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宁德市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句子大全 2010-12-11 03:17:17
相关推荐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在此次疫情事件上的危言危行,非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C.广大新闻工作者常年坚守岗位,夙兴夜寐,坚持用妙笔和镜头记录祖国发展的成就,讴歌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

D.如果我们抱残守缺,在创作上不能积极创新,那么终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将把童话弃如敝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唐代,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常发达,那些琉璃器皿起与香料、服饰等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大量阅读绘本故事,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领他们跨进更宽广的生活领域,唤起他们对个体生命和广袤宇宙的追问。

C.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借口拉动内需为名,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D.未来5-10年,感知方面的人工智能会进展到能够和人类智能相匹敌,计算机语音、视觉甚至会超过人类,每一个商业应用都可能会被人工智能颠覆。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仆:倒下

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精英:优秀人才

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但,只

B.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可怜:可惜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处境困难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延误

C.暧暖远人村 暧暧:昏暗、模糊的样子

而足下厕其间 厕:夹杂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违背,差失

D.木直中绳 中:合乎

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感谢

6.下列各项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之圣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固前圣之所厚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⑦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⑧屈贾谊于长沙

A.①④/③⑥/②⑤/⑦/⑧

B.①⑥/②④/③/⑤⑧/⑦

C.①⑥/②③/⑤/④⑧/⑦

D.①⑦/②⑤/③④/⑥/⑧

7.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②偭规矩而改错

B.①雉堞圮毁,蓁莽荒秽 ②寘之河之干兮

C.①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②君子生非异也

D.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②列冈峦之体势

8.下列各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皆竹楼之所助也

B.师不必贤于弟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今班行中无与比者 童子何知,躬逢盛饯

D.手执《周易》一卷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9.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王阁序》中说:“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唐永徽年始,官员每10天休息一天,称为“旬休”,分为上旬、中旬、下旬,当时也叫上浣、中浣、下浣。

B.“结发同枕席”指初成年就结为夫妻。古时男子到了18岁、女子到了16岁时,要把头发扎结起来,表示已经成年。

C.“回朕车以复路兮”中的“朕”指“我”。古时朕用作自称,最初并无贵贱之分,自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D.范仲淹曾“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其中“前行员外郎”指吏部员外郎。唐宋时六部分为前行、中行、后行三等,吏部为前行。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徒单克宁,本名习显,左丞相希尹,克宁母舅。熙宗问希尹表戚中谁可侍卫者,希尹奏曰:“习显可用。”以为符宝祗候。是时,悼后干政,后弟裴满忽土侮克宁,克宁殴之。明日,忽土以告悼后,后曰:“习显刚直,必汝之过也。”已而充护卫,改忠顺军节度使。宋吴璘侵陕右,元帅左都监徒单合喜乞益兵,遣克宁佩金牌驻军平凉。诏合喜曰:“朕遣克宁参议军事,此其智勇足敌万人,不必益军也。”克宁至,下令安辑,未几,民皆完聚。十九年,拜右丞相,徙封谭国公。克宁辞曰:“臣无功,不明国家大事,更内外重任,当自愧。乞归田里,以尽余年。”上曰:“朕念众人之功无出卿右者,卿慎重得大臣体,毋复多让。”克宁为相,持正守大体,至于薄书期会,不屑屑然也。世宗尝曰:“习显在枢密,未尝有过举。”谓克宁曰:“宰相之职,进贤为上。”克宁谢曰:“臣愚幸得备位宰辅,但不能明于知人,以此为恨耳。”二十一年,左丞相守道为尚书令,克宁为左丞相,徙封定国公,恳求致仕。上曰:“汝立功立事,乃登相位,朝廷是赖,年虽及,未可去也。”顷之,克宁改枢密使,而难其代。复以守道为左丞相,虚尚书令位者数年,其重如此。二十五年,世宗自上京还,次天平山清暑。皇太子薨于京师,诸王妃主入宫吊哭,奴婢从入者多,颇喧杂不严。克宁遣出之,身护宫门。严饬殿宫门禁卫如法,然后听宗室外戚入临,从者有数。谓东宫官属曰:“主上巡幸,未还宫阙,太子不幸至于大故,汝等此时能以死报国乎?吾亦不敢爱吾生也。”辞色俱厉,闻者肃然敬惮。世宗在天平山,皇太子讣至,哀恸者屡矣。闻克宁严饬宫卫,谨护皇孙,嘉其忠诚而愈重之。明昌二年,克宁属疾。是岁二月,薨,遗表,其大概言:“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反疏之轻小人而终昵之愿陛下慎终如始安不忘危而言不及私”诏有司护丧事,归葬于莱州,谥曰忠烈。

