨小而细密。

阴眉搭眼:指天阴沉沉的。

绌绌巴捏:褶皱、不平整。

五麻六套:线条乱七八糟,不洁净、难看。

哭天扯泪:形容哭哭啼啼的样子。

腰来腿不来:动作迟缓,不利索的样子。

着三不着两:指说话或行事考虑不周,轻重失宜。

◆人文景观天水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天水是位列“三皇之首”的伏羲氏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和伏羲画八卦的遗址卦台山,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也是伏羲文化研究交流的中心。1992年,江泽民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境内古石窟、古遗址、古战场、古建筑众多,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文保单位253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7处、省级文保单位38处。天水景区景点数量较多、分布集中、文化品位较高,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伏羲庙 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始建于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巡按甘肃御史许翔凤建议朝廷,获准将国家投资拟建于卦台山的伏羲庙改建于秦州城,秦州正式取得建庙权。从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始,在成化朝的基础上大建伏羲庙。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全面整修,建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成为全国性的祭祀中心。礼部还专门制订程式化祭文,颁行秦州,以示朝廷对秦州伏羲庙的重视。清代前后五次重修,现在庙宇景况是清德宗光绪十一年至清德宗光绪十三年(1885~1887)最后一次重修后的遗存。由南向北,戏楼、“开天明道”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院落重重相套,三进四院,高深幽远;而朝房、碑廊、钟鼓楼等沿横轴对称分布,规整划一。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遗址 位于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坐落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台地及缓坡山地上,总分布范围达110万平方米。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学术界评定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1978~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先后两轮大规模发掘,发掘总面积14752平方米。共清理、发掘房屋遗址240座、灶址98个、灰坑和窑穴325个、墓葬71座、窑址35个、沟渠12段,累计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蚌器2218件、动物骨骼17000件。据考察,遗址文化内涵可分为五期:即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仰韶向齐家过渡的常山下层遗存。考古年代从距今78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4800年,上下跨越3000多年。其一期文化距今约7300~7800年,是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大地湾遗址在展示独特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创造了中国考古史上的六个“第一”。一是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将中国旱作农业起源时间推前了1000多年。二是中国最古老的彩陶,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出土三足钵等彩陶200多件,将中国彩陶的创作时间推前了1000多年。三是中国文字的最早雏形,在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画有10多种彩绘符号,虽然暂时还没有破解这些神秘符号的真正涵义,但这些早于西安半坡遗址1000多年的刻画符号应该是中国原始文字的雏形。四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距今约5000年的大地湾四期文化遗址留存有F901巨大的房屋基址,整个建筑由主室、东西侧室、门前附属建筑四部分组成,总面积约为420平方米。这座被考古学家称为“原始人大会堂”的巨型建筑,是中国目前所见史前时期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筑,开创了后世宫殿式建筑的先河。五是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F901房屋基址主室全部以当地所产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类似现在的水泥地,据测定硬度相当于100号水泥。这和古罗马人用火山灰制成的水泥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凝土。六是世界上最早的绘画。F411房址地面绘有一副黑彩地画,人物双腿交叉身后拖有尾饰,神秘、怪异、粗犷、原始。绘画轮廓线条醒目,形象生动。经测定,创作年代距今约5000年,被誉为“盘古开天第一画”。

