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美术馆 图书馆 植物园 浦江畔 长江口……上海的大街小巷 你可曾与诗歌邂逅

句子大全 2011-02-18 02:48:38
相关推荐

徐汇西岸油罐艺术公园,丹麦诗人亨里克·诺德布兰德接过了第三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金玉兰奖”奖座,这是这座城市致以诗人和诗歌的最高敬意,而诗人们回报的是这个秋天最美的诗情画意。正如上海诗人赵丽宏所说,“如果把文字比作花朵的话,那么诗歌就是花的香气”。第三届上海国际诗歌节25日晚落幕,过去6天里,诗歌节把中外诗人和诗歌送到市民身边,金桂飘香中,诗的气味格外迷人。

丹麦诗人亨里克·诺德布兰德领奖时,带来了多年前在中国收养的女儿,获得现场一片掌声。

 

诗人们来到美术馆——诗歌节开幕式在龙美术馆举行,窗外,黄浦江水静静流淌。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上海国际诗歌节正在成为上海新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地标,而多次见证这个节日开幕和各项活动的黄浦江也成为一条承载着浓郁诗情的河流。第一次来到中国的亨里克·诺德布兰德说,自己在下飞机后几个小时内就爱上了上海这座城市。年轻时,他曾学过一个阶段中文,走在上海的街道上时,路牌、商店招牌上跳跃着的中文字符一下唤醒了当时的记忆,也唤醒了在他脑海中沉睡多年的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记忆。“虽然在我的作品中可能找不到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参照,但我深深知道,我曾学过的那些中国古典诗歌在我现在的作品中多多少少有所体现。”

 

诗人们来到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近千人的会场被热情的市民挤得满满的,语言阻隔不了诗情的传递。在静安图书馆海关楼,这座有着80多年历史的幽静小楼里,当菲利普·汤司林、让-皮埃尔·西蒙安用母语法语朗诵完自己的代表作,静安白领朗诵沙龙的白领青年随之登台,用中文重新诠释诗歌里的爱与浪漫、乡愁与眷恋。菲利普·汤司林讲述了中国经典文学《红楼梦》对于他的影响,曾六赴法国的中国诗人欧阳江河说,法语文学也给了中国作家、诗人强烈的滋养。

中法诗人相聚于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

 

诗人们来到植物园——木桥“变身”舞台,四名身着白色汉服的舞者化身四君子,或拿梅枝,或执兰花扇,或持竹笛,或捧黄菊,翩然起舞。隔岸,江南丝竹声袅袅飘来。江南文化的悠长韵味让中外诗人赞叹,也让往来市民沉醉。“抛开世俗一切纷争,细说着,森林转化,雨林再循环的美丽神话……”新加坡诗人许福吉朗诵起《我们的森林》,被大自然激起的诗情重新回到了自然的怀抱。

 

诗人们来到美丽海岛——驶过隧道、驶上大桥,长江在车窗外奔腾,崇明海岛在秋光中迎接诗与诗人。当日,崇明区文化馆风瀛洲剧场400人报告厅座无虚席,诗人们把历史、人文、气候和细腻情感融入诗风,为海岛铺上与众不同的色彩。《紫鹭南飞》《汉英之间》《喜马拉雅山宁静的早晨》《黎明》《孤岛的蔚蓝》《最后一班地铁》……诗人们的朗诵,时而温情倾诉,时而奔放热情,让海岛听众在琴声与诵读声中感受诗歌的别样魅力。“画中一名男子/留着长长的胡子/他在中国/在雨中……”当亨里克·诺德布兰德压轴朗诵自己的诗作《在土耳其咖啡里/透过希腊的雨/看到的中国》,祖籍海岛的赵丽宏用中文重新为家乡读者诠释。

海岛崇明迎来参加第三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的中外诗人代表

 

 

始办于2016年的上海国际诗歌节从首届与上海书展辉映、成为夏季闪耀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文化事件,到第二届以纪念和迎接中国新诗百年为时机,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纽带,再到今年第三届以面向市民的多场朗诵活动为都市生活带来诗意,正如本届诗歌节主题“诗和我的故乡”所言,只有与生活结合、与大众共鸣,诗歌的声音才不寂寞。《上海文学》连续3年编辑出版了上海国际诗歌节诗歌特刊,刊登受邀中外诗人新作,成为诗歌节的丰富读本。

 

“上海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重要见证,上海国际诗歌节等文学活动是向全世界传达上海在全球化进程中新形象的平台。”王伟说,诗歌是超越世俗生活的追求,是人类情感最美好、最优雅的表达,也是一种最好的世界语言,在诗歌节上汇聚的多元声音承载着这座城市对于文明交流的渴望。

 

“上海这座城市,被建设过还不够,还需要被诗人所书写,被诗歌所围绕。”欧阳江河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