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政协委员话贵州】打造山地特色民族体育强省 助推多彩贵州全面前行——省政协委员谈

句子大全 2011-02-15 21:42:41
相关推荐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建设山地户外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目标,在如何依托政策支持、借助社会力量,发挥自然资源、民族特色和红色文化优势,普及山地户外运动、打造品牌赛事,探索和宣传生态体育理念,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农业有机结合等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此,记者以《打造山地特色民族体育强省 助推多彩贵州全面前行》为题采访了省政协委员、省体育局副局长肖俊和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省体育局巡视员秦志浩。

记者:贵州拥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宜人的气候条件,作为“山地公园省”的贵州,省委、省政府也作出要打造“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的指示,我们在发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有什么样的优势?

秦志浩:贵州发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的优势在全国来说是很明显的。第一,我们有资源优势。我省属中海拔地区,丘陵遍布,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平均海拔1100—1400米,年均气温15摄氏度,年均降水量800—1200毫米,瀑布、溶洞、峡谷、湖泊、温泉,比比皆是,山奇、水灵、谷美、石秀、物华,处处成景,拥有极其丰富和优质的山地资源,是开展山地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在国内独树一帜。第二,国家领导和省领导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风景名胜资源丰富,素有“公园省”之美誉。李克强总理也对贵州走生态发展之路予以充分肯定。省委书记陈敏尔指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把贵州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体育事业前进的方向,坚定了我们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的信心。第三,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山地是我们的特色,各地结合实际,全力打造各类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和品牌赛事,积极举办少数民族传统赛事活动,大力宣传和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目前,全省已构建了“一市(州)一品牌,一县(市、区)一活动”格局,全民参与山地户外运动的氛围越来越浓厚。综上所述,我省大力发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运动条件得天独厚,适宜开展全域性山地户外运动。

记者:近年来,我省依托地理条件,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展了一批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

秦志浩: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已经迈开了建设山地户外运动大省的步伐,各种赛事活动已经成形,媒体宣传纷纷介入,实现体育产业大发展、大突破和大跨越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部门间的协同机制还不健全,合力不足,资源没有实现最大化共享。二是市场化运作程度低,赛事举办经费困难,当然,这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息息相关。三是赛事的宣传营销不够,媒体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宣传方面还需加大力度。四是一些赛事培育的统筹和连续性较差。我们尤其需要在赛事活动的主题提炼、形象设计、项目内涵、宣传制作等方面进行挖掘和规范,还要注意赛后总结,收集整理好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文化资料,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对于贵州发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政府都有哪些政策支持?

肖俊:体育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只是群众体育的一部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结合省情,依托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以山地民族特色体育为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突出特色,打造亮点,以点带面,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在山地户外运动和民族体育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绩,这主要得益于各个层面的关心,重视和政策支持。

一是国家层面。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年,国务院又明确提出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列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体育健身列为六大消费增长点之一,并“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了今后5年的全民健身的主要任务。国家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进程明确了方向。

二是省级层面。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战略部署,实现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去年,省领导专门调研体育工作。陈敏尔书记多次指示“全力打造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以山地运动、民族体育为特色抓好今后工作”。今年,孙志刚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可以说,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我省体育事业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三是省体育局层面。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部署,我们围绕打造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坚持改革创新,走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体育事业发展新路。经过认真研究,出台了《中国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大省专项建设规划》、《贵州生态体育公园建设标准》、《贵州省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管理办法》和《贵州省山地户外登山健身步道建设标准及标牌标识规范体系》等系列制度措施,为我省发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提供了政策支撑。

记者:目前我省在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方面的基地建设现状如何?

