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我们没有芯片了” 华为余承东何其悲壮的说完这句话

句子大全 2010-05-07 20:19:10
相关推荐

编者按:华为余承东在最近的大会上表示,由于第二轮的制裁加剧,华为的出货量已经大幅度降低,这也断送了华为要做全球出货量第一的梦想,超越三星如今也不再会成为现实,甚至于连自己的麒麟芯片也无法继续供应了,由于某国所实行的5%~10%专利封锁,台积电已经无法为华为代工,Mate40或成为麒麟芯片的绝唱!

何其悲壮!余承东微笑的说出:我们没有芯片了!

看完余承东的发言,其实整场都感觉余承东在憋着情绪,毕竟一个英雄是不愿意让旁人看到自己舔舐伤口时的落寞,华为也是如此,被称为国产科技企业的标杆,本身就是群雄呼应的盟主,在长达两年多的技术封锁和百般刁难之中,华为如今其实已经遭受着巨大的压力,更何况还有身在加拿大的孟晚舟。在这种情况之下,余承东乃至身后的华为消费者产品团队可想而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仍然淡然微笑的说出“我们没有芯片了”这样的话,甚至还表示如果没有这些困难,华为超越三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可很多事情是没有如果的,我们很难想象,2018年的华为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即便是在已经经历困难的2019年,华为仍然是继续前进一步,可以说能够在欧洲市场以及东南亚市场爆发,就可以接近三星甚至是超越其销量,但其实从制裁开始,华为每年就已经少出货了6000万台智能手机,也就是说,本质上华为可以在此前的基础上,再多出货6000万台,但如今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还要减少6000万,里外里有着12000万台的差距,这种损失是非常庞大的。

更可怕的是,华为如今最强的核心竞争力---麒麟芯片就要没有了,如今只有台积电有5纳米的制程工艺技术,华为的麒麟芯片也只够交给台积电代工,在限制时间来临之前,台积电也只能够制造出这一款手机所使用的芯片数量,未来华为的中高端产品将无麒麟芯片可用,这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就不是影像系统,而是那个具有核心技术的麒麟芯片!

紧急向联发科下单1.2亿块芯片,能帮华为渡过难关吗?

华为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但目前可以选择的真的不多,一方面三星其实在5纳米工艺还没有成果,联发科也是如此,而国产的中芯国际目前也还在为量产14纳米工艺芯片冲刺,可以说,当中芯国际掌握14纳米甚至是7纳米工艺的时候,整个芯片领域早已经全部进入了5纳米甚至是未来的3纳米工艺,指望中芯国际来救华为是不现实的,中芯国际只能是长远战略!

华为自己也积极的向外求助,比如向联发科下单1.2亿块芯片的订单,以此来绕开5%~10%的专利限制,而双方的合作在此前我们已经发现了端倪,比如华为在自己的中低端产品上开始使用联发科的天玑800芯片,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讯号,一直以来,华为麒麟芯片的发展战略是在高端旗舰芯片上持续缩小和高通之间的差距,但在中低端芯片上则是要凭借着最新的工艺技术抢夺市场,而以麒麟810和麒麟820芯片为代表的已经成功,所以使用联发科芯片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次采购而已!

毕竟,中低端市场的芯片才是华为麒麟突围的最主要的方向,在高端芯片上,距离高通骁龙8系列以及苹果A系列的GPU技术还有一段距离,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够抹平。可是到了中低端产品上,麒麟芯片显然是有更强的发挥空间,利用旗舰级别的制程工艺和某些旗舰级别的架构,就能够秒杀一众高通的中端芯片,而高通骁龙7系列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抬不起头了!

但如今,因为要为华为消费者终端的活下去让步,无论是旗舰芯片还是中低端芯片,都将要为联发科让步,至少让华为能够熬到其他代工厂商具备5纳米工艺的时间。

技术上总有解决办法,但消费者会认可吗?

一直以来,喜欢华为的用户就像看自己孩子一样看麒麟芯片,尽管如今它与高通和苹果相比,还有着GPU上不可逾越的差距,但毕竟是拥有核心技术的国产芯片,甚至于当麒麟990不支持LPDDR5用户也都忍了,可是,如果华为手机没了麒麟芯片,用户还能够心甘情愿的买单吗?还能够视华为为国产核心技术的代表吗?又或者,用户会因为这背后无可奈何的原因来选择接受搭载联发科的华为吗?

理论来说,联发科今年已经用天玑1000plus开了个好头,技术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于联发科如果和华为合作,为华为定制芯片,其实是能够达到和此前麒麟芯片一样的效果,更何况,华为本身就具备基带方面的技术积累,这其实也是核心技术的一种,所以今时今日的联发科已经不需要被质疑“一核有难,十核围观”了。

所以最重要的问题就在,华为还是那个华为吗?从这一点上而言,毋庸置疑是的,甚至于,即便目前麒麟芯片面临这样巨大的不能量产的困难,即便要选择和其他芯片合作,华为的麒麟芯片在这几年间应该也不会停止研发,而再次重出江湖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股巨大的压力以及鼓励之下,麒麟芯片最终是可以和高通以及苹果并肩站立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