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苦涩的咖啡

句子大全 2010-02-06 11:32:15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杨兴云

从山坡到山坳挂满枝头的咖啡豆正逐渐由绿色变得鲜红,刘家骅夫妻两人挎着用竹篾编成的箩筐在自家的咖啡地里采摘成熟的咖啡鲜豆。

刘家骅的家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一个属于半山区的村子。他说,现在刚进入采摘期,“再过半个月百分之七八十的咖啡豆就会成熟,那时候要请工人采摘,”刘家骅说。看着眼前这一片已进入采摘期的咖啡林,刘家骅最担心的是咖啡豆的价格又像当年的茶叶一样,重演价格暴跌那一幕。

刘家骅并非杞人忧天。

近期,纽约商品交易所咖啡豆的期货价格,在经过2010年和2011年两个收购季的冲高之后,从最高点飞流直下,下跌近40%,而一直以来价格直接参照纽约期货市场的云南咖啡价格也随之大幅跳水,从2011年40多元的高点暴跌至目前的12元。

云南省农业厅热带作物种植处处长马驰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咖啡豆的市场价格已经位于低谷,逼近啡农的成本价,然而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压力仍然存在。

云南省农业厅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38万亩,年产咖啡豆8万多吨,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已占到全国的99%,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和生产出口基地。其中绝大多数咖啡树都是近几年种植的,而且快速扩张的势头仍然还在持续。

马驰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将达150万亩左右。

面对价格一路走低的市场形势,一些啡农开始动摇,不再看好接下来的市场。在云南最早发展咖啡种植,名气也最大的咖啡产区保山市,一些啡农砍伐掉种植几年的咖啡树准备改种其它经济作物。

“挡不住”的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以茶叶种植加工为传统的普洱市,在云南新一轮发展咖啡产业的过程中一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其咖啡的种植面积和每年咖啡豆的产量均占到云南及全国的50%以上。

距离普洱市区30公里的大开河村,由于最早开始规模化种植咖啡而被称为普洱咖啡第一村。在前往大开河村的公路两旁遍布了咖啡树,大开河村四周,挂着密密匝匝咖啡豆的咖啡树不仅占据了周围的山头,相连的山坳里也是层层叠叠一望无际。

大开河村党支部书记华红林向经济观察报记者介绍,村里从1996年最初种植的110亩咖啡,发展到现在的6000亩,全村239户840多人,人均拥有7亩咖啡地,最大的种植户拥有咖啡地达150多亩。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四五万元以上。

村民张松家的情况在大开河村具有代表性,村里约有80%左右的村民和他家情况类似。张松说,他家有50多亩咖啡地,按照平均每亩地年产1200斤鲜咖啡豆来算,在价格好的时候,他家一年的收入有四五十万元,去年由于价格下跌,收入下降到20多万元,如果按照目前12元的收购价格,今年的年收入则会下降到十多万元。

据了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咖啡的采摘出售的季节,雀巢、星巴克等跨国咖啡巨头就会云集普洱展开收购工作。

张松的家,是一座中西结合充满现代气息的三层楼房,屋里的家具电器以及厨房卫生间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张松说,在种植咖啡之前,村里人基本上都是种玉米,亩产只有一二百斤,年人均收入只有100多元,温饱都解决不了,生活经常要靠政府救济。种植咖啡之后,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几十倍,几乎家家都盖了新房买了汽车。

事实上,一方面是市场价格连续上涨的背景;另一方面则是当地政府不遗余力的扶持推广。而在赚钱效应的诱惑下,啡农对咖啡的种植热情空前高涨,使得咖啡种植面积在云南连年飙升,种植面积不断扩张,咖啡产业超常发展。

来自普洱市官方的数据显示,2009年咖啡种植面积为21.8万亩;2010年种植面积为23万亩;而咖啡豆价格达到最高点的2011年,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飙升至43.9万亩;预计今年种植面积将达到78万亩,在普洱市9县1区中,有54个乡(镇)种植咖啡。