(节选自《金史·卷九十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悼后干政 干:干预

B.不屑屑然也 屑屑:斤斤计较

C.虚尚书令位者数年 虚:虚职

D.次天平山清暑 次:驻止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反疏之轻/小人而终昵之/愿陛下慎终/如始安/不忘危/而言不及私

B.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反疏之/轻小人而终昵之/愿陛下慎终/如始安/不忘危/而言不及私

C.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反疏之/轻小人而终昵之/愿陛下慎终如始/安不忘危/而言不及私

D.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反疏之轻/小人而终昵之/愿陛下慎终如始/安不忘危/而言不及私

1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朝廷赐以旌节作为全权印信,可全权调度事宜。

B.右丞相:从春秋战国始即置左、右丞相,因古代各朝代均以右为尊,所以右丞相职权高于左丞相。

C.致仕:即交还官职,请求退休的意思。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代官员辞官还乡。

D.遗表:即古代大臣临死前所起的遗言奏章,用于死后上陈谏言于君主。“表”即奏我章,如《陈情表》《出师表》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徒单克宁品性刚直,与悼后的弟弟裴满忽土发冲突后,悼后不但没有降罪徒单克宁,反而认定是弟弟犯错在先。

B.徒单克宁智勇过人,陕右危急,朝廷派其带兵前往救援,他到后下令缉讨,果然很快平定了战乱,百姓安定。

C.徒单克宁深受器重,对于被封谭国公,他自愧无功,皇帝却认为他多有功劳,无人能及,有重臣风范,值得朝廷信赖。

D.徒单克宁临危不惧,皇太子意外去世时,宫中颇为动荡,他声色俱厉守护宫门,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令众人肃然敬畏。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愚幸得备位宰辅,但不能明于知人,以此为恨耳。

(2)严饬殿廷宫门禁卫如法,然后听宗室外戚入临,从者有数。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15-16题。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注】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注】此诗作于神龙元年(705年),因朝廷政变,宋之问与崔融、杜审言等友皆遭贬谪。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马上”二字看似寻常,却道出诗人境况;愁中又遇寒食暮春,虽平平道来,却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诗人着力刻画了江浦之上的环境以衬托心境,又从暮春的江景自然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借景抒情又触景伤怀。

C.尾联作者想象春日里柳条新绿,万象更新,而这样的美景已与自己天各一方,以虚景传实情,以乐景衬哀情,令人肠断。

D.全诗语言淡雅,简淡中却见新奇,“江浦”抒怀又眺望“洛阳”,贬逐“南溟”却怀思“北极”,两两对举,抒情言志相得益彰。

16.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三)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2)《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 。”

(3)《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点明地域、时令及词人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的词句是:“ , 。”

(5)《阿房宫赋》中,“ , 。”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比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邮寄一段时光

曹化君

小区里没有人不认识她。谁都不知道她的名字、年龄住址等。只知道,她有一个不像话的儿子。

她每天都来小区捡拾垃圾,卖了钱寄给儿子。从她花白的头发推测,儿子应该是中年人了。

她每天都来得很早,至于几点,门卫说他也不清楚,反正第一个出去跑步的人叫开门后,她就跟进来了。她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眼睛眯眯的,有点浑浊,但一看见垃圾废品,眼睛就会亮起来。

来小区捡拾垃圾的人有好几个,男的女的,年老的年少的,她捡拾的最多。别的人都急匆匆地来,急匆匆地去,和小区的人井水不犯河水。她不,见了谁都微笑着招呼一声,嗓门儿也高,十来米以外就能听到她的声音,吃了吗?干啥去?下班了呀……仿佛特意赶早向小区的人问安来了,捎带着捡些垃圾回去。有时中午、晚上也来,仿佛在自家的后花园里转悠。

起初,我总是应付公事般打发她的笑脸和招呼,不是嫌她捡拾垃圾,而是她那见谁都堆满笑的脸总让人怀疑她有所图而向人讨好。不久,这种怀疑便被做实,很多人家有了纸箱子酒瓶子之类的总是给她留着,甚至白送给她。我向来讨厌这种靠谄媚和笑脸投机取巧混饭吃的人。

一个周末,逛菜市场,看见一家卖无花果的。卖主说早上刚摘的。女儿最爱吃无花果了,我认真挑选了大半袋子。付钱时发现忘了带手机,身上一分钱现金都没有。可无花果不是每天都能碰见的,正犯难,突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买菜呀。她推着一辆三轮车走过来。

