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人间地狱”宁古塔 是古代流放犯人的地方 为什么会如此可怕呢?

句子大全 2010-07-23 20:56:09
相关推荐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纠正提问者的两个认识误区:一、流放宁古塔是清朝才出现的流刑,不是整个“古代”,在此之前的历朝历代,流放犯人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并不包括宁古塔。二、流放宁古塔的不只是女犯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各样人等都有。

宁古塔到底在哪里

宁古塔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那么,清朝的宁古塔到底在哪里呢?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代管的县级海林市的乡下……也就是当年杨子荣打虎上山的“威虎山”附近。直到民国末年,牡丹江的深山密林里依然是”绺子”的天下,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手根本伸不进去!直到解放军解放东北后,才彻底肃清了这群隐匿在深山老林里的土匪,由此也足可见宁古塔的环境之恶劣、前往宁古塔的旅途之艰辛。

宁古塔为何如此可怕

宁古塔这个地方本身并不可怕,现而今牡丹江人民生活得那还是相当滋润的!可问题是,流放宁古塔的犯人不是去享福的,没有猪肉炖粉条子吃,也没有暖气、没有热炕头……冬季的牡丹江零下三四十度,对于南方人而言,离开了暖气、热炕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您说能不可怕吗?

当然,流放宁古塔的犯人并不是去坐牢,即便是去坐牢,没有暖气、热炕,给把火取暖还是有的,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是是,前往宁古塔的数千里旅途。那会儿可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就算有马、马车,恐怕也不可能让一个流刑犯去乘坐。换言之,流放宁古塔的犯人得“坐11路车”、靠两条腿走到牡丹江。北京附近已经算近的了,如果是从广东被流放宁古塔,那就惨了……更重要的是,流刑犯是要戴刑具的,这一路走下来,能活着走到宁古塔就要烧高香了!

家底丰厚的,花重金打点押解的差役,这一路下来,日子勉强还能过得去。如果碰上个“穷光蛋”,那这个押解的差役跟着走上几千里路,心里还不都瘪了一肚子火?让这些流放宁古塔的犯人伺候是必须滴,遇上脾气不好的,再给点罪受受、拿流刑犯撒气也是家常便饭,犯人能不能活着走到宁古塔都是个未知之数。这里顺带说一句,清朝流放宁古塔的犯人是允许有“合理死亡率”的。犯人死在半路,只要理由合理,押解的差役是不用负责任的。话又说回来,理由不就是差役上下嘴皮子碰一碰的事儿嘛,一路人又没人看着、又没监控……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之外,很多人还忽略了非常重要么一点,清朝在“流放宁古塔”后面,往往都还有一句——“予披甲人为奴”。虽然流放宁古塔不是去坐牢,但确是去做奴籍的,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何谓披甲人

披甲人是清朝特有的一群人,这些人的祖先是清朝在关外和入关之初降人的后代。简单说,其中一部分都是明朝汉奸们的后代,还有一部分是其他民族降人的后代。虽然这些披甲人也在旗,但地位要低于一般的“旗丁”,也就是旗下的普通百姓,只比“阿哈”、也就是奴隶的身份高一点而已。当然,清朝也有披甲人出将入相的,但相对比较少,如乾隆年间的名将海兰察就是披甲人出身,曾经是披甲人中的一种——“马甲”。

披甲人本就是比奴籍高不了多少的“二等公民”,试想,那些被流放宁古塔的犯人去给这些披甲人为奴,会是怎样一种待遇?因此,说流放宁古塔是九死一生其实也并不为过。漫漫几千里流放路上能活下来的本就只剩一部分了,到了苦寒之地,还要从事低等劳作,饿死的、冻死的、累死的、被折磨死的……不计其数!更可怕的是,清朝对于流放宁古塔的很多犯人还附加了“小尾巴”——永世不得入关。换言之,就算遇上大赦天下,你也回不去老家了。这是非常让人绝望的,预示着人生已经没有任何期待了。诸君,您说流放宁古塔可怕不可怕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