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百姓看“两会”共话新愿景

句子大全 2010-07-22 03:27:04
相关推荐

婺城“两会”的召开,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场内,代表委员集思广益、积极建言献策,场外,婺城百姓也通过婺城融媒体平台了解场内声音,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热议民生话题。这其中,社会保障、环境美化、医疗卫生等受到了婺城百姓的广泛关注。围绕“双城”战略,老百姓们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盼望社会保障更完善

蒋俊媛是一位年近而立的婺城就业者。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尤其是她所在的外贸行业遭遇了一定的发展危机,事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失业的风险接踵而来。面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蒋俊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她希望,政府能定期组织公益行业沙龙,倡导年轻人以项目为抓手开展合作,及时创造社会价值,满足尾大不掉的社会需求缺口,同步解决大家的灵活就业问题。同时,她还希望政府能进一步为项目团队健全法律维权、人民调解等方面的公益服务。

朱少强是城中街道青春路社区的工作人员。这次疫情让他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产生了更多的关注。他认为,一次疫情检验了中国医保的担当实力,人们的医疗保障越来越健全。他建议,尽快推动农保与医保之间的“并轨”,用政策手段增大医保储备流量,增加医保投资收益,为全民优质医疗保驾护航。另外,他提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如何通过机制完善,统筹养老服务和保障,平衡或减少城乡养老金待遇差异,是政府应当适当考虑的问题。他还提出,“最多跑一次”让婺城人享受到了便利,政府在针对老年人的相关自助服务方面,应当适当考虑操作的简便性,必要时配套人工服务。

傅先生是某助学公益活动的参与者。他提出,此次疫情无疑让处于困难当中的家庭雪上加霜。他建议,政府能适当提高低保等项目的资金补助标准,为这些家庭的劳动力提供一定的公益就业岗位,为这些家庭的孩子提供生活补助。另外,他还提出,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安排专项资金,为这些家庭定期送去米面等基础生活物资。

期待城乡环境更靓丽

李根松今年64岁,是莘畈乡祝村人,负责村文化礼堂的日常管理工作。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文化礼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祝村文化设施齐全,百姓大舞台、阅览室、放映室等应有尽有,村里还常常组织老年演唱会、灯会、排舞等文娱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不仅文化礼堂变好了,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好,姑蔑溪、仙舟湖、迷你长征路、毅行步行街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也为我们山村增加了不少人气。”说起家乡的现状,李根松还是挺满意的。针对村庄建设,他提出,由于村里的大部分广播设备已经老化,希望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配备有线广播,方便宣传活动顺利进行;在祝村公路两边可以安装上路灯,便于山区夜间照明。

刘明仙今年72岁了,是个土生土长的琅琊人,她家距离白沙溪不过几分钟路程的地方。可谓是亲眼见证了白沙溪这几年的巨大变化:关停流域内的养殖场、锯板厂和采沙场,严格监管沿岸居民生活垃圾及污水排放,落实生态清淤和节水渔业,两岸种植花木……白沙溪犹如一条澄澈的绿带重新萦绕乡村,使村民们幸福感都提升了不少。看着现今的白沙溪,刘明仙乐开了花:“这都多亏了政府政策好呀!”她表示,要积极配合政府继续整治水体污染,建设生态婺城。她希望,政府能在白沙溪,深入挖掘历史渊源,多多举办生态主题活动,开发一些有意思的山水旅游项目,让白沙溪成为“花满婺城”蓝图中的一个文化新地标。她还盼着,水墨琅琊景美引客来,家门口的山水能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郭航新是金华巨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负责城东街道旌孝街社区静听风语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婺城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街道社区的环境卫生面貌越来越好。“就拿我负责管理的小区来说,目前垃圾分类工作已深入人心,大家都能自觉地在家里按要求把垃圾分好类,再到指定点进行投放,小区环境越来越好,业主们住着也舒心。”

40岁的林师傅是一名滴滴司机,每日载着乘客行驶在婺城的大街小巷。他见证了城市卫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一年中,婺城区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捡烟头、刷“牛皮癣”、文明劝导……一个个“红马甲”穿梭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城市文明步步前行。林师傅希望,政府能再接再厉,除了重点关注的社区,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繁华商业区的管理,扩大整治的覆盖面,消除整治盲区。另外,政府还要在改善城市卫生的同时,动员全民参与,推动公共文明素养的提升,营造人人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

希望看病方便少花钱

婺城老人郭金良今年66岁,家住罗埠镇,平时在小区当门卫。其妻患有高血压,每月都需要支出300-500元购药。虽然有医保卡,但对于年事渐高、缺乏劳动力的他们来说,这笔固定开支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希望,政府可以给予老年慢性病患者更多的优惠报销政策,减缓老年人因病导致的经济压力,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可以更加幸福。

邵建洪是一名顺丰快递员,目前住在零号小区。老家在白龙桥移民新村,但平时很少回去。因为疫情,过年在老家多呆了一段时间。他坦言,相对市区来说,老家那边无论是居民生活条件还是各方面的基础设施都较为薄弱。疫情期间,许多病患,特别是慢性病患的用药成了一个问题。他希望,医疗资源可以做对应地倾斜,在经济薄弱的农村也可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团队,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严健洋是婺城区白龙桥镇中心卫生院的院长,从事医务工作已有20余年。日常工作时常会遇到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对他们而言来卫生院出门看病较为困难,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术后康复患者,回家调养很不方便,住院又觉得花费高有些难以承担,往往会让他们很为难。“但现在有了家庭医生的服务后,方便多了,解决了很多患者的需求。”严健洋笑着告诉记者。为此,他希望可以打造“婺家优医”的服务品牌,让更多的人知道家庭医生,乃至家喻户晓,把“微笑办、暖心办、我来办、马上办”融入卫生健康服务全过程,将专业技术与用心服务无缝连接,以帮助更多的患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