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揭秘空军飞行员培养:从“双学士”到“双学籍”

句子大全 2010-07-24 21:05:56
相关推荐

(二)“4+1”模式培养双学士飞行员

2004年6月,空军将三所院校合并组建成空军航空大学。这所大学成为空军飞行人才生成的惟一源头。基础全面合训,空地专业分流,航理集中教育,空军航空大学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强强联合,而且让空军飞行人才培养的车轮驶入了“快车道”。

组建当年,空军航空大学就从新入学的飞行学员中遴选180名尖子学员实行“4+1”培养模式。其中的“4”,包括 2年的基础教育,1年半的专业学习和半年初教机飞行训练;那个“1”,就是指1年的高教机飞行训练。

这是空军首次按照“本科专业+军事飞行”模式培养飞行人才,开启了飞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新阶段。4年后,这批学员如期毕业,在航空大学拿到工学学士学位,又过1年,他们在飞行学院完成高教机训练,又拿到了军事学学士学位。

飞行员的培养不像普通大学生那么简单,培养一个成熟的飞行人才至少需要8至10年的时间。他们对首批按照“4+1”模式培养的飞行人才进行质量跟踪调研时发现,这批学员在高教团和训练基地改装飞行时,综合素质明显高于未经过该模式培养的普通学员,厚重的文化和专业基础,不仅受到了部队的认可,而且表现出了极强的发展后劲。从2008年开始,空军飞行人才培养全部实行“4+1”模式。

长期以来,空军飞行员仅有“航空飞行与指挥”一个专业,“4+1”培养模式实施后也只增加了“飞行器系统与工程”这个专业。一个个体一个专业尚可,但一个群体一个专业,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更难以适应建设现代化战略空军的要求。

为此,空军航空大学先后组成5个调研组,分赴作战部队、训练基地、飞行学院、研究所、军地高校等16个单位,主动向多个三代机航空兵师师长及毕业学员取经求教,着力搞清今后一二十年空军建设对飞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

智慧凝聚共识,共识催生行动。2009年5月,一份名为《飞行人才学历教育阶段实施多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论证报告》上报空军机关,随后航空大学启动了试点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按照“本科专业+军事飞行”的飞行人才培养方式,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夯实个人发展基础,预留群体优化端口。在保证“能飞”的前提下,使飞行学员学到更多文化知识,形成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更加冷静、从容、全面的应对飞行和作战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使学员中途停飞,也是一名专业素养很强的初级指挥型人才。

2009年9月, 190名飞行学员按照飞行人才多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培训,与此同时,空军在飞行学员现有“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一个专业基础上,开设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兵器工程、雷达工程等多个与航空飞行密切相关的专业,全面采取多专业模式培养飞行学员。

从2010年开始,空军招飞生源质量逐年攀升,2013年的招收的飞行学员全部实现一本录取。围绕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对飞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从2012年开始,空军飞行人才培养在“4+1”多专业基础上全面实施“合训分流”组训方式。飞行学员入学后前两年完成通用知识教育,大二年级结束时组织实施筛选飞行,合格学员主要根据个人志愿和学习训练情况,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在大四年级下学期统一进入初教机飞行训练。这一方式不仅提升了学员军事飞行职业的核心能力,而且实现优质生员向优质战斗力转变。

(三)探路“双学籍”飞行员培养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仅以“培养飞行技能”的飞行人才培养体系,已明显表现出“训有余,育不足”的人才培养缺陷。

2011年,32名飞行学员走进“清华园”,成为军民融合培养飞行学员新模式的“探路者”。他们以优异成绩完成了清华大学公共基础课程、航天工程力学和航天航空工程专业课程学习,并在暑假期间进行了跳伞、射击、野外生存拉练等军事课目训练。2014年年7月,他们回到空军航空大学进行航空理论学习和飞行训练。2015年6月,首批28名“清华班”飞行学员,拿到了加盖空军航空大学与清华大学两枚印章的本科毕业证书。独特的“双印”毕业证,见证了空军与清华大学走军民融合之路、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飞行人才战略,取得首个实质性成果,首批“清华班”学员超过93%的成才率,创空军历史最佳。

2012年,空军在与清华大学开展飞行人才联合培养的基础上,又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展联合培养飞行人才。三校实行自主招生,开办飞行国防生班,进一步创新了我军军事飞行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7月,经习主席和军委批准,充分发挥军地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创新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模式,建立军队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培养“双学籍”飞行学员制度。明确海军航空兵学院、空军航空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首批联合招收培养试点,为海、空军和陆航部队培养高端军事飞行人才。

与此同时,空军按照人才成长需求和“宁少勿滥”原则,精减核心必修课程门数,积极选用适合学员实际的国家和军队精品教材,真正把最有价值的课程确定为核心课程,为飞行学员留出更广阔的自主空间,提供更多的展示个体素质的舞台,通过制度约束和积极引导,增强学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充分调动和挖掘他们参与教育训练的积极性,全面提高飞行人才“精英教育”的属性,推动飞行人才由技术技能型向知识智能型转变。

日前,空军首批“双学籍”飞行学员已经顺利完成首次放单飞!

(四)飞行员培养渠道“向前延伸”

世界主要国家普遍重视飞行人才早期培养开发,军队招收的飞行学员入伍前大多具有飞行经历。我国曾采取开办滑翔班、建立飞行学员早期培养基地、试办飞行少年军校等形式培养飞行苗子,孕育和培养了许多堪当重任的高级将领和优秀飞行人才。2011年空军依托航空大学等军事院校的办学优势,在吉林省实验中学等地方高中试办飞行少年军校(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的前身),在优秀初中毕业生中严格筛选培训对象,将飞行员选拔培养向青少年阶段延伸,不仅顺应推进普通中学多样化发展的改革方向,而且是遵循飞行人才成长规律、从源头上提高军队飞行学员选拔质量的有效举措。

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2015年3月,国家正式颁布《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建设实施办法》,该办法确定从2015年起,在河北、山东、吉林等11个空军招飞生源主要省份,依托优质高中建设16所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每年在全国招收1000余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形成军地合作、联合培养、多元保障的培养模式,为志在空天的青少年提供圆梦之梯。

结束语:从“双学士”到“双学籍”,再到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16年的探索实践,多轮驱动的联合培养,空军飞行人才培养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能成为祖国天空中最耀眼的战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