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终于明白了 这些病毒都和野生动物有关

句子大全 2011-01-01 19:56:46
相关推荐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两三百万年,其中99%的时间里,几乎完全依赖于自然而生存,或栖身洞穴,或构木为巢,或逐水草而居(“有巢氏”时代)。自然界一切可食的动植物都是人类的食物,所谓“生吞活剥”、“茹毛饮血”,反映的就是这种生存状态。

后来人们因火而吃到了烧熟或烤熟的食物,进而发明了“钻木取火”的生存技能,人类饮食文化进入熟食阶段, 即传说中的“燧人氏”时代。

为了获得更稳定的动物食品来源,先人开始尝试圈养动物,地上跑的“野兽”驯化成“家畜”,天上飞的“野禽”驯化成“家禽”(传说中的“伏羲氏”时代)。

驯养动物之外,人们也开始尝试播种植物。这就开启了以农耕文明为特征的神农时代。

从人类食物的历史变迁来看,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

但我们日常饮食中吃的家畜、家禽,很多都是养殖场饲养。为了防止疫情爆发和获取经济效益,养殖场会给这些动物打防病毒疫苗,使得这些动物传染病毒的风险大大降低。而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很可能我们人类之前没有接触过,一旦传播到人身上,人体是没有免疫力的。

这些病毒都和野生动物有关

黑死病

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鼠疫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

得此病者,皮肤会出现许多黑斑,进而全身虚脱,神志不清,发高烧,最后痛苦死去,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欧洲人叫做“黑死病”。

世界上曾发生三次黑死病大流行:

第一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始于公元6世纪,源自中东,流行中心为近东地中海沿岸,持续近60年,死亡总数近1亿人。

最令人恐怖的是第二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于1348~1351年在欧洲迅速蔓延,3年内丧生人数达6200万(有的说是3000万),欧洲人口减少近1/4。此次“黑死病”延续到17世纪才消弭。

第三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于1894年在香港地区爆发,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波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逾千万人。

解释黑死病成因的主要理论是鼠疫论。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才被发现,由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的。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如鼠类)由蚤叮咬传染给人,这个经由鼠类、蚤类传染的途径也迟至1898年方大白于天下。

西班牙大流感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传染病。

西班牙大流感从开始到结束共分为三个波次。第一波发生在1918年的春天,绝大部分的患者表现为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而已,没有造成大面积的患者死亡。

大流感的第二波发生在1918年的秋季,是患者死亡率最高的一波。

1918年的8月底,流感传到美国的波士顿,当时在码头的工人们之间进行大面积传播,与此同时法国的布莱斯特也爆发了大面积严重的流感。9月份开始在欧洲和美国普遍传播开来,并在数周内传播到世界各地。

当时有记载的是1918年的10月,仅美国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超过20万名患者死亡。

第三波发生在1919年的冬季至1920年的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

1920年春季起,这场流感便逐渐神秘消失。

这场全世界人民的灾难疫情,目前死亡人数尚无定论,保守估计在2000万人至4000万人。由于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时期,因此大部份国家都没有对死亡人员进行确切的统计。

导致西班牙流感的病毒,也就是H1N1,被人们称为是“流行病之母”。

最新研究表明,西班牙流感病毒其实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类型,与禽流感H5N1病毒一样,都是先在鸟类身上发生的。

埃博拉病毒

排名世界第一的恐怖病毒,致死率高达90%左右,而且死法极其痛苦。埃博拉病毒进入血流会迅速自我复制出上亿个复制体,七窍流血,从内部裂解人体。它让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束手无策。生物学家把它列为最高危险级别的病毒!

埃博拉病毒感染性极强,1976-2014年,因埃博拉病毒而死去的人数加起来约1700人;2014年,埃博拉在西非全面爆发,2013年末-2016年,感染了28,000人,导致超过11,000人死亡。

这种恶性传染病在刚果多次爆发与当地居民食用野生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有关。

2007年在海关官员以及农业专家中流传的一份内部材料称,丛林肉是猴痘、埃博拉病毒和非典(SARS)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潜在带菌媒介。

研究人员认为,丛林肉很可能就是病毒来源。果蝠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科学家怀疑,可能是灵长类动物食用了被蝙蝠啃食和口水污染的水果后染毒,随后又传给人类。

而直到现在,都没有一种疫苗能够完全解决埃博拉病毒。

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是旋毛形线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人因生食或未煮熟含有活的旋毛虫幼虫而感染。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感染性疾病。

