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上海话竟然也有"代沟" 一句"有腔调"解读各不同

句子大全 2010-12-08 05:20:24
相关推荐

东方网3月30日消息:华东师大出版社录音棚里,昨天,作为浦西中心城区调查点的四位发音人,接受了上海大学专家团队的上海城区话话语数据采录。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魏斌、钱亦蕉,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奚佩华、周元吉,在一张长桌前依次而坐。“两轻两老”,正符合采集语音的年龄要求。

能把上海话讲下来,如今也真不容易。来自静安区的奚佩华说,孙子现在上幼儿园,讲普通话比上海话流利,“在家时,他爸爸妈妈跟他讲普通话,我跟他讲上海话。孙子讲上海话常常会‘卡壳’,只好用普通话继续说。”从原南市区搬到徐汇区的发音人周元吉,说一口道地的上海话,他准备的材料,就是上海新老民俗文化生活万象。一张A4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用普通话注音的“上海话”,题目是《牛郎忒子织女》。而魏斌表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上海生活、工作,单位圈子里也是上海人居多,因此上海话成为最主要的交际用语。在《新民周刊》任编辑的钱亦蕉,觉得沪音采集非常有意义,加入这个行列,是想为传承上海话做一些贡献。

擅长语言研究的上海师大教授钱乃荣说,现在的上海话,不同年龄的人说起来意思已不尽相同。比如“有腔调”,年纪轻的人表达的意思是这个人有能耐、有力量;而在老年人嘴里,这是一个中性词,表示说的事的程度。他认为,上海话的发音现在也有不同,如“打”与“党”,老年人讲得清,年轻人说出来已是一个音。

市教委语言文字管理处处长凌晓凤说,调查采录内容包括用上海话读单字、词语、句子,以及上海话话语(包括用上海话讲一个民间故事,以及用上海话自由交谈)。除了通过录音、录像将上述语音数据采录下来,建库专家工作团队还将用国际音标标注单字、词语和句子的发音,并把发音人讲的民间故事和自由交谈的内容转写成文字。今后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还原当今上海话的结构特点和基本面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