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大瑶山中筑梦人 “化缘”善款助近2万名贫困学子圆梦

句子大全 2010-12-16 11:06:41
相关推荐

莫振高,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校长。一位平凡的校长一生坚守了一件事,也感动了一座城。

生前,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考入大学。10年“化缘”3000多万元帮助近2万名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在他的感召下,一代代瑶乡山里娃走出大山、勤奋求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他,是大瑶山中筑梦人,是瑶乡师生的“化缘校长”。

身后,一公里的队伍,数千学生不远千里从各地赶回,送他最后一程,465个花圈,以至县城花圈脱销。去世当晚,4600多名在校学生自发举行“停电”仪式,数十间教室同时熄灯,时间长达3分钟,他们这样做只是为莫校长默哀。校友群、朋友圈、网络论坛,怀念、追忆如潮……他,是瑶乡学子的“校长爸爸”。

莫振高,一位普通的中学校长,生前曾获诸多荣誉,但对于他来说,身后来自学生的如潮哀思,或许才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化缘校长”莫振高,走了!视频来源:央视网

莫振高和学生们在一起。图片来源:广西政协报

2015年3月15日早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城。数千人自发前来,人们抹着眼泪,送别离世的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校长莫振高。图片来源:新华网

1.省吃俭用数十年 用微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

1954年11月12日,莫振高出生在都安县高岭镇加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2年高中毕业后,他在高岭担任初中民办教师,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就读。1978年毕业后分配到都安高中任教。1979年担任都安高中团委书记,1996年起担任都安高中校长。

出身贫寒的莫振高经常说,贫穷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造一个人的品格,可以锻造一个人的毅力。

莫振高给学生上课。图片来源:南国早报

莫振高的家,位于都安高中后面,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居民楼。他的家里,装修得很简单,记者没有看到一件值钱的家什,一些家具看起来还非常老旧。他的卧室只是简单地批灰刷白,摆放着一张简易床,对着床头的,摆放着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木柜,柜门已经损坏。

记者在莫校长家二楼的墙角看到了一双黄里透黑的塑料拖鞋,上面写着“2008”几个字。这是莫校长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买下的,鞋子质量不错,在家里他已经穿了7年。不过,鞋子已经从当初的黄色差不多变成了如今的黑色。在一楼的厨房里,使用多年的一个老旧得变形的铝制水瓢,也见证了莫校长简朴的一生。

妻子黄西彦说,虽然水瓢难看点,反正还能用,就继续用着。他的办公室,刷蓝色油漆的木门,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一张坐了十几年的木凳子,挂着一条毛巾。因为身高体壮,他经常出汗,这条毛巾也陪伴了他好几年。

30多年来,夫妻俩工资微薄,但也都把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先后资助了周艳时、蓝锦娜、唐金色、黄茜等近300多名学生,使他们完成学业,考上了大学。

莫振高走着山路,去学生家家访。图片来源:广西新闻网

2.10年“化缘”常吃闭门羹 筹集3000多万元资助近2万名学子

莫振高曾说,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自尊心强、内心脆弱而敏感,遇到困难时不善于向他人求助,而是选择自己默默承受。曾有一名学生,在高考前夕把10元报名费借给同学,因同学没有按时还钱而放弃了高考。还有一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因筹不到上大学的路费和学费,竟连来领通知书的勇气都没有。担心这些孩子因为贫穷而永远走不出困境,莫振高决心靠自己的力量,为他们筹集助学金。

“我们学校学生的贫困面大,贫困学生很多,光靠政府和学校不能完全解决。没办法,我只有发动全校所有的班主任、行政领导出动,争取外援。”莫振高说,为筹集善款,他们最初是在金城江、南宁这些附近的城市,后来去过江苏、浙江,甚至到过深圳、香港、澳门。

都安高中资助办负责人韦喜凤回忆说,出去筹款,都是吃闭门羹的多。有的企业直接叫门卫打发他们;有的则让他们在校门外等,门卫进去半天才出来说他们的领导不在,有时还会遭到一些人的奚落和误解。不管是出去筹款,还是平时出差,但凡遇到校友请吃饭,莫校长的口头禅总是“能不能把饭钱折成现金,给我的学生?”

