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到世界500强:广汽设计大赛冠军的成长之路

句子大全 2010-08-16 19:45:31
相关推荐

原标题: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到世界500强:广汽设计大赛冠军的成长之路

今天我们请到刚刚毕业于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CDS学长,

2019年广汽设计大赛冠军

给大家分享他的

广汽大赛项目背后的设计故事!

王家宏

2018.09 2018.10

ROYAL AUTOMOBILE CLUB

英国皇家汽车协会

INSIGHT AWARD GROUP

2019.01 2019.04

THE COACHMAKERS 奖学金

2019.05 2019.10

广汽设计大赛冠军暨设计之星

2016.03

CDS交通工具设计作品集课程

大家好,我是王家宏。很高兴作为CDS长期作品集课程的学生,通过CDS媒体平台和大家分享我广汽大赛的设计项目LINE SPACE!

让我们回顾下2019年大赛的主题 “2030广汽移动生活空间 2030 GAC MOBILE LIVING SPACE ”, “心动·畅燃 IGNITE MY HEART ”。

以2030年的世界为背景,从以下三个冲突情境中任选一个,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冲突情境一 : “快节奏”和“慢生活” ;

冲突情境二 : “社交空间”和“独处空间”;

冲突情境三 : “角色人格”和“真实人格”。

起初看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是十分兴奋的,因为这和我喜欢思考和研究的方向不谋而合。我认为未来的汽车设计一定是非常多元的,我们创造设计的绝不仅仅是移动的空间,也不仅仅是像很多建筑设计那样给人以强烈的各种形式的艺术震撼。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多元、多维的存在,既要有功能主义为导向合理的空间利用,也要考虑其商业模式,同时还必须思考其与其所在城市之间的联系,并且还最好兼具与之匹配的人文艺术气质,当然对用户的研究同样必不可少。

在我看来,这三个主题其实讲的是同一个概念,快节奏/慢生活、社交空间/独处空间、真实人格/角色人格,无疑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同场景所展现的不同状态,这些看似对立的主题,其实相辅相成地调节着我们的生活。

而我想做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来平衡这一切,将独处空间融入我们的社交空间,让人们在平时高压的角色人格中更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真实人格,调节自己的内心,将遥不可及的慢生活自然而然地穿插在人们快节奏的日常,让生活达到一个更加舒适与高效的平衡。因为人格,快节奏慢生活这些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我将空间作为我的切入点来开展项目。

空间和移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不自觉地想到的就是每天在伦敦上下学搭乘的London Bus和地铁,这类交通工具同样是大多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然而这类交通工具往往功能性过强,趣味性、娱乐性较低。

随后我又把目光投向了早期的London Bus和San Francisco的CABLE CAR。有意思的是这些交通工具同为公共交通,但是由于他们本身的一些有趣特征(比如二者的开放式上下车的设计,老伦敦巴士二层开放式的空间等),人们乘坐的时候往往身心愉悦。

基于以上,我定下了我的大方向,设计能帮助人们转换心情的公共移动空间。那接下来,如何有趣、合理地的分割创造空间便尤为重要,我按照汽车设计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我觉得具有发展潜力的结构,画了一些记录想法的doodle,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得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形态,比如通过一个很纯粹的、不分内外的开放式形态,将空间划分为四个部分,车前侧的开放式空间、两侧的独处空间和中间的社交空间,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空间。当然在公共空间里面做到绝对的独处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做的也是尽量去找一个平衡。目前得到的依旧是一些比较前期的形态和想法。

随着对不同空间调研的深入,我发现了很有意思的公园设计,这里就不得不提给我启发最大的纽约的HIGH LINE PARK。这个项目是基于纽约当地已经废弃的铁路专线,将其改造成为休闲的线性公园。有意思的是这种改造不仅给当地居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慢生活空间,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商业发展。

因为base在广州,我接着搜索了广州是否也存在这种废弃的线性空间。不出所料,广州当地也有较多废弃的线性空间,如废弃铁路,城市中难以利用的线性空间等等。并且有一部分已经开始或完成了改造。

