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端午节吃粽子 真的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句子大全 2010-07-01 16:35:37
相关推荐

但是,他的这种抱负却招来了奸臣的仇视,于是这些小人便在楚顷襄王面前造谣说屈原的坏话。而楚顷襄王却听信了这些小人的谣传,于是便把屈原流放到湘南去了。屈原自从到了湘南之后,便经常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满怀心中的悲愤,感到自己在有生之年很难再救国救民了,于是他便在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抱着大石头投入到汨罗江中自尽了。

当楚国的百姓知道屈原投江的这个消息后,于是便赶到江边来想要打捞屈原的身体,但是却怎么也找不到。百姓们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江中的鱼虾吃掉,于是他们便在江上划着龙舟、敲打着锣鼓,希望这样能够将水中的鱼虾赶跑;而且,他们还用粽叶包好米饭,做成一个个的粽子,然后投到江中喂给鱼虾吃,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屈原的身体不受到伤害。据说这个传说就是划龙舟和包粽子的由来。所以,端午节又被称为“诗人节”。但是,还有很多关于端午习俗的历史比屈原的这个传说还要悠久。于是有的学者便根据其他传说推测,端午节的由来或许是另有起源。

“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主要是由闻一多提出来的。而且在他的文章《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当中都曾写到:端午节当天最重要的两项活动—个是竞渡,另一个是吃粽子,而这两个事情都和龙有关。闻一多还引用了吴均的《续齐谐记》当中的话来作为自己的证明:在屈原死后,楚国的人常常将竹筒里倒上米然后再投入到水中来祭祀他。有一次,有人在河中看到了一个自称是屈原的人,并且告诉人们说,他们用来祭祀的东西经常会被蛟龙吃掉,希望人们以后能够用树叶包米然后再系上丝带来这样来吓退蛟龙。竞渡这项运动和古代吴越的地方有很深的关系,当时吴越地区的老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持“恶月恶日驱避说”的人们却认为端午节的起源是因为对恶日的禁忌。古人的人们认为五月初五这一天是个恶日,这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根据《史记》当中的记载,孟尝君田文就是出生在五月初五的人,而他的妈妈则认为在这一天所生的孩子会使他的父亲受到灾难,于是便让家人把他扔到了荒山野地里面。在东汉的《风俗通义》当中也有关于“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这么一个说法。

东晋时期的大将王镇恶出生在五月初五,他的祖父便给他起了哥“镇恶”的名字。宋徽宗赵佶从小就被寄养在了宫外,原因也是因为他是那天出生的。而且,在端午时节,正值农历的五月,而此时也正是仲夏疫疠等疾病流行的季节,所以俗称农历五月为“恶月”,根据《大戴礼》上所记载:沐浴啊,就是为了能够除去身上的毒气。所以一直到了现在,在端午节那天要插上菖蒲艾叶来驱鬼,用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来避疫,按照这个说法,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此外,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夏至节说”等等各种说法,但都没有压倒性的证据。端午节带着未解的来历被人们世世代代的传承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