肖俊: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基地是体育基地建设的一部分,目前,我省共建有4类体育基地。

一是竞技体育训练基地。现建有清镇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红枫湖亚高原水上训练基地、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兴义万峰湖水上运动基地等一批训练基地,六盘水老王山生态型多梯度运动训练基地正在建设中。这些基地主要是为国家队,省队服务。还建有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3个,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1个,省高原人才开发计划训练基地19个。这些主要是为青少年服务和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

二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省体育局与省民宗委、省教育厅在全省共创建了36个“民族传统体育基地”,覆盖全省9个市(州)。这些基地主要是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普及,宣传和培养后备人才。

三是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截至去年底,全省健身步道、自行车道里程已分别达到了549公里和1185公里;建成21个山地户外休闲基地,面积达到350平方公里。各市(州)均建立了自己独有的山地户外运动基地。

四是生态体育公园。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全省要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今年,我们已启动15个重点示范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这些基地的建设为我省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实现我省打造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记者:目前为止,全省各地举办过哪些具有特色的体育赛事?

秦志浩:近年来,全省各地充分依托户外运动基地,结合实际打造“一市(州)一品牌,一县(区、市)一活动”,已经形成了马拉松、自行车、露营、徒步、龙舟、攀岩、跳伞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百多个品牌系列赛事活动。例如:2008年在黔西南自治州、2009年在遵义市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山地运动会,2015年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安顺坝陵河大桥国际跳伞挑战赛、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瓮安全国山地户外锦标赛、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越野挑战赛、格凸河国际攀岩挑战赛、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兴义万峰林徒步大会、清镇世界及全国越野锦标赛。尤其是各地依托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开展龙舟、赛马、射弩、陀螺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着力打造“多彩贵州”龙舟系列赛、全国赛马邀请赛等民族体育传统赛事。目前,全省各地已经掀起兴办户外体育赛事活动的热潮,形成体育赛事活动社会化的良好势头,不仅促进了全民健身,还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记者:我省近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生态旅游成为我省的一大标杆,山地特色体育和生态旅游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相互间有没有促进作用?

秦志浩:我省体育和旅游一直是融合发展、有序推进的。我们在认真总结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经验的基础上,提前谋划,主动对接,2016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相关筹备工作得到有力推进。目前,已制定完善相关方案,初步确定在大会期间举办12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活动,以及山地户外论坛、滑翔伞表演、户外用品展等展会。今年5月,在省旅游局更名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揭牌仪式上,省体育局与省旅发委签订了发展备忘录,我们将共同努力,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体育生态化,生态体育化,体育旅游化、旅游体育化”,全力构建全民体育休闲、体育旅游的良好氛围。目前,我省体育旅游市场以初具规模,全省已建立生态体育公园项目库273个、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0条、赛事活动105个,成立各类体育协会、体育社会组织1022个,各类全民健身站(点)2300个,建设了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08个,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3个,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36个。通过这些逐步完善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必将有力促进山地特色体育和生态体育融合发展,助推全省旅游实现井喷式增长。

记者:我省山地特色体育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在未来有着怎样的规划,预计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肖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三五”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陈敏尔书记多次指示:抓好全民健身活动,让贵州动起来、让全民动起来;要加快健康贵州的建设,要求聚焦山地户外运动和民族传统项目,大力发展以“健”为支撑的运动康体产业,建立具有贵州特色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力把贵州打造成为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

“十三五”期间,省体育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以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扩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水平,争取到2020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在全省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200个汽车露营地,打造100个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450亿元。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开创全域体育旅游新局面,为健康贵州的建设和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体育应有的贡献。

记者:对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委员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肖俊:“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我们要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和国发46号文件精神,以全面实施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为主线,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基本建成内容完备、覆盖城乡、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充分利用我省特有的资源禀赋,发展和山地户外、民族体育运动和康体养生业,推动全省各地体育与旅游、大健康、现代服务业及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事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格局。要让“互联网+体育”更加市场化、社会化,积极宣传各地山地户外赛事活动的特色、亮点和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吸引国外、省外体育爱好者的关注,提升山地户外赛事的品牌效应。

要进一步深化对体育工作内涵的认识,拓展体育工作面,努力让全民动起来,跟上兄弟省市区体育事业发展步伐,跟上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步伐,把贵州建设成为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和具有国际品质的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目的地,为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记者:顾怡)

【政协委员话贵州】打造山地特色民族体育强省助推多彩贵州全面前行——省政协委员谈我省山地户外民族特色体育建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