荔湾西场铁路

结合上面的线性公园的概念与我之前研究的公共移动空间,得出了最终的概念——LINE SPACE。一个内外联系紧密的开放式慢行移动空间,一段环绕城市的慢行线性公园,二者相辅相成,将城市、郊区、旅游景区、商业、可持续、环保、关怀老年群体等等通过这个慢行的线性空间紧紧相连。

基于这个概念,我开始了进一步的设计。因为是固定的线性空间,我最终还是去掉了原设计上的轮子,取而代之的是空间利用率更高的轨道交通设计,并且将空间划分概念从原来的二维划分,改为三维划分,使得纵向的空间得以更好的利用。

中间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小插曲。

我最终的设计很大一部分灵感,来自去年无意中去到的法国蓬皮杜一个装置艺术展,大概内容是很多类似于小山坡的装置放置在展区的各个位置,看展的人可以很随意的以各种自己觉得很舒适的姿势闲适地躺在装置上,仿佛回到自然一般,内心似乎也因此而平静。当时的我就很想将这种“慢”的感觉以某种方式带入到我们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

恰巧LINE SPACE这个概念与我这次经历的感悟相吻合,于是我大胆地尝试将车的内饰直接设计成类自然小山坡状,并且尽可能保留之前开放式,内外联系紧密以及三维划分的空间设计想法。希望人们可以在这个慢行移动空间里也感受到源于自然的那种惬意与舒适。

当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可以步行到LINE SPACE,由于不同空间的转换和选择,总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惬意空间,让生活慢下来,让心静下来。

其中的慢行空间和空间内闲适放松的乘客又像是城市中移动的装置艺术,当繁忙的我们看到的时候,不自觉地也会在某个刹那感知到慢生活的美好。

接着是进一步推进完善设计。车内饰主体加上了软质的耐脏布料,并且中间分出特别关怀空间,老人和孕妇等可优先。

这一侧的座椅同时也考虑到社交和独处空间的划分,加入了悬挂内嵌式桌的设计,让希望社交攀谈的三五好友自然而然地选择这块空间,而希望独处的乘客也自然会选择另一侧朝向一致的空间。

中间层的交错空间和顶层的空间同样也有社交和独处的划分设计。在三维上进一步推敲体量关系。车外饰设计随着内饰设计需求而发生变化。

中间层状结构自然而然形成楼梯,同时巧妙进行空间分割。车前部入口空间较大,车后部入口空间较小,划分了社交上车区和独处上车区,默默地引导乘客去对应的空间

光线层次变化,营造舒适的斑驳光影的效果,享受温润的阳光。

中间的交错空间,可小憩或悠闲地站着。

顶层设计也考虑了社交与独处空间的划分。

商业模式,除了带动周边的商业活动等发展外,车本身也可嵌入广告,或承接各种活动(举办舞会等),使得项目本身可以自给自足。

智联,可通过互联设备知道慢行移动空间的具体位置,提供便捷的同时继续拓展其商业可能性。

链接城市和郊区,老年群体和年轻群体,自然地使得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最后还得提一下内外造型设计,其实造型设计基本都是follow三维上空间划分的概念,巧妙利用交错空间的手法来达到区别于传统方式的空间分割,同时使其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并且保留一定的汽车曲面的韵味。

交错空间的想法其实受到了藤本壮介的一些项目的启发,弧形的交错感则是受到了THOMAS HEATHERWICK的影响。造型风格的设计则是深受矶崎新的有机和几何语言冲突与融合的设计风格的启发,但是不同的是我最终选择的处理方式是让有机和几何更为融合,但同时又能感受到二者的存在。

其实最有意思的并不只是造型上的特别设计,而是这种设计基本都源自于概念,功能和用户的使用场景,并且与之十分贴合。

第一层交错空间是人们从车两侧上车的时候会有台阶的逐步升高,人的高度也会随着移动升高,而与之对应的车顶也会因此而升高。

在使用和功能布局上,这样的空间划分,第一是为车最底下腾出了可以放置动力装置的位置,第二微微升高的台阶刚好可以为人们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座椅或者是休息的平台,并且为下一个位置更高的交错空间巧妙减少高度上的压力(降低爬楼梯的难度)。