得知我没带钱后,她二话不说,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方便袋,摸出一叠零票子递给我,说,我先帮您付了,够吗?我踌躇一下,把手里的无花果放回去,说,算了,不买了。她问清价钱,仔细地一张一张清点好零票子,然后径直递给卖主,另一只手拿起大半袋子无花果,塞到我手里。第二天,我要将钱还给她,她死活不要,竟然说从来没有给我付过钱,让我不知所措……

从此,我不仅和小区的很多人一样,有了纸箱子酒瓶子都给她留着,还特意留心收集一些旧书报送给她。我觉得她就是这小区里的一员,越来越觉得她亲切、越来越觉得她的儿子不像话。

半年后,身体小有不适,我住进省城一家医院。一天,去洗漱间打水,却看见她。一问才知道,原来她就住我隔壁。从此,没事她就跑来我的房间聊天。

一天,说起主治医生,我有些激动,我说真是太幸运了,遇到这么个好医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对病人十分体贴、耐心、周到。做手术前,他担心我紧张,不停地给我讲笑话,笑得我眼泪都出来了。我说这是我第一次住院,他让我觉得住院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我正说得起劲,主治医生走进来,看到坐在床边的她,愣了一下,但很快回过神来,问了我一些情况后,就出去了。

她转脸望着他的背影说,是我儿子。我说,您,俩儿子?她说一个。她接着说,我儿子是很孝顺的,他说想我了,让我住进医院来;他说他是医生,我住医院不花钱的。他要养活一家人,孩子读书还要花钱,钱紧,我每月都给他寄点儿钱,帮帮他……

一个星期后,我去办出院手续,主治医生嘱咐我回去后要注意的事项,不等他说完,我忍不住说,你做医生的,怎么能让自己的母亲去捡垃圾!

他叹了一口气,说,父亲去世得早,母亲靠捡拾垃圾把我拉扯大,供我读书。几年前,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用了很多医疗手段都不大见效,只有捡垃圾时病情会缓解一些。母亲只记得捡拾垃圾,只记得每个月给我寄钱。

末了,他一字一句地说,我只能顺着母亲了,她每月邮寄给我的,不是几张票子,而是一段苦涩丰盈又让人感念的时光。

(选自《博爱》2019年第9期,有删改)

18.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标题“邮寄一段时光”,将无形的“时光”有形化,既概括了情节,又暗示了主题,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至

B.小说匠心独运,从“我”对“她”儿子的想象推测,到“我”与“她”在病房的偶遇闲聊,为“她”儿子的出场做了层层铺垫。

C.小说善于用特征鲜明的细节来表现人物。“摸出一叠零票子”“仔细地一张一张清点好零票子”,暗示了她处于困难拮据的生活境地。

D.文中划线句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越来越觉得她的儿子不像话”与后文形成反差,给读者带来“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阅读体验。

E.小说中“主治医生走进来,看到坐在床边的她,愣了一下”,他“愣了一下”是因为不害怕被“我”得知他与母亲的关系。

19.小说中的“她”是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请简析结尾“她每月邮寄给我的,不是几张票子,而是一段苦涩丰盈又让人感念的时光”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1.作品是怎样叙述“她”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四、语言文字运用

2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续文化根脉。

A.而文明底蕴凝结在文化遗产中,不仅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深厚滋养,还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

B.而文明底蕴凝结在文化遗产中,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深厚滋养。

C.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深厚滋养。

D.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深厚滋养。

23.下面各句中,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A.张老师,您让我写的作文放您桌上了,希望您能抽空拜读一下,如有不妥之处,请您帮我改正。

B.本校将于7月10日晚7点在校礼堂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王教授莅临指导。

C.作为后生晚辈,面对今天到会的众多专家,我们一定要虚怀若谷,向他们请教专业,发展的问题。

D.您是本专业的泰斗,我想成为您的高足,倘能如愿,我一定刻苦努力。

24.用文中四个关键词解说“这些价值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家公司”一句中的“价值”的含义。

我们相信,我们在地球上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伟大的产品,这一点不会改变。我们一直专注于创新。我们崇尚简约而不复杂。我们相信要对成千上万的项目说“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专注于那些对我们来说确实重要和有意义的少数项目。我们相信团队间的深度合作,这让我们用别人没有的方式进行创新。我认为,无论是谁在做什么工作,这些价值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家公司,“苹果”将表现非凡。

——《乔布斯传》

关键词:

五、写作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梁启超《致孩子们》

要求:①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明确;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