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那些一直被我们误解的名言警句 现在才知道啊!

句子大全 2010-05-21 20:19:21
相关推荐

我们现代人很多都借助古代的名言名句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些被我们用的习以为常的句子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出处呢,同时还有些一直被我们曲解或者断章取义的句子,也许看完下面的内容你会大吃一惊。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爱情诗篇吗?

情人节时,总有人写这句送给你吧?别傻了,其实这根本不是说男女的爱情。

原文释义:歌颂战友之情,是两名战友在艰苦漫长的远征环境中相互鼓励之词。

这句诗词出自《诗经·邶风·击鼓》篇,全句是“生死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诗经》保留至今最早的注解“毛诗”和“郑笺”中,这段话是歌颂战友的。“契阔”本意是“勤苦”,整段话是两名战友在艰苦漫长的远征环境中互相勉励之词。

“山盟海誓”出现非常晚,是当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所提出,尽管言之凿凿,可纵观《击鼓》一诗,描写的的确是战斗场面,两相比较,似乎“毛诗”和“郑笺”稍稍靠谱些。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是劝读书!

老师常用这句话激励你吧?其实大错特错!

原文释义:鼓励人们抓紧时间玩乐、不要没事就埋头学习。

原文出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也就是说,这段话本来非但不是鼓励人们抓紧时间学习的,反倒恰恰是鼓励人们抓紧时间玩乐、不要没事就埋头学习的,很显然,最初利用这个典故的人出于自认为的善意,把这个原本的“偷懒格言”加以剪裁,包装成了“励志金句”。

3、孔子从没让你“以德报怨”

小时候我们被教育要“与人为善”“以德报怨”,其实孔子从来没说过这样的意思!

原文释义:献出恩德,去面对已有负于你的人,是一种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费。

原文出于《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去面对不讲是非标准、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是一种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费。

孔子的主张以德治国、治家、治人,以讲究礼仪为主,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标准,教化人民,互敬互爱、无欺无诈,达到高雅、高尚、和谐。对少数为非作歹,顽固不化的人,对道德不屑一顾的人,就不要一味讲究宽容,要辅以刑罚。孔子讲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一味姑息忍让,不是完美的处世之道。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4、“言必信,行必果”不是夸人的!

多少人拍着胸脯子说这句话啊!其实根本就不懂,这句话根本就不是夸人的!

·原文释义:指这个人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算稍差一等的人才。

·诗句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在说完这六个字后却加上了“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的评价。

纵观全文,这个评价是有背景的——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流人才”,孔子认为第一等人才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外交人才,第二等是“宗族称孝、乡党称弟”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比上面两种人才逊色得多,但“抑亦可以为次”也还是可以算稍差一等的人才,比被他鄙薄为“斗宵之人”器量浅薄的废物的“今之从政者”当代官员,那还是强很多的。

5、说你“铁中铮铮”不是好事儿

如果有人说你“铁中铮铮”,先别高兴!好好看看是什么意思吧!

原文释义:比一般铁器响一点,比一般废柴强一些。

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刘盆子传》,系汉光武帝刘秀接受赤眉军投降时,认为赤眉军将领徐宣回答得体,所给的当面评价,全文是“铁中铮铮,庸中佼佼”,意思是比一般铁器响一点,比一般废柴强一些,这位徐宣投降后被“待以不死”,赏赐了一些田宅,稀里糊涂过完下半辈子,很显然,刘秀对此人的才能评价,也就不过如此。用这句话称赞他人的才能,对方如果明白典故出处,弄不好会给您个耳刮子。

6、“不战而屈人之兵”究竟是啥意思?

总挂在嘴边的这句话,你以为你真的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原文释义:主张该战时必须坚决抓住战机、慎重开战、做好充分准备。

《孙子兵法》中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被许多后人解读为“孙子主张尽可能避免直接战斗”,甚至认为孙子有“和平思想”,事实上读完全部十三篇兵法就会明白,孙子不仅主张该战时必须坚决抓住战机,还是世界上最早系统提出“因粮于地”的“总体战专家”。

孙子兵法是一部哲学性很强的军事理论书籍,十三篇各自成篇,分别阐述军事哲学的不同侧面,上面这段话见于《谋攻篇》,谈得就是战争准备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在这里提出慎重开战、做好充分准备是顺理成章的——但硬把这几句单独拎出来,当作《孙子兵法》甚至孙武思想的内核,就有些扯了。

7、“空穴来风”不是毫无依据

这句话一直被理解为“毫无根据”的意思,其实却是恰恰相反!

原文释义: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

此句出自《风赋》中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弯曲,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由此“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

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若怕用错,可将“空穴来风”同“未必无因”连用。例如,“说她对丈夫不忠,大概不是乱讲。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丈夫不在时她浓妆艳抹迎客送客,不是迹象?”

8、“愚不可及”不是骂人

如果有人说你“愚不可及”,先别生气哦!因为这句话不是坏话!

原文释义:装傻充愣的意思,指人为了逃避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装糊涂逃避责任。

诗句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原文中孔子的意思是: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国家政治开明,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

当君主昏暗无度,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装起糊涂,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很有见地的说,他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的到,但他那种装糊涂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的到了。可见难得糊涂早已成为政客们的一种权术了。

结语:典故误读的情况有不少一直流传、影响至今,如《诗经》中许多露骨的情诗被古代文人曲解为歌颂“不嫉妒后妃贤达”的马屁诗,无独有偶,同样是情诗的《旧约.诗篇》也在西方遭遇相同命运等等,其中一些是习惯用法发生了变化,一些是被后人故意变通,还有些最初不过是误用,结果习惯成自然,只得将错就错了。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fu@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唐柒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