1975年意大利发生因食用马肉引起人体旋毛虫病暴发;1985年和1986年发生了两次因食用野猪肉香肠而引起的暴发;1997年西伯利亚61人因食用熊肉而感染,同年在朝鲜也发现3例因食生獾肉而引起的旋毛虫病;1998年,9人因食用烤獾肉而患病;1998年12月,法国诺曼底发生一次人体旋毛虫病暴发,因食用从美国进口的真空包装的野猪肉所致;1999年,斯洛伐克发生一起因食用犬肉香肠而引起的布氏旋毛虫病暴发;2002年,7名意大利人因食用从克罗地亚寄来的猪肉香肠而患旋毛虫病;2004年10月,一法国居民在阿尔及利亚旅游时食用烤豺肉而出现旋毛虫病的典型症状……

在北美,吃美洲狮肉、野猪肉、海象肉都有过感染旋毛虫病的案例。

旋毛虫可以在一百多种哺乳动物体内寄生,因食用豺肉、獾肉、熊肉、松鼠肉、田鼠肉等野味而患上旋毛虫病的案例不在少数。

禽流感

禽流感一般指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人感染禽流感之后人的免疫系统反应强烈,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造成死亡。

1878年,禽流感在意大利首次暴发。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暴发日趋频繁。

1983~1984年,美国宾州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造成1700万家禽死亡,损失近6500万美元。

1997年5月,香港发生禽流感疫情,有18人感染禽流感病毒,6人死亡。为控制疫情,香港特区政府宰杀了130万只家鸡。

2003年3月,荷兰发生了H7N7型禽流感暴发疫情,约900个农场内的1400万只家禽被隔离,1800多万只病鸡被宰杀。在疫情暴发期间,有89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其中1人死亡。随后,疫情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与荷兰毗邻的比利时和德国均出现了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自2003年到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共602人,死亡率近60%。

美国近期遭到第二波季节性的流行性感冒侵袭。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估计,2019-2020年美国流感季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300万人感染,12万住院治疗和可能6600人死于流感。随着流感活动的蔓延,这个数字预计还会继续上升。

目前研究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染源为携带病毒的鸭、鸥等禽类。而传播途径仍需明确。研究认为,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行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感染禽类。

SARS病毒

SARS,全称“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中国俗称“非典型肺炎”。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覆盖范围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越南,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引发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至2003年7月16日非典疫情平息,全球共有8439例确诊感染者,其中逾800人死亡。

科学家们目前认为,SARS病毒起源于蝙蝠,只是经由果子狸传播到了人类身上。科学家在菊头蝠体内所含的病毒毒株中找到了传播至人类的SARS病毒的全部基因组组分。

猿类泡沫病毒

2012年,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非洲喀麦隆科学家警告称,人类食用猴子和猿,未来可能会感染新型艾滋病毒。他们现已跟踪一种叫做类人猿泡沫病毒的类似艾滋病毒的病菌,并担心更多的病毒可能从灵长目动物传播至人类,并导致全球性健康危机。

据统计,喀麦隆每年将屠宰大约3000只大猩猩。科学家指出,这些动物体内携带着猿类泡沫病毒,与艾滋病毒非常接近。

据了解,喀麦隆东南部地区一村庄村民从森林里带回一只死亡的大猩猩,许多人食用了死亡大猩猩的肉。差不多所有食用这只大猩猩的人们都已死亡,其中包括25位男性、女性和儿童,经调查唯一幸存下来一位女性并未吃死亡大猩猩的肉。

有迹象表明病毒可能通过受感染动物的血液、唾液其它体液进行传播。

中东呼吸综合征

中东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呈现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导致呼吸衰竭。

该病毒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主要在中东地区传播,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地的20多个国家也陆续出现过疫情。

2015年5月,韩国出现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仅三周时间,疫情就在韩国境内快速蔓延。由于防控措施疏忽、信息公开渠道不畅,韩国政府的早期应对备受诟病。当时有2000多所学校停课,大量公共活动取消,旅游业也遭受重创。最终,疫情持续了7个月才得到控制,共导致187人感染,38人死亡,近1.7万人隔离。

从2012年发现中东呼吸综合征到2018年8月底,共报告了2246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包括796例死亡——死亡率约为40%。其中大多数病例(83%)来自沙特阿拉伯。

