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杭州最后一趟绿皮火车昨晚话别 浙江境内仅剩一对

句子大全 2010-04-11 13:13:29
相关推荐

浙江在线07月02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吴崇远 蒋慎敏 通讯员 陈慧 文/摄) 还记得十年前那部红遍大江南北的《天下无贼》吗?有人记住了傻根的憨,有人记住了黎叔的 人才最贵 ,但也有人记住了那辆绿皮火车。

在你的记忆中,绿皮火车是什么?

绿皮火车是那个年代旅行时的特殊记忆,这些记忆里没有空调冷气的舒适,没有电子广播的喧闹,没有刹那而过的呼啸,有的只是 况次况次 的声音和足以溢满人心底的韵味。

2012年12月22日,一趟由温州开往郑州的2192次列车缓缓驶入杭州站。从那时起,它成为了杭城唯一的一趟对外营运的绿皮火车。

在今年7月1日全国铁路运行图的调整中,2192次升级成为快速列车,车次改为K1238,并且 由绿染红 ,更换了新型空调车厢。

至此,杭州人告别了那个绿色火车的年代(但在浙江境内还有一对温州至兰溪的K8476/7/8/5仍在运行)。

最后一趟绿皮车,带走满满的回忆

我听铁路工作人员说这是杭州最后一趟绿皮了,想想以后就没了,真有点不舍得。

段老伯说,这就像我退休前的最后一课一样,看到还有这么多人,也满足了。

昨晚九点,城站火车站第三候车室里,等候最后一趟绿皮车的乘客们,已有两百多人。在人群中,头发花白的段老伯看到记者手中的相机,赶忙挥了挥手。 小伙子,你过来帮我和车票合个影吧。 段老伯扬了扬车票说,他是特意来体验最后一趟绿皮车的。

65岁的段老伯是一位退休教师,他的目的地是老家河南兰考。回家的归程,他特意选择了绿皮车。

在他看来,这绿皮车啊,夏天是闷罐,冬天是冰柜,每年春运还要挤成 沙丁鱼罐头 。坐这车受罪,可一路走来,却没少离开了它。绿皮车,是回忆,是生活。

我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告诉我这趟是绿皮车,而且是最后一班了,女儿劝我不要买这票,但我想想,年轻时的火车都是这样啊,都是回忆 段老伯笑说,这就像两代人的不同生活轨迹,对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绿皮车所意味着的回忆,太多太多了。

第一次出门去郑州,坐的是绿皮车;插队下乡,绿皮车汽笛声响,哭声压住了口号声;生产队里干一年,余粮款正够坐一趟绿皮车 段老伯有点唏嘘。

一旁的吴廖忙着调试镜头准备灯光,记者上前攀谈,才知道这个火车迷是专程来给绿皮火车拍 最后的写真 的: 这是一种情结,这一年半来我坐这趟火车有16次了。以后在杭州再也见不到它了。

18分钟,两个火车时代完成交替

我们是出来打工的,肯定都是坐绿皮车的,因为票价便宜嘛!至于舒服嘛,就说不上了。

老杨直言,绿皮车虽然不够舒服,但起码票价比其他车都要便宜一半,对打工的人来说,省出点车票钱,路上就能吃顿好的。

晚上九点半,漆黑的夜幕下迎来一线墨绿色,末班绿皮车缓缓进站,停靠在杭州站二号站台。

这其实是K1238班次的第一趟车,但由于新旧交替的缘故,原本是空调车的K1238次,首趟使用的依旧是原本2191次的绿皮车厢 但也仅此一趟了。

从绿皮班次到红皮班次,到达杭州的最后一班绿皮车,短短的18分钟,完成了两个火车时代的交替。

这趟绿皮火车一共由18节车厢组成。这些车厢的使用年数,大都已经超过十年。

客运值班员老张说,今天的这趟车格外火爆,在义乌就超员了。光杭州站,乘客就上了238个人。

记者登上一节硬座车厢,一股挟带着不少异味的热浪扑面而来。即便是外面仍在降雨降温,但车厢内的温度仍旧在30度以上。车厢内早已座无虚席,过道上也站满了旅客,聊天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哭闹声,让车厢内的气氛一如温度般炙热。

河南人老杨这会儿已经是满头大汗。 你看这两天室外温度还不算高,车内就那么热了,要是到了三伏天,那坐起来可够难受的。

买了票一看变成K字头了,还以为买错了车,就去问是不是绿皮车。 老杨昨天和四位老乡一起从义乌上了这趟车,打算回开封老家。买票时的小插曲,让老杨知道,自己坐上的,是最后一班绿皮车。

记者告诉老杨,更换空调车后,从义乌到开封的硬座票价将由目前的79.5元涨到141.5元,老杨稍稍愣了下, 涨得有点多 要不以后从杭州坐动车回去吧,虽然价格高点但速度快。

再见了,那些大汗淋漓的回忆

现在车厢内的温度已经算很好了,夏天太阳暴晒的时候,车厢里面至少40度以上,我们跑一趟车下来,工作服湿了干,干了又湿,退乘的时候都能结出盐花,真是免费桑拿。

这趟末班绿皮车是老尚为它值守的最后一班,但此时那些劳苦的回忆也有了一种别样的滋味。

这趟绿皮车是由郑州铁路局郑州客运段担当乘务工作的,老尚是昨日的当班列车长。

屈指一算,老尚在绿皮车上已工作了18个年头。从坐上绿皮车离家求学,到工作后和绿皮车 天天见 ,对于贯穿了人生的绿皮车,他有说不完的酸甜苦辣。

除了夏天热,这车冬天却还暖和,因为会烧暖气,车里温度能有20度以上。 老尚告诉记者,绿皮车上的烧水设备却很落后,用的还是小锅炉烧水。为此,列车上有专门的烧水工,每次开车前好几个小时,烧水工就要准备为旅客烧热水了。

因为票价便宜,其实来坐绿皮车的旅客是很多的。 记者查询12306网站发现,同为杭州至郑州这段路,昨天的K1238绿皮车次硬座票价为76.5元,而使用新空调车厢的K656次却要135.5元,前者比后者便宜了59元,难怪 生意 那么好。

绿皮车运行了这么多年,也该歇歇了。 拍了拍车厢,老尚笑得颇为不舍。不过对于即将更换的新型空调车,老尚显然非常期待。 新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全列空调,大家再也不用大夏天的蒸免费桑拿了。

时针走到了晚上9点48分,前方信号亮起了绿灯,绿皮车驶离了城站火车站。老尚向记者挥了挥手,他说,最后一趟了,请你把它拍得漂亮点。

记者抬起镜头,快门,定格。记忆中的那抹绿色,从此离开杭城,渐行渐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