麦积山石窟 位于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称。东晋十六国时期,佛教迅速传播发展。后秦姚兴在位时,麦积山开窟造像开始,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1600年间无数能工巧匠的不懈开凿、精心绘塑,终成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保留大小洞窟194个、泥塑和石雕大小佛造像7866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洞窟建筑古朴典雅,雕塑逼真传神,表情丰富,壁画生动优美。无论是庄严肃穆的佛陀、慈悲大度的菩萨,还是虔诚恭敬的弟子、轻快自如的飞天,或孔武有力的金刚力士、虔诚和蔼的供养人,大都栩栩如生,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并表现出极强的世俗化倾向,让人直接能体会到佛国世界亦即世俗世界,从而拉近了人和佛的距离。“世俗化”是麦积雕像区别于其他石窟雕像最显著的风格。麦积山石窟,不但内涵丰富,而且景色秀丽。石窟因风景而增色,风景因石窟而添彩。每当细雨霏霏,栈道和洞窟之间烟雾缭绕,时散时合,若有若无,如诗如画,呈现一派佛国仙境的幻景。“麦积烟雨”为秦州十景之一。1961年麦积山石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像山石窟 位于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的大像山上。大像山冈峦起伏,为甘谷南山余脉,呈鱼脊梁形,山势如龙、山体似旗,有文旗山之称,又因山有大佛像,又名大像山。山壁松桧丛生,野花遍布,亭台楼阁依山势而建,一步一景,自下而上,依次为山门、土地庙、墨葛殿、太昊殿、罗真殿、接引佛殿、文昌宫、灵岩寺、鲁班殿、关圣殿、无量殿、双明洞、大佛窟、三圣殿等。其建筑布局以无量殿为界,其下主要为木结构建筑物15处;其上以大像窟为中心,有洞窟23处。这些建筑或组合成庭院模式,或凿崖而成悬空角楼,各具特色,多姿多彩。此外还有东汉隗嚣歇凉台、阅兵台、圣门石子故里碑、《重修汉平襄侯祠记》碑等文物古迹。大像窟又名大佛殿,在大像山山崖之巅,始造于盛唐时期,是大像山主体建筑,窟作圆拱形。窟内大佛和颜善目,仪容庄重,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左手扶膝,右手举起,作施济众生状。大佛高23.30米,肩宽9.5米,高度在全国石胎泥塑大佛中位居第七。大佛窟四周有小龛七十余个,每龛前原有泥装悬塑像,为供养菩萨,伎乐飞天、罗汉、天王、人面鸟等,现存白鹤童、人面鸟、莲叶、卷云等。窟檐原系木结构三层阁楼式,因长期风雨侵蚀,致使殿宇坍塌,大佛手足遭损,经1982~1985年抢修补塑,基本恢复原貌。十里之遥,清晰可见。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帘洞石窟 位于武山县城东10公里洛门镇。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后秦时期,历代均有增修和重建,现存拉梢寺、水帘洞、千佛洞、显圣池四处古迹,总称水帘洞石窟。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帘洞所在的山体形似莲花,而洞窟隐藏在山腰清幽处,酷似花蕊。每当雨季,水自山巅向崖檐流泻,状若水帘,故名水帘洞。洞内有菩萨楼、老君阁、圣母殿、药王殿等建筑,属明、清和近代之物,而北魏壁画残存,古趣盎然。拉梢寺在后峡北,与水帘洞隔沟相望,巨大的石崖壁面上一佛端坐莲台,二菩萨侍立两旁,安详宁静,神态自然。拉梢寺有三奇:大佛浮雕高达四十余米,国内罕见;墨书题记一方,清晰可见,表明是为北周明帝三年(559年)陇右大都督、秦州刺史尉迟迥所造;崖面上端建蔽雨风檐,檐下壁画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痕迹,亦属国内罕见。千佛洞,因悬崖壁面影塑、悬塑、绘画诸多佛像而名。其造像始于北周,大兴于中唐及五代,色泽鲜艳,线条流畅。显圣池在水帘洞东南数百米处,为一天然洞窟,残存北周壁画;洞内奇石耸立,苍苔覆盖,泉由石生,水从石下,终年叮咚作响,给人以仙从中来的感觉。