莫振高的“化缘路”始于1995年。当时,在都安一家水泥厂工作的一位校友主动跟莫振高联系,说他们厂可以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然而,当莫振高带了几个学生的档案去到那家水泥厂时,却被告知企业目前很困难,没办法拿出钱来,只是对校长的做法表示理解。

莫振高校长和学生们在一起。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第二次,莫振高去到南宁,约了一家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到学校来,希望他们能扶助3—5个孩子,也没有成功。

莫振高说,尽管屡次遭到拒绝,但他从不放弃希望。在十余年的“化缘路”上,他得到的不仅仅是3000余万元的善款,更有许多内心深处的感动。他向记者述说了一次至今想起仍让他感动不已的经历。

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莫振高带着他的“筹款团队”到南宁一家化学公司筹集善款。莫振高作完贫困学生的情况汇报后,公司老总没有当即表态,而是提出要亲自到学校看看学生。之后,公司老总兑现了诺言,带着家人和副总一行十几人,开着一辆面包车来到都安,在莫校长的带领下去看望家住东庙乡的一位姓唐的孤儿。

当时是数九寒天,车子刚开到村口,他们就远远看见3个孩子在一个用彩布条围成的木棚下生火,冻得瑟瑟发抖。这3个孩子在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在县城附近烧石灰时又被滚落的山石压死之后,便失去了依靠,只好相依为命。最大的女孩,就是他们专程要来看望的那名学生。老总下车看了3个孩子,问了问孩子的情况,没有再多说什么。回到学校后,他对莫校长说,他不但要资助这名姓唐的学生,这一家人他都包了。不管以后这3个孩子在哪里读书,他都会一直包到他们上完大学。

这件事让莫振高相信,社会上像这位公司老总的爱心人士一定还有很多,更坚定了他在“化缘路”上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2012年7月,莫振高(右一)到贫困生家中家访。图片来源:南国早报

3.为让千万山里娃走出大山 他把自己“锁”在瑶山一辈子

“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走进都安高中大门,一块大理石上,9个烫金大字格外耀眼。这是都高的办学理念,也是莫振高的毕生心愿。为了让孩子们“进得来,学得好,考得上,出得去,成得才”,莫振高费尽思量。

上个世纪80年代,都安高中校舍基本上都是瓦房,只有一栋宿舍楼和三栋小教学楼。每逢下大雨,房子里就漏水,这时莫振高都要冒雨,亲自登着梯子,上房去检修。

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一个学生睡不着,爬起来透过窗户,看见莫振高正蹲在水沟边专注地掏树叶,雨伞歪斜在一边,大雨把莫振高全身都淋湿了,可他全然不顾。原来,水沟被树叶堵了,如果不及时疏通,宿舍一楼的孩子就要被淹。

2014年10月,莫振高到贫困学生家中家访。图片来源:南国早报

从当校长的那一天起,学校的压力让莫振高在做老师的同时,多年从没有离开“化缘”的角色。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社会筹资,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10万元“化缘”凑够修楼的钱。

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很严,因为都安县在地震带上,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出了事,没法向孩子家长和社会交代。为此,他时常蹲在工地上与工人们讨论楼要怎么建……

就这样,一点点将五层的学生饭堂、学校图书馆、教学综合楼和三栋学生宿舍楼建了起来。

除了学校的硬件设施,现代教育技术也必须跟上。

莫振高说:“虽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学生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我们培养的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而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

接着一栋科技大楼拔地而起,教室里都配了两台29英寸的闭路电视、一台高亮度的投影仪和100台电脑……

从此,瑶山的孩子知道了什么是互联网。

知识,改变了一代代山里娃的命运。如今,都安高中的学生遍布国内多个城市及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有上千名校友在北京工作。“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的目标正慢慢实现。

由于治校有方、成绩突出,莫振高多次被推荐到党政机关任职,也有外地学校抛出高薪橄榄枝。但莫振高都婉拒了。“我走了,娃娃们怎么办?”执此一念,莫振高在都安高中一呆就是30多年。

只要有课上,莫振高整个人都会精神焕发。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莫振高辞世后,有这么一段话被都高校友在朋友圈、QQ空间疯转:

“那个一下雨就广播收衣服收被子的校长;

那个准备高考时每天为我们准备牛奶鸡蛋香蕉宵夜的校长;

那个每到元宵等节日时给学生免费加菜的校长;

那个总是奔波各企业拉赞助帮助贫困学生的校长;

那个知道学生考上大学却因没钱放弃而翻山越岭去学生家家访的校长……”。

4.听他们说心中的莫校长 总是让人潸然泪下

从北京赶来为莫校长守灵戴孝的学生韦景煜,提起校长的恩重如山,他哽咽难言。图片来源:南国早报

学生说——他用宽大胸怀接纳莘莘学子。毕业于165班,如今在北京当公司老总的苏宏兵说:“在莫校长眼中,所有的孩子都是人才,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都安高中声名在外,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莫振高总是尽力接纳,结果每个班的人数都接近90人。毕业于175班,如今在北京工作的韦景煜说:“我们班有88个学生,最后一排后背贴着墙壁坐。”

毕业于181班的韩逊家在都安县高岭镇唐伦村,当年家徒四壁。1998年10月,高一上学期开学一个月,军训都快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父亲总算筹够学费,带他去都高报到。父子俩抱着试一试心态走进了校长办公室,没想到,莫校长弄清缘由后,决定破例收下韩逊,尽管韩逊的中考成绩很一般。过了些天,韩逊在校园里偶遇莫校长,校长一眼就认出他,主动叫住他,问起他的生活情况。要知道,这所学校有几千名在校生,韩逊对此触动很大,后来真的“爆发”了——他成了“学霸”,考上了北大,如今在华润集团工作。

