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北京下沉式立交桥成隐匿杀手 1998年就有专家提出

句子大全 2010-03-28 07:56:29
相关推荐

中午12时,北京南二环永定门桥辅路,排水工人王瑞强和工友们一起沿路排查所有下水口是否畅通。

他们掀开一个下水井盖,四周的积水迅速灌入,激起一股呛鼻的腐臭味,王瑞强侧了侧头,把一个管状的潜望镜探了下去。“里面气体复杂,弄不好要出人命的。”在与潜望镜连接的电脑上,显示出管道内部的大量沉积物。

排水工人身后,是刚上岗的高级设备——俗称“龙吸水”的大型抽水车。

在7月21日的那场大暴雨中,下沉式立交桥因为排水不畅成为“夺命池”。之后,北京排水集团紧急从福建购买了10台“龙吸水”,5台分别派驻在永定门桥、复兴门桥、五路居及紫竹桥等地,另外5台作为后援。

“‘龙吸水’的最高抽升能力可达3000立方米/小时,比原来的抽水速度提高了50%。”王瑞强介绍说。

地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让王瑞强感到陌生,“发展得太快了。”相反,盘桓于整个北京城的地下管网让他倍感亲切,“四通八达的网络就是另一个地下世界。排水管最粗的地方,可以开过一辆大卡车,最细的地方可能只有胳膊那么粗。”加上供水管网、通信电缆、供热管道、地铁线路……北京的“地下城”,错综复杂的程度难以想象。

“蓄水式”立交桥

1998年就有专家提出“下沉路段排水是最大隐患”

下沉式立交桥变成了隐匿的杀手。

7月31日,王瑞强和工友们守候在永定门桥下,随时准备排水抽水。“7月21日那天,司机开车过来,从高处看,这里与路面平齐,以为只是少量积水,一般人就会猛踩油门,想着一下冲过去,其实这里蓄水已经有一两米了,开进来肯定被淹,只能等待援救。”

北京市水务局公布的《城市主要积水点分布》显示,在“7·21”特大暴雨灾害中,北京市共出现29处主要积水点,其中22处在立交桥。广渠门桥、莲花桥、金安桥、双营桥、五路居桥积水均导致交通中断,排水时间多在10个小时以上。

据北京市排水集团公布的信息,目前,北京共有78座下沉式立交桥,其中40多座分布在二、三、四环沿线。五成以上的设计排水能力为1~2年一遇,仅能抵抗35毫米/小时的降雨;一成地区(奥林匹克公园等地)的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能抵抗60毫米/小时的降雨;有20座设有排水泵站,其设计排水能力为2~3年一遇,能够抵御40~45毫米/小时的降雨。

由于最低点位置比所在路段下游河道还低,下沉路段的排水成了大难题。“道路积水基本当天就可以迅速排除,快点几个小时就能排完,但桥区积水很不好排,要先用水泵抽上来,再排出去,而且抽的同时,积水还在涨。”王瑞强说。

遇上大暴雨,整条路上的积水都以立交桥下沉点为中心,“抽不及,四处的水像江河一样涌过来。”王瑞强介绍,水泵的出水口被放置在辅路上的下水井盖处,“很多下水管道被淤泥和垃圾阻塞,尤其是排水量特别大、压强迅速升高的情况下,沉积物更多,塞得更死,很难疏通。”于是,排水工人们不得不频繁更换出水口,边排水,边清淤。

如果按照50毫米/小时的降雨量计算,永定门桥路段的降雨总量应该在5000立方米左右,桥下积水大概是100米长、50米宽、1.5米深,立交桥泵站的实际抽水能力为4立方米/秒。“从理论上说,半小时应该能抽完。”王瑞强计算。

但7月21日那天,排除积水用了近3个小时。“路桥周围都是硬化道路,绿化带渗水能力有限,除了路段积水外,立交桥附近区块形成很多径流,都往桥下走,积水量完全超出我们预料。”另外,泵站抽水能力不足,排水管网阻塞等原因也使排水效率再次降低。“抽出来,排不走,再次形成积水。”

“十几年前,就有专家提醒说,下沉路段要建立截水设施,或者建排水渠和蓄水池,防止积水。”曾参与北京排水系统的设计及建设工作的邱元,对1998年的一次研讨会记忆犹新,“当年全国洪水泛滥,有专家提出,如果北京大量降雨,下沉路段排水就是最大隐患。”

当时,曾有专家绘制了排水设施规划图,并计算出了预算资金。“全北京的下沉路段都算上,最少也要几千万。”然而,此事不了了之。

“关键还是大家都抱有侥幸心理,想着北京降水量一直不大,不至于为了偶然性事件投资太多。”邱元看到了微博上网友绘制的“北京积水图”,“几乎与十几年前的专家规划图一模一样。”

1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