按照普洱市的官方规划,2016年普洱咖啡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产量10万吨左右,咖啡产业综合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为快速发展咖啡产业,普洱市政府在人员和资金方面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倾斜扶持。2012年7月,普洱市政府设立了正处级的普洱市咖啡产业办公室,任命普洱市市委原副秘书长卢寒为主任。同时还在普洱市下辖的9县一区设立了相应的咖啡产业办,全力推进咖啡产业发展。

据了解,一个地级市为了某个产业的发展在政府序列设立高级别的管理机构,这在中国堪称创新之举。

据卢寒透露,近两年普洱市级财政每年投入咖啡产业的扶持资金达到数千万元,再加上省市其它配套资金,每年投入到咖啡产业的资金超过两个亿。

说到啡农在种植咖啡的自身动力时,卢寒表示,当咖啡豆的价位在每公斤20元以上的时候,村民种植咖啡的热情“挡都挡不住”,在房前屋后的空地几乎全部种上咖啡。

发展魔咒及生物多样性之殇

咖啡真正的商机出现在近十年。

刘家骅所在的村子有400多户人家,原来一直靠种植茶叶维持生活。在2007年以前,每年新茶上市的时候,种植的20亩茶叶,可以卖到将近3万元,但到了2008年的秋天,茶叶价格暴跌,同样数量的茶叶还卖不到6000元。

“当时1公斤鲜叶的收购价只有2元,粗制的毛茶每公斤十来块钱,卖价连采茶的工钱都不够,很多人家就让茶叶丢在树上,懒得去管”,刘家骅说,第二年很多村民都把茶树挖掉,改种咖啡。

这期间,除咖啡之外,被视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普洱茶、橡胶、甘蔗同样在经过市场炒作之后,其市场价格都犹如坐上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与之相应的不断由市场价格引导下的品种轮换和面积扩张,被业内人士视为云南热带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魔咒”。其直接的结果便是单一品种植被的不断蔓延扩张。

马驰说,每当看到动辄绵延几十公里的单一品种的热带农业作物取代原有缤纷多样的天然植被,心里总不免会有担忧。“以前一个人进入原生态的天然林中,不乏天然野果,山间小溪,而在现在单一品种的状态下,由于食物和水源的匮乏,很可能被饿死渴死”。

马驰解释道,按照农业部门原来制定的操作规程,有山顶、山腰、水源地以及背阴地四个不种的要求,但由于现在很多土地荒山的使用权掌握在农民手中,种什么,怎么种,其行为更多的是受市场调节,政府已经很难干预。

为解决上述热带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云南省农业厅正在考虑种植品种网状分布的问题,近期马驰正在考虑具体的方案。

普洱市在快速发展咖啡产业的过程中也开始意识到上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据卢寒透露,普洱市政府已经制定生态咖啡发展计划,具体内容是:由政府出资提供树种,让啡农在每亩咖啡地里种植8棵不同品种的树。这样等树木长大之后,既可实现生物资源的多样化,又可解决咖啡树的遮阴问题。

对此,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专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许建初教授认为,上述做法不过是一种缓冲,并不能解决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问题。

许建初认为,云南热区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非常严重,包括西双版纳、河口等地在内的很多地区已经搞得不成样子。很多热带作物的发展在定位方面存在问题,政府的视野没有能够放在全球的角度,只是一味盲目推动。

西双版纳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区域,其情况正在变得令人担忧。许建初提供的一张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卫星遥感地图显示,整个西双版纳的范围内,已经有百分之二十多的土地面积被橡胶林覆盖。

许建初说,发展下去“生态红线能否保住值得关注”。

近几年云南连续发生的旱灾,许建初表示,虽然从大的因素上来看主要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所致,但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无疑加剧了小区域环境的恶化。

云南省林业厅向经济观察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1%的云南省,其生态系统类型、生物种类等均居全国之首,是中国物种最丰富的省份,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所列的246种保护植物中,云南有146种,占全国的47.2%;云南分布有22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全国的55.4%。

然而,云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赵晓东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坦陈:“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他说,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资源开发、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外来入侵物种威胁加剧;三是近年来云南遭遇连续干旱,导致动植物生存环境质量下降,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生存受到威胁;四是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健全。

关于大面积单一经济作物的种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的影响,赵晓东认为从局部地区来看,规模化单一物种种植确实会对当地植被多样性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也不利于作物自身的经营管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