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金砖四国”加强对话与合作共促可持续增长

句子大全 2010-02-13 14:48:05
相关推荐

环保合作空间广阔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吴恩远

“金砖四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9%,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5.5%,有理由为世界未来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当今人类生存环境面临诸如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土地荒漠化、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森林植被破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为了使未来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们的生活更幸福——保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成为全世界包括“金砖四国”民众的共识。

中国有句古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造成当今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源。相关研究表明,造成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去150年间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的碳排放。因此,发达国家理应为应对气候变化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义务。可以说,发达国家是否真正承认其历史责任,是协调各国共同采取措施的关键。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尽管其国内工业迅猛发展,但“金砖四国”都表达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排放、保护环境的真诚意愿:俄罗斯计划到2020年将碳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20%—30%;印度决定在2020年前,将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25%,巴西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预期基础上减少36.1%—38.9%。

过去的30年间,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所付出的努力是众所周知的。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税收等,为保护环境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一方面大力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在利用风能、太阳能方面,中国取得进步。此外,2005至2008年期间,中国已经使可再生能源增长51%,年均增长达14.7%。仅在200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相当于2.5亿吨标准煤,农村有3050万户用上沼气,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多万吨。中国在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方面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还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造林面积达5400万公顷。通过这些实际行动,中国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

目前,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中国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作为重要战略任务。1990至2005年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中国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发展经济的同时节能减排,其中既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身需求,又承担着保护环境的历史使命。可以说,没有“金砖四国”的积极参与,任何有关削减温室气体行动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金砖四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9%,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5.5%,有理由为世界未来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应当始终坚持。正如在叶卡捷琳堡“金砖四国”外长会议上所阐明的那样:只有在一个公正的全球经济体系内,充分考虑各国利益,才能实现世界各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合作方面,“金砖四国”之间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

参与全球治理恰逢其时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 叶青

新兴大国的参与有助于使全球治理的视角更为全面和均衡,这将有力推动全球治理结构改革进程的展开。

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是当今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令人瞩目的现象,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表现突出,在国际舞台的地位稳步提升。

随着国际体系内部力量对比的调整,新兴大国成为促进国际体系转型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方兴未艾的全球治理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而显著的影响。

一方面,新兴大国的崛起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当前热议的话题,并不是个全新的概念。事实上,这个概念的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对它的讨论长期以来一直局限在传统大国主导的话语体系内,正是因为旧有体系的制约才导致许多理念在现实中很难得到落实。

“金砖四国”的崛起顺应并大力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全面和深入地参与到对全球治理的讨论中,并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同时,新兴大国的参与有助于将全球治理的内涵从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中摆脱出来,使其视角更为全面和均衡,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治理结构改革进程的展开。无论是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还是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金砖四国”的作用有目共睹。

另一方面,“金砖四国”及其他新兴大国参与全球合作拥有历史性的机遇和难得的平台。“金砖四国”正逐步从被动应对全球治理所带来的挑战向主动参与和积极提出全球治理新倡议的方向发展,在“金砖四国”内部,从上到下,从政界到学术界,都开始认真思考本国关于全球治理的设想与方案,努力贡献本国的理念和价值。

“金砖四国”在全球治理领域加强协作恰逢其时。随着全球性问题的不断增多以及对各国构成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砖四国”的合作在加速,机制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自2009年叶卡捷琳堡峰会之后,“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即将在巴西举行,如何加强彼此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和协调无疑是其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金砖四国”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全球治理所带来的不再只是外部的挑战,而是与自身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因此,参与全球治理不但事关国际责任,更关系到本国的前途,加强合作的战略意义凸显。“金砖四国”内部对参与全球治理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觉性不断增强。

影响力不断提高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2003年,奥尼尔在一份题为《与“金砖四国”一起梦想》的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重新洗牌,“金砖四国”将超越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与美国、日本一起跻身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高盛这份报告出台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四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世界广泛关注,“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由此风靡全球。

“金砖四国”均是新兴市场国家,在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看法接近。近年来“金砖四国”的对话合作不断加强,经常就国际经济和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交换看法。

2008年7月,“金砖四国”领导人在日本洞爷湖参加八国集团系列会议期间,曾举行会晤。同年9月,“金砖四国”外长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议,就千年发展目标、南南合作、气候变化、能源及粮食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年11月,“金砖四国”财政部长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会议,呼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正确反映世界经济的新变化。

2009年6月16日,“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并发表《“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这次峰会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并成为“金砖四国”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舞台上首次正式亮相。国际舆论认为,“金砖四国”的未来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日趋活跃。与西方某些国际关系专家的预言不同,新兴大国并非以“秩序颠覆者”的面目出现,而是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谋求以协商与合作来解决现有国际体系中的问题,应对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新兴大国正成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5年,高盛集团又提出“新钻十一国”,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11国。2007年,日本学者门仓贵史提出“展望五国”概念,即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新兴大国正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新兴大国增长态势正在发挥稳定世界经济的作用,有望在“后危机时代”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人民网资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