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描写西湖之景的一首诗词 不仅描绘美景 更多的是抒发诗人之情

句子大全 2010-05-05 19:45:06
相关推荐

张岱的《西湖七月半》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词,当我们看到题目中有月的字眼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月字在古代诗词中有很重要的意象地位,通常表达的是远离他乡的游子对自己家乡的一种思乡之情。月亮对于张岱的这首《西湖七月半》中,多了一种不一样的感情。

赏月是张岱《西湖七月半》的中心,古代文人墨客都喜欢月这个意象,而在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中,赏月不仅仅是赏月表面上的意思,更多的是作者张岱借景抒情,借助赏月的诗句来抒发自己的一份宽慰和安心。为什么怎么说?我们一起来细品这首张岱的《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从题目中就可以知道时间是在七月中旬,月亮正是圆满的时候,作者描写正是他在游玩西湖时的情景。我们在首句的时候就知道观看西湖有成千上万人,作者却把这些看西湖的人都划分为五大类型的,称为五类看之。我们首先来看第一种人是怎么欣赏西湖的,第一类人是有显赫身份,高贵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都是乘坐着奢华的船只,开往在河面上去赏月的,他们的身边自然少不了美味佳肴,仆人随从,这种人的船上都是欢快自然,载歌载舞的热闹。他们这一类人名为看月亮,实际上在乎此刻的喧哗热闹而已,并非真正的赏月之人。

第二种人是富家子弟,官宦之女,他们个个都穿戴整齐,华丽衣服的装点着自己的美妙身材,他们坐在船上,互相嬉戏打闹,左顾右盼,也是打着赏月的名号而借机在喧哗嬉闹一番,因为他们常年不得出几次家门,自然十分珍惜这个赏月的机会,和自己的朋友相聚。

第三种人就是在船上也有载歌载舞的人们,但是这种更多的是名妓和现事的僧侣一条船的,名妓们在低声弹唱,也有随着歌声跳舞的人,一起弹唱舞蹈,歌声清脆,会有萧笛附和,娓娓动听。他们也是看月的一类人,但是他们更喜欢大家看他们看月的时候。张岱在这里写到的这类人是俗的代表之一,这和之前的两类人之间做了一个对比,雅与俗的对照描写。

第四类赏月之人是游手好闲的浪荡之徒,他们和之前的三类人大不相同,因为他们没有奢华的船只,没有美妙动听的音乐相伴,只是一些市井之徒,衣裳不整的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有时他们还大声喧哗,拿着酒一路高喊一路畅饮。他们都是些无所事事之人,只得闲聊无事在西湖上赏月,在作者的笔下,短短的几个字的描写,写得他们微妙微翘,他们是俗的代表之一。在这里的描写,作者张岱的白描手法不得不让人大为赞叹。

最后一类人,也是作者笔下的五类人,作者在描写第五类人的时候,可以说是观察仔细,描绘生动,为什么怎么说呢?我们会看原文的时候,在第五类人的描写是清雅高尚之士,他们也是坐着小船,但是他们的小船没有达官贵人的奢华装饰,只是有稀薄的帷幢,简单的茶几放在面前,和正在烧火的炉子,上面放着一壶茶,茶还冒着些许的热气,这样子的赏月者可以说是真正来赏月的人,他们专注于月亮,他们躲开热闹的街市,独自来到宁静的地方赏月。

作者张岱在描写这五雷人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对比,一种雅和俗之间的对比,从中看出什么样的人是真正来到西湖赏月的,短短的诗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张岱对于这五类人的情感来,张岱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人都是持有批判的态度的。

对于第三类的赏月者,作者张岱没有对第一,第二类那样的不屑,多了一份肯定,但是也是有所讽刺的成分在里面的,对于第四类赏月者,作者张岱肯定是否定的态度的,而他赞同的是第五类赏月者的态度,因为第五类的文人墨客,作者对他们的描写也更为细致和认同。这五类赏月者之间的对比,多少都可以知道作者张岱的诗词政治立场,描写这些场景的他,更是想要表达自己的压抑浅薄粗俗,歌颂高雅的主张。

作者张岱在《西湖七月半》的后面写到的是杭人游湖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游湖的场景是如何的热闹非凡,我们可以从四个短短的句子中看到西湖上的人山人海,灯火通明,人们来西湖赏月真是匆匆的来到,最后又得急忙的回去的画面。作者这样写的是回应他所写的开头西湖七月的观景,没有什么值得看到地方的论断。也是为下文的事情描写作了铺垫。

当我们在有感情的诵读张岱的《西湖七月半》的时候,我们记忆最深刻的是张岱描写西湖赏月的五类人,他们的描写各有不同,这一段的描写真的需要我们去细细挖掘,深读过后,你会发现每一次的感受都会不一样的。张岱的《西湖七月半》实则是在写景,写景的笔墨众多,可以看出张岱的写景手法真的是熟能生巧的地步,实在是令人敬佩不已。他的《西湖七月半》描写的开头和结尾更是点睛之笔,他把雅俗分开来进行论断,这也是张岱的诗词的特点之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