木梯寺石窟 位于武山县城西南约30公里的马力乡杨坪村境内,石峰险峻,四周为悬崖峭壁。据传绝壁处曾有数丈木梯,供人们攀援入寺,故而得名。石窟北侧有一处铁山门通向寺内。初建于南北朝时期,历代均有建修,内有十殿九洞二砖塔。二塔已无迹可考,最西有天然石佛一尊。木梯寺依山建造,现存窟龛18个,殿堂4座,内有彩塑神像80余尊,壁画234幅,绘画面积2100多平方米。其中5、7、9号窟的造像保存较好,塑造技巧精湛脱俗,造型古朴,艺术价值较高。寺内建筑还有玉皇阁、大佛阁、风婆洞等。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国寺 又名兴谷寺,俗称“官寺”,位于秦安县城。元文宗至顺年间(1330~1332)规模初具,明清多次重修。现存大门、钟楼、天王殿与方体建筑般若殿。“般若”二字系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著名学者胡缵宗所书,规模典雅,大气磅礴。般若殿坐东向西,面阔三间计11.7米,进深两间计8米,单檐歇山顶。正脊浮雕行龙和牡丹纹饰;两端置龙吻,怒目卷尾,张口吞脊;中央置琉璃兽面火珠,两侧设走兽。梁架为彻上露明造,采用元代首创的斜梁构件。虽数次重修,而梁架结构、斗拱风格,依旧保持元代建筑的特点,是甘肃省范围内现存年代最早、保存较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是研究元代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泉观 位于天水市城区北天靖山麓,因观内有清泉一脉而得名。按元代唐仁祖《创建玉泉观记》的说法:“其山腹出泉,冥然澄寂,祈饮者可愈邦人之疾。”树绕泉亭,檐楹蔽映,如入画图,观因胜境,名曰“玉泉”。景色清幽,泉水湛然,“玉泉仙洞”或“玉泉仙隐”名列秦州十景之一,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据民间传说玉泉观始建于东汉,当时有一位号铁马大仙的卢真人曾在观内修行,有洞庐遗迹。唐代,著名道士吕岩(即后世俗传的八仙之一吕洞宾)云游秦州,咏作《秦州北山观留诗》,有“一到邽山宫阙内,消闲澄虑七弦琴”句,这里的“邽山宫阙”说的就是北山观,也就是现在的玉泉观。宋代,全国大建宫观,更名天庆观。元初,全真道士丘处机弟子梁志通云游四方,栖迹秦州天靖山,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和二十六年(1289年),募资创建太上殿和玉皇殿等主体建筑。历元、明、清三代30多次重建、扩建,终成拥有建筑90余座,占地30余亩的大型宫观。宫观建筑群依山就势,分布于岗峦溪涧之中,或依山崖,或临壑涧,参差有致。2006年,玉泉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氏民居 俗称南、北宅子,是明代“父子乡贤”胡来缙和胡忻的宅第,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分列路南北,隔街相望。南宅子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宅第。平面构图略呈矩形,整体形制与建筑设施有很强的防卫性。庭院大门上书“副宪第”,门外临街有千年古槐一株,当地人又称南宅子为“大槐树底下”。入大门既是天井,东、西各有一垂花门,东门已圮,西门上书“桂馥”二字。入西门有四合院,东、西为厢房,南有正厅五间,单檐悬山顶木结构,砖墙、斗几出抄,直棂隔扇。北有侧厅五间。沿西南角入门又有一小四合院,是佛堂、书房和客厅所在,花石铺地,竹木葱郁,清静优雅。北宅子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是胡来缙子太常寺正卿胡忻宅第。呈正方形,由6个大小不同的三合院和四合院组成,现存东院过厅和主体建筑厅楼,其中厅楼面阔五间、进深五间,重檐硬山顶砖木结构,气势宏伟,雍容华贵。二楼檐柱间置雕花栏板浮雕牡丹、荷花等图案,生动细致,精美绝伦,是明代雕刻艺术的杰作。南、北宅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认为属西北唯一,全国罕见。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街清真寺 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人民西路25号,是以中国传统土木结构建筑艺术形成的一座伊斯兰教寺院。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重建,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复扩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砖木结构六角攒尖顶三层姆拉楼。明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年)建头、二门牌坊两座,上悬“清真古教”匾额,坊题“诵经法古”四字。姆拉楼额题:“无声无息”、“于穆不已”、“袛报元功”、“报本还原”、“省心楼”等匾。民国19年(1930年)地震,大殿中梁倾敧侧斜,复修后,形成一组楼、台、廊、殿,疏密得宜的古建筑群。但因年久失修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毁坏,该寺古建筑仅存礼拜大殿。1986年群众集资新建姆拉楼、浴室、教长室及经文教室等,占地1674平方米,基本恢复了原寺格局。礼拜大殿是该寺主体建筑,东向,平面基本脱胎于中亚礼拜殿,分前廊、大殿及后殿三部分,大式土木结构。前廊与大殿勾连搭成单檐歇山式屋顶,后殿亦为单檐歇山顶与大殿连搭一体,龙莲脊,当心室刹楼阁以彩琉璃制成。殿身面阔五间,通宽19.3米,进深六间,通长23米,平面呈“凸”形。殿内只有两根粗大内柱,继承了元代减柱建造的遗风,扩大了使用平面和空间,大殿后壁开龛。梁架结构为七檀抬梁造。柱上架七架梁,其上再重叠两层瓜柱、五架梁、三架梁、三架梁上立脊瓜柱。横向用枋联络,各层梁头和脊瓜柱分别安檀、垫、枋。踩步金为檀、垫和襟间隔架科。整个梁架用木材粗大,有明显柱生起。殿身出檐斗拱柱头科为五踩单翘单昂,平升科为三踩单昂。前后和山面各檐斗拱参差变化,灵活有序。礼拜大殿建筑宏伟壮观,结构严谨,其主体保留有显著的元、明时代建筑风格,是研究伊斯兰教寺院建筑的珍贵实例。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艺术

秦安小曲 系牌子曲类的民间曲艺,又叫小调,也叫“地摊子”、“唱曲子”或“夜秧歌”。其相传形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分为花腔与老腔两大类型。花腔的词曲格式、演唱与演奏形式以及调式与陕西眉户相近,而老腔却明显地保留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秦安小曲用当地方言演唱,直唱无白;用水子敲击和三弦随腔伴奏,有的还用锣、鼓、镲、四片瓦等乐器伴奏。它即可演唱情节简单的散曲小调,又能演唱内容比较复杂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秦安小曲表现细腻,曲调婉转,节奏严整,速度平稳,旋律流畅,悠扬抒情;唱词多采用叙述方式,有些篇幅较长,风格上接近眉户。现存传统曲目有《八仙庆寿》《荐诸葛》《白猿盗桃》等60余个。