一名老师在追悼会上落泪。图片来源:南国早报

同事说——他用品格照亮全校师生。在都高的学生们心目中,莫振高既是校长,也是慈父。比如,他会在晨操后用广播提醒:“天气预报说今天要出大太阳,大家可以把被子抱到操场晒!”第一节课下课时,他又广播说:“大家可以利用下课时间,到操场上把被子翻一下!”如果学生们做操时不巧下雨被雨淋了,广播里会传出莫校长熟悉而亲切的声音:“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姜糖水,请淋了雨的同学去喝!”

都高资助办主任韦喜凤说,3月8日,莫校长辞世的前一天还来电安排工作,电话中他说第二天要出院,她还非常高兴,想着校长办公室的灯就要亮了。因为之前每天晚上她加班时,总是看到校长的办公室也亮着灯,那个时候就会觉得很踏实,有主心骨在。

都高英语教师韦荣琼说,每次学校月考结束,莫校长都会邀请很多老师到他家,让夫人加菜犒劳他们。老师们“吃校长的喝校长的”,很是过意不去,想着找机会表表谢意。不想,莫校长夫妇早就知道大家的心思,他们的独生子在深圳举行婚礼时,夫妇俩悄悄前往,等婚礼结束他们回到都安,喜讯这才传开。

前来送行的人们举着花圈,一路跟在莫校长灵柩的后方。图片来源:南国早报

妻子说——他只愿意“为难”自己。3月12日下午,莫校长的妻子黄西彦老师强忍悲痛,回忆起丈夫最后的时光。

莫校长起床的闹铃一直定在凌晨5时20分,她曾偷偷调慢10多分钟,可他一旦发现就会很生气。他清晨起床后,就去叫学生起床。她劝他“你何必如此”,他说:“我不去叫他们起床,他们赖床要耽误学习的。我一个老人都起了,他们还不起吗?”于是,他总是每天天黑出门,天黑回来,经常累得吃不下饭菜,只喝稀粥。

他得的是尿道结石,最初他还瞒着妻子,直到疼得夜里睡不着,几分钟上一次厕所,她才知道。当时尿血、尿频和尿失禁症状已经很严重,他拿纱布垫着,她发现后给他买了尿不湿。她叫他去医院,他还是坚持要把手头的工作做完。毕业班的百日誓师大会,他还是坚持参加,而且声音依旧洪亮,腰杆依旧挺拔,谁都没发现他有任何异常。回到家,他瘫倒了,垫的尿布都湿透了。

2月26日早上,他还在开大会布置学校工作,下午决定去南宁就医。

3月2日,术后的莫校长说话还很吃力,但电话不停。他给学校后勤部打了电话,要求像往年一样为学生们准备元宵节的汤圆和鸡蛋。

3月7日,“他一手提着尿袋,一手提着公文包,一定要去招聘会现场”。他三次昏倒又爬起来后,在她的陪同下乘出租车来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下面的竹溪立交桥下,她刚扶着他下车没走几步,他就倒在地上,她扶不住,也跟着倒地。出租车司机发现后,又把他们送回医院。

3月8日,黄老师先热好莫校长的晚饭,让他先吃,他坚持要一起吃,结果,这成了他们最后一次共进的晚餐。她觉得欣慰的是,9日早上,她给他喝了一碗粥和一个香蕉。他是饱着走的,而以往他经常饿到下午一二时才吃第一顿。

一首缅怀莫振高的藏头诗在都安校友之间疯转:

莫道花谢已是冬,

振翅于天眺远空。

高处存暖爱犹在,

辞去此园心仍红。

都安高中学生编写的诗歌《校长爸爸》,以寄托对莫振高的怀念:

“让我们再叫您一声:校长爸爸”

“不管我们飞得多高走得多远”

“您永远是我们最想念的人”

“不管我们在人生的旅途遇到什么挫折”

“您永远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本网根据《》、《》、《》等稿件综合编写。)

整理完他的故事,我渴望为他写点什么,但转念一想,我也害怕自己思绪太复杂,水平太有限,无法评好如此“大”的一个人,愧对莫校长的丰功伟绩。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毕其一生,他只做了一件事:让更多的瑶寨山里娃,走出大山,走出贫困,走向外面的精彩。平凡之中蕴藏崇高追求,平静之中饱含满腔热情,平常之中彰显敬业奉献。谁为群众掏心,群众就会为谁点赞;谁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就把谁刻上心碑。这是人心的度量,更是对平凡坚守的最好铭记。

(责任编辑:刘鲲鹏)

【本网点评】

·

·

·

·

·

·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