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相貌复原 告诉你古人长什么样

句子大全 2010-04-07 19:46:31
相关推荐

音乐之父巴赫死后也有特殊贡献

通过颅骨还原人的相貌,这种看似很新奇的技能早在19世纪末就提出设想并进行了实践。1877年,德国一位不太出名的解剖学家沙夫哈森最早提出了根据头骨来还原生前容貌的想法。他认为,人脸上的软组织的厚度是有规律的,只要知道头部各处的软组织厚度,就可以推测出头骨所有者生前的容貌。可是这位老师竟然没有实际操作一番,直到6年后的1883年,德国的另一名学者威尔克才对13具男尸的头面部软组织进行了厚度测量。

真正让颅骨还原技术大显身手的,是西方近代音乐之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迁墓一事。巴赫是德国人,仙逝于1750年,他活着的时候知名度并不高,可是死后一百年左右又被大伙儿捧上神坛,成为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到了1895年,德国莱比锡的圣约翰大教堂要翻修,教堂附近的墓地也要扩建,巴赫的坟墓要迁移,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巴赫坟墓的具体位置已经无法辨认。人们费了很大力气,才找到一具貌似巴赫的老年男性尸骨,该尸骨的长度为166.8厘米,颅腔的脑容量为1479.5毫升(接近德国人的平均脑容量)。

教区长特兰泽尔博士请来了瑞士的解剖学专家维尔黑姆·希斯(Wilhelm His)来帮助判定。维尔黑姆·希斯使用威尔克的方法,选取了24具自杀男子的尸体,甚至还测了4具女性的尸体,对其面部15个定位点的皮肉厚度进行测量之后,得到了一些平均数据。然后他把数据和疑似的巴赫头骨交给了一个名叫卡尔·塞弗内的雕刻家。虽然并未被告知这颗头骨的疑似身份,可是雕刻家根据这个头骨和数据塑造出的雕像,还是和巴赫生前的画像十分接近(幸亏欧洲油画是十分写实的),所以维尔黑姆·希斯断定这个尸骨就是巴赫本人。现在看来,维尔黑姆·希斯的方法并非没有漏洞,巴赫的子女众多,家族还有其他不少成员,应该调查他们是否也埋在这块墓地,还应该判断棺材和其他陪葬衣物的年代是否符合。

维尔黑姆·希斯通过头骨复原了巴赫的相貌,并以此写了篇论文发表。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轰动性的新闻,以至于几乎所有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都拿它“刷屏”。

格拉西莫夫让颅骨复原形成理论

3年后的1898年,德国学者卡尔曼和布基在人的头骨上选取18个观测点,通过解剖45具男尸和8具女尸测得了面部软组织的厚度。这一举措为各国的科研人员做出了榜样,各国都用这种方法来测本国人面部软组织的平均厚度。

虽然德国人在相貌还原方面走了最早的几步,但是这个领域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却是来自苏联的M·M·格拉西莫夫(1907-1970年)。格拉西莫夫考虑到苏联的民族众多,测量了全国范围内不同民族的面部软组织厚度,并且通过丰富的经验,总结并提出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论。格拉西莫夫出版了专著《从头骨复原面貌的原理》,1950年还获得了斯大林奖金。在书中他提出了很多到现在都非常有用的理论,如男女颌骨的不同,通过牙齿磨损、头骨愈合的程度判断年龄等。格拉西莫夫还是把颅骨复原运用到刑侦学中的先驱,是不折不扣的祖师爷级人物。

格拉西莫夫还成功复原了很多博物馆里古人类和历史人物的相貌,包括18世纪俄国杰出的军事天才、有“海军保护神”之称的费多尔·费多罗维奇·乌沙科夫。乌沙科夫是俄国第一个世界级的海军名将,曾经指挥过俄罗斯对土耳其的战争,至今俄国还有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大教堂和驱逐舰。格拉西莫夫的复原像做出以后,见过乌沙科夫的人都说像极了。后来拍摄电影《海军上将乌沙科夫》时,电影演员的面部造型,就是参考他做的复原像塑造的。

除此之外,还有俄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治者:如弗拉基米尔大公——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穆德雷等人。他对于古人类爪哇猿人与中国猿人、尼安德特人、奥别尔卡谢尔人、穆尔扎克-科巴人、奥列尼岛人的头骨复原也有研究,还复原过匈奴人、索格吉纳人、花剌子模人等已经灭绝的少数民族的人类头骨。

雕塑还原和计算机还原使用最广泛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复原相貌的技术主要有四大方面:绘画、雕塑、计算机还原以及口述相貌。很多古人在历史书上有相关的容貌记载,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绘画是利用二维图形来表现三维的人脸,也常常有失偏颇。目前,最靠谱的做法还是雕塑法和计算机还原。

雕塑还原法所用到的常用雕塑手法包括泥塑、石膏像、蜡像等。早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泥塑法还原颅骨相貌就逐步替代了其他雕塑。这个方法需要先用石膏翻制一个颅骨模型(现代也有用玻璃钢的),在颅骨上的许多测定点上打孔,并插入牙签一样的小木条,木条突出的长度就是该处组织的厚度,然后用软泥在颅骨上逐渐塑造出皮肉,直到所有的木条都被覆盖。根据头骨的轮廓,可以判断其鼻梁形状(通过残存的鼻骨),根据颅骨表面是平滑还是粗糙,推测发际线的位置。除此之外,还能推测眉毛的形状、嘴的大小,甚至还能判断出其眼皮是单还是双。复原工作者还会给头骨模型安上塑料或玻璃的眼珠,最后再进行修饰,就可以知道该人的大致容貌。这种技能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艺术,公安机关中很多复原专家甚至是雕塑专业的硕士博士。

对于那些年代久远且难以找到遗骨的人,通常选取他们同时代的同族人作为参考。例如BBC的纪录片制作组为了知道耶稣的大概长相,请来了曼切斯顿大学的法医学专家——颅骨相貌复原大师理查德·尼夫。他曾经根据烧焦的骸骨复原出死者的相貌。首先,他通过发现的骨骼推算,那时候犹太人普遍个子不高,也就1.6米左右,体重约110磅,属于矮小结实的类型。其次,由于犹太人居住的沙漠地区阳光强烈,空气干燥,出于气候原因,他们也不可能长相白皙。了解了皮肤的大概质地之后,这位老师选取了同时代的三个犹太人头骨,用条状的特质黏土模仿人的面部肌肉纹路(就像你平时看到的肌肉解剖图上的那样),一点一点在头骨上粘出肌肉。由于肌肉的结构很难在几千年中发生重大进化,因此这样就可以复原出当时犹太人的大致相貌。

过去用泥塑来还原生前的相貌,可能需要一两个星期,且每次重塑泥像还不可能完全一样;而用计算机还原,只需要输入头骨的相关数据,就能分析出性别、年龄、形态特征等,有时候一个小时就能重塑生前的相貌。软件还可以给复原的图加上合适的纹理、表情和毛发等,让复原图更加栩栩如生。德国有一款复原软件,甚至模拟了面部的24块表情肌,让复原出的人脸可以做出不同表情。

在颅骨不完整的情况下,现代的颅骨复原专家依旧可以完成相貌还原的任务,如河北遵化清东陵的香妃墓就被人破坏过,只剩下缺损变形的头骨和近一米长的花白辫子。不过这也难不倒我们的复原专家:因为颅骨的形状基本对称,有一半左右的颅骨就能推测出另一半来。

(本报综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