张家川花儿 在民间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历史,是张家川民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流传范围遍及全县,内容丰富多彩。张家川花儿与临夏花儿的格律、形式、结构大体相似,但由于方言差异、回汉杂居,张家川花儿在格律、调式上有其独特的个性,在某些语汇中渗入了“小曲”的音韵,曲调高亢、悠扬,通常为独唱或对唱形式。张家川花儿不仅能歌唱,朗读起来也十分上口,诗味浓厚,明白易懂,是张家川回、汉人民用来歌唱自己的生活、劳动、爱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情感真切、乡土气息浓郁的特点。

秦安蜡花舞 又名“蜡花灯”、“蜡花盆”。由于这种舞蹈是在夜间演出,以花灯为道具,内燃蜡烛,故名“蜡花舞”。其主要流传于秦安县郭嘉镇、吊湾一带,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蜡花舞是由女性群体表演的一种舞蹈,伴唱伴奏以“秦安老调”中的“四六越调”为主,有反映男女情意的山风野味,也有表现劳动人民忠厚朴实、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反抗封建社会制度的丰富内容。蜡花舞起初舞者不唱,由一人弹奏三弦伴奏、伴唱,后来发展为边舞边唱,形成了现在的演唱形式。表演时,左手掌一盏造型为莲花或其他花形的花灯,花瓣四蔟,花心中空,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右手持彩绸扇,手舞足蹈,华灯闪烁,极为抒情。蜡花舞的动作细腻多变,朴素优雅,舒缓窈窕。

天水夹板 又称云阳板,是古朴而原始的民间舞蹈艺术。每年正月初九是约定俗成的表演之日,夹板舞沿城区主街道表演至玉泉观,随后进行宗教祭祀活动。天水夹板的起源,应上溯到唐代的“拍板”。1985年,麦积区南集村宋墓出土的画像砖中有《男女击拍板图》,俨然就是天水早期夹板的样式。天水夹板属男性队列舞蹈。“夹板”是用两块长约75厘米、宽6厘米、厚2.5厘米的红椿木、槐木或桐木制成,上绘有蓝彩带图案,上端系以筋绳连接缠穗挽彩,下端可开合,用于手执击打。天水夹板舞是一种地道的民间歌舞娱乐活动,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宗教祭祀活动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庄严的祭祀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在“文革”期间受到禁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得到重视和发展。近年来,经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提炼加工,在艺术风格、表演技巧、队伍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1997年8月在甘肃省举办的首届群星艺术节大赛中,天水的舞蹈《丰收夹板》获得银奖。

武山旋鼓 天水民间俗称“羊皮鼓”、“点高山”。主要流行于武山滩歌、龙泉一带,旧时主要用于祭祀、酬神、赛社等世俗化宗教活动,后来逐渐发展为群众性民间舞蹈。武山旋鼓表演阵容宏大,场面壮观,威武雄壮。表演时,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打鼓心,或敲鼓边,边敲边舞。舞蹈动作粗犷,技巧复杂,旋转自如。队列纵横穿插,聚合开张,腾挪自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展现出五花八门的表演套路。旋鼓是舞蹈中的主要道具,以铁圈为箍蒙上精致的羊皮做鼓面,外形如一面薄薄的大葵扇,扇面直径一般在30厘米左右,厚度仅1毫米。鼓面上绘有花纹图案,下置一柄,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镲。用藤条做的鼓鞭敲击鼓面时,震动铁环与小铜镲作响,鼓声雄壮激昂,铁环清脆悦耳。2000年 “甘肃省第二届群星艺术节”上获得银奖,并入选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决赛。

◆名优土特产

天水雕漆 历史悠久,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中,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经历代能工巧匠的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我国雕漆工艺中出类拔萃的品种。天水雕漆工艺广泛吸收福州、扬州、北京、天津等地雕漆工艺的优点,兼众家之长,创自己特色。在绘画艺术创作上,不但吸取敦煌壁画、麦积雕塑的艺术风格,还吸收甘肃彩陶、宋元瓷器、明代玉器,以及民间剪纸、刺绣、年画等艺术特点,形成了天水雕漆独特的艺术特色。天水雕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选材严格,工艺精湛,造型生动,图案古朴,漆质硬亮,耐酸碱高温,集观赏、实用特点为一体。雕漆产品要经过木工、漆工、石刻、镶嵌、描金等一百多道工序;有乌黑、红、酒红、墨绿、宝蓝、翠绿、驼黄、古绢黄、朱砂红、玫瑰红等十多种颜色,色彩绚丽,光可鉴人。

清水庞公石 产于清水县红堡乡牛头河峡谷及小华山一带。宋代山阳人杜绾所著《云林石谱》收入南北奇石110多种,其中就有庞公石。明、清以来,庞公石曾被选为御用贡品,陈设在皇家园林。民间视其为吉祥的象征,多将其置放于门庭、影壁之处,或陈列于厅堂、几案之上,倍加珍贵。庞公石天然妙成,质地缜密坚致,纹理细腻滑润,色彩斑斓溢翠。用其所加工成多种抽象的造型,或神话人物之型,或飞禽走兽之态,或奇峰秀峦之状,令收藏者爱不释手。

