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司马迁《史记》里是怎样评价项羽和刘邦的?

句子大全 2011-01-12 23:11:32
相关推荐

《史记》作为一本记录了我国古代上至炎黄时代,下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书,具有很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它的存在给了我们后世了解前人生活的机会,它的重要意义排在了二十四史之首,甚至可以说,它开创了一代记录历史的写作方式,它的文学价值同样的十分重要,被人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作为它的作者司马迁来说,他的这一成就是不可估计的,仔细看过史记的人可能会发现这一问题,在书中,司马迁在记录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这一时期的历史时,让人觉得项羽的失败是令人惋惜的,反而对刘邦得到了天下,感到一点不公平,项羽留给人的印象是高大威猛,浴血奋战,敢做敢当,有男儿气魄的正面形象,而刘邦在书中的形象就给人的感觉就稍微差了些,在书中,刘邦是一位被项羽追着打,甚至会抛妻弃子,里面甚至有一种投机倒把的感觉,让人觉得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运气好的缘故,总之,刘邦给人的印象是比不上项羽那般好的,在看到史记这一块时,让人觉得司马迁是在故意的美化项羽,对刘邦则是贬低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历史上的他们就是这样子吗?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他的父亲司马谈在当朝为官,家境还算尚可,因此,早年的司马迁曾游学天下,结识了不少好友,同时也受到了董仲舒等人的思想影响,有了自己的思想,后来因为父亲的缘故,也入朝为官,有一年,汉武帝要举行封禅大典,而作为筹划典礼礼仪的司马谈因为病重不能随行,内心因此更加的抑郁,导致病情加重,这时受命接替其父工作的司马迁在去泰山的路途上,见到了病危的父亲,看到儿子回来,司马谈在床前交代了他一些事,对他说了他们的祖先在周朝时就是记录伟人事迹的太史,只不过是后来衰落了,司马谈希望他能够继续的把自己未完的编纂工作完成下去,不要中断,司马迁含泪接受了父亲的遗命。

后来,李陵将军在战场上受到了匈奴的伏击,最终寡不敌众,投降了,汉武帝因为此事很震怒,而司马迁这时为他求情说理,而被牵连,被人告发他有不臣之心,被含冤下狱,等待被处死,自己还没有完成父亲的遗命,因此司马迁只好用腐刑替死,承受了人格的侮辱,但他依旧坚持完成了史记的编撰。

而我们现在看史记中的楚汉相争,会觉得项羽的正面多于刘邦的正面,大概是因为司马迁有了一些小情绪,毕竟刘邦是汉武帝的祖先,自己承受了人格上最大的侮辱,受到了宫刑,心中难免会有不平,因此,对项羽的遭遇有了一些同情的感受,对刘邦有一些不满,但是,总体上来说,司马迁还是有职业操守的,里面记录的多数事都是实事求是的,并没有参入自己的私人感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