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中拉青年学者对话:给别人好印象要从日常中来 不能靠钱砸

句子大全 2010-04-26 13:43:31
相关推荐

主讲人:郭存海(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题:中拉青年学者对话·中国故事如何能被拉美聆听

时间:2016年6月15日

主办方: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编者按】

6月15日,由全国青联主办、光华(中拉)青年国际交流基金和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CECLA)承办的“中拉青年学者对话”在北京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举行。在第二场主旨为“中国故事:如何能被聆听”的对话中,主旨发言人郭存海表示讲中国故事并不只是讲中国好故事,而是要思考如何让世界理解中国。拉美从中国媒体的报道中,看到的更多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他们并不了解真实的中国,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情况。他认为,中国与拉美之间交流的障碍不仅是语言沟通的问题,而更在于能否用对方可以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但这基于彼此深入的了解。随后,与会的中拉双方代表就这一话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主讲人郭存海。

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摘录中拉青年学者对话第二场——“中国故事:如何能被拉美聆听”,郭存海博士的主旨发言及几位代表的发言内容:

讲好中国故事,并不单纯是讲中国好故事,而是如何让世界理解我们。这有一个前提,在让世界理解我们之前,我们应当先理解世界。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对外关系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在继续推进传统的政治和经济外交时,加入了更多的人文因素,强调人文外交的地位。比如今年除了中拉文化交流年,还有一个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在这之前我们还有中非文化合作伙伴计划和中欧文化对话年。相对于非洲、中东欧,中国和拉美在人文交流方面有一些滞后。

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上从全球第六稳定地上升到第二。中国有一种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意识,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作为一个新兴世界大国的期许骤然上升。另一方面,中国的利益关切愈加地从亚洲一隅向全球辐射。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中国和拉美距离遥远,但是我们仍然走近了。

中国需要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负责任的世界大国,需要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中国也需要理解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应对中国形象被误读的需要,在这方面有三种舆论比较典型。一种是中国威胁论。随着国家崛起,中国被认为威胁世界和平,特别是对周边国家。第二种是中国责任论。中国在世界经济占比的上升提高了国际社会的期许,希望中国承担与其能力并不相配的责任。比如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而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可能我们时常看到世界媒体报道的中国,通常是北京、上海这样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可是在更遥远的西南地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依然有很多贫穷的地方。第三是中国拖累论。随着中国和拉美的经济联系愈加密切,中国的需求下降与拉美的经济减速被认为具有一种直接的正向关系。这里面的确有一些关联,但不是真相的全部,我们需要去探讨。而在舆论上出现了一种言论,认为中国对拉美原材料的需求下降,是导致拉美经济减速的直接原因。

中国与拉美国家进行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中国的行为被指责是“新殖民主义”。他们主要有两点理由:第一,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再是发展中国国家的一员。第二,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拉丁美洲贸易内容过多地集中于资源性产品,而中国输出的却是工业制成品,由此制造了一种不合理的交换。表面上看是如此,但是我们如果反过来想一想,拉美传统的贸易结构,生产的东西不改变,中国就有需求。这就好像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所以关键是要发现这些论调背后的全部真相,而不单只是从一个视角去看问题。从双方的角度出发,更容易理解彼此。

近些年,中国领导人的外交哲学正在转变。关注中国新闻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类似文化软实力、公共外交,特别是命运共同体,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政府相关政策文件中的高频词。特别是习近平主席上台以来,更加强调人文交流。仅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命运共同体”一词已经至少有70次被提及。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相互理解,只有理解才能知道彼此的需要、彼此的关切,然后共同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我想简单谈一谈向拉美讲中国故事的困难。即使是和非洲相比,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形象其实并不是太好。我追踪了一下美国皮尤态度的调查数据,2013年有将近60%的拉美人认为中国在拉美是非常受欢迎的,但在2014年这个数据下降了将近十个百分点。中国在非洲和拉美经历了大致相似的发展路径,但是在非洲认可程度相对更高一些。

其实中国的学者、媒体,包括决策者对此都非常关注。因为地理距离的遥远加重了语言和文化沟通的困难。拉美对中国发生的事不能直接感受到,而更多是从其他媒体获取。比如拉丁美洲在华记者比较少,中国故事没有被拉美媒体直接讲述,涉华的报道也比较少,舆论受美国、欧洲媒体的影响较大。从数据来看,在拉美33个国家和地区中,驻中国的记者从2010年高峰时期的5个国家8名,降到2015年的2国2名。这种客观现实导致拉美媒体的信源不得不依赖欧美国家。