武山玉雕 武山县盛产美玉,素有“众山皆藏玉”的誉称。因其玉主要产于武山县鸳鸯镇的崇山峻岭之间,故称鸳鸯玉。武山鸳鸯玉学名蛇纹岩,含多种化学成分,有翠绿、墨绿、淡绿及褐红诸色,色彩缤纷,美不胜收。据考证,陕西博物馆陈列的秦始皇所用御碗、酒斛,是用鸳鸯玉雕琢而成。用鸳鸯玉雕琢的夜光杯是武山玉雕中的龙头产品。武山鸳鸯玉夜光杯质地优良,纹理天然,工艺精致美观,产品新颖大方,风格独特细腻,造型生动优美,色彩斑斓晶莹,光泽耀眼夺目。其耐高低温,不爆不裂,色泽长久不变,盛酒后,酒味更醇更浓。

天水麻鞋 天水各县、区都有种植大麻的历史,清水种植大麻编制麻鞋的历史最为悠久,而把麻鞋推向国际市场的则是甘谷县有关企业。清水大麻的显著特点是全身无节、纤维长、有韧性、弹性好、绵软。若织成布,具有保温、吸水慢、散发快、透气性好,不宜起皱等优点。麻鞋是清水县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麻鞋有粗细之分,粗者用麻拧成辫,盘成麻鞋底垫,用麻绳左右穿紧,在底周边上栽上较粗的精致麻绳,做成鞋帮子,一一串起来,再做上鼻梁,用木头楦子把鞋鼓起来。细麻鞋底子结实,帮子细密,鼻梁精致,还用白皮包个周边,看起来舒服。麻鞋的编制随时代审美的变化不断改进,除传统的样式外,还有单边麻鞋与无鼻梁麻鞋。单边即鼻梁高,周边绳套稀少而集中;无鼻梁麻鞋即在栽鼻梁的地方用细绳子网起来代替鼻梁,形成圆口鞋式,穿在脚上既舒服又美观。

甘谷辣椒 甘谷县是著名的“辣椒之乡”,所产辣椒色泽光亮,肉厚油多,角条颀长,皱纹均匀,制干率高,味道浓郁鲜香,具有开胃健脾,养颜明目,健美减肥,降低血压,增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效,且富含十几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甘谷辣椒有近四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叶应甲编纂的《伏羌县志》中,就已经有了种植辣椒的记载。甘谷是我国最早引入并开始大面积种植辣椒的县之一,集几百年栽培经验,椒农们形成了一整套精湛独到的种植技术;甘谷辣椒产量高、质量好,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一般辣椒要高很多。

天水蜜桃 天水素有“陇上江南”的美称,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适宜水果的生产,历史上以盛产水果而著名。渭河沿岸麦积区的伯阳、秦安县郑川等地产的仙桃、齐桃享誉省内外。早在汉代天水就已经广泛栽培蜜桃,麦积区伯阳镇和秦安的蜜桃久负盛名。天水蜜桃的显著特点是清香糯甜、成熟早、产果期长。一般从6月成熟的早熟桃,可以一直延续到9月以后成熟的晚熟桃。天水蜜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挥发油、有机酸、矿物质、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等多种成分。

花牛苹果 因最早产于麦积区花牛镇花牛村而得名。1953年,中共天水地委与西北果树研究所合作,在原天水县花牛乡花牛寨村建立山地苹果栽培示范点。1955年,花牛寨村引进红元帅果苗,栽种150亩。次年,又从辽宁熊岳果树研究所引进红星、红冠等果苗,栽种210亩。1960年后,花牛寨红元帅苹果渐次挂果。1964年,花牛寨村产的红元帅苹果在全国果品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苹果。1965年秋,花牛寨人挑选40公斤红元帅苹果献给毛泽东,中共中央办公厅于同年10月复信致谢。同年秋,天水县花牛公社花牛寨大队出产的100余箱红元帅苹果,经天津海关运至香港试销,很快被英国商人购买,英商又转卖给美国商人。果品色、形、味俱佳,在香港市场苹果评比中称优。果品试销时,因包装箱上有花牛字样,香港媒体称为“花牛”苹果。从此,甘肃出口的元帅系列苹果,均以花牛品牌进入国际果品市场。天水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苹果生长,所产花牛苹果品质优良,多次在全国、全省评比中获奖。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评价天水产红星、红冠,果实果面红艳,果型高桩,五棱突起,香味浓郁,果肉细腻,果汁多,硬度大,耐贮性好。