车的外饰设计也因此形成了非常有意思的正负形,且内外呼应,耐人寻味。

车的第二层交错空间就是车右侧的这个似乎从车主体独立出来的一个空间,因为这个交错空间更多的是车顶层空间和车主体室内空间的过渡空间,所以最终我只保留了一个细长座椅的设计,使其尽可能有更多空出来的空间,以便乘客移动,更换空间。

并且座椅支撑部分的造型和车主体的小山坡主题做了一个视觉上的连接,加强设计上的联系。而这个过渡空间的大体设计更偏向于倒角的极简几何形态,是为了尽量不喧宾夺主,从而突显车前后脸的正负形有机的主题和侧面小山坡曲线的主题,但同时也有一种设计元素对立冲撞的微妙效果。

而车主体的支撑刚好交给了这个“类小山坡”的三维的主题,即达到概念上人们所追求的可以自由闲适地靠着,躺着或者坐在上面,又在功能上支持人们“上下楼梯”,巧妙划分空间,亦在设计和结构上,巧妙平衡和连接车的各个设计元素和结构。最关键的是,其还可以单独划分出特别关怀空间,供老人、孕妇等优先使用。

然而这些看似非常错综复杂的空间划分设计,人们在体验的时候其实并不会感受到其复杂性,而是不知不觉地被这些设计所引导,自然而然地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空间位置。

不得不说,我在不断试验,推导出这些我认为颇具意义的设计的时候,其实内心无比兴奋。因为我见过太多的设计,无非就是在一个带轮子的盒子里面加上各种“家具”,然后不断地加上各种细节,再冠以所谓的概念......在我看来,这类设计都过于千篇一律,而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并且在设计之初就要有这样的心态。

总结

LINE SPACE整个项目构建了一种新的探索城市连接城市的方式,人们可以随时进出这个线性空间,并且可以通过互联设备知道慢行移动空间的具体位置。慢行空间可随上随下,人们会不自觉地被引导,但自由地选择慢行空间内适合自己的空间位置,亦或是慢行空间外的线性空间的位置。

在这个慢行空间内,我营造了至少9种不同的空间体验,比如社交空间、独处空间、交错空间以及特殊关怀空间等等。通过自然引导人们坐姿的朝向等方法,达到区分社交和私人空间的目的。

主要是通过对社交空间、私人空间和移动空间的探索和塑造,利用这种不同空间的不同体验的变化,来达到在快节奏中体验慢生活的目的,让“慢”悄无声息地走入我们的快节奏生活,让繁忙于角色人格切换的我们,多了一种选择,多了一个情感的出口,多体验内心真实的自己。

也就像我文章开始的时候提到的,我认为未来的汽车设计一定是非常多维多元的,它的意义绝不只有从A到B,也绝不是只是造型或者空间的艺术,而是研究如何在出行领域让热爱生活的人们更加体验到科技时代发展带来的便利,感受到其所带来的文化与艺术之美,更加体会到生活的曼妙与斑驳。

请欣赏设计项目总结视频

整个项目用时超过四个月,早已记不清遇到了多少次瓶颈,但是难以忘记广汽研究院导师团队给予的强有力的支持。非常感谢张院,低温哥和卡哥在项目上对我的指导和启发,以及十几位广汽导师在设计,油泥模型,数字模型,CT,后期渲染和硬质模型制作过程中全面而专业的悉心指导。

最后也非常感谢CDS,在2016年我在那里开启了我的汽车设计之旅。

现在我已经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即将入职广汽研究院。马上可以和广汽设计团队的前辈们学习和工作,让我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

以上是我在2019年参加广汽设计大赛时所做的设计项目,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下面是我的Instagram,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交流。

CDS春季交通工具外饰设计线上课程

即将开课!

即将开课!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