中国在拉美的媒体,虽然有人民网、新华网的西文频道、央视西语频道和《今日中国》西文版,看似渠道挺多,但内容还是不够丰富。最重要就是缺乏既懂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拉美地区的主要语言),又具有拉美专业知识的人才。但我非常欣慰的是看到这两三年中国的青年一代在成长,研究拉美和传播拉美的新一代在成长。

为了让拉丁美洲理解中国,中国做出了很多努力。在拉丁美洲的孔子学院有36所。在美洲,孔子学院有152所,这主要还是集中在美国。语言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理解不仅是用语言沟通,还要有沟通的意愿和知识。近年来,中国的拉美研究专业设置在增长,高校的拉美研究中心也越来越多。会议现场图片。

最后,我想用我正在翻译的一本书作为结尾——美国著名学者霍华德·威亚尔达教授写的《拉丁美洲的精神:文化和政治传统》,这本书开篇的第一句引用了《纽约时报》资深记者詹姆斯莱斯的话:美国人很难理解拉丁美洲,美国愿意为拉丁美洲做任何事情,就是不愿意理解他。在这我想说,我们和美国人不一样,中国不仅愿意为拉丁美洲做任何事情,更愿意去理解他。中国已经并仍将做出诸多努力。

中方代表刘毅:给别人好印象要从日常中来,不能靠钱砸

中工国际在拉美已经有30年了,个人感觉中国在拉美的负面印象,从浅一点来说是外在的。外在的包括外表、长相、你的穿着、你的言谈举止。中国男人不太注重外在,穿衬衫一般都不熨,穿鞋也不太注意,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不太好的一些个人习惯,我个人感觉是让外国友人对咱们产生一些不好印象的根源。这不光在拉美,在非洲也是这样。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俄国等等,中欧国家有一个良好的穿着和言谈举止的习惯,我觉得国人在外需要注意。

其次是我们的思维逻辑。举一个简单例子,中国很多企业网站,尤其是国企,我们会做一个专栏叫做领导关怀,领导关怀这个词不知道怎么翻,西班牙人就不知道啥意思,这个体现出来一个重要的逻辑,就是支撑我们跟外人打交道到底是什么,我们一谈就谈三黄五帝,一谈就谈当今圣上,这个别人不懂。老外的发言逻辑是大家先讲一个笑话开始,最后再来一个笑话结束,这是普遍西方人的方式。

再者是媒体报道,拉美在中国的记者比较少,我们可能在拉美有不少记者,但是中国的记者大部分是官方的,这毋庸置疑。目前我们看到无论是推特还是微信,私信力已经慢慢在超过公信力,大家已不再相信公家说的话,而是相信朋友圈里转的内容。新华社前段时间成立了《亚太日报》,虽然主办方是新华社,但淡化了新华社的色彩,在香港设立总部。然后,他们在亚太地区广泛地跟当地传媒进行合作,可以报道一些事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报道要用别人愿意听的语言,别人听得懂的语言。

展现给别人一个好形象,应该从一滴一点,从日常中来提升彼此的好感,而不是靠2010年给了350亿,去年给了290亿美元。这不能拿钱砸啊!

拉方代表Peter Mauricio Larrea Parra:中国人会说西班牙语,但并不完全地理解这门语言

中国的一些企业在墨西哥投资开发自然资源,这使我们国家的一些部门得以获利,对其他方面也有潜在的好处。传播媒介在这些项目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同时国家采取的经济干预的政策也为投资方带来了机遇。这里我想以日本为例,日本的企业家在拉美不仅仅是致力于做生意,他们也积极地与不同的社区进行合作,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一些私人机构,从而给当地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提醒,因为我们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也可以提供这样的帮助。同时,能够有效地利用传播媒介会对中拉的经济往来提供便利,帮助克服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会说西班牙语,但还并不能完全地理解这门语言。在生意场上,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做事方式非常不同。我们都是差异比较大的国家,因此在交往中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很多东西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历史,中国人想要正确地理解会比较困难。不同的国家对中国的历史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取决于双方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给自己建立这样一种意识,我们双方都需要尽力达成共识,真正地互相了解。我们十分尊重中国的投资方,今后也会寻求许多其他的经济干预方式,未来的合作空间还很大。

(本文内容依据现场录音整理,经主办方审订。沈苗对本文亦有贡献。)(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