科学证据表明,在海湾地区常见的单峰骆驼是该病毒的主要宿主,也是人类感染的动物来源。

沙特人喝骆驼奶、吃骆驼肉,养骆驼作为宠物,而随着游客的到来,这些病毒有了更多的传染途径。

此外,德国科学家2016年还发现,接近6%的骆驼携带另一种冠状病毒,且这种病毒与常引起人类普通感冒的229E冠状病毒具有亲缘关系。

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并成为人类主要的致死性传染病之一。

自疫情开始以来,全球有761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3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艾滋病最早是在1981年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实的。

1989年,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查寻艾滋病病毒的源头。扎伊尔的一名化验员从1959年的血样中发现了HIV-1,艾滋病病毒的第一型。

研究人员还认为,人类的艾滋病毒是从猿、猩猩或猴子身上的艾滋病毒转变而来的,可能是1930年前后人们屠杀猩猩、或食用未合理烹饪的受感染的肉时传染上的。

马尔堡病毒

马尔堡病毒(MARV)可引起马尔堡出血热(MVD),最先在德国马尔堡发现,因此得名,它又被称为埃博拉病毒的姊妹,同属丝状病毒。

马尔堡病毒感染后,会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形、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已知马尔堡病毒有12次爆发,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在非洲乌干达。2005年,有记录以来最大的马尔堡病毒疫情发生在非洲安哥拉,252个已知病例中有227人死亡,这是包括2013-2016年西非埃博拉病毒暴发在内的所有大型病毒暴发的最高病死率,病死率高达90%。

能引起严重出血热的马尔堡病毒通过非洲绿猴和果蝠传播。据信,北非果蝠(rousettusaegypti)和狐属狐蝠科(pteropodidae)果蝠是马尔堡病毒的天然宿主。马尔堡病毒从果蝠传给人类,并通过人际间传播在人间传开。

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疾病

猴痘

与天花是近亲,最早出现在非洲热带草原,1958年在非洲的猴子身上首次发现。美国本土的猴痘爆发是因为被当作宠物的草原土拨鼠引起的,这些土拨鼠曾与带病毒的冈比亚巨鼠混养,并因此感染。

西尼罗河病毒

西尼罗河病毒最早于1937年在乌干达西尼罗河地区被发现,是由鸟类通过蚊子传染给人类的。患者感染病毒后,轻者出现发烧、头疼和肌肉疼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重者会脑袋肿大、昏迷甚至死亡,其中还有小部分人会患上脑炎和脊髓炎。

狂犬病

狂犬病是人类最早知道的人兽共患病,顾名思义,该病来自于犬类动物,但猫、猪、鼠、牛、马等动物都会传播狂犬病。狂犬病毒侵入人体后,一般一个月内发作,发作后1-4天死亡。对于狂犬病,人类目前能做的仅仅是预防,而无法治疗。

克雅氏症

疯牛病的人类版本,这是一种致命的海绵形脑病,会导致患者脑组织的某些部位出现空洞。患上该病的病人先是表现为焦躁不安,最终会因精神错乱而死亡。有研究表明,克雅氏病可能成为流行病。

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了数千年,但到最近才开始理解那些将人与野生动物联系起来的东西——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

在与瘟疫的博弈过程中,人类一度发现,这些魔鬼或多或少都与某些动物有关。包括眼下正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近代医学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超过 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

这些席卷全球的病毒,给了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

瑞典病理学家弗克汉斯曾经说过:“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人类与疾病处于永恒的战争之中。传染病流行史的研究证明,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基本上全都来自动物,许多动物都是各种病菌的宿主。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尽管有充分的理由自信,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虽然人类处于自然界的中心地位,是地球上生物圈的主人,是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主人,但人类毕竟是生物圈这个地球上最大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员。如果人类不重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继续非法捕获、屠杀、食用野生动物,滥用自然资源、污染环境,一些新兴的病毒可能会继续不断的出现在人类的身上,导致新的传染病和流行病。这使得人类与病菌斗争的历史,可以有开头,却永远不会有尾声。

最后,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今天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如此凶猛,从HIV病毒、SARS病毒到MERS病毒,直至新型冠状病毒,追根溯源,都和病毒宿主野生动物有关,因此人类需要领悟出这个道理:

请尊重自然,

远离野生动物,

禁食“野味”!

(综合健康报、中国网、凤凰资讯、澎湃新闻、腾讯科技、搜狐网、中华网等相关内容)

—END—

共享生态之美

生态中国 你我共建

中国生态 你我共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