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家长好好说话孩子却不领情?乔哈里视窗:有效的沟通应该区域明确

句子大全 2010-10-15 22:59:45
相关推荐

疫情还没有结束,虽然已经逐渐处于解封状态,但对于防控隔离还是不敢有半丝懈怠,最近两天和几个已经许久未见面的姐妹开了一次视频趴,以此来慰藉彼此之间的想念之心。姐妹几个刚刚视频玩笑了一会,只听闺蜜佳佳突然"平地一声吼",还没等我们这些人反应过来,就听佳佳紧接着是一通乱骂:"妈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能这样,你怎么就是不听啊?现在给弄坏了吧?我看你要怎么办!"

佳佳数落完儿子后又跑过来和我们吐槽:"哎呦,现在这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无论我说什么人家都不会听,非但不听而且还有可能和你对着干,真是不知道我上辈子欠他什么了,现在要这样来对我。"听到佳佳这样说之后,另一个姐妹香香也是跟着一起抱怨:"我还以为只有我家孩子会这样,我家的那只神兽也是如此,只要说一句就立马跟你翻脸,真是束手无策啊。"

不知身为父母的你是否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呢?孩子总是会和自己唱反调,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偏不去干什么,而且无论是采用暴力或非暴力的手段,孩子都是表现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等等。然而以上种种令无数家长头疼的问题,真的是家长口口声声中所说的孩子不听话吗?

孩子"不听话"究竟从何而来?

家长不懂得要去尊重孩子这一独立个体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是自己怀胎十月经历十级阵痛把他们生下来的,那他们就应该要对我们说的话言听计从。殊不知,孩子自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他们会按照自己的需求对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探索,对此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们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

身为家长的你我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总是会下意识的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要求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一旦孩子做一些被我们明令禁止的事时,则很可能会遭到家长以直接粗暴的方式对其"严加教育",但对于孩子而言家长如此的教育他们并不能理解,甚至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做错了什么,孩子们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是在被家长打压,而非是尊重,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表现出"叛逆"来。

家长不懂得孩子的能力发展以及他们各阶段的需求在哪

在平时生活中,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健康安全,总是会直接去告诉他们:哪些东西绝对不能够触碰,例如电源、药物等等,但孩子对于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触碰却并不理解。而当孩子一旦触碰被父母所禁止的事物时,则往往会迎来父母对其的各种长篇大论,最终孩子依然没能对父母所讲的东西达到理解和认知。

而随着孩子逐渐的成长,他们会接触到到更多的事物来丰富自己的认知,他们会渐渐地发现父母所给予解答并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当父母在被孩子质疑时则会感觉到自己的威严受到了威胁,于是便会对孩子进行强行说教,由此导致孩子会出现越来越不听话的情况。

运用"乔哈里视窗"找到和孩子之间的同频共振

乔瑟夫和哈里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提出了"乔哈里视窗理论",这一理论的作用是在于提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它被称之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是广受好评的沟通视窗。"乔哈里视窗"将人与人之间沟通所需的信息分成了四个区域,分别是:开放、隐秘、盲目、未知,其中开放区指的是大家都知道的信息;隐秘区指的是只有自己知道对方不知道的信息;盲目区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但对方可能会知道的信息;未知区指的是大家都不知道的信息。人与人之间能够达成有效的沟通,其中就需要能够将这四个区域进行合理搭配有机融合。

在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上,往往会出现的状况大致是:开放区域中,亲子之间的对话彼此都认为自己或对方已经听懂了,但实际却是对方很可能并不清楚你在表达什么,例如父母只告诉孩子不能触碰电,但孩子却并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不能触碰;隐秘区域中,父母和孩子都不清楚对方的隐秘区中有什么,而双方往往会各持己见从而引起矛盾的发生;盲目区域中,父母和孩子都不清楚对方所想,而父母常常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如家长从小的画画梦没能完成,于是便会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父母并不清楚孩子是否也喜欢画画。

要学会能够缩小隐秘区域、盲目区来达到同频共振

前面我们有提到,亲子间的矛盾往往就是由于双方的隐秘区域相悖,导致家长和孩子都坚持自己所想。家长想要能够和孩子完成更加有效的沟通,首先就需要将隐秘以及盲目区域的范围逐渐缩小,将隐秘、盲目转换为开放,让自己和孩子都看到彼此所想,找到孩子的意愿在哪,并要能够主动去向孩子进行反馈,告诉孩子父母对其所提出的要求的原因是什么,让孩子真正的能够对父母的良苦用心得以理解。

父母还需要能够注意自己的沟通方式

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在经过调查研究后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义+38%声音+55%肢体语言。也就是说,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之中,虽然彼此需要用语言来交流,但与需要发音的语言相比,无需发音的肢体语言却是要更为重要。

例如:手、胳膊这些上下肢的动作;面部的一些表情;说话时所使用的语气等等都是我们的肢体语言,而从这些肢体语言中却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情绪等问题。家长在和孩子进行沟通时,更多的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更多的是能够起到给孩子带来轻松氛围的作用,当然前提是我们需要将自己的神态、动作等调整到看起来友好的状态。

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身为父母的我们所作出的一些让孩子难以接受的行为,从而导致孩子出现了不听话。对此,家长要学会运用"乔哈里视窗"来找到其中的问题出在了哪,使用孩子更加能够接受的语气,开诚布公的去和孩子进行沟通,最终达到让孩子能够听得进去的目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