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国留学生的40年

句子大全 2010-04-01 13:32:08
相关推荐

“余先生!你就是那个创作出很多个‘澳洲第一’的余先生!”这是很多澳洲华人见到余俊武时说的第一句话。

在很多人看来,余俊武是那个在澳洲大陆上,“播种”中华文化的第一人:从第一所悉尼儿童艺术学校、第一台话剧、第一次获得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艺术大奖、第一台华人话剧进入澳大利亚艺术节……

一直到现在,不管余俊武走到哪里,他始终把六个大字,牢牢地刻在心底。这六个字就是:血缘、责任、回报。

中华文化的血缘,让余俊武牢记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同时,也伴随着他一路走过在悉尼的这么些年。

图:第三届悉尼“华星艺术节”组唱《我是中国人》

感受迁徙带来的沉重代价

1980年初秋,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带着欢喜和激动,走进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大门。余俊武正是那年表演班17位学生中的一个。

上世纪80年代,在“十年浩劫”的文化“废墟”上,中国文艺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文学、戏剧、电影成为普罗大众追捧的时尚。这个大鸣大放的时代也给了那届学生一举成名的机会。丛珊1982年拍摄谢晋导演影片《牧马人》,岳红在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表演小品《卖花生仁的姑娘》一举成名……余俊武同班同学还出了姜文、吕丽萍等家喻户晓的明星。

余俊武则对外国充满了好奇,谈及出国的原因时,余俊武称,想实地了解海外的艺术形式,“当时年轻人都想到外面闯一闯”。1987年,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的余俊武前往悉尼澳大利亚艺术学院留学。

余俊武清楚地记得,1987年3月2日那天,他踏上了澳洲的红土地。初到澳洲,他也曾像其他中国留学生一样,开始了艰难的游子生活。不过,对多年从事文艺的他来说,多了一些内心深处的追问,身在异国,梦游神州,“你寻找什么?在这异国的土地,你失去什么?”那时的他,第一次感受到生命迁徒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图:余俊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