◆风味小吃

天水呱呱 品种繁多,以原料区分,有荞粉呱呱、冰豆呱呱、豌豆呱呱和粉面呱呱等。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荞粉呱呱。其制作方法是先把荞麦粉成“荞糁子”,入水浸泡,取其淀粉,然后将淀粉加水入锅,用小火烧煮,直到锅内形成一层厚厚的色泽黄亮的呱呱时方可取出,装入盆内加盖,经过回性便可食用或上市。天水呱呱的吃法也比较独特,先将呱呱撕成小片,再配上辣椒油、芝麻油、芥末、酱油、食盐、醋、蒜泥等即可。

天水酿皮 酿皮也叫面皮,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其做法是将面粉用凉水和成硬团,然后在清水中揉搓,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淀粉沉淀后,倒去清水,加放食碱,调成面浆,舀入平底锅,上笼蒸熟,吃时切成长条,随碗搭配。一碗黄亮透明的酿皮子,加上油泼辣椒、精盐、酱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酱等调料,再加一小撮青菜,具有色艳味美、油浓汁足、凉爽利口、喷香解暑之特点。酿皮食法多样,即可当主食,又可当菜肴,可凉可热,四季皆宜,深受大众欢迎。

天水浆水面 浆水面制作,一般选用鲜嫩的莴苣、苜蓿、荠荠菜等野菜或芹菜、莲花菜叶为原料,切成细条,煮熟后再烧一锅开水,用少许小麦粉或玉米粉勾芡,加上发酵的引子,盛在瓷罐内盖好,一二日后即成浆水。做浆水面时,先在炒锅内倒入少许油,将葱花、盐或蒜片、辣椒丝放入,炸成焦黄,投入浆水(也叫炝浆水),烧开后,浇在煮好的面条上,再加上炒好的葱花或韭菜,便是酸香溜爽的浆水面了。

天水猪油盒 天水的名小吃,当地人都称之为清代宫廷点心。它是在宫廷点心“猪油饽饽”的基础上改制的。主料为上等精面粉,辅料有生猪板油、大葱嫩蕊、胡麻油、精盐等。做法是:把精面粉发酵待用;另取油、面,以1:3的比例制酥;再把大葱嫩蕊切成末;把发酵好的面团加碱揉制,直至揉制到有较强韧性时,拉成长条,抹上胡麻油,揪成1两重的面剂;再把面剂按扁,包入生油酥卷拢、按扁,包进生猪板油、大葱末、精盐等,捏拢收口即成圆形猪油饼生坯。把鏊子置火上,抹上少许胡麻油,烧热后,将饼坯放入鏊内,稍烙一会儿,即在鏊内倒入适量的胡麻油,把生饼坯半煎半炸至金黄色时,从鏊内取出,下炉中烘烤至熟。天水猪油盒具有酥脆松软、滋味浓香、色泽艳丽、油而不腻、酥而不碎等特点。

秦安肚丝汤 秦安县的一道独特小吃,选用猪肚为主原料,洗净后清水下锅煮熟,冷却后切成极细的丝子,用淀粉配上辣椒、胡椒粉、醋等佐料做成汤,填上肚丝,文火烧制。成品汤色泽黄亮、肚丝漂游,吃起来酸麻可口,辣在其中,回味无穷。

甘谷酥圈圈 甘谷县的一道精制面点。以精细白面、上等胡麻油配以香料等精工细作,并用适宜的火候在上下都有炭火的一种称鏊的平底锅内烙烤而成。具有色泽金黄、香酥可口、油而不腻的特点,还具有耐存放之长处,即使在炎夏,存放月余也是光干不馊,常被人们捎给省内外的亲朋好友。据传,酥圈圈是在清代由城关蒋家庄一姓李的厨师创制而成的。

乌龙头大卤面 天水的传统面食。做乌龙头大卤面时,先把乌龙头、芹菜、木耳、豆腐干、大肉、夹板肉、煎蛋饼等切成大块或大片,或滚刀切,再配上切成大段的黄花菜与汆好的丸子,不带汤炒成臊子,然后兑入适量的热水,煮沸后用淀粉勾芡成稠糊状,即可浇配扯面。吃时,把宽扯面捞入碗中,浇上臊子汤头,再调上油泼辣子、醋、盐等佐料,即是荤大卤面;臊子中不放肉则为素大卤面。天水乌龙头大卤面的特点是面宽、碗大、臊子大、臊子稠,与面条紧粘在一起,味美可口。而且臊子中重用乌龙头,微带清苦寒香之味,很是上口。

张川锅盔 又名张川大饼。它不仅是张家川回族人民的传统美食,也是天水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风味面食。张川锅盔主要原料为优质冬麦面粉。有干面锅盔和鸡蛋锅盔两种。先把精粉发好,加入一定比例的碱水,然后再填入大量干面,反复揉制(现在多用杠子挤压面团,省力、工效高),这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直到将面团揉压成绸子一般绵软,才切成4斤或5斤甚至6斤重的面剂子,再将剂子反复揉压,使其更加光滑绵软,然后加入香豆、葱花,擀制成厚而大的圆饼形,并在饼面精心旋出箍纹,抹上菜油,开上鏊烘烤。鸡蛋锅盔是把精粉发好后,在添加干面揉制的同时,将适量的蛋液加入,经反复揉压,使蛋汁与面粉完全相融,再如制作干面锅盔一样上鏊打熟。张川锅盔厚大如盾,保留古俗,不仅火色鲜亮,香酥诱人,口感细腻,而且经久不变味,不易破碎,便于携带。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综述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东以陇山为界与陕西省毗邻,南跨西秦岭与陇南市相接,西到桦林山、天爷梁与定西市相连,北越葫芦河中游与平凉市接壤。位于北纬34º05´~35º10´ 和东经104º35´~106º44´ 之间。东西长197公里,南北宽122公里,面积14359平方公里。天水境内大部分区域属黄土高原山梁沟壑区,南部、东北部有部分石质山地。渭河自西向东穿越全境,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最高为武山县滩歌乡境内的天爷梁,海拔3120米;最低为麦积区东岔乡的牛背村渭河谷地,海拔748米。东北部的陇山、南部的小陇山和西秦岭等地,为土石山区,气候湿润,森林草坡广布,植被覆盖度较好,其他地区为黄土梁峁沟壑,植被稀疏,气候较为干燥。天水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水系的渭河流域,南部地区为长江水系的嘉陵江流域。天水市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明显的特征。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年降水量450—600毫米,无霜期180天。

天水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和伏羲画八卦的遗址卦台山,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也是伏羲文化研究交流的中心。1992年,江泽民视察天水时题词“羲皇故里”。秦安县是女娲诞生地,誉为“羲里娲乡”。清水县是轩辕氏诞生地,有“轩辕故里”之称。境内古石窟、古遗址、古战场、古建筑众多。秦安境内的大地湾原始部落遗址出土各类文物8000余件,大地湾遗址列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12名,成为光耀中华、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馆”,与大象山、水帘洞、拉梢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艺术走廊”。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对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表决通过,“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遗成功,麦积山石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总面积为215平方公里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境内名人民居、玉泉观、南郭寺、李广墓、纪信祠、双玉兰堂、温泉等景点星罗棋布。天水市辖2区5县,即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2017年,天水市实现生产总值6149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6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89.4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322.87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6.7:30.8:5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03.0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667.35亿元,比上年下降0.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7亿元,同口径增长10.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2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5元,增长8.7%。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指标均在控制目标以内。

◆项目建设 2017年,国家和省上预算内投资项目124个,落实资金8.9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51个,到位资金408亿元,27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57.3亿元;第23届兰洽会签约项目97个,拟引进投资320.5亿元。81个省管市列重大项目和200个市级领导包抓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50.23亿元和285.24亿元。实施农业重点项目17个,完成投资18.39亿元;实施工业重点项目19个,完成投资14.52亿元;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53个,完成投资116亿元;实施社会事业重点项目16个,完成投资20.64亿元。向社会重点推介PPP项目45个,总投资1107.8亿元。宝兰客专、麦甘公路建成通车,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天水段、宝兰客专330千伏供电工程全面建成。

◆精准扶贫 2017年,天水市建立深度贫困对象市、县区、乡镇三级联系帮扶责任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和“七个一批”工程,全年减贫约12万人,126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争取国家和省上专项扶贫资金9.83亿元、东西扶贫协作帮扶资金6514.8万元,市、县区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560万元,落实扶贫互助资金及“双助贷”资金20亿元,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6.55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15.5公里,硬化村组道路341.93公里,硬化巷道54.31万平方米。改造农村D级危房15011户,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6个,搬迁贫困人口4163户20021人。新建贫困村幼儿园89所、标准化村卫生室205个,改造提升“乡村舞台”705个,贫困村4G互联网、快递服务网点、电子商务站(点)实现全覆盖。为农村困难群众发放低保和救助资金7.95亿元,全市“三户一孤”人员实现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

◆农业农村经济 2017年,实施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和“一十百千”现代农业建设工程,粮食总产113.29万吨,增长0.98%。新增果品基地15.4万亩、蔬菜面积2.26万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82个,果品、蔬菜、畜牧业产值分别达到103亿元、80亿元、77.4亿元,输转农村劳动力69.25万人,创劳务收入133.3亿元。10个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100个科学发展示范点全面建成,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新注册农民合作社1051家、家庭农场234家。新流转农村土地8.2万亩,流转总面积达到113.6万亩,流转率20.6%。

营造林26.5万亩,建设堤防67.3公里,新修梯田12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2平方公里,改造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6处、惠及24.53万农村人口,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1个15.8万亩,完成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3个。

◆工业经济运行 2017年,天水市推进工业“扩量提质”工业,华天电子科技园、长城电工产业园基本建成,岐黄中医药产业园主体完工,170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2.5亿元,增长25%,27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天水与国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浪潮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84.2%;主营业务收入201.44亿元,增长8.5%;利税总额20.27亿元,增长37.27%;销售产值310.48亿元,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6.4%。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5.67亿元。

◆经济及贸易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7%。其中出口总额22.42亿元,增长26.98%;进口总额15.42亿元,增长7.34%。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6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68.96亿元,增长13.1%;零售业销售额327.24亿元,增长11.2%。住宿业营业额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餐饮业营业额77.94亿元,增长13.9%。兰州海关驻天水办事处挂牌运行。秦安县、甘谷县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交通邮电 开通天水至西安、重庆、天津、南京、杭州等航线。全年公路通车总里程1.07万公里。全社会公路客运量35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37%;客运周转量23.62亿人公里,增长10.71%。货运量4085万吨,比上年增长16.36%;货运周转量71.07亿吨公里,增长19.2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3.23亿元,比上年下降9.5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6.95万户,移动电话(包含移动、联通、电信部门)用户322.84万户。

◆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38.17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境内存款1238.13亿元,增长7.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36.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住户贷款344.95亿元,增长24.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91.88亿元,增长4.4%。

◆房地产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4.18亿元,比上年增长36.21%。其中住宅投资44.75亿元,增长39.16%。房屋施工面积737.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2%;竣工面积55.35万平方米,下降25.12%。商品房销售面积9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97%。

◆文化旅游 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7.15亿元,增长20%。全年建成街道综合文化站7个、社区综合文化中心75个。全景拍摄的电视剧《苦乐村官》在央视播出。举办公祭伏羲大典暨第28届伏羲文化旅游节、2017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和装配式建筑产业论坛、大健康产业论坛、西北蔬菜产业绿色发展武山论坛、中国·天水李杜诗歌节、花牛苹果宣传推介活动。秦州区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天水66号文化创意园被文化部确定为“双创”示范基地。全年累计旅游接待371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2亿元,均增长33.5%。

◆科技教育 2017年,完成省列10项、市列12件民生实事。天水市一中麦积校区、麦积天润学校建成招生,市二中、启升中学、甘谷一中、秦安五中创建为全省第三批“普通高中特色实验学校”。实施“全面改薄”项目579个、完成投资8.01亿元。普通高考上线人数增长4.27%,上线率提高1.16个百分点。全年争取国列、省列科技计划项目45项,组织实施科技项目417项,取得科技成果109项,新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新认定和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家。

◆体育卫生 2017年,天水承办了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国垂钓电视直播精英赛、第四届国际城市围棋公开赛、第三届“李广杯”国际射箭锦标赛、第16届环湖赛天水至平凉赛段等体育赛事,麦积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建成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8个、行政村体育惠民工程180个,至年末,全市共有全民健身点368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约135万人,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共获得金牌57枚、银牌38枚、铜牌40枚。

至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238个(包含诊所),其中医院49个,卫生院13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9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1万人(含村卫生室卫生员),其中执业医师5045人(含卫生院执业医师),注册护士5566人。床位1.52万张。年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5%以上。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2017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3.98万人,自然增长率5.69‰。新增城镇就业5.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2%。城市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3.8平方米,农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26.9平方米。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五险合一”上线运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6.91%。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标准提高8%,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3500元和3300元。实现市级城乡居民医疗医保整合和就医异地结算,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6个、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30个。天水市中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新开工棚户区改造2.19万户,建成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和公租房480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3850户2053.9万元。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人数分别为33.25万人、13.99万人、25.42万人、13.48万人和14万人。离退休人员9.79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5.54亿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325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59万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5.1%。共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08万户、7.63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补助资金2.9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96万户、37.84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补助资金6.84亿元。农村临时救助5.4万人次。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8万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2.9亿元。单位从业人员23.39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5.95万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0.45万人,其他单位从业人员6.99万人。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13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1%。其中国有单位工资总额102.12亿元,增长25.38%;城镇集体单位工资总额1.93亿元,增长0.61%;其他单位工资总额26.51亿元,下降11.22%。

◆城乡建设及环境保护 2017年,立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藉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期续建、秦州热源厂及亚行贷款城区供热管网一期、甘肃省建投天水总部经济城一期、天润桥、天秀桥、秦安葫芦河2号大桥全面建成。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7.7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23平方米。完成天水市秦州区豹子沟等8条黑臭水体治理,改造城区小巷道105条、人行道18.14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公交站点280个,新建停车场14处,新增停车位7252个。麦积区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区。建成“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20个、市级示范村25个、市级环境整洁村305个。2017年,全市行政村光纤网络实现全覆盖。注重环境保护,建立健全“河长制”责任体系,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活动,武山、秦安、清水、张家川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通过无害化等级评定,全市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2017年天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04,优良天数305天,占监测总天数的84.3%,渭河葡萄园国控出境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三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